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模擬化枸杞采摘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果實采摘機,尤其涉及的是枸杞或五味 子等果實采摘機。
背景技術:
對枸杞或五味子等果實實施高效率機械化采摘,是農業(yè)產業(yè) 化種植的關鍵。目前已使用的枸杞或五味子等果實采摘設備,其 一種結構構成包括有采摘操作頭、電機驅動箱、果實箱,采摘操 作頭通過果實采集管道與果實箱連通,采摘操作頭內設置蝸輪蝸 桿傳動副帶動兩反向內旋的蝸輪轉子,兩蝸輪轉子上均固定設置 柔性采摘片,由兩轉子柔性采摘片相對邊緣齒實施果實脫莖采摘, 電機驅動箱輸出經柔性傳遞動力螺旋體驅動聯接至采摘操作頭蝸 桿。該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有電機由柔性螺旋體傳遞工作動 力,動力輸出遠離采摘操作頭,驅動效率低,在實際操作中柔性 螺旋體損壞機率很高,操作者持握采摘操作頭的反作用力很大,
易于勞累;這一現有技術存在的另一主要技術問題是柔性采摘片 部件設置極容易損傷果實,造成果實較高的采摘破損率。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模擬人手果實采摘 效果的手模擬化枸杞采摘機。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模擬化枸杞采摘 機技術方案,其主要技術內容是該手模擬化枸杞采摘機包括有 手持采摘頭和果實箱,連通手持采摘頭和果實箱設置果實輸送管, 手持采摘頭內兩平行且相對內旋轉子體的表面相對稱凸出設有若 干膠環(huán)。
在上述的整體技術方案中,電動機固定設置于手持采摘頭,其 動力輸出軸與兩轉子體之間減速齒輪傳動。
在上述的整體技術方案中,兩轉子體表面相互對稱設有按螺旋 軌跡線的膠環(huán)排。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手模擬化枸杞采摘機技術方案,其轉子體以 若干膠環(huán)替代現有柔性采摘片結構設置,即通過模擬手指采摘動作設計本果實采摘設備,因而大大降低了對果實的損傷,大幅度 的降低果實采摘的破損率,采摘效率提高。再者,手持采摘頭內 設置轉子體和轉子體動力驅動部件——電動機,電動機直接軸驅 動轉子體實施果實采摘的機構設置,既簡化了傳動機構的設置, 電動機的驅動性能也得到有效提高,手持采摘頭的操作還更為輕 便和靈活,采摘效率也會因此而提高。
圖1為本手模擬化枸杞采摘機的手持采摘頭的剖視結構圖
圖2為圖1的仰視結構圖 圖3為手持采摘頭的兩轉子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手模擬化枸杞采摘機,包括有手持采摘頭l和果 實箱,手持采摘頭1的果實輸出口中17連接設有果實輸送管,由 果實輸送管連通至果實箱。其中的手持采摘頭1的具體結構構成 如圖l和圖2所示,手持采摘頭1殼體內平行設置兩轉子體10、 11,兩轉子體的同一側端的采摘頭殼體端蓋13上固定設置電動機 12,電動機開關18設置在手持采摘頭手把19上,電動機12輸出 軸經減速齒輪16傳動帶動兩轉子體10、 11相對內旋運行;轉子 體表面相對稱凸出設有若干膠環(huán)14,其膠環(huán)14具有充分的彈性。 在附圖給出的實施結構中,每一轉子體表面設有三條以阿基米德 螺旋線15為軌跡線將各膠環(huán)排列設置的膠環(huán)排,且兩轉子體的膠 環(huán)排相互對稱設置,兩轉子體10、 ll內旋轉動運行中,每一膠環(huán) 排的各膠環(huán)14依次并反復的接近、接觸、分離,在這一過程模擬 了手指接近果實、采摘果實的動作,完成果實的采摘,再由果實 輸送管集中采集到果實箱中。
權利要求1、一種手模擬化枸杞采摘機,包括有手持采摘頭(1)和果實箱,連通手持采摘頭和果實箱設置果實輸送管,其特征在于手持采摘頭內兩平行且相對內旋轉子體(10、11)的表面相對稱凸出設有若干膠環(huán)(1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摘機,其特征在于兩轉子體表面 相互對稱設有按螺旋軌跡線的膠環(huán)排。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摘機,其特征在于其螺旋軌跡線 為阿基米德螺旋軌跡線(15)。
4、 根據權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采摘機,其特征在于電動機 (12)固定設置于手持采摘頭上,其動力輸出軸與兩轉子體之間經減速齒輪傳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枸杞或五味子等果實采摘機。為解決現有果實采摘機對果實損傷較大以及采摘效率低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手模擬化枸杞采摘機,它包括有手持采摘頭和果實箱,手持采摘頭內兩平行且相對內旋轉子體的表面相對稱凸出設有若干膠環(huán)。本技術方案的結構設置及其工作運行是模擬了人手采摘動作,因而大大降低了對果實的損傷,大幅度的降低果實采摘的破損率,采摘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文檔編號A01D46/00GK201256545SQ2008202182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24日
發(fā)明者于新榮, 晶 何, 兵 周, 姜麗華, 繳瑞山 申請人:遼寧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