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安裝管的下端首先通過底部安裝塊固定在減速機殼體上,安裝管的上端通過頂部安裝塊固定在減速機的殼體上,通過第一螺栓平衡減速機的殼體與安裝管之間的壓力,通過第二螺栓使減速機殼體內的油液流入安裝管。本方案中通過頂部安裝塊和底部安裝塊將液位傳感器固定在減速機殼體的外側,頂部安裝塊與安裝管間隙配合,使得頂部安裝塊可以在安裝管上滑動,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將液位傳感器固定在減速機的殼體內,本方案提供的安裝結構不受減速機殼體內部空間的影響,使得液位傳感器可以安裝在任何尺寸的減速機殼體上。
【專利說明】
一種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速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液位傳感器與減速機之間的安裝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已開模具的小型減速機箱體上沒有考慮到液位傳感器安裝的情況,或者,液位傳感器的浮球體積較大,受到小型減速機內部空間限定的情況,導致液位傳感器無法在減速機上進行連接。
[0003]因此,如何降低減速機結構對液位傳感器造成的安裝局限,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以降低減速機結構對液位傳感器造成的安裝局限。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包括:
[0007]安裝管,所述安裝管內安裝有液位傳感器;
[0008]套設在所述安裝管上端的頂部安裝塊,所述頂部安裝塊上設置有與所述安裝管連通的第一連通孔,所述頂部安裝塊與所述安裝管間隙配合,所述頂部安裝塊與所述安裝管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
[0009]用于連接所述頂部安裝塊與所述減速機頂壁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所述減速機內部連通的第一孔,所述第一螺栓沿垂直于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孔連通且與所述第一連通孔連通的第二孔;
[0010]與所述安裝管下端連接的底部安裝塊,所述底部安裝塊上設置有與所述安裝管連通第二連通孔;
[0011]用于固定所述底部安裝塊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所述減速機內部連通的第三孔,所述第二螺栓沿垂直于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所述第三孔連通且與所述第二連通孔連通的第四孔,所述底部安裝塊上開設有沿所述安裝管軸線方向的第三連通孔,所述第三連通孔內設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安裝管的堵頭。
[0012]優(yōu)選的,在上述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連通孔內的油溫傳感器。
[0013]優(yōu)選的,在上述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中,所述頂部安裝塊與所述視孔蓋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密封膠層,且所述頂部安裝塊與所述視孔蓋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4]優(yōu)選的,在上述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中,所述底部安裝塊與所述減速機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密封膠層,且所述底部安裝塊與所述減速機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三密封圈。
[0015]優(yōu)選的,在上述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中,所述底部安裝塊與所述安裝管焊接連接。
[0016]優(yōu)選的,在上述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中,所述堵頭與所述安裝管螺紋連接。
[0017]優(yōu)選的,在上述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中,所述第一螺栓與所述頂部安裝塊之間設置有第三密封膠層。
[0018]優(yōu)選的,在上述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中,所述第二螺栓與所述底部安裝塊的連接處設置有第四密封膠層。
