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機座充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充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手機座充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了現(xiàn)代人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回顧手機發(fā)展的過程,在一次次的變革中,手機的造型和功能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已經(jīng)逐漸從奢侈品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十分普及的電子消費產品?,F(xiàn)有的手機除了語音通話和短信功能外,還具有游戲機、MP3、照相機、攝影、錄音、GPS、上網(wǎng)等功能,因此手機在人們每天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由于人們每天頻繁的使用手機,手機耗電較快,從而經(jīng)常需要充電。傳統(tǒng)手機的充電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為手機通過數(shù)據(jù)線與充電插頭連接,從而電信號從充電插頭導入到手機的電池中,進而將電存儲在所述電池中;第二種主要體現(xiàn)為將電池從手機中拆卸下來,裝配到充電器上進行充電。由于第一種充電方式需要使用數(shù)據(jù)線才能夠進行充電,因此使用者外出時需要同時攜帶電源插頭和數(shù)據(jù)線,從而對使用者出行造成不便;第二種充電方式則需要將電池從手機中拆卸下來充電,因此不能邊充電邊使用且充電操作繁瑣。為此,現(xiàn)有技術人員設計了一種使用手機座充方式對手機進行充電的座充機構, 其包括安裝在手機內的母端連接器和與電源連接的公端連接器,所述母端連接器包括絕緣殼體和導電片,所述絕緣殼體上開設有供所述公端連接器插入的插接孔,所述導電片部分收容于所述絕緣殼體內且伸入所述插接孔;所述公端連接器包括與所述插接孔相配合的絕緣插接頭以及部分收容于所述絕緣插接頭內的導電端子,使用時只需將手機的母端連接器與所述公端連接器插接,使得公端連接器的導電端子抵觸所述導電片即可進行充電,無需使用數(shù)據(jù)線,且攜帶方便,也無需將手機中的電池拆卸下來即可直接充電,簡單快捷,然而使用這種充電方式進行充電時,由于手機的母端連接器體積有限,公端連接器插入所述插接孔時容易錯位造成導電端子與導電片的接觸不良?;谏鲜龅牟蛔?,因此,需要一種確保公端連接器與所述母端連接器接觸良好的手機座充機構來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確保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接觸良好的手機座充機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機座充機構,包括設于手機內的母端連接器及與所述母端連接器匹配并與電源電連接的公端連接器,所述母端連接器包括絕緣殼體和導電片,所述絕緣殼體上開設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遠離其入口的孔壁上開設有貫穿的通孔,所述插接孔臨近其入口的內壁上開設有與所述插接孔相連通的鑲嵌槽,所述導電片的一端與手機中的電路板電連接,所述導電片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通孔并沿所述插接孔的內壁伸入所述鑲嵌槽內;所述公端連接器包括與所述插接孔相配合的絕緣插接頭以及部分收容于所述絕緣插接頭內的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插接頭可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內,且所述導電端子可分離地抵觸所述導電片。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的母端連接器中,由于導電片從遠離插接孔的入口的通孔順著插接孔的內壁伸入臨近所述插接孔的入口的鑲嵌槽內,有效地加長了與導電端子接觸的導電片的長度,使得手機插入座充時,公端連接器的導電端子與母端連接器的導電片之間的接觸點有一個大的接觸行程,從而確保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接觸良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手機座充機構的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的俯視圖。圖5是圖4所示手機座充機構沿A-A方向的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的絕緣殼體的剖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的母端連接器的剖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的母端連接器與手機內電路板的連接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的公端連接器與充電座和電源電路板的連接示意圖。