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養(yǎng)殖喂料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豬養(yǎng)殖自動喂料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豬養(yǎng)殖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生豬養(yǎng)殖業(yè)開始向集約化的飼養(yǎng)模式發(fā)展,目前,大多數(shù)生豬養(yǎng)殖用的喂料裝置,往往都存在著投放飼料量不易控制,喂料不順暢,導致了喂飼效率低,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喂料時,飼料存在著嚴重的浪費,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等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生豬養(yǎng)殖自動喂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生豬養(yǎng)殖自動喂料裝置,包括存料箱、料槽和固定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的頂端設有進料斗,所述進料斗的內壁上安有紫外線滅菌燈,所述存料箱的外側壁上設有料位計,所述存料箱的底部設有下料箱,所述下料箱內同軸設有旋轉板和固定板,所述旋轉板通過轉軸連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旋轉板的轉動軸同軸設置,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旋轉板的下方并固定設置于所述下料箱的內壁上,所述旋轉板和所述固定板周向均勻布有相同數(shù)量的下料通孔,并且所述旋轉板旋轉一定角度可使所述旋轉板上的下料通孔與所述固定板上的下料通孔重合,所述下料箱的底部連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位于所述料槽的上方,所述料槽的下放設有底座,所述出料管的外側設有與其外側壁平行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上端連有氣缸,所述氣缸固定安裝在所述下料箱的外側壁上,所述伸縮桿的下端通過所述固定底板連有立柱,所述立柱伸入到所述出料管內并通過所述伸縮桿可沿所述出料管的內壁上下滑動,所述立柱通過彈簧連有引料板,所述引料板采用彈性材質制成,所述引料板的頂端與所述立柱的頂端鉸接而成,所述引料板的末端伸至所述料槽的底部,當所述伸縮桿處于伸開狀態(tài)時,所述引料板與所述出料管的側壁貼合,當所述伸縮桿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引料板與所述出料管的側壁分離。
所述進料斗的頂端設有與其相適配的進料斗蓋。
所述存料箱的底部設置為圓錐形。
所述料位計采用射頻導納料位計。
所述的電機為步進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通過設有下料通孔的旋轉板和固定板,有效控制了飼料的投放量,采用引料板端部伸至料槽,使得喂料更加順暢,進而使得喂飼效率大大提高,進而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氣缸通過伸縮桿帶動立柱上下滑動,有效避免了飼料的嚴重浪費,節(jié)省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料斗;2-存料箱;3-下料箱;4-料位計;5-旋轉板;6-固定板;7-電機;8-出料管;9-伸縮桿;10-底座;11-氣缸;12-引料板;13-料槽;14-立柱;15-固定底板;
以下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敘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生豬養(yǎng)殖自動喂料裝置,包括存料箱2、料槽13和固定底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2的頂端設有進料斗1,所述進料斗1的內壁上安有紫外線滅菌燈,所述存料箱2的外側壁上設有料位計4,所述存料箱2的底部設有下料箱3,所述下料箱3內同軸設有旋轉板5和固定板6,所述旋轉板5通過轉軸連有電機7,所述電機7的輸出軸與所述旋轉板5的轉動軸同軸設置,所述固定板6位于所述旋轉板5的下方并固定設置于所述下料箱3的內壁上,所述旋轉板5和所述固定板6周向均勻布有相同數(shù)量的下料通孔,并且所述旋轉板5旋轉一定角度可使所述旋轉板5上的下料通孔與所述固定板6上的下料通孔重合,所述下料箱3的底部連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位于所述料槽13的上方,所述料槽13的下放設有底座10,所述出料管8的外側設有與其外側壁平行的伸縮桿9,所述伸縮桿9的上端連有氣缸11,所述氣缸11固定安裝在所述下料箱3的外側壁上,所述伸縮桿9的下端通過所述固定底板15連有立柱14,所述立柱14伸入到所述出料管8內并通過所述伸縮桿9可沿所述出料管8的內壁上下滑動,所述立柱14通過彈簧連有引料板12,所述引料板12采用彈性材質制成,所述引料板12的頂端與所述立柱14的頂端鉸接而成,所述引料板12的末端伸至所述料槽13的底部,當所述伸縮桿9處于伸開狀態(tài)時,所述引料板12與所述出料管8的側壁貼合,當所述伸縮桿9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引料板12與所述出料管8的側壁分離。
所述進料斗1的頂端設有與其相適配的進料斗蓋。
所述存料箱2的底部設置為圓錐形。
所述料位計4采用射頻導納料位計。
所述的電機7為步進電機。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飼料由進料斗1進入存料箱2,根據(jù)料位計4進行飼料的添加,飼料由存料箱2的底部進入下料箱3,電機7帶動旋轉板5轉動,旋轉板5旋轉一定角度使旋轉板5上的下料通孔與固定板6上的下料通孔重合飼料便可進入出料管8,與此同時,氣缸11通過伸縮桿9帶動立柱14沿出料管8的內壁上下滑動,經過彈簧帶動引料板12與出料管8內壁分離,使得飼料通過引料板12順利進入料槽13,通過設有下料通孔的旋轉板5和固定板6,有效控制了飼料的投放量,采用引料板12端部伸至料槽13,使得喂料更加順暢,進而使得喂飼效率大大提高,進而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氣缸11通過伸縮桿9帶動立柱14上下滑動,有效避免了飼料的嚴重浪費,節(jié)省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