[0019]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包括安裝管、頂部安裝塊、第一螺栓、底部安裝塊和第二螺栓,安裝管內設置有液位傳感器,安裝管的下端首先通過底部安裝塊固定在減速機殼體上,且底部安裝塊通過第二螺栓與減速機的殼體連接,然后安裝管的上端通過頂部安裝塊固定在減速機的殼體上,且頂部安裝塊通過第一螺栓與減速機的殼體連接,減速機的內部空間通過第一螺栓上的第一孔和第二孔與第一連通孔連通,進而平衡減速機的殼體與安裝管之間的壓力,減速機的內部空間通過第二螺栓上的第三孔和第四孔與第二連通孔連通,進而使減速機殼體內的油液流入安裝管。本方案中通過頂部安裝塊和底部安裝塊將液位傳感器固定在減速機殼體的外側,頂部安裝塊與安裝管間隙配合,使得頂部安裝塊可以在安裝管上滑動,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將液位傳感器固定在減速機的殼體內,本方案提供的安裝結構不受減速機殼體內部空間的影響,使得液位傳感器可以安裝在任何尺寸的減速機殼體上。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與減速機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0022]1、安裝管,11、堵頭,2、液位傳感器,3、頂部安裝塊,31、L型安裝塊,32、水平安裝塊,33、調整墊塊,4、第一螺栓,5、底部安裝塊,6、第二螺栓,7、油溫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以降低減速機結構對液位傳感器造成的安裝局限。
[002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5]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與減速機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0026]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包括安裝管1、頂部安裝塊3、第一螺栓4、底部安裝塊5和第二螺栓6。其中,
[0027]安裝管I內安裝有液位傳感器2,安裝管I為液位傳感器2提供了安裝基礎;
[0028]套設在安裝管I上端的頂部安裝塊3,頂部安裝塊3上設置有與安裝管I連通的第一連通孔,頂部安裝塊3與安裝管I間隙配合,使得頂部安裝塊3可以在安裝管I上滑動,頂部安裝塊3與安裝管I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頂部安裝塊3與安裝管I之間的間隙,頂部安裝塊3的上端面與液位傳感器2的法蘭下端面相抵,在頂部安裝塊3的作用下能夠使液位傳感器2的法蘭下端面與安裝管I的上端面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這樣可以保證安裝管I內的空間與減速機殼體內的空間連通,平衡安裝管I與減速機殼體之間的壓力,圖1中頂部安裝塊3為一個整體的安裝塊,頂部安裝塊3上剖面線較密集的部分是開設第二連通孔時的工藝孔,后期需要對該工藝孔的開口進行封堵,本方案中通過在頂部安裝塊3的內部開孔,實現了對安裝管I頂部的密封,避免外界粉塵對減速機殼體內環(huán)境的影響;
[0029]用于連接頂部安裝塊3與減速機頂壁的第一螺栓4,第一螺栓4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減速機內部連通的第一孔,第一螺栓4沿垂直于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第一孔連通且與第一連通孔連通的第二孔,第一螺栓的設計能夠實現減速機殼體的內部空間與第一連通孔的連通,相應的也就實現了減速機殼體的內部空間與安裝管I內空間的連通,第一螺栓4的設計一方面實現了減速機殼體的內部空間與安裝管I內空間的連通,同時省去了再次在減速機殼體上開孔的操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0030]與安裝管I下端連接的底部安裝塊5,底部安裝塊5上設置有與安裝管I連通第二連通孔,底部安裝塊5實現安裝管I的下端與減速機殼體的連接,底部安裝塊5上的第二連通孔實現了將減速機殼體內部的潤滑油引入安裝管I內,第一連通孔的設計能夠保證減速機殼體內的潤滑油能夠進入安裝管I,且不影響進入安裝管I內的潤滑油的壓力;
[0031]本方案中在底部安裝塊5上開設沿安裝管I的軸線方向的第三連通孔,第三連通孔內設置有用于封堵安裝管I的堵頭11,避免發(fā)生潤滑油的泄漏。
[0032]用于固定底部安裝塊5的第二螺栓6,第二螺栓6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減速機內部連通的第三孔,第二螺栓6沿垂直于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第三孔連通且與第二連通孔連通的第四孔,第二螺栓6的設計能夠實現減速機殼體內空間與第二連通孔的連通,進而實現減速機殼體內空間與安裝孔內空間的連通,保證減速機殼體內的潤滑油能夠通過第三孔、第四孔和第二連通孔進入安裝管I。
[0033]本方案提供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通過頂部安裝塊3和底部安裝塊5配合將安裝管I固定在減速機殼體的外側,通過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6實現安裝管I與減速機殼體內部空間的連通,安裝管I與減速機殼體組成連通器結構,安裝管I內的液面高度與減速機殼體內的液面高度相等,能夠對減速機內的液面高度進行實時反饋,保證液位傳感器測量的準確性。
[0034]本方案提供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通過頂部安裝塊3和底部安裝塊5將液位傳感器2固定在減速機殼體的外側,使得液位傳感器2的安裝不受減速機殼體內部空間的影響,使得液位傳感器2可以安裝在任意尺寸的減速機殼體上,提高了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的通用性。
[0035]在減速機的工作過程中,潤滑油隨著齒輪的攪動回油存在大幅度的波動,造成液位傳感器錯誤報警,本方案中將液位傳感器設置在減速機殼體的外側,從而降低了由于齒輪攪動造成液位傳感器錯誤報警,提高了液位傳感器測量的準確性。
[0036]本方案中頂部安裝塊3與安裝管I的上端采用浮動連接的方式,此處浮動連接的意思是在保證安裝管I與減速機殼體連通的前提下頂部安裝塊3能夠在安裝管I上滑動,通過第一螺栓4實現頂部安裝塊3位置的調節(jié)。