圖10-圖12是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的公端連接器和母端連接器的插接示意圖。圖中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0020]手機座充機構1母端連接器10[0021]絕緣殼體11插接孔111[0022]通孔112鑲嵌槽113[0023]連接槽114導電片12[0024]導向孔13連接端子14[0025]彈性抵壓臂141電路板15[0026]公端連接器20[0027]絕緣插接頭21端子槽22[0028]導電端子23基部231[0029]彈性接觸部232焊接部233[0030]導向邊234充電座24[0031]電源電路板2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xiàn)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參考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1用于手機充電,其包括母端連接器10及與所述母端連接器10匹配的公端連接器20,所述母端連接器10設于所述手機內并與手機內的電路板15 (如圖8所示)電連接,所述公端連接器20與電源電連接,且所述公端連接器20可插接于所述母端連接器10內并與母端連接器10電連接。所述手機座充機構1 具體結構如下參考圖6、圖7和圖8,所述母端連接器10包括絕緣殼體11和導電片12,所述絕緣殼體11上開設有供所述公端連接器20插入的插接孔111,所述插接孔111遠離其入口的孔壁上開設有貫穿的通孔112,所述插接孔111臨近其入口的內壁上開設有與所述插接孔111 相連通的鑲嵌槽113,所述導電片12的一端與手機中的電路板15電連接,所述導電片12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通孔112并沿所述插接孔111的內壁伸入所述鑲嵌槽113內。較佳者,參考圖7和圖11,所述插接孔111的入口向外逐漸擴展延伸形成導向孔 13,更佳者,所述導向孔的內壁呈弧形。所述導向孔13使得公端連接器20與導電片12接觸前,先沿導向孔13導入插接孔111,對手機充電時起到導向作用,使得手機可以正常插入手機座充機構1。較佳者,參考圖6和圖7,所述母端連接器10呈對稱結構,所述通孔112、鑲嵌槽 113和導電片12各有兩個,且對稱分布在絕緣殼體11上。對稱結構設計使得手機可以正插入手機座充機構1,也可以反插入手機座充機構1。較佳者,參考圖6和圖8,所述母端連接器10還包括一連接端子14,所述絕緣殼體 11上開設有與所述通孔112相連通的連接槽114,所述連接端子14的一端插入所述連接槽 114內并與所述導電片12相接觸,所述連接端子14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彈性抵壓臂141 并與手機中的電路板15相接觸。參考圖3、圖5和圖11,所述公端連接器20包括與所述插接孔111相配合的絕緣插接頭21和導電端子23,所述絕緣插接頭21的底部開設有與所述插接孔111相連通的端子槽22,導電端子23插入所述端子槽22,使得導電端子23部分收容于所述絕緣插接頭21 內,部分顯露于絕緣插接頭21外,手機充電時,所述絕緣插接頭21可插接于所述插接孔111 內,所述導電端子23可分離地抵觸所述導電片12。較佳者,所述導電端子23顯露于絕緣插接頭21外的部位向導電片12方向凸伸形成與所述導向孔13相配合的導向邊234。較佳者,參考圖5和圖10,所述導電端子23包括安裝在所述端子槽22內的基部 231、沿基部231向所述絕緣插接頭21的底部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33、沿基部231向所述導電片12延伸形成的彈性接觸部232,所述焊接部233與電源電連接,所述絕緣插接頭21可插接于所述插接孔111內,且所述彈性接觸部232顯露于所述絕緣插接頭21外并可分離的抵觸所述導電片12。具體地,所述彈性接觸部232由所述基部沿其末端180度彎折延伸形成,使得所述彈性接觸部232的彈性足夠好,所述導向邊234形成于所述彈性接觸部232 上。較佳者,參考圖5和圖10,所述公端連接器20呈對稱結構,所述導電端子23有兩個且對稱地部分收容于所述絕緣插接頭21內。對稱結構設計使得手機可以正插入手機座充機構1,也可以反插入手機座充機構1。較佳者,參考圖9和圖10,所述公端連接器20還包括充電座M和電源電路板25, 所述絕緣插接頭21的底部鑲嵌在所述充電座M上,所述導電端子23的焊接部233與所述電源電路板25電連接,所述電源電路板25與電源電連接。充電座M有效地保護并固定絕
