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958486閱讀:3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
背景技術(shù)
試樣的含水量通過以下方式被確定,即使得試樣干燥并且在干燥過程之前與之后 手動地確定試樣的重量。由于涉及費力的過程,所以這種方法是非常昂貴和易出錯的。
在特定的狀況下,在干燥的過程中也可以確定重量減輕。針對給定的試樣,重量的 測量值作為溫度、所經(jīng)歷的時間以及測試室的參數(shù)的函數(shù)根據(jù)重量/時間曲線而減小,其 中所述重量/時間曲線漸進地達到試樣的干重。所檢測的試樣的曲線能夠通過對比實驗被 確定并且以逼近公式的形式被數(shù)學地表征。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基于可獲得 的電子器件的性能可以由曲線的測量參數(shù)和干燥時間計算出試樣的含水量并且在顯示單 元上表征含水量。利用該方法,待測試的材料不再必須被徹底干燥,這是因為通過確定重量 /時間曲線中的兩個測量點的坐標就獲得了足夠的信息。
如上所述,試樣的重量變化基本上是溫度、所經(jīng)歷的時間以及測試室的參數(shù)的函 數(shù)。目前商業(yè)上有售的儀器主要由于測試室必須滿足的所需要的要求而是受限的。
術(shù)語“測試室”意味著這樣一種空間,該空間由測試儀器的殼體包圍并且為了放入 或取出試樣能夠被打開和關(guān)閉。在測試室內(nèi)布置試樣接收器以及用于加熱試樣的器具。試 樣接收器與測重儀器相連。
大體上,試樣以薄層的形式擴散到平坦的試樣接收器上,其中所述試樣接收器例 如為試樣托盤。托盤在重量法水分測定儀器內(nèi)布置,優(yōu)選在水平面內(nèi)并與試樣加熱器具的 平面平行地延伸,以便實現(xiàn)試樣的均勻加熱。
被用作為試樣加熱器具的裝置包括多種輻射源例如輻射式加熱器、微波發(fā)生器、 鹵素燈和水晶燈。正如能夠通過實驗所獲知的,現(xiàn)有的重量法測定儀器中測定測量值的誤 差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所使用的輻射源的特性以及輻射源在測試室中的布置結(jié)構(gòu)。
在歐洲專利公開文獻EP 0611956B1中描述了上述那種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 測量儀器。在該儀器中,稱重盤的負載出現(xiàn)在重量法水分測定儀器的外側(cè)。為了裝載與卸 載試樣,在抽屜型載架上布置的天平從儀器殼體滑出。
環(huán)形鹵素燈被用作為輻射源,其中所述環(huán)形鹵素燈在設備的操作狀態(tài)中在試樣 接收器上方布置。在專利公開文獻EP 1850110A1中公開了其它設計結(jié)構(gòu)的實例。例如, 公開了這樣一種測量儀器,其中所述測量儀器為了轉(zhuǎn)載通過殼體的一部分的水平旋轉(zhuǎn)運動 而被打開。在另一實施例中,殼體的一部分沿垂直方向旋轉(zhuǎn)。同樣,美國專利公開文獻US 7851712B2中公開的測量儀器為了裝載通過使得殼體的一部分垂直轉(zhuǎn)動而被打開。
為了保護加熱器具,玻璃護屏在試樣與試樣加熱器具之間布置。該玻璃護屏易于 變臟。在現(xiàn)有技術(shù)的測量儀器中,玻璃護屏能夠僅僅困難地觸及并且因此很少被清潔,這可 能造成測量結(jié)果的誤差。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重量法水分測定的測量儀器,其能夠容易清潔。
該技術(shù)任務通過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及其從屬權(quán)利要求的本發(fā)明的用于重量法水分 測定的測量儀器實現(xiàn)。
本發(fā)明的用于重量法水分測定的測量儀器包括殼體以及在所述殼體內(nèi)布置的稱 重裝置。稱重裝置具有負載接收器,試樣能夠放置到所述負載接收器上。殼體具有固定殼 體部件以及可移動殼體部件??梢苿託んw部件能夠分別處于測量位置與維修位置,其中在 測量位置,固定殼體部件和可移動殼體部件形成一位于所述負載接收器周圍的基本上封閉 的測試室,在測試室內(nèi)布置用于加熱在負載接收器上放置的試樣的加熱器具。在維修位置, 固定殼體部件和可移動殼體部件彼此相互隔離分開,從而為了維修可以觸及加熱器具。在 測量位置,玻璃護屏在試樣加熱器具與試樣之間布置。根據(jù)本發(fā)明,玻璃護屏在可移動殼體 部件上安置并且可以無需使用工具地取出。因而,玻璃護屏能夠容易地被拿出并且被清潔。 使用者或維修技術(shù)人員為了該處理需要更少的時間并且因此將更頻繁地進行清潔。
在本申請文件中術(shù)語“殼體部件”意味著包括儀器的安設至其的元件。典型地,試 樣加熱器具在可移動殼體部件內(nèi)安置,而稱重裝置、試樣接收器和電子模塊在固定殼體部 件內(nèi)安置。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測量儀器能夠處于裝載位置,在該裝載位置,固定殼體部件和可移 動殼體部件彼此隔離分開,以使得試樣能夠放置在負載接收器上。借助于位置轉(zhuǎn)移裝置,可 移動殼體部件能夠從測量位置被帶到裝載位置。在測量位置以及在裝載位置或者在維修位 置,可移動殼體部件位于固定殼體部件上方。
有利地,在維修位置,加熱器具以及因此還有玻璃護屏基本上以垂直的位置指向。 因此,加熱器具朝向使用者并且更容易觸及。
在一個實施例中,玻璃護屏借助于能夠無工具地被釋放的連接件連接至可移動殼 體部件。為了進行維修,玻璃護屏能夠簡單地從可移動殼體部件被拉出。
在另一可行的實施例中,玻璃護屏借助于同樣可以無需工具地被釋放的部件連接 至可移動殼體部件。這些部件例如能夠?qū)⒉Aёo屏保持夾持在預定的位置。還可行的是玻 璃護屏和部件彼此借助于彈簧與凹槽連接件相互連接。所述彈簧與凹槽連接件能夠無需使 用工具地被手動釋放。
