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麻/棉混紡比的測試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紡織測試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麻/棉混紡比的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麻和棉均屬于天然纖維素纖維,其化學性質較為接近,因此,傳統(tǒng)的溶解法和比重法就不能使用。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測試方法還是顯微鏡法。即,將纖維切末制片,在顯微鏡下數(shù)出麻纖維的根數(shù),再根據(jù)兩種纖維的直徑和比重來計算混紡比。這種方法已列入行業(yè)標準,解決了目前工作中的麻棉含量定量分析問題,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工作量大。需要測幾百根甚至上千根纖維,會使眼睛疲勞而產(chǎn)生誤差。
(2)根據(jù)纖維形態(tài)區(qū)分纖維,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需要有較高專業(yè)水平的人員來操作。
(3)由于此法忽略了纖維的中腔結構,且將纖維看成是圓柱狀,因而方法本身也存在較大誤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操作更簡單、測試結果更準確來測試麻/棉織物的混紡比的方法已成為目前紡織測試行業(yè)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測試結果準確的麻/棉混紡比的測試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麻/棉混紡比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測試步驟如下(1)選擇需要測定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的麻、棉品種,測試棉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a、麻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b及已知混合比的麻/棉混合物溶解液的吸光值A,將棉、麻的吸光值Aa、Ab和已知混合比的麻/棉混合物的吸光值A,帶入拉斯伯里公式中,求出這種麻/棉混合物的α值;(2)從需要測定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中取樣,將其混合物扯松,并處理除去雜質和漿料,烘至絕干,放到硫酸溶液內(nèi)處理,并均勻搖動;將處理后的液體過濾,濾液晾涼后,測試液體的吸光值A;(3)然后,根據(jù)以上測試數(shù)據(jù),通過拉斯伯里公式計算出棉纖維的混紡比Fa,公式如下Fa=11+Aa-Aα(A-Ab)]]>式中A——麻/棉混合物溶解液的吸光值;Aa——棉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b——麻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Fa——棉纖維的混紡比例;α——系數(shù),需要試驗確定;在上述測試方法中,為測試吸光值,對所有棉、麻及麻/棉混合物試樣的溶解處理條件都相同。
在上述測試方法中,烘至絕干的棉或麻或麻/棉混合物在濃度為55%-65%、溫度為42℃-48℃的硫酸溶液內(nèi)處理,處理時間為25-35分鐘,處理后的液體倒入烘干的玻璃砂漏斗中過濾,濾液是流入干凈燒杯中晾涼。
在上述測試方法中,烘至絕干的棉或麻或麻/棉混合物烘至絕干的試樣是在濃度為60%、溫度為45℃的硫酸溶液內(nèi)處理為佳,處理時間30分鐘為宜。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有許多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1、本發(fā)明根據(jù)棉、麻大分子排列不同導致的物理性能不同,如吸水性、結晶度不同,在一定的酸溶液中其溶解速度就不同。這樣,在一定的條件下,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棉和麻的酸溶解度就不同。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根據(jù)需要測試混紡比的麻棉品種,在同一條件下溶解,測出棉、麻的吸光值Aa、Ab和已知混合比的麻/棉混合物的吸光值,依據(jù)拉斯伯里公式先求出需要測試混紡比的麻棉品種的α值。再在同一條件下將需要測試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溶解,測出需要測試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的吸光值A,依據(jù)吸光值與纖維混紡比之間的關系式,既可求出麻棉混紡比。本發(fā)明測試結果精確度較高,絕對誤差可小于1%。
2、本發(fā)明測試方法具有取樣容量大,代表性強的優(yōu)點。用顯微鏡法,一次取樣只有幾百根,最多也不過千余根。而用本發(fā)明方法取樣量可達1-2g甚至更多,而且,可以同時做多個試樣,可避免取樣誤差。
3、本發(fā)明測試方法操作簡單,主要用儀器測試,避免了操作者專業(yè)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低以及眼睛疲勞所造成的誤差。
4、本發(fā)明測試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品種的麻/棉混合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根據(jù)拉斯伯里的“二元物質在同一溶液中溶解時,其濃度存在一定關系”的理論,麻棉纖維在同一溶液中的溶解濃度應該是一定的,也符合拉斯伯里理論。麻棉纖維溶液的吸光值也應該符合拉斯伯里公式。
