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垃圾處理設備,尤其涉及垃圾分選車。
背景技術:
1、隨著村鎮(zhèn)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生活垃圾堆占用的土地面積也越來越大,傳統(tǒng)垃圾處理采用統(tǒng)一收集后處理,但由于村鎮(zhèn)地形復雜,垃圾收集點分散,垃圾體積較大,使得村鎮(zhèn)中的垃圾難于處理,傳統(tǒng)方法將垃圾運送至垃圾收集站處理,費時費力,處理成本高,且在收集運輸過程中存在遺落安全問題和二次污染的隱患。
2、為提高垃圾處理的效率,現(xiàn)有技術中提出了垃圾分選車,在垃圾堆放地便可實現(xiàn)垃圾的分選,大大提升了垃圾的處理效率。
3、垃圾分選車所工作的環(huán)境較為復雜,垃圾分選車的分選系統(tǒng)極易出現(xiàn)故障(如分選筒的分選孔出現(xiàn)堵塞、傳送帶出現(xiàn)磨損和傳送帶表面粘黏垃圾等)。由于,分選系統(tǒng)中的分選筒和傳送帶等部件通常設置于分選系統(tǒng)內(nèi)部,對其維護時,需要拆除大量外部部件,進而存在操作繁瑣,費時費力的問題。
4、因此,亟需垃圾分選車,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垃圾分選車,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分選系統(tǒng)中的分選筒和傳送帶等部件通常設置于分選系統(tǒng)內(nèi)部,對其維護時,需要拆除大量外部部件,進而存在操作繁瑣,費時費力的問題。
2、本發(fā)明提供垃圾分選車,該垃圾分選車包括:
3、底盤;
4、車廂,包括板體、第一驅(qū)動件和兩個側圍板,所述板體鋪設于所述底盤,所述板體沿車長方向包括第一安裝區(qū)和第二安裝區(qū),兩個所述側圍板沿車寬方向樞接于所述板體的兩側且與所述第二安裝區(qū)相對,所述側圍板的樞接軸沿所述車長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驅(qū)動件驅(qū)動兩個所述側圍板相對所述板體擺動,以使所述側圍板相對所述板體包括相對固定和相對擺動的兩個狀態(tài);
5、分選系統(tǒng),包括篩板分選裝置、滾筒分選裝置和第一傳送裝置,所述第一傳送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安裝區(qū),所述篩板分選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傳送裝置上方,所述滾筒分選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二安裝區(qū),所述第一傳送裝置用于將所述篩板分選裝置分選后的垃圾送至所述滾筒分選裝置。
6、作為垃圾分選車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驅(qū)動件包括兩個第一驅(qū)動油缸和兩個連桿組,兩個所述第一驅(qū)動油缸沿所述車寬方向分別設置于所述底盤的兩側,所述第一驅(qū)動油缸的伸縮桿通過對應的所述連桿組驅(qū)動對應的所述側圍板相對所述板體固定或擺動。
7、作為垃圾分選車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桿組包括l形連桿和擺動桿,所述l形連桿的一端與對應的所述伸縮桿樞接,所述l形連桿的另一端與對應的所述側圍板樞接,所述側圍板與所述板體的樞接位置與所述l形連桿的另一端間隔設置,所述擺動桿的一端與所述板體樞接,所述擺動桿的另一端與所述l形連桿的夾角位置樞接。
8、作為垃圾分選車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傳送裝置包括隔離盒、第一支架、傳送帶、主動輥和從動輥,所述隔離盒設置于所述第一安裝區(qū),所述隔離盒設置有工作腔,所述第一支架設置于所述工作腔內(nèi),所述主動輥和所述從動輥沿所述車長方向間隔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傳送帶同時套設于所述主動輥和所述從動輥,所述隔離盒沿所述車長方向與所述滾筒分選裝置相對的一端設置有連通所述工作腔的排料口,所述傳送帶伸出所述排料口且伸入所述滾筒分選裝置的分選滾筒的上料端內(nèi)。
9、作為垃圾分選車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車長方向滑動設置于所述工作腔內(nèi);