還可以采用保持件。保持件還能夠?qū)⒉Aёo屏保持在限定的位置。在可行的實施 例中,玻璃護屏能夠被保持在上保持件與下保持件之間的限定位置,其中,保持件中的至少 一個能夠無需工具地被取出。在該結(jié)構(gòu)中,上保持件在朝向試樣加熱器具的側(cè)部上布置。 下保持件在朝向試樣接收器的側(cè)部上布置。玻璃護屏在上保持件與下保持件之間被保持就 位。上保持件或下保持件可以無需使用工具取出。為了卸載玻璃護屏,無需工具可以取出 的保持件需要被拿出。隨后,玻璃護屏能夠無需工具地被取出。
玻璃護屏以及上保持件和下保持件能夠借助于在可移動殼體部件上布置的導軌 被滑動到可移動殼體部件中并且被定位并被保持就位。在測量位置和/或裝載位置,導軌 具有基本上水平的指向。在維修位置,導軌基本上沿垂直的方向指向。
無需工具可以取出的保持件和/或玻璃護屏能夠借助于至少一個導軌沿受控的方向從可移動殼體部件中被拉出。導軌使得使用者更容易拆卸或安裝玻璃護屏和/或無需 工具可以取出的保持件。
在維修位置,導軌垂直地指向。這使得使用者可以通過向上指向的運動從可移動 殼體部件取出玻璃護屏和/或無需工具可以取出的保持件。此外,使用者直接觀察到保持 件、玻璃護屏和試樣加熱器具。這種結(jié)構(gòu)使得使用者更容易拿出玻璃護屏。
通過可移動殼體部件內(nèi)的維修開口附加地促進了玻璃護屏以及保持件的取出。維 修開口允許玻璃護屏和/或保持件被拿出。理想地,維修開口在導軌的延伸路徑中設置。這 種結(jié)構(gòu)使得能夠以導軌移動的方式通過維修開口從可移動殼體部件拉出玻璃護屏和/或 保持件。
維修開口在維修位置打開,但是在測量位置和裝載位置關(guān)閉。在測量位置以及裝 載位置,維修開口通過可移動殼體部件的一部分被關(guān)閉。因此,在進行測量或裝載時不存在 開口。因此,在測量與裝載過程中沒有污染物能夠通過維修開口進入測量儀器中。
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內(nèi)部防風罩的至少一部分在試樣加熱器具與玻璃護屏 周圍設置。內(nèi)部防風罩的一部分用作為將玻璃護屏保持就位的上保持件。因而,玻璃護屏 無需附加的保持件。內(nèi)部防風罩在可移動殼體部件上安置。
測量儀器還包括遮光屏障,借助于所述遮光屏障可以影響射到試樣上的熱輻射的 方向。這種遮光屏障可以同時地用作為玻璃護屏的下保持件。遮光屏障在可移動殼體部件 上安置并且可以無需使用工具地被拿出。
試樣加熱器具可以例如包括加熱板、加熱薄膜、寬頻光源、單色光源、熱輻射器、加 熱線圈、帕爾貼元件或微波發(fā)生器。
在有利的實施例中,測量儀器包括電接觸器具,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電接 觸器具的第一部分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并且電接觸器具的第二部分連接至可移動殼體部 件。在測量位置,借助于電接觸器具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實現(xiàn)電連接。在裝載位置,電接觸器 具的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電連接中斷。
理想地,僅僅固定殼體部件直接連接至電網(wǎng),而可移動部件僅僅通過電接觸器具 供電。這種結(jié)構(gòu)用于確??梢苿託んw部件僅僅在儀器處于測量位置時接受供電。在裝載位 置以及測量位置,沒有電壓施加至可移動殼體部件。因此,試樣加熱器具在裝載與維修的過 程中沒有供電,并且使用者燒傷的危險性降低。
理想地,稱重裝置在固定殼體部件內(nèi)安置。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稱重裝置在稱重室內(nèi) 安置。稱重室和測試室通過至少一個垂直的隔離壁彼此相互隔離,所述垂直的隔離壁具有 至少一個通口,連接構(gòu)件穿過所述通口,所述連接構(gòu)件用于將稱重裝置連接至在測試室內(nèi) 安置的試樣接收器。


從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的說明可以清楚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測量儀器的詳細內(nèi)容,其中
圖1以剖視圖的方式示出了根據(jù)處于測量位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測量儀器的示意 圖2以剖視圖的方式示出了處于裝載位置的圖1的測量儀器的示意圖3a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具有溫度傳感器的另一測量儀器的示意圖,其中所述溫度傳感器處于測量位置;圖3b示出了圖3a的測量儀器的示意圖,其中溫度傳感器處于裝載位置;圖4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處于測量位置的測量儀器的透視圖;圖5示出了處于裝載位置的圖4的測量儀器;圖6示出了處于維修位置的圖4的測量儀器;圖7示出了處于維修位置的、且玻璃護屏和防風罩被部分地取出的圖6的測量儀 器;并且圖8示出了沒有玻璃護罩的處于維修位置的圖7的測量儀器的可移動殼體部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和2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處于測量位置(圖1)和處于裝載位置(圖2)的測量 儀器10的示意性剖視圖。測量儀器10具有殼體20,在所述殼體內(nèi)設置測試室30。殼體20 被劃分成可移動殼體部件22以及固定殼體部件21。在儀器使用時,固定殼體部件21安放 在實體支承表面上??梢苿託んw部件21安設至固定殼體部件。向后地、也就是在測量室30 的背離使用者的那側(cè),稱重裝置40設置在固定殼體部件21中??梢苿託んw部件22在固定 殼體部件21上借助于平移運動導軌24被約束。平移運動導軌24被構(gòu)造成可移動殼體部 件22在其從測量位置移動到裝載位置的過程中維持基本上恒定的指向。