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線路板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線路板的載板治具。
背景技術:
目前,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會遇到尺寸較小的印刷線路板,而本行業(yè)的此類印刷板在貼片時無法直接上機生產(chǎn)。
針對上述問題,常規(guī)技術中有兩種解決方案:
1、載板治具。是指需要使用載板治具進行生產(chǎn),在載板治具上根據(jù)PCB的尺寸進行挖槽,然后將PCB置于槽中,這樣的載板治具均是和PCB一一對應的,一種PCB對應于一種載板治具,但這會增加治具的使用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時,管理難度也會相應增加。由于每種PCB都要制作相應治具,對于樣板廠來說,每天都會增加許多種載板治具,還需要找一個大的倉庫用于存放治具。并且,這樣的方式生產(chǎn),每種PCB都要制作相應的治具,則提高了治具的成本。
2、做橋連設計。是指在設計、制備該印刷板時即做橋連的設計,貼片后再進行分板,但有些PCB外形公差或是外觀要求嚴格的無法按此類方法處理。并且,橋連的方式會增加PCB成本。再者,這樣的設計必須是在客戶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而實際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是PCB到了貼片廠才知道要做橋連,此時已沒有意義了。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線路板的載板治具,該載板治具可以適用不同小尺寸PCB的載板印刷和貼片,既減少了治具方面的支出,又可以通用大部分的PCB板,還可以通過省去制作治具的等待時間而減少生產(chǎn)周期。
一種線路板的載板治具,包括:
主載板,包括載板和限位臺,所述限位臺設于所述載板平面上相臨的兩邊邊緣,且該限位臺凸出于所述載板平面;以及
間隔板,所述間隔板可通過緊固件固定于所述載板上,并可在所述載板平面上移動。
上述載板治具,使用時,將PCB放置于載板平面,抵靠住設置于載板平面相臨兩邊邊緣的限位臺,然后放置間隔板,并將間隔板在載板平面上移動,調(diào)整間隔板固定于所述主載板上的位置,利用間隔板抵靠、固定PCB,使間隔板與限位臺之間的間隙為剛好放入或取出PCB。
因此,通過固定位置可調(diào)的間隔板,可針對不同型號大小規(guī)格的PCB,移動、調(diào)節(jié)間隔板的固定位置,實現(xiàn)采用同一載板治具進行不同尺寸PCB的載板印刷和貼片的目的。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載板上設有條狀通槽和/或通孔,所述間隔板上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與所述通槽和/或通孔的位置相對應,所述緊固件可從所述固定孔內(nèi)穿過而與所述通槽和/或通孔配合固定,從而將所述間隔板固定于所述載板上。通過條狀通槽和/或通孔與固定孔和緊固件的配合,能夠方便的調(diào)整間隔板固定于所述主載板上的位置,具有實用性強、操作簡便的優(yōu)點。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臺為條狀凸起平臺。該設置具有可靠性高,便于加工的優(yōu)點。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條狀通槽和/或通孔至少為兩條,平行設置,所述固定孔至少為兩個,與所述通槽和/或通孔相對應。設置多個條狀通槽和/或通孔,能夠提高該載板治具的載板能力和穩(wěn)定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孔為可將所述緊固件的頭部沉入的沉孔。沉孔的設計,可保持安裝緊固件后間隔板上方的平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間隔板至少為兩塊。通過多塊間隔板的使用,可依次放入PCB和間隔板,進一步擴增了該載板治具的載板能力。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間隔板為方形,所述固定孔沿所述間隔板長度方向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間隔板的寬度為15-25m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載板為方形。方形的載板與大部分PCB的形狀匹配,能夠提高該載板平面的利用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臺凸出于所述載板平面的高度不小于1.5mm,所述載板的厚度為3-5mm。能夠較好的固定PCB。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線路板的載板治具,通過固定位置可調(diào)的間隔板,可針對不同型號大小規(guī)格的PCB,移動、調(diào)節(jié)間隔板的固定位置,實現(xiàn)采用同一載板治具進行不同尺寸PCB的載板印刷和貼片的目的。從而可以適用于各種PCB的載板印刷和貼片,具有減少了治具成本和降低了治具管理難度的優(yōu)點。