10、所述第一傳送裝置還包括第二驅(qū)動件,所述第二驅(qū)動件設置于所述隔離盒,所述第二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工作腔內(nèi)包括相對滑動和相對固定的兩個狀態(tài)。
11、作為垃圾分選車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傳送裝置還包括檢修門,所述隔離盒沿所述車長方向的另一端設置有檢修口,所述檢修門包括封閉和敞開所述檢修口的兩個狀態(tài),所述第一支架能夠從所述檢修口伸出。
12、作為垃圾分選車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隔離盒位于所述傳送帶的上端開設有進料口;
13、所述篩板分選裝置包括第二支架、分選篩板和第三驅(qū)動件,所述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隔離盒的頂端,所述分選篩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樞接,所述第三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分選篩板包括相對所述第二支架擺動和固定的兩個狀態(tài),所述分選篩板與所述進料口相對設置。
14、作為垃圾分選車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滾筒分選裝置包括第三支架、分選滾筒、輸送帶組件和第四驅(qū)動件,所述第三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安裝區(qū),所述分選滾筒轉動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架,所述分選滾筒的轉軸沿所述車長方向設置,所述分選滾筒的底部設置有輸送帶組件,所述輸送帶組件輸送所述垃圾的方向與所述分選滾筒輸送所述垃圾的方向一致,所述第四驅(qū)動件包括驅(qū)動所述分選滾筒相對所述第三支架轉動和固定的兩個狀態(tài)。
15、作為垃圾分選車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還包括粗料輸送裝置和細料輸送裝置,所述細料輸送裝置用于承接分選滾筒下料端的垃圾,所述細料輸送裝置用于承接所述輸送帶組件上的垃圾;
16、所述粗料輸送裝置包括依次樞接的多個粗料輸送部,多個所述粗料輸送部包括展開狀態(tài)和折疊狀態(tài);所述細料輸送裝置包括依次樞接的多個細料輸送部,多個所述細料輸送部包括展開狀態(tài)和折疊狀態(tài)。
17、作為垃圾分選車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兩個所述側圍板中,一個所述側圍板沿車高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分選滾筒的直徑,另一個所述側圍板沿所述車高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分選滾筒的半徑且小于所述分選滾筒的直徑,所述分選滾筒的轉動方向依次滑過一個所述側圍板和另一個所述側圍板。
18、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9、本發(fā)明提供垃圾分選車,該垃圾分選車包括底盤、車廂和分選系統(tǒng),車廂包括板體、第一驅(qū)動件和兩個側圍板,板體鋪設于底盤,板體沿車長方向包括第一安裝區(qū)和第二安裝區(qū),兩個側圍板沿車寬方向樞接于板體的兩側且與第二安裝區(qū)相對,側圍板的樞接軸沿車長方向延伸,第一驅(qū)動件驅(qū)動兩個側圍板相對板體擺動,以使側圍板相對板體包括相對固定和相對擺動的兩個狀態(tài);分選系統(tǒng)包括篩板分選裝置、滾筒分選裝置和第一傳送裝置,第一傳送裝置設置于第一安裝區(qū),篩板分選裝置設置于第一傳送裝置上方,滾筒分選裝置設置于第二安裝區(qū),第一傳送裝置用于將篩板分選裝置分選后的垃圾送至滾筒分選裝置。該垃圾分選車在對垃圾進行分選時,首先將垃圾傾倒至篩板分選裝置上,篩板分選裝置將垃圾中的大塊垃圾分選出來,然后,剩余的垃圾進入到第一傳送裝置上,第一傳送裝置將剩余的垃圾送至滾筒分選裝置,滾筒分選裝置將剩余的垃圾分選成粗料垃圾和細料垃圾。其中,第一驅(qū)動件驅(qū)動兩個側圍板與板體圍設成u形槽,該設置可以防止垃圾從滾筒分選裝置中飛出,進而造成二次污染。在垃圾分選車長時間工作中,滾筒分選裝置出現(xiàn)故障時,只需通過第一驅(qū)動件驅(qū)動兩個側圍板分別與板體的夾角大于或等于180度,工作人員便可無遮擋的對滾筒分選裝置進行搬運或維修,操作簡單,且省時省力。