換句話說,在可移 動殼體部件的移動過程中,可移動殼體部件22與固定殼體部件21保持基本上平行。被構(gòu) 造為中空體的固定殼體部件21包含稱重單元(weighing cell) 43以及至少一個電子模塊 90,它們通過傳播器具(transfer means) 52彼此相連。電子模塊90包括至少一個信號處 理模塊(未詳細示出)以及在一些情況中還包括控制和/或調(diào)節(jié)模塊。稱重單元43具有至 少一個固定部分41和負載接收部分42。例如,現(xiàn)有技術(shù)類型的稱重單元包括承載應變儀的 彈性變形體、根據(jù)電磁力補償原理操作的稱重單元、具有振動弦的稱重單元、電容式稱重傳 感器等。稱重單元43的固定部分41固定地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21。在負載接收部分42 上設置連接構(gòu)件47,試樣接收器60通過所述連接構(gòu)件連接至稱重單元43的負載接收部分 42。如圖所7^,具有試樣62的試樣托盤61能夠設在試樣接收器60上。如果試樣接收器60 被合適地構(gòu)造,則試樣62當然也可以被直接放在試樣接收器60上。如圖1所示的測量儀器10處于測量位置,這意味著試樣接收器60和在其上安坐 的試樣托盤61位于測試室30內(nèi)。固定殼體部件21和可移動殼體部件22形成了包圍試樣 接收器60的基本上封閉的測試室30。加熱器具70與試樣接收器60的平面基本上平行地 布置,從而至少在試樣62的表面上獲得了盡可能均勻的熱分布。還可以在測試室30內(nèi)在 試樣接收器62下方設置附加的加熱器具,從而使得試樣62的下側(cè)暴露于輻射。然而,并非 絕對必須使得加熱器具70與試樣接收器60的平面平行地布置。取決于試樣62以及將完 成的測量,還有利的是相對于試樣接收器60成傾斜角度地布置加熱器具70。為了允許由試樣62釋放出的水分從測試室30跑出,殼體20具有通氣出口 27,其 中所述通氣出口在可移動殼體部件22的合適部位處布置、優(yōu)選位于加熱器具70上方。為 了在測試室30內(nèi)產(chǎn)生足夠的空氣循環(huán),應當還在合適的部位處設有通氣開口。圖1的測量儀器10示出處于測量位置。固定殼體部件21和可移動殼體部件22 形成了一基本上封閉的測試室30。該測試室基本上在頂部由可移動殼體部件22限定并且在底部由固定殼體部件21限定。加熱器具70在可移動殼體部件22中布置。理想地,加熱 器具70通過可釋放的插接式連接件/插接件機械地連接至可移動殼體部件22。因而,加熱 器具70為了清潔或修理可以不費力地被拆卸。此外,使用插接件,測試儀器10的使用者可 以從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的不同的加熱器具中進行選擇。這使得使用者將測試室內(nèi)的狀況 與具體的試樣62匹配。
測試儀器10包括電子模塊90,其中所述電子模塊在固定殼體部件21中安置。電 子模塊90具有多種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另外,電子模塊90還包括用于加熱器具70的控制與 調(diào)節(jié)的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在附圖中示意性示出的溫度傳感器80用于測量試樣62的溫度并 且向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35輸送調(diào)節(jié)加熱器具70所需的信息??刂?調(diào)節(jié)裝置35借助于至少 一個傳播器具52還連接至稱重裝置40、具體地連接至電子模塊90。傳播器具52用于傳播 電學和/或電子信號。因此,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35可以接收來自電子模塊90的信號。測量 儀器10借助于電連接件88被供電。供電連接件88在固定殼體部件21上安置。優(yōu)選地, 電流僅僅借助于固定殼體部件21被輸送。因而,使用者或維修技術(shù)人員在維修操作時不會 冒著電擊的危險。
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35和溫度傳感器80通過傳播器具51彼此相連。此外,控制/調(diào) 節(jié)裝置35和試樣加熱器具70通過附加的傳播器具53彼此相連。傳播器具51、53用于在 對應的設備部件之間傳輸電學信號和電子信號。在測量的過程中,測試室30內(nèi)的溫度借助 于溫度傳感器80被測量。借助于溫度傳感器80所產(chǎn)生的溫度信號借助于傳播器具51被 傳輸至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35。對于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35而言,溫度信號是輸入信號,其中試樣 加熱器具70基于該輸入信號被控制。在測量位置,溫度傳感器80位于試樣接收器60與試 樣加熱器具70之間。這種結(jié)構(gòu)使得可以獲得與測量相關(guān)的溫度值。溫度傳感器還可以安 置在不同的位置。然而,由此獲得的溫度值在體現(xiàn)測試室內(nèi)的熱級別時是精度低的。溫度 傳感器80在緊固至固定殼體部件21的桿81上布置。桿81基本上是剛性的,具有第一端 和第二端。在第一端上布置溫度傳感器80,而第二端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21。由于第二端 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21,溫度傳感器80的操作無需從固定殼體部件21至可移動殼體部件 22的電學和/或電子連接。
傳播器具51在桿81上或內(nèi)布置。桿81可以在支撐樞軸(fulcrumpivot)82上旋 轉(zhuǎn)。支撐樞軸82位于桿81的第二端并且具有大致水平的樞轉(zhuǎn)軸線83。