5緣插接頭21和導電端子23,方便手機座充。參考圖10至圖12,手機充電時,將手機插入手機座充機構1中,即如圖10所示將母端連接器10沿箭頭方向向下插,母端連接器10的導向孔13與公端連接器20中導電端子23凸伸出的導向邊234相接觸,參考圖11,母端連接器10沿箭頭方向繼續(xù)下壓,絕緣插接頭21沿導向孔13滑入插接孔111中,導電端子23的彈性接觸部232與插接孔111內的導電片12相抵觸,此時與電源連接的公端連接器20和與手機的電路板電15連接的母端連接器10電連接,實現(xiàn)手機充電。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手機座充機構1的母端連接器10中,由于導電片12 從遠離插接孔111入口的通孔112順著插接孔111的內壁伸入臨近所述插接孔111入口的鑲嵌槽113內,有效地加長了與導電端子23接觸的導電片12的長度,使得手機插入座充時,公端連接器20的導電端子23與母端連接器10的導電片12之間的接觸點有一個大的接觸行程,從而確保公端連接器10與母端連接器20接觸良好。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手機座充機構,包括設于手機內的母端連接器及與所述母端連接器匹配并與電源電連接的公端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連接器包括絕緣殼體和導電片,所述絕緣殼體上開設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遠離其入口的孔壁上開設有貫穿的通孔,所述插接孔臨近其入口的內壁上開設有與所述插接孔相連通的鑲嵌槽,所述導電片的一端與手機中的電路板電連接,所述導電片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通孔并沿所述插接孔的內壁伸入所述鑲嵌槽內; 所述公端連接器包括與所述插接孔相配合的絕緣插接頭以及部分收容于所述絕緣插接頭內的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插接頭可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內,且所述導電端子可分離地抵觸所述導電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座充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的入口向外逐漸擴展延伸形成導向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機座充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孔的內壁呈弧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機座充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顯露于絕緣插接頭外的部位向導電片方向凸伸形成與所述導向孔相配合的導向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座充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連接端子,所述絕緣殼體上開設有與所述通孔相連通的連接槽,所述連接端子的一端插入所述連接槽內并與所述導電片相接觸,所述連接端子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彈性抵壓臂并與手機中的電路板相接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座充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插接頭的底部開設有與所述插接孔相連通的端子槽,所述導電端子包括安裝在所述端子槽內的基部、沿基部向所述絕緣插接頭的底部延伸形成的焊接部、沿基部向所述導電片延伸形成的彈性接觸部,所述焊接部與電源電連接,所述絕緣插接頭可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內,且所述彈性接觸部顯露于所述絕緣插接頭外并可分離的抵觸所述導電片。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機座充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接觸部由所述基部沿其末端180度彎折延伸形成。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機座充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連接器還包括充電座和電源電路板,所述絕緣插接頭的底部鑲嵌在所述充電座上,所述導電端子的焊接部與所述電源電路板電連接,所述電源電路板與電源電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機座充機構,包括設于手機內的母端連接器及與母端連接器匹配并與電源電連接的公端連接器,母端連接器包括絕緣殼體和導電片,絕緣殼體上開設有供公端連接器插入的插接孔,插接孔遠離其入口的孔壁上開設有貫穿的通孔,插接孔臨近其入口的內壁上開設有與插接孔相連通的鑲嵌槽,導電片一端與手機的電路板電連接,另一端穿過通孔并沿插接孔的內壁伸入鑲嵌槽;公端連接器可插接于插接孔內并電性抵觸導電片。導電片從遠離插接孔的入口的通孔順著插接孔的內壁伸入臨近插接孔的入口的鑲嵌槽內,使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之間的接觸點有一個大的接觸行程,確保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接觸良好。
文檔編號H02J7/00GK202159995SQ20112025851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8日
發(fā)明者吳迎龍, 楊兵濤, 陳明江, 高磊 申請人: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