1.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qū)動件(22)包括兩個第一驅(qū)動油缸(221)和兩個連桿組(222),兩個所述第一驅(qū)動油缸(221)沿所述車寬方向(y)分別設置于所述底盤(1)的兩側,所述第一驅(qū)動油缸(221)的伸縮桿通過對應的所述連桿組(222)驅(qū)動對應的所述側圍板(23)相對所述板體(21)固定或擺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組(222)包括l形連桿(2221)和擺動桿(2222),所述l形連桿(2221)的一端與對應的所述伸縮桿樞接,所述l形連桿(2221)的另一端與對應的所述側圍板(23)樞接,所述側圍板(23)與所述板體(21)的樞接位置與所述l形連桿(2221)的另一端間隔設置,所述擺動桿(2222)的一端與所述板體(21)樞接,所述擺動桿(2222)的另一端與所述l形連桿(2221)的夾角位置樞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送裝置(33)包括隔離盒(331)、第一支架(332)、傳送帶(333)、主動輥(334)和從動輥(335),所述隔離盒(331)設置于所述第一安裝區(qū)(211),所述隔離盒(331)設置有工作腔,所述第一支架(332)設置于所述工作腔內(nèi),所述主動輥(334)和所述從動輥(335)沿所述車長方向(x)間隔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332),所述傳送帶(333)同時套設于所述主動輥(334)和所述從動輥(335),所述隔離盒(331)沿所述車長方向(x)與所述滾筒分選裝置(32)相對的一端設置有連通所述工作腔的排料口(3311),所述傳送帶(333)伸出所述排料口(3311)且伸入所述滾筒分選裝置(32)的分選滾筒(322)的上料端內(nèi)。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32)沿所述車長方向(x)滑動設置于所述工作腔內(nèi);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送裝置(33)還包括檢修門(337),所述隔離盒(331)沿所述車長方向(x)的另一端設置有檢修口,所述檢修門(337)包括封閉和敞開所述檢修口的兩個狀態(tài),所述第一支架(332)能夠從所述檢修口伸出。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盒(331)位于所述傳送帶(333)的上端開設有進料口(3313);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分選裝置(32)包括第三支架(321)、分選滾筒(322)、輸送帶組件(323)和第四驅(qū)動件,所述第三支架(321)設置于所述第二安裝區(qū)(212),所述分選滾筒(322)轉動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架(321),所述分選滾筒(322)的轉軸沿所述車長方向(x)設置,所述分選滾筒(322)的底部設置有所述輸送帶組件(323),所述輸送帶組件(323)輸送所述垃圾的方向與所述分選滾筒(322)輸送所述垃圾的方向一致,所述第四驅(qū)動件包括驅(qū)動所述分選滾筒(322)相對所述第三支架(321)轉動和固定的兩個狀態(tài)。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粗料輸送裝置(4)和細料輸送裝置(5),所述細料輸送裝置(5)用于承接分選滾筒(322)下料端的垃圾,所述細料輸送裝置(5)用于承接所述輸送帶組件(323)上的垃圾;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分選車,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側圍板(23)中,一個所述側圍板(23)沿車高方向(z)的高度大于所述分選滾筒(322)的直徑,另一個所述側圍板(23)沿所述車高方向(z)的高度大于所述分選滾筒(322)的半徑且小于所述分選滾筒(322)的直徑,所述分選滾筒(322)的轉動方向依次滑過一個所述側圍板(23)和另一個所述側圍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