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微機電系統(tǒng)(MEMS)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微型高溫壓力傳感器。
(二)
背景技術:
微型高溫壓力傳感器是微機電系統(tǒng)領域中重要傳感器之一。體積小、耐高溫的優(yōu)點使其在高溫MEMS測量領域,如航空發(fā)動機壓力測量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發(fā)展。目前,對高溫壓力傳感器的研究,主要包括SOI、Poly-Si等半導體高溫壓力傳感器,還有濺射合金薄膜高溫壓力傳感器等。文獻《基于MEMS工藝的SOI高溫壓力傳感器設計》中提到的SOI高溫壓力傳感器可以在300℃范圍內(nèi)工作,文獻《一種新型MEMS壓阻式SiC高溫壓力傳感器》中提到的MEMS壓阻式高溫壓力傳感器可以在550℃環(huán)境溫度下工作。這些傳感器因為敏感材料本身的性質導致其無法在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而且傳統(tǒng)測量電路不耐高溫,所以目前技術遠不能滿足高溫環(huán)境下的壓力測量需求。
(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滿足高溫領域的壓力測量需求,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基于法珀腔的碳化硅基高溫壓力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由于拋去了傳統(tǒng)測量電路使用了基于法珀腔的光纖傳感原理,使其耐高溫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本發(fā)明提出的基于法珀腔的碳化硅基MEMS高溫壓力傳感器,主要包括碳化硅基底1,碳化硅敏感薄膜3及碳化硅光纖4;所述碳化硅基底1上有一置于中心位置的非貫通空腔,碳化硅基底1上有碳化硅敏感薄膜3,使得碳化硅基底1上的非貫通空腔形成一密閉真空腔,即法珀腔2;在碳化硅基底1下方中心,有位置與法珀腔2中心位置相應的光纖4,用傳導信息。
該傳感器工作原理為:光源發(fā)出的光光學處理后形成平行光,經(jīng)光纖4以及入射到碳化硅敏感薄膜3上,在碳化硅敏感薄膜3下表面及碳化硅基底1上表面反射,再經(jīng)過光纖4傳輸?shù)焦饴方庹{系統(tǒng)中,兩束光間的光程差感受碳化硅敏感薄膜3上壓力引起的應變變化。當傳感器敏感膜片所受的壓力發(fā)生變化時,碳化硅基底1凹腔表面和碳化硅敏感薄膜3下表面兩個反射面間距發(fā)生變化,即改變了法珀腔2的腔長,通過從反射回的干涉光信號中解調出腔長信息即可實現(xiàn)對壓力的傳感。
本發(fā)明提出了高溫壓力傳感器的工藝流程,該加工工藝過程見圖2,其工藝步驟為:
1)首先在潔凈的碳化硅基底1表面濺射一層金屬2,金屬2作為后續(xù)干法刻蝕的掩膜材料,如圖2(a)所示。
2)在金屬2表面旋涂光刻膠3,光刻顯影,形成法珀腔刻蝕窗口,如圖2(b)所示。
3)以光刻膠3為刻蝕掩膜,濕法腐蝕金屬2,如圖2(c)所示。
4)以光刻膠3和金屬2為刻蝕掩膜,采用高密度等離子體刻蝕技術干法刻蝕碳化硅基底1,如圖2(d)所示。
5)將刻蝕好的碳化硅基底1表面進行表面處理,同時與另一片碳化硅晶片4在鍵合機中抽真空進行直接高溫鍵合,圖2(e)所示。
6)將上層碳化硅晶片4通過CMP化學機械拋光技術進行減薄拋光,如圖2(f)所示。
本發(fā)明提出的傳感器能夠在0-650℃環(huán)境溫度下工作。采用碳化硅-碳化硅高溫直接鍵合,避免了不同材料鍵合產(chǎn)生的測量誤差,如果敏感膜片與凹槽采用不同材料,由于它們熱膨脹系數(shù)的差異,使得敏感膜片與凹槽鍵合處存在著較大的應力,從而使得光纖法珀腔壓力傳感器溫漂系數(shù)大,線性度差;而且由于敏感膜片與凹槽鍵合處的熱應力失配,使得敏感膜片隨溫度變化,產(chǎn)生附加形變,從而光纖法珀腔壓力傳感器重復性下降,時漂增加,進一步降低光纖法珀腔壓力傳感器的精度。而且在碳化硅-碳化硅高溫鍵合工藝過程中,同時抽真空,光纖破壞碳化硅基底,使得法珀腔在工作時保持真空狀態(tài),相比于《CN 103234673 B》該專利中提到的傳感器,大大提高了測量精度和穩(wěn)定性。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制備工藝過程
圖2(a)濺射金屬掩膜
圖2(b)光刻形成刻蝕區(qū)域
圖2(c)刻蝕金屬掩膜
圖2(d)干法刻蝕碳化硅
圖2(e)高溫直接鍵合
圖2(f)減薄拋光
(五)具體實施方法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基于法珀腔的碳化硅基MEMS高溫壓力傳感器,主要包括碳化硅基底1,碳化硅敏感薄膜3及碳化硅光纖4;所述碳化硅基底1上有一置于中心位置的非貫通空腔,碳化硅基底1上有碳化硅敏感薄膜3,使得碳化硅基底1上的非貫通空腔形成一密閉真空腔,即法珀腔2;在碳化硅基底1下方中心,有位置與法珀腔2中心位置相應的光纖4,用傳導信息。該實施例中的法珀腔2直徑1.3mm,腔長20μm,碳化硅敏感薄膜厚度為50μm。
本實施例中的基于法珀腔的碳化硅基MEMS高溫壓力傳感器的制備過程如下:
1)首先在潔凈的碳化硅基底表面濺射200nm的金屬鎳,金屬鎳作為后續(xù)碳化硅干法刻蝕的掩膜材料;
2)在金屬鎳表面旋涂光刻膠,光刻顯影,形成F-P腔刻蝕窗口;
3)以光刻膠為刻蝕掩膜,F(xiàn)eCl3:H20=1:20濕法腐蝕金屬鎳;
4)以光刻膠和金屬鎳為刻蝕掩膜,采用高密度等離子體刻蝕技術干法刻蝕碳化硅基底。設置底板功率150W,線圈功率850W,刻蝕10s,鈍化1s為一組循環(huán),刻蝕速度350-400nm/min??涛g40mins后測量為腔深15μm,為了保證F-P腔側壁的垂直度以及底部的表面粗糙度,將底板功率降低為100W,刻蝕速度200nm/min,刻蝕25min后結束該工藝。
5)將刻蝕好的碳化硅基底表面進行表面處理,同時與另一片碳化硅晶片4在鍵合機中抽真空進行直接高溫鍵合,氣壓達到5×10-3mbar后,兩片碳化硅晶片進行高溫鍵合;
6)將上層碳化硅材料通過CMP化學機械拋光技術進行減薄拋光,直至上層碳化硅的厚度達到設計要求,同時碳化硅表面的粗糙度達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