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EMI彈片及硬盤固定裝置,特別是一種可節(jié)省成本與組裝工序的EMI彈片及硬盤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簡稱EMI),是指電磁波與電子組件作用后而產生的干擾現象,有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兩種。傳導干擾是指通過導電介質把一個電網絡上的信號耦合(干擾)到另一個電網絡。
輻射干擾是指干擾源通過空間把其信號耦合(干擾)到另一個電網絡,在高速PCB及系統(tǒng)設計中,高頻信號線、集成電路的引腳、各類接插件等都可能成為具有天線特性的輻射干擾源,能發(fā)射電磁波并影響其他系統(tǒng)或本系統(tǒng)內其他子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
機箱上的EMI彈片電腦組件在工作時會產生許多EMI輻射,長時期處在電磁輻射污染的環(huán)境中,將使人產生易疲勞、記憶力下降、生理機能減退等等的不良癥狀。EMI彈片作為機箱防輻射手段之一,是評估機箱質量的重要參考對象。
作為防電磁輻射的基礎,機箱要保持一個完整的金屬體,這就要求機箱中任何兩個相鄰的金屬板材間都要保持有良好的接觸,我們在一些質量較好的機箱框架上經常能見到很多的EMI觸點(EMI觸點在EMI彈片上),它們就是用來加強與側板的接觸的,這種觸點排列的越緊密越好。優(yōu)質機箱除了采用EMI觸點外還增加了EMI金屬彈片,因此具有更好的彈性和接觸能力,能夠充分的將機箱框架和側板連接為一體,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降低輻射的干擾。
現有硬盤托架(HDD carrier)大多使用螺絲固定硬盤,但需要另外加EMI彈片(EMI clip)用來接地,現有的硬盤托架組裝需要的組件包括螺絲與EMI彈片,不利節(jié)省成本與組裝工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節(jié)省成本與組裝工序的EMI彈片及硬盤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EMI彈片;其包括:
EMI彈片本體,
定位件,其連接至EMI彈片本體。
特別地,所述EMI彈片本體包括弧形彎折部與限位槽。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硬盤固定裝置,其用于固定硬盤,且所述硬盤上設有若干第一安裝孔;且所述硬盤固定裝置包括:
硬盤托架,其設有第二安裝孔;
導電栓,其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內,且所述導電栓中間設有定位槽;
EMI彈片,其包括EMI彈片本體與定位件,且EMI彈片本體與定位件連接,所述定位件穿設于定位槽內,導電栓在插入定位件后彈性撐開并與第一安裝孔的內壁貼合,所述EMI彈片本體彈性抵持于機箱內。
特別地,所述硬盤托架上設有限位部。
特別地,所述EMI彈片本體包括弧形彎折部與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套設于所述限位部外。
特別地,所述導電栓包括帽體與柱體,且帽體的外徑大于柱體,柱體收容并固定于第一安裝孔內,帽體抵持于第二安裝孔外。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將用于固定硬盤的定位件與用于消除EMI影響的EMI彈片本體連接成一體,不用設置兩個獨立的零組件,從而節(jié)省成本與組裝工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EMI彈片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硬盤固定裝置于一視角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硬盤固定裝置于另一視角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硬盤固定裝置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硬盤固定裝置中EMI彈片與導電栓組裝時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節(jié)省成本與組裝工序的EMI彈片及硬盤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EMI彈片10;其包括:
EMI彈片本體11,
定位件,其連接至EMI彈片本體12。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EMI彈片本體11包括弧形彎折部111與限位槽112。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硬盤固定裝置,其用于固定硬盤20,且所述硬盤20上設有若干第一安裝孔21;且所述硬盤固定裝置包括:
硬盤托架30,其設有第二安裝孔31;
導電栓40,其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裝孔21內,且所述導電栓40中間設有定位槽41;
EMI彈片10,其包括EMI彈片本體11與定位件12,且EMI彈片本體11與定位件12連接,所述定位件12穿設于定位槽41內,導電栓40在插入定位件12后彈性撐開并與第一安裝孔21的內壁貼合,所述EMI彈片本體11彈性抵持于機箱(圖未示)內。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硬盤托架30上設有限位部32。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EMI彈片本體11包括弧形彎折部111與限位槽112,所述限位槽112套設于所述限位部32外。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導電栓40包括帽體42與柱體43,且帽體42的外徑大于柱體43,柱體收容并固定于第一安裝孔21內,帽體抵持于第二安裝孔31外。
本實用新型將用于固定硬盤的定位件12與用于消除EMI影響的EMI彈片本體11連接成一體,不用設置兩個獨立的零組件,從而節(jié)省成本與組裝工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