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化農業(yè)裝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的小區(qū)播種機械分為機械式和氣力式兩種類型,廣泛使用的機械式精量排種器有勺輪式、指夾式、窩眼輪式、內側充種式、帶式、水平式及傾斜圓盤式等。
[0003]機械式排種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相近,均是根據種子的形狀和尺寸設計出相應的型孔或凹槽等容納種子的空間,然后經過重力或機械結構的清種過程去除多余的種子以達到分離所需種子的功能。其具有整體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低速作業(yè)效果好等優(yōu)點;但同時存在機械結構易傷種、作業(yè)效率低以及對種子的尺寸適應性不好等缺點。由于機械式排種器排種原理的局限,通用性差,其排種性能易受種子尺寸及田間振動等因素的影響,機械式排種器轉向較為精密的氣力式排種器已經成為排種器的發(fā)展趨勢。
[0004]氣力式排種器主要有氣吸式、氣吹式以及氣壓式三種。對于氣吸式和氣壓式排種器,其主要利用壓差來吸附種子,通過輔助清種裝置來完成排種過程。氣吹式排種器則利用高壓高速氣流完成清種過程,充種過程則是靠重力和氣流壓力。
[0005]與機械式排種器相比,氣力式排種器的顯著優(yōu)點為其充種或清種過程靠氣力來完成,對種子外形尺寸要求不嚴,高速作業(yè)時不傷種,可顯著提高作業(yè)效率。但由于其需要額外的風機以及壓力調節(jié)等設備,結構復雜,增加了生產成本。
[0006]目前,小區(qū)播種廣泛采用氣力式小區(qū)精量播種機,小區(qū)與大田播種作業(yè)的顯著不同之處在于其“份多量少”的特點,若要進行機播,其對排種器技術要求除大田的播種質量夕卜,還必須在較短的一個小區(qū)長度內播下少量的種子并做到各個小區(qū)不混種,間隔道內快速換種,其難點主要在于保證少量種子時不漏播以及快速徹底換種無混雜。
【發(fā)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響應迅速、適用于現(xiàn)有小區(qū)玉米精密播種機的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其能夠保證少量種子時不漏播、換種快速徹底、無混雜。
[0008]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9]一種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其包括進種模塊、堵氣模塊、卸種模塊、排種模塊和光電檢測模塊;
[0010]其中,所述進種模塊包括進種管1、舵機11、進種閥軸12和進種閥13 ;所述舵機11的軸與進種閥軸12連接,進種閥軸12與進種閥13通過合頁連接,合頁安裝在進種管I的側面;
[0011]所述排種模塊包括直流電機2、排種軸21和排種盤22 ;所述直流電機2的軸與排種軸21的一端連接,排種軸21的另一端安裝排種盤22上;
[0012]所述堵氣模塊包括推拉式電磁鐵3、推桿31、堵氣閥33和復位彈簧34 ;推拉式電磁鐵3由單片機控制;復位彈簧34位于推桿31末端凸臺與推拉式電磁鐵3后端面之間;推拉式電磁鐵3通過推桿31與堵氣閥33連接,其中,堵氣閥33位于推桿31的末端與排種盤22背面之間;
[0013]所述卸種模塊包括步進電機4、卸種閥軸41和卸種閥42 ;步進電機4通過卸種閥軸41與卸種閥42連接,卸種模塊通過法蘭安裝在排種器殼體上,卸種閥42位于排種器的充種區(qū);
[0014]所述光電檢測模塊包括導種管5和光電傳感器51 ;其中,所述光電傳感器51安裝在導種管5上。
[0015]所述進種閥13的形狀與排種器的進種口的形狀一致。
[0016]所述排種盤22的吸孔轉動半徑為82.5mm,對應的型孔數(shù)為25。
[0017]所述排種盤22采用六方排種軸21驅動。
[0018]所述推桿31上設有限位凸臺32,限位凸臺32位于堵氣閥33與推拉式電磁鐵3前端面之間。
[0019]所述堵氣閥33為內徑75mm、外徑85mm、圓心角21°的弧狀環(huán),其下端面帶有45°的倒角。
[0020]所述弧狀環(huán)的圓心位于排種盤22的中心線上,弧狀環(huán)的對稱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17°。
[0021]所述卸種閥42包括兩個中心對稱的第一容種腔和第二容種腔,兩個容種腔交替與排種盤22構成充種區(qū)的一部分。
