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光伏,具體涉及一種接線盒及光伏組件。
背景技術:
1、光伏組件是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核心部件,其主要由光伏電池片、互聯(lián)條、匯流條、光伏玻璃、膠膜和接線盒等部件組成,其中接線盒連接光伏線纜且內(nèi)部安裝二極管等電子元件,以控制光伏組件中特定電路的通斷。
2、傳統(tǒng)的接線盒一般由盒體和蓋板組成,蓋板一般設置為獨立的部件,其與盒體卡合連接在一起。當需要拆開接線盒對其內(nèi)部元件進行檢查和更換時,蓋板被拆卸后就完全脫離盒體,容易導致蓋板掉落或丟失。并且再重新安裝蓋板時,又需要重新將盒體和蓋板對位卡合在一起,增加了封閉接線盒的操作難度。
3、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xiàn)有技術。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接線盒,通過旋轉結構連接盒體和蓋板,防止開啟接線盒后蓋板與盒體分離,避免蓋板掉落和丟失。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接線盒,接線盒包括盒體及蓋板,所述盒體及蓋板的相對兩側分別設有旋轉結構和鎖定結構,其中,所述旋轉結構包括自盒體和蓋板其中之一向外延伸的安裝板、及自盒體和蓋板其中另一向外延伸的安裝桿,所述安裝板上形成有與安裝板延伸方向垂直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桿上設有與安裝桿延伸方向垂直的轉軸,所述轉軸旋轉安裝于所述安裝槽內(nèi)。
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安裝板自盒體一側向外延伸,所述安裝槽形成于安裝板上方,所述安裝桿自蓋板一側向外延伸。
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安裝板上設有第一安裝件及設于第一安裝件旁側的第二安裝件,所述第一安裝件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裝件上方,所述第一安裝件和所述第二安裝件圍設形成有開口朝向鎖定結構的第一安裝槽。
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裝件包括自安裝板向上延伸的第一主體部及自第一主體部頂部朝向盒體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下表面全部或部分為圓弧面,所述第二安裝件位于第一延伸部下方,所述第二安裝件的上表面全部或部分為圓弧面,所述第一延伸靠近盒體的一端與第二安裝件靠近盒體的一端之間的距離小于轉軸的直徑。
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安裝板上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三安裝件,兩個所述第三安裝件圍設形成有開口向上的第二安裝槽,兩個所述第三安裝件頂部之間的距離小于轉軸的直徑。
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安裝件相對的兩個表面全部或部分為圓弧面。
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鎖定結構包括鎖定件、避讓槽及鎖定板,所述避讓槽設于蓋板遠離旋轉結構的一側,所述鎖定板設于避讓槽內(nèi),所述鎖定件包括自盒體向上延伸的第二主體部及自第二主體部頂部朝向旋轉結構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于鎖定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延伸部全部或部分位于鎖定板的上方。
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接線盒還包括限位件及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包括自安裝板向上延伸的第三主體部及自第三主體部頂部沿遠離盒體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限位槽自蓋板靠近旋轉結構的側面凹陷形成,并且所述限位槽貫穿至蓋板的下表面,于限位狀態(tài)下所述第三延伸部全部或部分位于限位槽內(nèi)。
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延伸部遠離第三主體部的一側設有導向面,所述導向面自第三延伸部的頂部向下傾斜設置。
11、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光伏組件,光伏組件包括上述接線盒。
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中的蓋板與盒體通過旋轉結構連接,轉動蓋板即可開啟接線盒,開啟接線盒后旋轉結構能夠防止蓋板與盒體分離,避免蓋板掉落和丟失,鎖定結構在接線盒處于封閉狀態(tài)時能夠鎖定蓋板的位置,防止蓋板轉動,保證接線盒處于封閉狀態(tài)下的密閉性。
13、并且,由于設置了旋轉結構,在將元件安裝于盒體內(nèi)部之前,可提前組裝蓋板和盒體,元件安裝過程中接線盒處于開啟狀態(tài),蓋板不與盒體分離并且不阻礙元件的正常安裝。
1.一種接線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體及蓋板,所述盒體及蓋板的相對兩側分別設有旋轉結構和鎖定結構,其中,所述旋轉結構包括自所述盒體和所述蓋板其中之一向外延伸的安裝板及自所述盒體和所述蓋板其中另一向外延伸的安裝桿,所述安裝板上形成有與安裝板延伸方向垂直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桿上設有與安裝桿延伸方向垂直的轉軸,所述轉軸旋轉安裝于所述安裝槽內(nèi)。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自所述盒體一側向外延伸,所述安裝槽形成于所述安裝板上方,所述安裝桿自所述蓋板一側向外延伸。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上設有第一安裝件及設于第一安裝件旁側的第二安裝件,所述第一安裝件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裝件上方,所述第一安裝件和所述第二安裝件圍設形成有開口朝向鎖定結構的第一安裝槽。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接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件包括自安裝板向上延伸的第一主體部及自第一主體部頂部朝向所述盒體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下表面全部或部分為圓弧面,所述第二安裝件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下方,所述第二安裝件的上表面全部或部分為圓弧面,所述第一延伸靠近所述盒體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安裝件靠近所述盒體的一端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轉軸的直徑。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上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三安裝件,兩個所述第三安裝件圍設形成有開口向上的第二安裝槽,兩個所述第三安裝件頂部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轉軸的直徑。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接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裝件相對的兩個表面全部或部分為圓弧面。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結構包括鎖定件、避讓槽及鎖定板,所述避讓槽設于所述蓋板遠離所述旋轉結構的一側,所述鎖定板設于所述避讓槽內(nèi),所述鎖定件包括自所述盒體向上延伸的第二主體部及自第二主體部頂部朝向旋轉結構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于鎖定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延伸部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鎖定板的上方。
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盒還包括限位件及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包括自所述安裝板向上延伸的第三主體部及自第三主體部頂部沿遠離所述盒體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限位槽自蓋板靠近所述旋轉結構的側面凹陷形成,并且所述限位槽貫穿至所述蓋板的下表面,于限位狀態(tài)下所述第三延伸部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內(nèi)。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接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部遠離所述第三主體部的一側設有導向面,所述導向面自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頂部向下傾斜設置。
10.一種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接線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