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智能型漁用起重抓放錨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76892閱讀:275來源:國知局
智能型漁用起重抓放錨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漁船捕魚生產(chǎn)作業(yè)中使用的起重裝置,特別是錨網(wǎng)漁船在捕魚作業(yè)收、放漁網(wǎng)時,使用的智能型漁用起重抓放錨裝置。



背景技術:

在傳統(tǒng)的漁船捕魚生產(chǎn)過程中,特別是錨網(wǎng)漁船在捕魚作業(yè)時,在漁網(wǎng)的收、放過程中,漁網(wǎng)由機械收、放,而用于沉墜漁網(wǎng)的錨體非常沉重,收、放過程全部都由專人完成,勞動強度非常大,作業(yè)的動作重復性強。而漁船上作業(yè)面積有限,非常狹小,這就要求物品要擺放有序。為完成這些工作,需要為此多配備1~2名員工,增加了作業(yè)成本,降低了生產(chǎn)效益。 隨著漁業(yè)資源越來越匱乏,要求漁網(wǎng)越來越長,需要錨體越來越重,現(xiàn)在100公斤的錨體已經(jīng)不能滿足沉網(wǎng)的要求,而100公斤的錨體已經(jīng)是人工拔錨的極限,傳統(tǒng)的起錨方式嚴重制約了漁業(yè)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xiàn)有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提高效率,達到減員增效的智能型漁用起重抓放錨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裝置由抓拔錨裝置、擺放錨裝置、收艙裝置三部分組成。油缸一端連接油缸支架,并固定在船艙板上,一端連接主體架,主體架通過安裝架連接固定在船艙弦板上,主體架上端T型頭一側連接正向旋轉(zhuǎn)體,正向旋轉(zhuǎn)體一端連接L型角型旋轉(zhuǎn)架,角型旋轉(zhuǎn)架另一端連接側向旋轉(zhuǎn)體,側向旋轉(zhuǎn)體另一端連接葉輪片,在L型角型旋轉(zhuǎn)架斜上有支架,用以安裝定位輪,以上構成抓拔錨裝置。底座支架上安裝滑道,N個托錨單元相互連接組成傳輸帶安裝在滑道上,馬達與變速裝置、牽引鋼索、牽引主動輪、牽引被動輪組成牽引裝置,安裝在底座支架上,以上構成擺放錨裝置;活動艙板通過轉(zhuǎn)軸與油缸連接,油缸與底座連接并安裝在艙板上,以上構成收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

1、抓拔錨裝置總體結構采用滾幫拔錨方式,減低設備運行高度,避免海上風浪對設備造成的安全隱患,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性;

2、抓拔錨裝置總體結構采用滾幫拔錨方式,并與收艙裝置相互配合,將液壓裝置、油箱、電控系統(tǒng)、執(zhí)行元件、儲能裝置等全部安裝在船艙內(nèi),減少設備占地,解決漁船作業(yè)面狹小問題;

3、擺放錨裝置總體結構采用傳輸帶方式,使?jié)O錨有序排列,滿足‘先進后出’‘后進先出’工作方式;

4、節(jié)點處全部設置位置檢測裝置,配以最優(yōu)化程序控制設計,動作環(huán)節(jié)全部自動定位完成,減少操作環(huán)節(jié);

5、系統(tǒng)設置自動、手動控制切換功能。手動控制采用電氣遙控裝置遙控操作,能夠進行遠方控制,操作簡單易懂。由漁船駕駛員在駕駛艙內(nèi)操作,減省船員數(shù)量;

6、系統(tǒng)設置語音自動廣播功能,滿足操作提示、安全警示、故障報警等功能要求;

7、裝置動力系統(tǒng)選用液壓執(zhí)行機構,輔以電控元件控制,滿足漁船工況環(huán)境。無需另配動力系統(tǒng)。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之抓拔錨裝置示意圖:

圖3-1、圖3-2、圖3-3為本實用新型之擺放錨裝置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之收艙裝置示意圖:

圖5為抓拔錨裝置油缸及安裝支架示意圖:

圖6為抓拔錨裝置主支架及主體安裝架示意圖:

圖7-1、圖7-2、圖7-3為抓拔錨裝置正向旋轉(zhuǎn)體示意圖:

圖8為抓拔錨裝置角型旋轉(zhuǎn)架示意圖:

圖9為抓拔錨裝置定位輪示意圖:

圖10-1、圖10-2、圖10-3為抓拔錨裝置側向旋轉(zhuǎn)體示意圖:

圖11-1、圖11-2、圖11-3為抓拔錨裝置葉輪片示意圖:

圖12-1、圖12-2為擺放錨裝置底座支架及滑道示意圖:

圖13為擺放錨裝置托錨單元示意圖:

圖14為擺放錨裝置U型連接環(huán)示意圖:

圖15為擺放錨裝置牽引被動輪(剖面)示意圖:

圖16為擺放錨裝置馬達及變速裝置示意圖:

圖17為液壓裝置圖:

圖18為電控裝置圖:

圖19為電氣遙控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包括 A:抓拔錨裝置,B:擺放錨裝置,C:收艙裝置構成。另外,還配有電氣遙控裝置、液壓裝置、電控裝置、廣播報警裝置。

如圖2所示,油缸1、主體架2、正向旋轉(zhuǎn)體3、角型旋轉(zhuǎn)架4、定位輪5、側向旋轉(zhuǎn)體6、葉片輪7連接構成抓拔錨裝置。

如圖3-1、圖3-2、圖3-3所示,底座支架8、托錨單元9、U型連接環(huán)10、牽引被動輪11、牽引主動輪12、牽引鋼索13、變速裝置14連接構成擺放錨裝置。牽引鋼索13通過牽引被動輪11、牽引主動輪12與托錨單元9連接,組成閉環(huán)傳輸帶。變速裝置14的軸14-4穿插在主動輪軸中,形成閉合的動力傳輸系統(tǒng),完成對牽引鋼索的牽引動作,帶動傳輸帶運行。

如圖4所示,收艙裝置15包括活動艙板15-1、底座15-2、油缸15-3、轉(zhuǎn)軸15-4、轉(zhuǎn)軸15-5連接構成。具體結構為,活動艙板15-1以轉(zhuǎn)軸15-5為軸,上下開啟、關閉。底座15-2下接艙底板,上接油缸15-3。油缸15-2的桿端與活動艙板15-1經(jīng)轉(zhuǎn)軸15-4連接。通過油缸15-2的伸縮,帶的活動艙板15-1的開啟、關閉,完成收艙動作。

如圖5所示,油缸1包括油缸體1-1、安裝支架1-2、軸孔1-3、安裝孔1-4、軸梢1-5 構成。油缸體1-1為一標準件,上有單耳軸孔1-3,用以與主體安裝架2的軸孔2-3連接;安裝支架1-2上雙耳軸孔與油缸體1-1上雙耳軸孔經(jīng)軸梢1-5連接。安裝支架1-2上配有安裝孔1-4,用以固定油缸及安裝支架1安裝在船甲板上。

如圖6所示,主支架2包括主支架體2-1、主體安裝架2-2、軸孔2-3、定法蘭盤2-4、安裝孔2-5、軸梢2-6構成。主支架體2-1為一T型鋼管體,下端單耳軸孔2-3用以連接油缸1的單耳軸孔1-3。中部雙耳軸孔與主體安裝架2-2的軸孔經(jīng)軸梢2-6連接。頂部T頭一側有法蘭盤2-4,用以連接正向旋轉(zhuǎn)體3的定法蘭盤3-4。主支架體支承全部抓拔錨設備裝置。主體安裝架2-2上有多個安裝孔2-5,用以將主體架安裝在船甲板上,用以支承主支架。

如圖7-1、圖7-2、圖7-3所示,正向旋轉(zhuǎn)體3包括回轉(zhuǎn)體3-1、蝸桿蝸輪3-2、動法蘭盤3-3、定法蘭盤3-4、馬達3-5、連接構成。正向旋轉(zhuǎn)體3的具體結構為,回轉(zhuǎn)體3-1側面接有蝸輪蝸桿3-2,馬達3-5與蝸輪蝸桿3-2通過鍵子連接,完成正向旋轉(zhuǎn)體的動力驅(qū)動。動法蘭盤3-3連接角型旋轉(zhuǎn)架4的動法蘭盤4-3。定法蘭盤4-4連接主支架及主體安裝架2的法蘭盤2-4。以上部件完成正向旋轉(zhuǎn),滾幫拔錨動作。在回轉(zhuǎn)體外側還配有位置傳感器3-6、3-7,用以檢測旋轉(zhuǎn)角度,便于自動控制。

如圖8所示,角型旋轉(zhuǎn)架4包括角型架體4-1、定位輪支架4-2、動法蘭盤4-3、定法蘭盤4-4、定位輪支架螺紋孔4-5構成。角型旋轉(zhuǎn)架4的具體結構為,角型架體4-1為一L型管狀體,一端設有動法蘭盤4-3,連接正向旋轉(zhuǎn)體3的動法蘭盤3-3,完成正向旋轉(zhuǎn)的拔錨動作。一端設有定法蘭盤4-4,連接側向旋轉(zhuǎn)體6的定法蘭盤6-4,支承側向旋轉(zhuǎn)體完成側向旋轉(zhuǎn)動作。在角型架體4-1上還焊有定位輪支架4-2,在其上端設有螺紋孔4-5,用以安裝定位輪。