桿81和支撐樞軸83布置成,在從測量位置改變到裝載位置的過程中,溫度傳感器 80在垂直平面內(nèi)沿著圓形路徑移動。圓形路徑位于不同的、即非垂直平面中的結(jié)構(gòu)也是可 行的。例如,支撐樞軸的軸線可以設為大致垂直的方向,從而在從測量位置改變到裝載位置 的過程中,溫度傳感器80被約束于水平平面中的圓形路徑。
在測量位置,桿81通過彈簧元件84的彈簧張力被強制偏壓。在可移動殼體部件 22從測量位置被帶到裝載位置時,桿81在預張緊的彈簧元件84的彈力作用下從試樣接收 器60移動離開。在裝載位置中,溫度傳感器80和桿81因此不會阻礙對試樣接收器60的 觸及,這有助于測量儀器的裝載。理想地,彈簧元件84由扭簧構(gòu)成,其中,扭轉(zhuǎn)軸線與支撐 樞軸83的軸線重合。當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彈簧元件,例如壓簧元件。在任何情況中,彈簧 元件必須布置成該彈簧元件在測量位置被彈性地偏壓,但是在裝載位置被解除應力或被減 輕偏壓。
因為試樣加熱器具70在可移動殼體部件22中安置并且控制與調(diào)節(jié)裝置35在固 定殼體部件21中安置,所以傳播器具53必須將電學和/或電子信號從固定殼體部件21傳 播至可移動殼體部件22。這例如可以利用柔軟的纜線來實現(xiàn)。然而,由于可移動殼體部件 22的移位,這種纜線將經(jīng)受彎曲循環(huán)(bending cycle)并且因此易于磨損。
通過采用具有第一部分86和第二部分87的電接觸器具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其中, 第一部分86連接至可移動殼體部件22,并且第二部分87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21。在該思 路下,電接觸器具的第一部分86和第二部分87被布置成在測量位置,第一部分86和第二 部分87形成了電連接,并且在裝載位置,電連接斷開。這種布置結(jié)構(gòu)的重要優(yōu)點在于,在裝 載位置,試樣加熱器具70沒有供電。理想地,用于控制的電子器件在固定殼體部件22中唯 一地被安置。試樣加熱器具70的控制僅僅借助于第一電接觸器具86和第二電接觸器具87 實現(xiàn)。因此,為了可移動殼體部件21的控制信號傳輸無需連接件。這是將溫度傳感器80 布置在固定殼體部件21上的另一個原因。如果溫度傳感器80在可移動殼體部件22上布 置,則必須在固定殼體部件21與可移動殼體部件22之間傳輸信號。作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測 量儀器10的另一個優(yōu)點,在裝載位置也可以借助于溫度傳感器80測量與記錄溫度。因而, 例如可以在裝載的過程中測量環(huán)境溫度。
電接觸器具86、87包括插接件,電接觸器具86的兩個部分中的一個部分被構(gòu)造為 插頭并且另一個部分被構(gòu)造為插座,其中插座與插頭共操作/協(xié)作。插接件的插入方向基 本上是垂直的。
在圖2中,圖1的測量儀器10示出處于裝載位置。借助于平移運動導軌 (translatory-motion guide)24,可移動殼體部件22可以從固定殼體部件21移動離開,從 而測量儀器10從測量位置被帶到裝載位置。在位置變化時,可移動殼體部件22實質(zhì)上執(zhí) 行純平移運動。在裝載位置中,可移動殼體部件22位于固定殼體部件21上方并且位于稱 重裝置40上方。試樣加熱器具70在該位置位于可移動殼體部件22與固定殼體部件21之 間。這防止了偶然碰觸到可能是非常熱的試樣加熱器具70。
在改變至裝載位置時,溫度傳感器80從試樣接收器60向上地并橫向離開地移動。 因而,溫度傳感器80將不會干涉到試樣接收器60的裝載。
在裝載位置,電接觸器具86、87被斷開。從固定殼體部件21至可移動殼體部件22 沒有電流。因為可移動殼體部件22本身沒有電源,所以在裝載位置沒有電流進入可移動殼 體部件22。
圖3a和3b以示意性視圖的方式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測量儀器110。圖3a示 出了處于測量位置的測量儀器110,并且圖3b示出了處于裝載位置的同一測量儀器110。
測量儀器110具有殼體120,其中所述殼體具有固定殼體部件121以及可移動殼體 部件122。
在儀器處于測量位置時,固定殼體部件121和可移動殼體部件122 —起形成了基 本上封閉的測試室130,其中,試樣接收器160位于所述測試室內(nèi)。在試樣接收器160上方 布置試樣加熱器具170。試樣加熱器具170固定地連接至可移動殼體部件122。溫度傳感 器180在桿181上布置。桿18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溫度傳感器180安設至第一端,而 第二端樞轉(zhuǎn)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121。在儀器的測量位置中,溫度傳感器180位于負載接收 器160上方且試樣加熱器具170下方。在裝載位置,溫度傳感器180定位成基本上向負載接收器160的側(cè)部偏離。這利用這樣一種設計來實現(xiàn),其中,桿181是剛性的并且借助于支 撐樞軸182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121。理想地,支撐樞軸182的軸線183水平地指向。在 測量位置,桿181可以通過彈簧元件的彈性力被彈性地偏壓。在可移動部件122從測量位 置移動到裝載位置時,桿181在彈簧元件的偏壓力的作用下以圓弧的方式向上并側(cè)向地移 動。在測量位置,彈簧元件優(yōu)選通過可移動殼體部件122被保持處于預張緊的狀態(tài)中。