一種麻/棉混紡比的測試方法,具體測試步驟如下(1)選擇需要測定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的麻、棉品種,測試棉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a、麻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b及已知混合比為Fa的麻/棉混合物溶解液的吸光值A,將棉、麻的吸光值Aa、Ab和已知混合比的麻/棉混合物的吸光值A,帶入拉斯伯里公式α=(Aa-AA-Ab)*(Fa1-Fa),]]>求出這種麻/棉混合物的α值;在上述測試方法中,對于不同的麻、棉纖維,有不同的α值。
(2)從需要測定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中取1-2g試樣,將其混合物試樣扯松,并處理除去雜質和漿料,烘至絕干,放到濃度為55%-65%(以60%為佳)、溫度為42℃-48℃(以45℃為佳)的硫酸溶液內(nèi)處理并均勻搖動,處理時間為25-35分鐘(以30分鐘為宜);將處理后的液體倒入烘干的玻璃砂漏斗中過濾,濾液流入干凈燒杯中晾涼后,測試液體的吸光值A;(3)然后,根據(jù)以上測試數(shù)據(jù),通過拉斯伯里公式計算出棉纖維的混紡比Fa,公式如下Fa=11+Aa-Aα(A-Ab)]]>
式中A——麻/棉混合物溶解液的吸光值;Aa——棉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b——麻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Fa——棉纖維的混紡比例;α——系數(shù),需要試驗確定;在本發(fā)明上述測試過程中,為測試棉、麻及麻/棉混合物試樣的吸光值,對所有棉、麻及麻/棉混合物試樣溶解處理的條件應保持一致,即硫酸溶液的濃度、溫度及處理時間都為一確定值。
測定亞麻/棉混紡紗混紡比的實例如下1、在濃度為60%、45℃的硫酸溶液中溶解30分鐘,所得到的亞麻、棉的吸光值平均值為Aa0.048,Ab1.42。將多種已知混合比的麻/棉混合物分別在濃度為60%、45℃的硫酸溶液中溶解30分鐘,得到多個吸光值,依據(jù)拉斯伯里公式先求出的α平均值為1.1539。
2、配制棉/麻混紡比為10.5/89.5的試樣,測定混合試樣在同樣條件下的硫酸溶液中的溶解液吸光值A為1.2886;計算出棉纖維的混合比為10.89%,誤差僅為0.39%。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發(fā)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實質范圍內(nèi),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麻/棉混紡比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測試步驟如下(1)選擇需要測定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的麻、棉品種,測試棉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a、麻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b及已知混合比的麻/棉混合物溶解液的吸光值A,將棉、麻的吸光值Aa、Ab和已知混合比的麻/棉混合物的吸光值A,帶入拉斯伯里公式中,求出這種麻/棉混合物的α值;(2)從需要測定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中取樣,將其混合物扯松,并處理除去雜質和漿料,烘至絕干,放到硫酸溶液內(nèi)處理,并均勻搖動;將處理后的液體過濾,濾液晾涼后,測試液體的吸光值A;(3)然后,根據(jù)以上測試數(shù)據(jù),通過拉斯伯里公式計算棉纖維的混紡比Fa,公式如下Fa=11+Aa-Aα(A-Ab)]]>式中A——麻/棉混合物溶解液的吸光值;Aa——棉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b——麻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Fa——棉纖維的混紡比例;α——系數(shù),需要試驗確定;在上述測試方法中,為測試吸光值,對所有棉、麻及麻/棉混合物試樣的溶解處理條件都相同。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棉混紡比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烘至絕干的棉或麻或麻/棉混合物在濃度為55%-65%、溫度為42℃-48℃的硫酸溶液內(nèi)處理,處理時間為25-35分鐘,處理后的液體倒入烘干的玻璃砂漏斗中過濾,濾液是流入干凈燒杯中晾涼。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麻/棉混紡比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烘至絕干的棉或麻或麻/棉混合物烘至絕干的試樣是在濃度為60%、溫度為45℃的硫酸溶液內(nèi)處理,處理時間為30分鐘。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麻/棉混紡比測定方法,其特點是選擇需要測定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的麻、棉品種,測試棉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a、麻纖維溶解液的吸光值Ab及已知混合比的麻/棉混合物溶解液的吸光值A,將棉、麻的吸光值Aa、Ab和已知混合比的麻/棉混合物的吸光值A,帶入拉斯伯里公式中,求出這種麻/棉混合物的α值。從需要測定混紡比的麻/棉混合物中取樣,放到硫酸溶液內(nèi)處理,將處理后的液體過濾并晾涼后,測試液體的吸光值A;根據(jù)以上測試數(shù)據(jù),通過拉斯伯里公式計算棉纖維的混紡比Fa。本發(fā)明測定方法操作簡單、測試結果準確。
文檔編號G06F19/00GK1789977SQ20051004552
公開日2006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8日
發(fā)明者曲麗君, 陳國華, 高山 申請人:青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