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蒸汽噴射裝置及蒸汽噴射升溫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甲醇合成塔升溫的蒸汽噴射裝置及蒸汽噴射升溫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甲醇合成工序的主要反應設備為合成塔,合成塔內裝填有大量催化劑。生產甲醇之前要給合成塔內的催化劑升溫到200℃以上,因為合成催化劑低于200℃時副反應較多,易出現結蠟現象。合成塔升溫采用蒸汽壓力為4.0Mpa的中壓蒸汽,為使蒸汽噴射均勻防止或避免在升溫過程中出現液擊現象,所謂液擊現象,簡單的說就是該蒸汽噴射器一直在液相鍋爐水中,在合成塔升溫時,升溫用蒸汽噴射出直接和合成塔內液相水路接觸,如果蒸汽分布不均勻、合成塔內的水管易發(fā)生震動現象,有時蒸汽加入量過大、過快都有可能造成合成塔震動的情況出現。合成塔工藝包提供的是安裝蒸汽噴射器。蒸汽噴射器材質為316L,噴射器上部噴頭長度350mm,下部連接管1216mm,連接管下部有20mm絲頭擰固在管板上,上部有支撐圈固定使其不能大幅擺動。
噴射器上部噴頭為燒結多孔金屬,孔徑達到10um等級。該噴射器缺點是不耐震,在升溫階段有液擊的情況下易破碎,且價格昂貴。噴射器一旦破碎,碎片在管束內隨著水流循環(huán)運動,將不斷撞擊管束壁嚴重時能使管束破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噴射器長度為1566mm,其中下部正處于進水口沖擊范圍,該蒸汽噴射器底部只用絲頭與蒸汽管板連接,雖然上部有支撐圈固定但抗沖擊力度仍然不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沖擊、不易出現液擊現象、價格低廉且使用壽命長的蒸汽噴射裝置及蒸汽噴射升溫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蒸汽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噴射器和蒸汽管板,所述蒸汽管板設有上下貫通的管板蒸汽孔,所述蒸汽噴射器固定在所述蒸汽管板上表面并與所述管板蒸汽孔對應連通。
所述蒸汽噴射器為豎直的圓筒。所述蒸汽噴射器為合金鋼管。
所述蒸汽噴射器設有多個,所述蒸汽管板為水平設置的圓形板狀,且其中間位置均勻設置有多個上下貫通的管板蒸汽孔,所述蒸汽噴射器與管板蒸汽孔分別一一對應。
所述蒸汽噴射器焊接在所述蒸汽管板上。
一種蒸汽噴射升溫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蒸汽噴射裝置、進水管、出水管和蒸汽入口室,所述出水管豎直設置,所述蒸汽管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出水管下端,所述蒸汽噴射器位于所述出水管內,所述蒸汽入口室固定連接在所述蒸汽管板的下端,所述出水管與所述蒸汽入口室通過管板蒸汽孔及蒸汽噴射器相連通,所述進水管水平設置并與所述出水管連通,且所述進水管位于所述蒸汽噴射器的上方。
所述蒸汽管板還設有多個上下貫通的管板螺栓孔,所述管板螺栓孔均布在所述蒸汽管板上并位于所述管板蒸汽孔的外側,所述蒸汽管板的上下端分別通過所述管板螺栓孔與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蒸汽入口室螺栓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合金鋼管代替價格昂貴的原蒸汽噴射器,價格大幅下降;新型蒸汽噴射器的高度低于進水管底部,僅為原蒸汽噴射器高度的十分之一,避免了水流的直接沖擊,便于搬運和儲存,且整體的強度和剛度都大幅提高;采用焊接的方式與蒸汽管板固定連接,簡單牢固,且免去了在管板蒸汽孔內攻絲的工序;省掉了所述蒸汽噴射器上部的支撐圈固定部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蒸汽噴射器可用碳鋼管代替。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不降低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使得整體價格進一步降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蒸汽管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原蒸汽噴射升溫系統(tǒng)結構及原理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蒸汽噴射升溫系統(tǒng)結構及原理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管板蒸汽孔,2、管板螺栓孔,3、蒸汽噴射器,4、蒸汽管板,5、原蒸汽噴射器,6、進水管,7、出水管,8、蒸汽入口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蒸汽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噴射器3和蒸汽管板4,所述蒸汽管板4設有上下貫通的管板蒸汽孔1,所述蒸汽噴射器3固定在所述蒸汽管板4上表面并與所述管板蒸汽孔1對應連通。
所述蒸汽噴射器3為豎直的圓筒。所述蒸汽噴射器3為合金鋼管。
所述蒸汽噴射器3設有多個,所述蒸汽管板4為水平設置的圓形板狀,且其中間位置均勻設置有多個上下貫通的管板蒸汽孔1,所述蒸汽噴射器3與管板蒸汽孔1分別一一對應。
所述蒸汽噴射器3焊接在所述蒸汽管板4上。
如圖4所示,一種蒸汽噴射升溫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蒸汽噴射裝置、進水管6、出水管7和蒸汽入口室8,所述出水管7豎直設置,所述蒸汽管板4固定連接在所述出水管7下端,所述蒸汽噴射器3位于所述出水管7內,所述蒸汽入口室8固定連接在所述蒸汽管板4的下端,所述出水管7與所述蒸汽入口室8通過管板蒸汽孔1及蒸汽噴射器3相連通,所述進水管6水平設置并與所述出水管7連通,且所述進水管6位于所述蒸汽噴射器3的上方。
所述蒸汽管板4還設有多個上下貫通的管板螺栓孔2,所述管板螺栓孔2均布在所述蒸汽管板4上并位于所述管板蒸汽孔1的外側,所述蒸汽管板4的上下端分別通過所述管板螺栓孔2與所述出水管7和所述蒸汽入口室8螺栓連接。
實施例1,根據管板蒸汽孔1的孔徑,我們選擇內徑25mm的合金鋼管制作蒸汽噴射器3來代替原蒸汽噴射器5。根據蒸汽管板4距離進水管6的中心635mm的數據及進水管6的內徑尺寸600mm,除去壁厚帶來的數據誤差,我們計算蒸汽管板4距離進水管6底部應該在300mm左右。為使所述蒸汽噴射器3不受進水管的水流沖擊,我們取其距離的一半作為所述蒸汽噴射器3的長度即150mm。將所述5個蒸汽噴射器3均勻地焊接在所述蒸汽管板4上。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蒸汽噴射裝置,相對應的也要改變升溫方法。先通蒸汽,待合成塔內和合成汽包顯示溫度在100℃以上時再往汽包內緩慢加入鍋爐水,盡量避免蒸汽噴射器3在水中蒸汽分布不均勻造成液擊現象。采用這種升溫方法,合成塔升溫過程中未出現液擊現象,且溫度都升到200℃以上,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所述蒸汽噴射器3完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