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主要涉及光學玻璃生產的,具體涉及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
背景技術:
1、在對光學玻璃熔煉之前,需要先將各種原材料混合均勻,以求均質。
2、傳統(tǒng)的光學玻璃混料裝置往往通過混料罐上設置的進料管,引導光學玻璃原料集中進料,該方式中,原料容易集中在一處,難以混合均勻,從而影響原料的混料效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技術問題。
2、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的內部連接有提料機構,所述提料機構的入料端連接有進料機構;
4、所述提料機構包括連接于所述混料罐底端的集中斗,連接于所述集中斗內部的提拉筒,所述提拉筒的內部轉動連接有絞龍,所述提拉筒的頂端設有多個排料口,多個所述排料口環(huán)繞絞龍設置;
5、所述進料機構包括連接于所述集中斗外表面的進料管,以及與進料管延伸至外部的一端相連接的入料口,所述進料管延伸至集中斗內部的一端與提拉筒相連接。
6、進一步的,所述提拉筒遠離進料管的一端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遠離提拉筒的一端連接于集中斗的內壁上。
7、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連接有錐板,所述錐板的縱切面呈三角形。
8、進一步的,所述混料罐的上表面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絞龍相連接。
9、進一步的,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外表面連接有均料葉片,所述均料葉片對稱設于電機的輸出軸的兩側。
10、進一步的,所述集中斗的底端內壁與提拉筒之間設有間隙,所述集中斗的底端連接有出料口。
11、進一步的,所述出料口的殼體上連接有板閥。
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3、其一,本實用新型在原料從提拉筒上的多個排料口均勻排出時,通過均料葉片推動排料口附近的原料,以使原料均勻分布在混料罐中,以便于對原料的混合,通過上述方式,避免原料集中在混料罐內一處,從而方便混料裝置對光學玻璃原料的混合。
14、其二,本實用新型通過進料管引導原料進入提拉筒,通過電機帶動與其輸出軸相連接的絞龍進行轉動,通過絞龍在提拉筒內的轉動,從而提拉提拉筒內的光學玻璃原料,以使原料從提拉筒上的多個排料口均勻排出,并隨著原料的螺旋提拉,對原料進行初步混合。
15、以下將結合附圖與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解釋說明。
1.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包括混料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1)的內部連接有提料機構(2),所述提料機構(2)的入料端連接有進料機構(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筒(22)遠離進料管(31)的一端連接有支撐板(221),所述支撐板(221)遠離提拉筒(22)的一端連接于集中斗(21)的內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221)的上表面連接有錐板(222),所述錐板(222)的縱切面呈三角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1)的上表面連接有電機(11),所述電機(11)的輸出軸與絞龍(23)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11)的輸出軸外表面連接有均料葉片(12),所述均料葉片(12)對稱設于電機(11)的輸出軸的兩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斗(21)的底端內壁與提拉筒(22)之間設有間隙,所述集中斗(21)的底端連接有出料口(2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光學玻璃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6)的殼體上連接有板閥(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