為了獲得最可能穩(wěn)定的測量結(jié)果,可以在測試室內(nèi)布置有內(nèi)部防風罩(interior draft shield)(見圖6至8)。該內(nèi)部防風罩布置成其圍繞試樣接收器160和試樣加熱器具 170,限定了一塊幾乎封閉的空間。內(nèi)部防風罩可以包括上部分174和下部分165。上部分 174在可移動殼體部件122上布置。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174形成了一圓柱形內(nèi)部空間,該 圓柱形內(nèi)部空間朝向試樣接收器開口。在該圓柱形內(nèi)部空間內(nèi)布置試樣加熱器具。內(nèi)部防 風罩的上部分可以僅僅由圓柱形周向壁組成。然而,有利的是該圓柱體具有上端壁,其中所 述上端壁在儀器的測量位置和裝載位置水平地指向。該端壁優(yōu)選在試樣加熱器具170上方 布置。理想地,端壁的朝向試樣加熱器具170的側(cè)部是熱反射的。因此,所產(chǎn)生的熱量的一 部分通過內(nèi)部防風罩被反射并且被用于加熱位于試樣接收器160上的試樣。內(nèi)部防風罩的 下部分165在固定殼體部件121上布置。內(nèi)部防風罩的下部分165形成了一圓柱形內(nèi)部空 間,其中該圓柱形內(nèi)部空間朝向試樣加熱器具170開口。在該圓柱形內(nèi)部空間中布置試樣 接收器160。在測量位置,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174的內(nèi)部空間與內(nèi)部防風罩的下部分165 的內(nèi)部空間形成了一容室,其中,試樣加熱器具170和試樣接收器160位于該容室內(nèi)。內(nèi)部 防風罩的上部分174和下部分165可以由單件材料制成或者由多個區(qū)段組裝而成。
圖4、5、6、7和8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處于不同位置的測量儀器210的實施例。測 量儀器210具有已經(jīng)涵蓋在圖1和2的示意圖說明中的所有部件。
圖4示出了處于測量位置的本發(fā)明的測量儀器210。因為殼體220在測量位置被 關(guān)閉,所以無法看到大多數(shù)部件。殼體220具有固定殼體部件221和可移動殼體部件222。 在測量位置,固定殼體部件221與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形成了大致封閉的測試室??梢苿?殼體部件222具有通氣出口 227,其允許氣體從殼體220內(nèi)的測試室排到環(huán)境大氣中。有 利地,在儀器處于測量位置時,通氣出口 227位于可移動殼體部件222的頂側(cè)上。通氣出口 227位于同樣在殼體220內(nèi)布置的試樣加熱器具170上方的布置結(jié)構(gòu)是特別有利的。
圖5示出了處于裝載位置的圖4的測量儀器210。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已經(jīng)通過 平移運動從測量位置被帶到裝載位置。為了實現(xiàn)該平移運動,可移動殼體部件222通過平 移運動導軌224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221。平移運動導軌224具有兩個基本上平行的樞轉(zhuǎn) 腿,其中所述樞轉(zhuǎn)腿的朝向限定了可移動殼體部件222的平移運動的方向。
固定殼體部件221具有細長的形狀。稱重裝置基本上通過固定殼體部件221被封 閉。僅僅與稱重裝置相連的試樣接收器260從固定殼體部件221橫向地伸出。具有不同形 狀的容器例如試樣托盤、坩鍋等可以被安放在試樣接收器260上。固定殼體部件221包括 位于試樣接收器260的背離使用者的側(cè)部的一部分。
有利地,在該部分中布置稱重裝置。在裝載位置,可移動殼體部件222位于固定殼 體部件221上方、理想地位于所述處于試樣接收器260的側(cè)部的那部分上方。
可移動的溫度傳感器280在樞轉(zhuǎn)安裝的桿281上安置。正如圖3a和3b的示意圖 所示,桿281借助于支撐樞軸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支撐樞軸的軸線同樣水平地指向,并且桿281同樣在測量位置借助于彈簧力被彈性地偏壓。在測量位置,溫度傳感器280位于試 樣加熱器具270與試樣接收器260之間。在裝載位置,溫度傳感器280和桿281從試樣接 收器260被側(cè)向地并向上地取出。這使得可以將試樣裝載在測量儀器210上,而溫度傳感 器280不會妨礙使用者。
試樣加熱器具270在可移動殼體部件222中安置。在測量的過程中,試樣加熱器 具270變熱,并且因此加熱了在加熱器具之下布置在試樣接收器260上的試樣。為了進行 加熱需要電流。固定殼體部件221因此裝備有電源連接器288,其中所述電源連接器在測量 儀器210的后側(cè)上布置??梢苿託んw部件本身沒有電源連接件。電流因此必須從固定殼體 部件221傳輸至可移動殼體部件222。這利用具有第一部分286和第二部分287的電接觸 器具實現(xiàn)。電接觸器具的第一部分286連接至可移動殼體部件222,而電接觸器具的第二部 分連接至固定殼體部件221。電接觸器具的這兩個部分286、287布置成在測量位置,彼此相 互存在電接觸,并且試樣加熱器具270被供電。在裝載位置,經(jīng)過電接觸器具286、287沒有 接觸。通過可移動殼體部件222的移動自動地建立電接觸。在熱水器中使用的那種可樞轉(zhuǎn) 的、同心的插接件已經(jīng)證明是特別適合作為電接觸器具。可樞轉(zhuǎn)的、同心的插接件在關(guān)閉和 打開電接觸時是特別堅固的并且可靠的。然而,其它構(gòu)造同樣是可想到的。插頭/插座連 接是特別合適的。
利用這種結(jié)構(gòu),在測量位置借助于電接觸器具的第一部分286和第二部分287實 現(xiàn)電連接,而在裝載位置,電接觸器具的第一部分286和第二部分287之間的連接中斷。在 裝載位置,加熱器具因此未供電,并且受傷的危險性因此降低。電接觸器具的第二部分286 在圖5中由可移動殼體部件222覆蓋并且因此不可見。