并且,該載板治具中各部件為可拆卸式的組裝件,具有通用性好且多樣性佳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載板治具的載板和間隔板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中固定孔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中緊固件示意圖。
其中:110.載板;120.限位臺;130.通孔;200.間隔板;210.固定孔;300.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實施例
一種線路板的載板治具,如圖1所示,包括:主載板,間隔板200。
所述主載板包括載板110和限位臺120,所述限位臺120設于所述載板110平面上相臨的兩邊邊緣,且該限位臺120凸出于所述載板110平面。
可以理解的,所述限位臺120的形狀和具體設計可根據(jù)不同情況靈活處置,僅需確保該限位臺120凸出于載板110平面,待加工PCB能夠抵靠于該限位臺120而固定位置即可。但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臺120為條狀凸起平臺,且該限位臺凸120出于所述載板110平面的高度不小于1.5mm。
所述間隔板200可通過緊固件固定于所述載板上,并可在所述載板平面上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載板110上設有條狀通孔130,所述條狀通孔130為三條,平行設置,其寬度為3mm(可視情況做調(diào)整)。所述載板110為厚度為3-5mm的方形載板。方形的載板與大部分PCB的形狀匹配,能夠提高該載板平面的利用率。
所述間隔板200為若干塊(圖中僅以一塊示例),其上設有固定孔21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間隔板200為方形,其寬度優(yōu)選為20mm,長度則與所述載板110的長或?qū)捪嘁恢?視載板的通孔延伸方向,如通孔沿載板長度方向延伸,則間隔板長度與載板寬度一致,如通孔沿載板寬度方向延伸,則間隔板長度與載板長度一致)。所述固定孔210沿所述間隔板200長度方向設置,該固定孔210為三個,與上述三條通孔130的位置相對應。且該固定孔210為可將所述緊固件300的頭部沉入的沉孔,以便緊固件300固定后保持間隔板200上方平整,如圖2所示。
所述緊固件300可從所述固定孔210內(nèi)穿過而與所述通孔130配合固定,從而將所述間隔板200固定于所述載板110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緊固件300為相互配合的螺絲、螺帽組合,如圖3所示,該螺絲的直徑為2mm,長度以剛好把主載板和間隔板固定就可以。
本實施例中的載板治具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得到:
制備主載板:選取厚度約3-5mm的合成石或環(huán)氧板作為板材,長度和寬度視需要設計,然后從頂上銑下去一個平臺,保留相臨的兩邊有15mm不銑下去,即成為限位臺,平臺深度視需求,優(yōu)選留下部分的厚度1.5mm以上,即限位臺的高度,然后在平臺上長度方向(也可以是寬方向)銑出三個條狀通孔(也可以是其它數(shù)量,但不建議太多),本實施例中通孔的寬度是3mm,即得主載板。
制備間隔板:間隔板的厚度根據(jù)需要設定(建議每隔0.1mm設為一個規(guī)格,方便不同厚度的PCB使用),寬度優(yōu)選20mm,長度則與載板的長度一致,在對應載板通孔的位置打孔,并且需要做沉孔處理,以便螺絲上上去后保持間隔板上方平整,即得間隔板。
獲取緊固件:使用直徑2mm的螺絲、螺帽組合,長度以剛好把載板和間隔板固定即可。
上述載板治具使用時,將PCB放置于載板平面,抵靠住設置于載板平面相臨兩邊邊緣的限位臺,圖1中的左上角,然后放置間隔板,并通過條狀通孔與固定孔和緊固件(螺絲和螺帽組合)的配合,調(diào)整間隔板固定于所述主載板上的位置,利用間隔板抵靠、固定PCB,使間隔板與限位臺之間的間隙為剛好放入或取出PCB,之后依次往右側(cè)放入PCB和間隔板直至布滿整個主載板,將多塊PCB在載板治具上排布、固定,即可進行后序印刷和貼片工藝。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gòu)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