如圖9所示,定位輪5包括外輪5-1、架體5-2、軸套5-3、軸套5-4、推力滾子軸承5-5、推力滾子軸承5-6、螺栓5-7連接構成。具體結構為,外輪5-1焊接在架體5-2上,架體5-2焊接在軸套5-3、5-4的外側,組成輪式滾體。軸套5-3、5-4內(nèi)側裝有推力滾子軸承5-5、5-6。螺栓5-7插入推力滾子軸承5-5、5-6內(nèi)孔,并通過螺紋與角型旋轉(zhuǎn)架4的定位輪支架螺紋孔4-5連接。定位輪5完成對網(wǎng)繩、錨繩的定位。

如圖10-1、圖10-2、圖10-3所示,側向旋轉(zhuǎn)體6包括回轉(zhuǎn)體6-1、蝸桿蝸輪6-2、動法蘭盤6-3、定法蘭盤6-4、馬達6-5、連接構成。具體結構為,回轉(zhuǎn)體6-1側面接有蝸輪蝸桿6-2,馬達6-5與蝸輪蝸桿通過鍵子連接,完成側向旋轉(zhuǎn)體的動力驅(qū)動。動法蘭盤6-3連接葉輪片7的動法蘭盤7-7。定法蘭盤6-4連接角型旋轉(zhuǎn)架4的定法蘭盤4-4。以上部件完成側向旋轉(zhuǎn),葉片輪旋轉(zhuǎn)抓錨動作。在回轉(zhuǎn)體外側還配有位置傳感器6-6、6-7,用以檢測旋轉(zhuǎn)角度,便于自動控制。

如圖11-1、圖11-2、圖11-3所示,葉輪片7包括葉輪片后艙蓋板7-1、開孔7-2、馬達7-3、蝸桿7-4、電磁吸盤7-5、安裝孔7-6、動法蘭盤7-7、葉輪片前艙蓋板7-8、開孔7-9、蝸輪與軸7-10、開孔7-11、安裝螺紋孔7-12、金屬感應傳感器7-13、抓手與軸套7-14構成。具體結構為,葉輪片7為一扇形腔體,葉輪片后艙蓋板7-1與葉輪片前艙蓋板7-8由安裝孔7-6、安裝螺紋孔7-12經(jīng)螺栓連接構成腔體。開孔7-2與開孔7-9構成抓手旋轉(zhuǎn)腔體。馬達7-3軸端連接蝸桿7-4,蝸桿7-4與蝸輪與軸7-10咬合,蝸輪與軸7-10與抓手與軸套7-14通過鍵合,使抓手在開孔7-2、開孔7-9組成的腔內(nèi)旋轉(zhuǎn),完成抓錨動作。還配有電磁吸盤7-5,通過開孔7-11裸露在葉輪片表面,完成吸錨功能。上端動法蘭盤7-7與側向旋轉(zhuǎn)體6的動法蘭盤6-3連接,完成側向旋轉(zhuǎn)動作。在葉輪片的前艙蓋板7-8的上下端還配有金屬感應傳感器7-13,用以感知錨體接近,便于自動控制。

如圖12-1、圖12-2所示,底座支架8包括底座8-1、支架8-2、上滑道8-3、下滑道8-4、環(huán)型滑道8-5、位置傳感器8-6、橫支架8-7、被動輪軸8-8、主動輪軸8-9構成。

具體結構為,底座8-1上焊接支架8-2、上滑道8-3、下滑道8-4、環(huán)型滑道8-5、橫支架8-7等組成雙軌雙層滑道體。上滑道8-3、下滑道8-4、環(huán)型滑道8-5平滑焊接?;?-1托起托錨單元9在滑道8-3、8-4、8-5上滑道傳輸,完成自動擺放錨動作。在支架11-2上還配有被動輪軸11-5,用以插接牽引被動輪11。在支架8-2上還配有主動輪軸8-8,用以插接牽引主動輪12。在支架8-2上還配有位置傳感器8-6,用以檢測托錨單元9的移動位置,便于自動控制。