為了減少測試室內(nèi)的空氣紊流,在測試室內(nèi)可以布置圍繞試樣接收器260的內(nèi)部 防風罩265、274。防風罩265、274優(yōu)選被設計成其符合試樣托盤的外輪廓和/或試樣加熱 器具270的外輪廓。因為所使用的試樣托盤通常是圓形的,所以建議使用具有圓形輪廓形 狀的內(nèi)部防風罩265、274。內(nèi)部防風罩可以包括上部分274與下部分265。上部分274在 可移動殼體部件222上布置。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274圍成一圓柱形內(nèi)部空間,其中該圓 柱形內(nèi)部空間朝向試樣接收器開口。在該圓柱形內(nèi)部空間中布置試樣加熱器具270。內(nèi)部 防風罩的上部分可以由圓柱形周向壁組成。有利的是該圓柱體還至少具有位于試樣接收器 上方的局部邊界表面、優(yōu)選筒形端壁。該表面優(yōu)選在試樣加熱器具270上方安置。理想地, 端壁的朝向試樣加熱器具270的側(cè)部是熱反射的。因此,所產(chǎn)生的熱量的一部分通過內(nèi)部 防風罩被反射并且被用于加熱位于試樣接收器260上的試樣。另外,端壁可以具有開口,從 而氣體可以通過端壁中的開口以及殼體220中的通氣出口 227從測試室跑到外界大氣中。 然而,端表面也可以沒有開口。
內(nèi)部防風罩的下部分265在固定殼體部件221上布置。內(nèi)部防風罩的下部分265 形成了一圓柱形內(nèi)部空間,其中該圓柱形內(nèi)部空間朝向試樣加熱器具270開口。在該圓柱 形內(nèi)部空間中布置試樣接收器260。在測量位置,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274的內(nèi)部空間與內(nèi) 部防風罩的下部分265的內(nèi)部空間形成了一容室,試樣加熱器具270和試樣接收器260位 于該容室內(nèi)。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265和下部分274可以由單件材料制成或者由多個區(qū)段 組裝而成。
為了在測試室內(nèi)將試樣托盤設定就位,可以使用試樣托盤保持件266。試樣托盤保持件266具有把手267以及用于試樣托盤的安坐表面268。在轉(zhuǎn)移試樣托盤的過程中,試樣 托盤的凸緣安坐在安坐表面268上。在測量的過程中,試樣托盤僅僅在試樣接收器260上 安坐,并且試樣托盤保持件266不會接觸試樣托盤。特別地,試樣托盤保持件266的重量未 由稱重裝置所接收。
在圖6中,圖4和5的本發(fā)明的測量儀器210示出處于維修位置。為了達到該維 修位置,可移動殼體部件222的一部分已經(jīng)繞基本上水平的樞轉(zhuǎn)軸線225從裝載位置旋轉(zhuǎn) 到維修位置。試樣加熱器具270在可移動殼體部件222的樞轉(zhuǎn)部分中布置,并且在改變到 維修位置的過程中與可移動殼體部件222的樞轉(zhuǎn)部分一起旋轉(zhuǎn)。因此,為了維修可以容易 觸及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內(nèi)的各部件。在上殼體部分222中布置試樣加熱器具270。在測 量的過程中,試樣加熱器具270通過玻璃護屏272被保護。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274位于 試樣加熱器具270周圍。
為了給出試樣加熱器具270、玻璃護屏272以及內(nèi)部防風罩274的位置和構(gòu)造的更 清楚的觀察,測量儀器220在圖7中示出,其中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274被部分地取出,并 且在圖8中,可移動殼體部件222沒有玻璃護屏272地被示出。
在內(nèi)部防風罩274的圓柱端表面上設置反射表面,其中所述反射表面用于反射由 試樣加熱器具270所產(chǎn)生的熱輻射。還可以利用圓柱端表面的合適的反射材料或者圓柱端 表面的反射涂層實現(xiàn)反射。基本上圓形的遮光屏障273用于使得由試樣加熱器具270產(chǎn)生 的熱射線匯聚。
在維修位置,試樣加熱器具270被垂直地指向。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274的至少一 部分借助于插接式連接的方式安設至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其中插入方向在維修位置基本 上是垂直的。玻璃護屏272在遮光屏障273與內(nèi)部防風罩274的上部分274的一部分之間 夾置。為了取出玻璃護屏,內(nèi)部防風罩274的僅僅一部分需要從插接式連接中被拉出。隨 后,玻璃護屏可以通過無需使用工具地將其拉出而簡單地被取出。玻璃護屏272的容易取 出是特別有利的,這是因為有助于將易于變臟的玻璃護屏272取出并清潔。
玻璃護屏272和/或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274的一部分可以借助于導軌275沿受 控的方向從可移動殼體部件被拉出。在維修位置,導軌275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指向。
通過維修開口 223附加地促進玻璃護屏272的取出。維修開口 223是可移動殼體 部件222中的進出口,該進出口僅僅在維修位置打開,但是在測量位置或在裝載位置不打 開。因而防止了試樣加熱器具的不經(jīng)意的碰觸,這降低了燒傷的危險性。維修開口使用兩 件式結(jié)構(gòu)的可移動殼體部件實現(xiàn)。根據(jù)該思路,可移動殼體部件的兩個部分被設計成在向 維修位置移動時,可移動殼體部件的一部分并不參入到旋轉(zhuǎn)運動中。該未旋轉(zhuǎn)的部分阻擋 可移動殼體部件的樞轉(zhuǎn)部分中的維修開口的進出。
維修開口 223的寬度有利地等于或大于玻璃護屏272的寬度。這允許玻璃護屏容 易被取出。維修開口 223相對于內(nèi)部防風罩274的上部分的插入方向成直角地設置并且沿 著導軌275的延伸路徑設置。由于這種布置結(jié)構(gòu),所以玻璃護屏272可以容易從維修開口 223被拉出。
