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動裝置,尤其是裝在柴油機功率輸出端上變更柴油機最終輸出轉速的內置式變速器。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jīng)濟高速持續(xù)發(fā)展,部分地區(qū)電力供應尚存在一定差距,相當一部分企業(yè),尤其是民營小企業(yè)由于電力供應不足生產經(jīng)營受到一定影響。小型柴油機發(fā)電機組以其價廉、輕巧、移動方便的特點,可以補充一部分電力而受到用戶青睞,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我國電網(wǎng)電力頻率為50赫茲,因此發(fā)電機轉速一般為1500轉/分,而帶動發(fā)電機的柴油機發(fā)展至今普遍都是高速化,其輸出轉速均高于1500轉/分。目前國內市場供應的小型柴油發(fā)電機組,柴油機與發(fā)電機用彈性聯(lián)軸接連接,由柴油機直接帶動發(fā)電機工作。柴油機通過本身調速器的變更使柴油機輸出轉速降為1500轉/分。這種技術的不足就是柴油機輸出轉速降低輸出功率也隨之而降低。如上海新江內燃機廠生產的B490型柴油機輸出轉速為2700轉/分,其輸出功率為36千瓦,如變更調速器柴油機輸出轉速為1500轉/分時其輸出功率僅為22千瓦;柴油機燃油消耗率在2700轉/分時為240克/千瓦小時,在1500轉/分時燃油消耗率為260克/千瓦小時。由此可見柴油機通過自身調速器的變更,由高速降為1500轉/分的輸出轉速來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這種技術至使柴油機輸出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柴油機輸出功率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柴油機工作不經(jīng)濟。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以解決柴油機發(fā)電機組中柴油機的高輸出轉速通過該裝置在保持此柴油機輸出功率不下降的前提下將柴油機最終的輸出轉速變?yōu)?500轉/分,以保證柴油發(fā)電機組發(fā)出電力頻率為50赫茲,柴油機充分發(fā)揮輸出功率,并在經(jīng)濟區(qū)域工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包括變速箱殼體、變速箱接板、主動齒輪、內齒輪、主軸、左軸蓋和右軸蓋,其特征在于該內置式變速器裝在柴油機功率輸出端的飛輪殼上與柴油機組成一個整體,在柴油機的飛輪上裝上一根功率輸出軸,功率輸出軸穿過變速箱接板并伸進變速箱殼體的空腔內,功率輸出軸上裝有主動齒輪,固定在主軸上的內齒輪與其嚙合,變速箱殼體和變速箱接板形成一個密封空腔并固定在柴油機功率輸出端的飛輪殼上,主軸由二個滾動軸承支撐并由左軸蓋和右軸蓋固定在變速箱殼體上,主軸在變速箱殼體外的一端裝上聯(lián)軸接與發(fā)電機相連接。當柴油機工作時,由柴油機飛輪作功率輸出,飛輪運轉帶動功率輸出軸上的主動齒輪運轉,主動齒輪帶動被動的內齒輪運轉,由于被動的內齒輪固定在變速器主軸上,由變速器主軸經(jīng)過聯(lián)軸接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整個柴油發(fā)電機組工作轉速為1500轉/分,發(fā)電頻率為50赫茲。
圖1為本實用新型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的結構示意圖i圖2為本實用新型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在柴油發(fā)電機組中的示意圖。
圖中1平鍵、2主動齒輪壓板、3骨架油封、4變速箱接板、5變速箱殼體、6主動齒輪、7內齒輪、8螺栓、9螺栓、10螺栓、11左軸蓋、12滾動軸承、13擋圈、14圓螺母、15鍵、16主軸、17骨架油封、18右軸蓋、19圓螺母止推墊圈、20滾動軸承、21墊圈、22蓋板、23呼吸器、24柴油機飛輪、25飛輪殼、26柴油機、27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28聯(lián)軸接、29發(fā)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根功率輸出軸固定在柴油機飛輪24上,功率輸出軸穿過變速箱接板4并伸進變速箱殼體5的空腔內,功率輸出軸和變速箱接板4之間用骨架油封3密封;功率輸出軸上裝有主動齒輪6,主動齒輪6由平鍵1、主動齒輪壓板2、螺栓8固定在功率輸出軸上,并與由螺栓9固定在主軸16上的內齒輪7嚙合;主軸16分別由二個滾動軸承12和20支撐,滾動軸承12和20之間.安置有擋圈13,并分別由左軸蓋11和右軸蓋18用螺栓10、墊圈21固定在變速箱殼體5上,滾動軸承20和右軸蓋18之間安置有圓螺母14和圓螺母止推墊圈19以及骨架油封17;變速箱殼體5和變速箱接板4形成一個密封空腔并固定在柴油機功率輸出端的飛輪殼25上,在變速箱殼體5的上端裝有蓋板22和呼吸器23,在此空腔內貯藏一定量的潤滑油,保持一定的潤滑油液面;主軸16在變速箱殼體5外的一端使用鍵15裝上聯(lián)軸接28與發(fā)電機29相連接。