[002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了小區(qū)精量排種器的自動化,進種模塊、排種模塊、堵氣模塊、卸種模塊、光電檢測模塊按照程序協(xié)調、有序工作,使排種器在合適的工作壓力范圍和額定排種盤轉速范圍內保證優(yōu)良的充種性能、清種性能、排種性能和換種性能。此外,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xiàn)氣吸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在充種區(qū)種子數(shù)量較少的情況下具有良好的充種性能,能夠實現(xiàn)小區(qū)間快速換種、且不同小區(qū)種子無混雜的要求,解決了小區(qū)間的換種慢、不同小區(qū)的種子容易混雜的難題。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的工作區(qū)劃分圖;
[0025]圖2為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的主視圖;
[0026]圖3為圖2中沿剖面線A-A的剖視圖;
[0027]圖4為圖2中沿剖面線B-B的剖視圖;
[0028]圖5為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的左視圖;
[0029]圖6為圖5中沿剖面線C-C的剖視圖;
[0030]圖7為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控制系統(tǒng)電路圖。
[0031]【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0032]I 進種管
[0033]11 舵機
[0034]12進種閥軸
[0035]13進種閥
[0036]2直流電機
[0037]21排種軸
[0038]22排種盤
[0039]3推拉式電磁鐵
[0040]31推桿
[0041]32限位凸臺
[0042]33堵氣閥
[0043]34復位彈簧
[0044]4步進電機
[0045]41卸種閥軸
[0046]42卸種閥
[0047]5導種管
[0048]51光電傳感器
[0049]A第一容種腔
[0050]B第二容種腔
[0051]C充種區(qū)
[0052]D清種區(qū)
[0053]E運種區(qū)
[0054]F投種區(qū)
【具體實施方式】
[005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005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的工作區(qū)劃分圖,圖2為所述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的主視圖,圖3為沿圖2中剖面線A-A的剖視圖,圖4為沿圖2中剖面線B-B的剖視圖,圖5為所述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的左視圖,圖6為沿圖5中剖面線C-C的剖視圖,圖7為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控制系統(tǒng)電路圖。
[0057]如圖1所示,在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中,按照播種作業(yè)時種子經過的區(qū)域,排種器腔體可分為充種區(qū)C、清種區(qū)D、運種區(qū)E和投種區(qū)F四個部分。
[0058]種子首先通過進種閥13到達卸種閥第一容種腔A。排種盤22順時針轉動,其后為負壓室,工作時由風機提供負壓。排種盤22轉動時,種子在排種盤22上設置的型孔兩面的壓力差的作用下吸附在型孔上。種子隨排種盤22轉動到達清種區(qū)D,位于清種區(qū)D內多余的種子被清除掉,使每個型孔上只保留一粒種子。該區(qū)域又可以分為三階段,初始階段依靠重力和吸孔位置的不斷變化使得多余的種子落回充種區(qū)C ;第二階段通過排種器的清種刀從圓周外側逐漸向內側清種;第三階段從內側向外側進行清種。經過清種區(qū)D后種子進入運種區(qū)E,種子在該階段被穩(wěn)定輸送的同時降低高度并改變相對運動速度,當離開運種區(qū)E并到達投種區(qū)F時,種子相對排種盤的速度方向正好豎直向下,種子豎直向下進入導種管,完成排種過程。
[0059]如圖2-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驅式小區(qū)玉米精量排種器包括進種模塊、堵氣模塊、卸種模塊、排種模塊和光電檢測模塊。
[0060]其中,所述進種模塊包括進種管1、舵機11、進種閥軸12和進種閥13。所述舵機11的軸與進種閥軸12連接,進種閥軸12與進種閥13通過合頁連接,合頁安裝在進種管I的側面,進種閥13的形狀與排種器的進種口的形狀一致。舵機11通過進種閥軸12帶動進種閥13擺動,進而實現(xiàn)種子在進種管內的儲存以及沿導種管下落。
[0061]所述排種模塊包括直流電機2、排種軸21和排種盤22。所述直流電機2的軸與排種軸21的一端連接,排種盤22安裝在排種軸21的另一端上。所述排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