內(nèi)部防風罩274的上部分可以由多個部件組成。有利地,朝向維修開口 223的部 分可以無需工具地被取出。這要求維修開口 223比內(nèi)部防風罩274的上部分更寬。
試樣加熱器具270能夠以各種方式安設至可移動殼體部件222。例如,試樣加熱器具270能夠借助于螺釘或利用插接式連接器被緊固至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如果插接式連接器被使用的話,則試樣加熱器具270為了維修能夠容易地被拉出。理想地,這種插接式連接器能夠被設計成插頭插入基本上與維修開口 223所在的平面垂直地被指向。
試樣加熱器具270、遮光屏障273、玻璃護屏272以及內(nèi)部防風罩274的上部分具有開口,各開口與通氣出口 227 —起允許從試樣跑出的水汽和/或易揮發(fā)物質(zhì)被通入到外界大氣中。因此,各開口被布置成確保從試樣跑出的氣體的直接通氣。有利的是這些開口提供了位于試樣接收器260上的試樣的直接視線,因而可以實現(xiàn)測量過程的視覺檢查。
在內(nèi)部防風罩274和遮光屏障273所在的位置,可以采用其它合適的安設裝置,以將玻璃護屏272保持就位。
因為玻璃護屏272易于取出,所以玻璃護屏能夠更容易地并且迅速地由使用者或維修技術(shù)人員清潔。理想地,玻璃護屏272被制造成其能夠在傳統(tǒng)的清洗機器內(nèi)沒有損害地被清潔。
在此提出的實施例(部分以示意性方式)說明了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其中所述測量儀器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特征。出于清楚的原因,在不同的實施例的實例中提出了不同的特性和特征,但是在同一個測量儀器內(nèi)可以實現(xiàn)一些、多個或所有所述的特征和特性。
附圖標記列表
210、110、10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
220、120、20殼體
221、121、21固定殼體部件
222、122、22可移動殼體部件
223維修開口
224,24平移運動導軌
225樞轉(zhuǎn)軸線
227,27通氣出口
130,30測試室
35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
40稱重裝置
41稱重單元的固定部分
42稱重單元的負載接收部分
43稱重單元
245、45隔離壁
246、46通口
47連接構(gòu)件
51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與溫度傳感器之間的傳播器具
52電子模塊與稱重裝置之間的傳播器具
53控制/調(diào)節(jié)裝置與試樣加熱器具之間的傳播器具
260、160、60試樣接收器
61試樣托盤0107]62試樣0108]265,165內(nèi)部防風罩的下部分0109]266試樣托盤保持件0110]267試樣托盤保持件的把手0111]268在轉(zhuǎn)運過程中試樣托盤的安坐表面0112]270、170、70試樣加熱器具、輻射源0113]271輻射源0114]272玻璃護屏0115]273遮光屏障0116]274、174內(nèi)部防風罩的上部分0117]275導軌0118]280、180、80溫度傳感器0119]281、181、81桿0120]282、182、82支撐樞軸0121]183,83支撐樞軸的軸線0122]84彈 簧元件0123]286,86電接觸器具的第一部分0124]287,87電接觸器具的第二部分0125]288,88輸電連接件、電源連接件0126]90電子模塊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包括殼體(220)以及在所述殼體(220)內(nèi)布置的稱重裝置,所述稱重裝置包括負載接收器(260),試樣能夠放置到所述負載接收器上,所述殼體(220)包括固定殼體部件(221)以及可移動殼體部件(222),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能夠處于測量位置和維修位置,在所述測量位置,所述固定殼體部件(221)和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形成一包圍所述負載接收器(26)的基本上封閉的測試室,在所述測試室內(nèi)安置試樣加熱器具(270),以實現(xiàn)加熱在所述負載接收器(260)上放置的試樣的功能,在所述維修位置,所述固定殼體部件(221)和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彼此相互隔離分開,以使得所述試樣加熱器具(270)為了維修可以觸及,所述試樣加熱器具(27)借助于玻璃護屏(272)被保護,其中在所述測量位置,所述玻璃護屏位于所述試樣加熱器具(270)與所述負載接收器(260)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護屏(272)在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 )上安置,并且在所述維修位置,所述玻璃護屏能夠無需工具地被取出,此外,所述測量儀器(210)能夠進入到裝載位置,在所述裝載位置,所述固定殼體部件(221)和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彼此相互隔離分開以使得試樣能夠放置在所述負載接收器(260)上,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能夠借助于位置改變裝置(224)從所述測量位置被帶到所述裝載位置,所述玻璃護屏(272)能夠在上保持件與下保持件之間安坐,所述保持件中的至少一個保持件能夠無需采用工具地取出,所述上保持件、所述下保持件和/或所述玻璃護屏(272)能夠借助于至少一個導軌(275)沿預定的方向從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被取出。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維修位置,所述試樣加熱器具(270)和所述玻璃護屏(272)基本上沿垂直方向被指向。