如圖13所示,托錨單元9包括滑輪9-1、主軸9-2、托體9-3、錨托9-4、連接孔9-5構成。具體結構為,托體9-3上焊接錨托9-4,用以托起錨體,擺放排列漁錨。托體下端焊接主軸9-2,主軸9-2兩端裝有滑輪9-1。滑輪9-1在滑道8-3、8-4、8-5上滑動。托體9-3邊端還留有連接孔9-5,用以連接成帶。N個托錨單元9通過U型連接環(huán)10相互銜接,組成傳輸帶,用以完成對錨體的擺、排、放動作。

如圖14所示,U型連接環(huán)10由U型環(huán)10-1,螺栓10-2構成;U型連接環(huán)10的結構為,U型環(huán)10-1的環(huán)體兩端,一端為通孔,一端為螺紋孔,螺栓10-2過通孔,擰進螺紋孔,形成閉環(huán),完成連接。

如圖15所示,牽引被動輪11包括被動輪軸孔11-1、定位卡線槽11-2構成;牽引被動輪11的結構為一輪體,中部為被動輪軸孔11-1,被動輪軸8-8穿插其中。輪邊緣為定位卡線槽11-2,用以卡位牽引鋼索13完成轉(zhuǎn)向、導向動作。

如圖16所示,變速裝置14包括馬達14-1、蝸桿14-2、蝸輪14-3、軸14-4構成。具體結構為,馬達14-1輸出軸由鍵梢與蝸桿14-2連接,蝸桿14-2與蝸輪14-3咬合,蝸輪14-3的軸14-4與牽引主動輪12的軸孔插接,輸出轉(zhuǎn)動動力。

如圖17所示:液壓系統(tǒng)15包括液壓泵15-1、溢流閥15-2、油箱15-3、過濾器15-4、液壓表15-5組成供油油路(內(nèi)油路),經(jīng)供油管路分別供油給節(jié)流調(diào)速閥15-6-1~15-6-6,通過節(jié)流調(diào)速閥15-6-1~15-6-6供油給三位四通電磁控制換向閥15-7-1~15-7-6,通過三位四通電磁控制換向閥15-7-1~15-7-6供油給油缸1、馬達3-5、馬達6-5、馬達7-3、馬達14-1、油缸15-3相應的執(zhí)行元件,完成相應的旋轉(zhuǎn)、伸縮的動作。回油過程為執(zhí)行元件出油嘴經(jīng)三位四通電磁控制換向閥15-7-1~15-7-6回向閥口,通過回油管路回油至油箱15-3。

如圖18所示;電控系統(tǒng)16包括計算機芯片16-1、無線收發(fā)器與解碼電路16-2、開關量輸入模塊16-3、開關量輸出模塊16-4、語音廣播裝置16-5組成。計算機芯片16-1為STC12c5a16單片機電路,配以外圍電路組成邏輯控制單元,經(jīng)相應的程序指令完成相應的自動控制動作。STC12c5a16單片機電路配有40路輸入、輸出端口,其中輸入端口In0~In11接入無線收發(fā)器與解碼電路16-2解碼輸出端,作為鍵盤指令輸入。輸入端口In12~In17接入開關量輸入模塊16-3開入端,讀取位置傳感器3-6、位置傳感器3-7、位置傳感器6-6、位置傳感器6-7、金屬感應傳感器7-13、位置傳感器8-6信號,判斷狀態(tài),輸出相應控制信號。其中輸出端口Out0~Out13接入開關量輸出模塊16-4開出端,信號16-4-1~16-4-12與A0~A11對應相接,控制三位四通電磁控制換向閥15-7-1~15-7-6電磁閥的導通或關閉,完成相應執(zhí)行元件的旋轉(zhuǎn)、伸縮的動作。信號16-4-13接入電磁吸盤7-5,控制其開關。信號16-4-14接入語音廣播裝置16-5,控制其開關,完成語音廣播告警。無線收發(fā)器與解碼電路16-2接收電氣遙控裝置17發(fā)來的串行命令,通過解碼器解讀出相應的信號狀態(tài)給計算機芯片16-1,輸出相應的鍵盤命令。

電氣遙控裝置17如圖19所示:操作命令由操作控制盤17-1發(fā)出,經(jīng)編碼器17-3編譯成相應的代碼,經(jīng)無線收發(fā)器17-2串行發(fā)送給無線收發(fā)器16-2,經(jīng)由計算機芯片16-1解讀相應的鍵盤命令意義,完成相應的控制動作。

計算機芯片16-1采用STC12c5a16單片機電路;

無線收發(fā)器16-2采用JN5121無線通訊模塊;

開關量輸入模塊采用KR-16電路;

開關量輸出模塊采用KC-16電路;

編碼器17-3采用PT2262編解碼電路。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