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限位圈,特別是一種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
背景技術:
在汽車啟動馬達的輸出軸上,習知一種限位圈如圖3所示,包括開口部31和限位 部32。這種限位圈的安裝過程為將卡圈安裝到位,此時卡圈有一部分凸出輸出軸,限位圈 的開口部31內徑大于卡圈凸出部的外徑,所以限位圈可以直接推至卡圈的位置,限位部32 緊靠卡圈,開口部31的一端進行沖鉚加工,將限位圈固定。這種通過沖鉚固定的限位圈,安裝工序復雜,需要大型沖鉚設備,同時由于沖鉚要 求部件的硬度不能太硬,而輸出軸的限位圈要求有很高硬度,兩者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只能 將沖鉚部的材料進行特殊處理降低硬度,從而大大增加了限位圈的加工難度和成本,另外 成品率也比較低。
發(fā)明內容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采用卡簧 結構實現(xiàn)限位圈的固定,限位圈的安裝工序簡單,不需要大型設備,同時限位圈的加工工藝 簡單,成本低廉。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包括卡入部和夾持部,所述卡入部內表 面為斜面,所述夾持部內表面為圓弧面。優(yōu)選地,上述卡入部和夾持部之間還設置有加固部,該加固部內表面為平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采用內表面為斜面的卡入 部,當安裝好卡圈,利用卡圈本身的彈性人工可以輕松的將限位圈的夾持部推至卡圈位置, 而夾持部內表面的圓弧面與卡圈的凸出部緊密配合,實現(xiàn)很好的夾持效果,從而將限位圈 牢牢固定。在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中,在卡入部和夾持部之間設置加固部,增加夾持部的 夾持力,從而使限位圈與卡圈的配合更加緊密,獲得更佳的固定效果。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用卡簧結構實現(xiàn)限位圈的固定,限位圈的安裝工序簡單,不 需要大型設備,同時限位圈的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增加加固部使限位圈固定效果更佳。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圖3是習知限位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包括卡入部1和夾持部2,所 述卡入部內表面為斜面,所述夾持部內表面為圓弧面,上述卡入部1和夾持部2之間還設置 有加固部3,該加固部3內表面為平面。如圖2所示,限位圈的夾持部2與卡圈4緊密配合,實現(xiàn)限位圈的固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采用內表面為斜面 的卡入部,當安裝好卡圈,利用卡圈本身的彈性人工可以輕松的將限位圈的夾持部推至卡 圈位置,而夾持部內表面的圓弧面與卡圈的凸出部緊密配合,實現(xiàn)很好的夾持效果,從而將 限位圈牢牢固定。在卡入部和夾持部之間設置加固部,增加夾持部的夾持力,從而使限位圈 與卡圈的配合更加緊密,獲得更佳的固定效果。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用卡簧結構實現(xiàn)限位圈的固定,限位圈的安裝工序簡單,不 需要大型設備,同時限位圈的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增加加固部使限位圈固定效果更佳。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 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入部和夾持部,所述卡入部內表面為斜面,所述夾持部內表面為圓弧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入 部和夾持部之間還設置有加固部,該加固部內表面為平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汽車啟動馬達輸出軸的限位圈,包括卡入部和夾持部,所述卡入部內表面為斜面,所述夾持部內表面為圓弧面。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用卡簧結構實現(xiàn)限位圈的固定,限位圈的安裝工序簡單,不需要大型設備,同時限位圈的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增加加固部使限位圈固定效果更佳。
文檔編號H02K5/16GK201639405SQ201020151679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陸軍, 龔煥杰 申請人:龔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