3.根據(jù)前述權(quán)利要求任一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護屏(272 )借助于插接式連接件連接至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72 )。
4.根據(jù)前述權(quán)利要求任一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護屏(272)借助于能夠無需采用工具被取出的部件安設至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維修位置,所述導軌(275)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指向。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具有用于取出所述玻璃護屏(272)的維修開口(223),所述維修開口在所述導軌(275)的延伸路徑中設置。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測量儀器(210)處于所述維修位置時,所述維修開口(223)打開,并且在所述測量儀器處于所述測量位置以及所述裝載位置時,所述維修開口關(guān)閉。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5、6或7任一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試樣加熱器具(270)和所述玻璃護屏(272)周圍布置內(nèi)部防風罩(274),所述內(nèi)部防風罩(274)的一部分用作為將所述玻璃護屏(272)保持就位的上保持件。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5、6或7任一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借助于遮光屏障(273)能夠控制熱輻射的方向,所述遮光屏障(273)用作為所述玻璃護屏(272)的下保持件。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屏障(273)在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上安置。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屏障(273)能夠無需采用工具地取出。
12.根據(jù)前述權(quán)利要求任一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測量位置和在所述裝載位置并且在所述維修位置,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位于所述固定殼體部件(221)上方。
13.根據(jù)前述權(quán)利要求任一所述的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儀器(210)包括電接觸器具(285),其中所述電接觸器具包含第一部分(286)和第二部分(287),所述電接觸器具(285)的第一部分(286)固定地連接至所述固定殼體部件(221),所述電接觸器具(285 )的第二部分(2 87 )固定地連接至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在所述測量位置,借助于所述電接觸器具的第一部分(286)和第二部分(287)產(chǎn)生電連接,而在所述裝載位置并且在所述維修位置,所述電接觸器具的第一部分(286 )與第二部分(287)之間的所述電連接中斷。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用于重量法測定含水量的測量儀器(210),其包括殼體(220)以及在所述殼體(220)內(nèi)布置的稱重裝置,所述稱重裝置包括負載接收器(260),試樣能夠放置到所述負載接收器上,所述殼體(220)包括固定殼體部件(221)以及可移動殼體部件(222),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能夠處于測量位置和維修位置,在所述測量位置,所述固定殼體部件(221)和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形成一包圍所述負載接收器(26)的基本上封閉的測試室,在所述測試室內(nèi)安置試樣加熱器具(270),以實現(xiàn)加熱在所述負載接收器(260)上放置的試樣的功能,在所述維修位置,所述固定殼體部件(221)和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彼此相互隔離分開,以使得所述試樣加熱器具(270)為了維修可以觸及,所述試樣加熱器具(27)借助于玻璃護屏(272)被保護,其中在所述測量位置,所述玻璃護屏位于所述試樣加熱器具(270)與所述負載接收器(260)之間。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玻璃護屏(272)在所述可移動殼體部件(222)上安置,并且在所述維修位置,所述玻璃護屏能夠無需工具地被取出。
文檔編號G01N5/04GK103033436SQ20121036389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B·阿爾布雷希特, S·福爾尼托, B·邁斯特 申請人:梅特勒-托利多公開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