[0037]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上述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還包括設置在第二連通孔內的油溫傳感器7,油溫傳感器7用于檢測減速機內的溫度,方便工作人員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了減速機使用的安全性。
[003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頂部安裝塊3與安裝管I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避免外界壓力對減速機殼體內部與安裝管I的內部壓力產生影響,保證液位傳感器2檢測準確性。
[0039]頂部安裝塊3與視孔蓋的密封通過密封膠和第二密封圈同步實現,即在頂部安裝塊3與視孔蓋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密封膠層和第二密封圈,頂部安裝孔3上設置有與第二密封圈配合的凹槽。
[0040]底部安裝塊5與減速機的密封通過密封膠和第三密封圈同步實現,即在底部安裝塊5與減速機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密封膠層和第三密封圈,底部安裝塊5上設置有與第三密封圈配合的凹槽。
[0041]底部安裝塊5與安裝管I焊接連接,焊接連接能夠保證底部安裝塊5與安裝管I之間的連接的牢固性,且焊接工藝簡單,成本低。
[0042]優(yōu)選的,堵頭11與安裝管I之間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即堵頭11與安裝管I螺紋連接,在堵頭11與安裝管I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0043]優(yōu)選的,第一螺栓4與頂部安裝塊3之間通過密封膠密封連接,第二螺栓6與底部安裝塊5之間通過密封膠密封連接,即第一螺栓4與頂部安裝塊3之間設置有第三密封膠層,第二螺栓6與底部安裝塊5的連接處設置有第四密封膠層,優(yōu)選的,也可以在第一螺栓4與頂部安裝塊3之間設置密封圈,第二螺栓6與底部安裝塊5之間設置密封圈。
[0044]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裝管(I),所述安裝管(I)內安裝有液位傳感器(2); 套設在所述安裝管(I)上端的頂部安裝塊(3),所述頂部安裝塊(3)上設置有與所述安裝管(I)連通的第一連通孔,所述頂部安裝塊(3)與所述安裝管(I)間隙配合,所述頂部安裝塊(3)與所述安裝管(I)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 用于連接所述頂部安裝塊(3)與減速機頂壁的第一螺栓(4),所述第一螺栓(4)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所述減速機內部連通的第一孔,所述第一螺栓(4)沿垂直于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孔連通且與所述第一連通孔連通的第二孔; 與所述安裝管(I)下端連接的底部安裝塊(5),所述底部安裝塊(5)上設置有與所述安裝管(I)連通第二連通孔; 用于固定所述底部安裝塊(5)的第二螺栓(6),所述第二螺栓(6)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所述減速機內部連通的第三孔,所述第二螺栓(6)沿垂直于其軸線方向開設有與所述第三孔連通且與所述第二連通孔連通的第四孔,所述底部安裝塊(5)上開設有沿所述安裝管(I)軸線方向的第三連通孔,所述第三連通孔內設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安裝管(I)的堵頭(H)。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連通孔內的油溫傳感器(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安裝塊(3)與視孔蓋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密封膠層,且所述頂部安裝塊(3)與所述視孔蓋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密封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安裝塊(5)與所述減速機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密封膠層,且所述底部安裝塊(5)與所述減速機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三密封圈。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安裝塊(5)與所述安裝管(I)焊接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11)與所述安裝管(I)螺紋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4)與所述頂部安裝塊(3)之間設置有第三密封膠層。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6)與所述底部安裝塊(5)的連接處設置有第四密封膠層。
【文檔編號】F16H57/04GK205503939SQ201521105001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4日
【發(fā)明人】胡煒
【申請人】沃德傳動(天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