如圖2所示,當柴油機26工作時,裝在柴油機功率輸出端的飛輪殼上與柴油機組成一個整體的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27亦開始工作,由柴油機飛輪作功率輸出,飛輪運轉帶動功率輸出軸上的主動齒輪運轉,主動齒輪帶動被動的內齒輪運轉,一對齒輪在潤滑油中高速運轉,靠潤滑油的飛濺對齒輪和滾動軸承進行潤滑,在主軸右軸蓋上與變速箱接板上安置的骨架油封防止了潤滑油的滲漏,在變速箱殼體上端的呼吸器使變速箱殼體內空氣壓力高于大氣壓力時能夠洩出。由于被動的內齒輪固定在變速器主軸上,由變速器主軸經(jīng)過聯(lián)軸接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整個柴油發(fā)電機組工作轉速為1500轉/分,發(fā)電頻率為50赫茲。
下面以本實用新型在B490型柴油機上的應用為例耒說明該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的效果。B490型柴油機由聯(lián)軸接與發(fā)電機直接連接,變動柴油機自身的調速器使柴油機輸出轉速由原設計的2700轉/分下降為1500轉/分,此時整個柴油發(fā)電機組輸出功率僅為20千瓦,燃油消耗率為260克/千瓦小時;B490型柴油機裝上5個模數(shù)內外齒輪嚙合的變速器后,柴油機的輸出轉速2700轉/分,輸出功率36千瓦,經(jīng)過本實用新型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變速,使柴油機最終輸出轉速為1500轉/分(輸出功率仍為36千瓦),此時整個柴油發(fā)電機組為30千瓦,柴油機燃油消耗率為240克/千瓦小時。效果是顯著的,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滿足了社會的需求。
權利要求1.一種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包括變速箱殼體、變速箱接板、主動齒輪、內齒輪、主軸、左軸蓋和右軸蓋,其特征在于該內置式變速器裝在柴油機功率輸出端的飛輪殼上與柴油機組成一個整體,在柴油機的飛輪上裝上一根功率輸出軸,功率輸出軸穿過變速箱接板(4)并伸進變速箱殼體(5)的空腔內,功率輸出軸上裝有主動齒輪(6),固定在主軸(16)上的內齒輪(7)與其嚙合,變速箱殼體(5)和變速箱接板(4)形成一個密封空腔并固定在柴油機功率輸出端的飛輪殼上,主軸(16)由二個滾動軸承(12)和(20)支撐并由左軸蓋(11)和右軸蓋(18)固定在變速箱殼體(5)上,主軸(16)在變速箱殼體(5)外的一端裝上聯(lián)軸接與發(fā)電機相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其特征在于主動齒輪(6)和內齒輪(7)的傳動比等于柴油機額定輸出轉速與1500轉/分之比。
專利摘要一種柴油機內置式變速器裝在柴油機功率輸出端的飛輪殼上,在飛輪上裝上功率輸出軸,該輸出軸穿過變速箱接板并伸進變速箱殼體的空腔內,并裝有主動齒輪,固定在主軸上的內齒輪與其嚙合,變速箱殼體和變速箱接板形成一個密封空腔并固定在柴油機功率輸出端的飛輪殼上與柴油機組成一個整體,主軸由二個滾動軸承支撐并由左軸蓋和右軸蓋固定在變速箱殼體上,主軸在變速箱殼體外的一端裝上聯(lián)軸接與發(fā)電機相連接。當柴油機工作時,由柴油機飛輪作功率輸出,帶動功率輸出軸上的主動齒輪運轉,從而帶動被動的內齒輪運轉,至使變速器主軸經(jīng)過聯(lián)軸接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整個柴油發(fā)電機組工作轉速為1500轉/分,發(fā)電頻率為50赫茲。
文檔編號F02B63/04GK2773321SQ20042010740
公開日2006年4月1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0月19日
發(fā)明者沈渭石 申請人:上海新江內燃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