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水產(chǎn)品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螺螄清理裝置。
背景技術:
螺螄,是方形環(huán)棱螺的俗稱,為田螺科動物方形環(huán)棱螺或其他同屬動物的全體。生活于河溝、湖泊、池沼及水田內(nèi);多棲息于腐殖質較多的水底。以藻類及其他植物的表皮為食。全國大部地區(qū)均有分布。每100克螺螄肉中含蛋白質 7.5克、脂肪 0.6克、膽固醇86毫克、尼克酸2毫克、核黃素0.28毫克、維生素E 0.43毫克、鈣 156毫克、磷98毫克、鐵 1.4毫克、鉀75毫克、鋅10.27毫克、硒16.95微克。據(jù)《中藥大辭典》,螺肉具有清熱,利水,明目的功用。
螺螄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炒螺螄是夏秋季節(jié)人們喜愛食用的一道休閑美食。但由于螺螄生活在溝渠湖沼的水底,螺內(nèi)往往吸附較多泥沙,不易清理。目前人們常用的清理螺螄內(nèi)泥沙的方法主要是清水放養(yǎng)自然吐沙,清理被動、效率低,難以清理干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促進螺螄吐沙,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螺螄清理裝置,將螺螄置于清理池的螺槽中,迫使其沿粗糙的爬行道爬行,在爬行過程中逐漸將吸附在螺螄體內(nèi)的泥沙清理干凈,清理效率高、效果好。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
一種螺螄清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理裝置包括清理池、供排水裝置和螺螄清洗機,所述清理池包括螺槽、爬行道、隔離板和爬行道出口,所述螺槽設置在清理池中間,通過環(huán)形隔離板與爬行道隔離,螺槽出口與爬行道進口相背離;可啟閉的網(wǎng)狀排水口設置在螺槽底部;所述爬行道從內(nèi)到外呈耳蝸狀延伸,并且從內(nèi)到外設置2-15度坡度;爬行道底面粗糙;相鄰的爬行道之間通過隔離板隔離;隔離板兩側密布尖銳硬刺;所述爬行道寬10-20厘米,長度超過200厘米;所述隔離板高度為5-10厘米,尖銳硬刺長度0.3-0.5厘米,分布密度為每平方厘米9-25根;爬行道出口向螺螄清洗機進口上方伸出,先端向下向后卷曲;
所述供排水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爬行道出口上方的供水管和設置在螺槽底部的排水管以及設置在螺螄清洗機進料口上方的進水管;
所述螺螄清理機設置在爬行道出口下部,清理完成的螺螄進入螺螄清洗機對螺殼進行清洗;
使用時,將鮮活螺螄放入螺槽,打開供水管,在螺槽中保留能淹沒全部螺螄的水位,讓螺螄自然順著爬行道向上爬行,至爬行道出口后,在水流作用下掉入螺螄清洗機,通過螺螄清洗機將螺殼清洗干凈。
本發(fā)明的螺螄清理裝置,所述清理池直徑200厘米,螺槽直徑60厘米,爬行道寬10厘米,爬行道坡度為5度;隔離板高5厘米,尖銳硬刺長度0.5厘米,分布密度為每平方厘米9根。實踐證明清理效果較好,螺肉無泥沙,省工省時。
本發(fā)明的螺螄清理裝置,所述供排水裝置通過水泵強制循環(huán),并在所述排水口設置過濾裝置。過濾后的清水有限循環(huán)使用,既能達到清理效果,又能節(jié)約用水。
附圖說明
圖1:螺螄清理裝置示意圖。
圖1中:10—螺槽,20—爬行道,30—供水管,40—螺螄清洗機,50—隔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螺螄清理裝置, 所述清理裝置包括清理池、供排水裝置和螺螄清洗機40,所述清理池包括螺槽10、爬行道20、隔離板50和爬行道出口,所述螺槽10設置在清理池中間,通過環(huán)形隔離板50與爬行道20隔離,螺槽出口與爬行道進口相背離;可啟閉的網(wǎng)狀排水口設置在螺槽10底部;所述爬行道20從內(nèi)到外呈耳蝸狀延伸,并且從內(nèi)到外設置5度坡度;爬行道20底面粗糙;相鄰的爬行道20之間通過隔離板50隔離;隔離板50兩側密布尖銳硬刺;清理池直徑200厘米,螺槽10直徑60厘米,爬行道20寬10厘米;所述隔離板50高度為5厘米,尖銳硬刺長度0.5厘米,分布密度為每平方厘米9根;爬行道出口向螺螄清洗機進口上方伸出,先端向下向后卷曲;所述供排水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爬行道出口上方的供水管30和設置在螺槽底部的排水管以及設置在螺螄清洗機進料口上方的進水管;所述螺螄清理機設置在爬行道出口下部,清理完成的螺螄進入螺螄清洗機對螺殼進行清洗;使用時,將鮮活螺螄放入螺槽,打開供水管,在螺槽中保留能淹沒全部螺螄的水位,讓螺螄自然順著爬行道向上爬行,至爬行道出口后,在水流作用下掉入螺螄清洗機,通過螺螄清洗機將螺殼清洗干凈。
實施例2:
一種螺螄清理裝置, 所述清理裝置包括清理池、供排水裝置和螺螄清洗機40,所述清理池包括螺槽10、爬行道20、隔離板50和爬行道出口,所述螺槽10設置在清理池中間,通過環(huán)形隔離板50與爬行道20隔離,螺槽出口與爬行道進口相背離;可啟閉的網(wǎng)狀排水口設置在螺槽10底部;所述爬行道20從內(nèi)到外呈耳蝸狀延伸,并且從內(nèi)到外設置5度坡度;爬行道20底面粗糙;相鄰的爬行道20之間通過隔離板50隔離;隔離板50兩側密布尖銳硬刺;清理池直徑200厘米,螺槽10直徑60厘米,爬行道20寬20厘米;所述隔離板50高度為10厘米,尖銳硬刺長度0.5厘米,分布密度為每平方厘米9根;爬行道出口向螺螄清洗機進口上方伸出,先端向下向后卷曲;所述供排水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爬行道出口上方的供水管30和設置在螺槽底部的排水管以及設置在螺螄清洗機進料口上方的進水管;所述供排水裝置通過水泵強制循環(huán),并在所述排水口設置過濾裝置;所述螺螄清理機設置在爬行道出口下部,清理完成的螺螄進入螺螄清洗機對螺殼進行清洗;使用時,將鮮活螺螄放入螺槽,打開供水管,在螺槽中保留能淹沒全部螺螄的水位,讓螺螄自然順著爬行道向上爬行,至爬行道出口后,在水流作用下掉入螺螄清洗機,通過螺螄清洗機將螺殼清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