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手術器械,具體為一體式可彎曲內窺鏡手術裝置。
背景技術:
1、內鏡是醫(yī)學檢查和手術操作的重要工具,如耳內鏡、鼻內鏡等。目前,耳內鏡和鼻內鏡手術已成為外中耳、鼻腔鼻竇及部分顱底手術的常規(guī)方式,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和應用潛力。然而,現(xiàn)階段手術使用的耳鼻內鏡均為硬質剛性內鏡,無法進行彎曲。中耳腔和鼻腔鼻竇結構不規(guī)則,硬質內鏡的鏡頭和器械受到鼻甲、鼻竇外側壁或外耳道、鼓室骨壁的遮擋,無法直接達到術野側方深處的病變位置。因此,通常需要將外側遮擋視野的骨質去除后才能深入觀察和處理病變基底的部位,這一過程會破壞很多原本正常的解剖結構。另一方面,術者在操作時雙手分別握持內鏡和手術器械伸入手術腔道,由于耳鼻腔的骨性腔道狹窄,內鏡和器械在有限的空間中時常互相觸碰,其相互作用力會影響手術操作?,F(xiàn)有的軟鏡如纖維喉鏡雖然也可制成較小外徑尺寸,但其前端的剛度和穩(wěn)定性不夠,只能用在軟組織腔道,不適合耳鼻手術;其集成的器械通道只能為纖細的軟性通道,無法進行需要剛度和力傳導的操作,并且具備器械通道的軟鏡外徑均較粗,無法適應狹窄腔道。
2、公開號cn117598647a公開了一種可控彎曲變剛度穿刺內鏡器械及控制?方法,驅動單元驅動第一圓管件相對于第二圓管件軸向移動而帶動對置切槽同心關節(jié)單向彎曲。該發(fā)明能夠解決內鏡器械在狹小彎曲的人體自然腔道中難以靈活操作的技術問題,并在設定彎曲狀態(tài)提高剛度,結構簡單、便于操作,在狹小空間醫(yī)療操作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3、但是如上技術所示,該技術是通過設置內外兩根圓管件,通過驅動第一圓管件相對于第二圓管件軸向移動而帶動對置切槽同心關節(jié)單向彎曲,僅可實現(xiàn)第二圓管件的單向彎曲變向,而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具備不同方向的彎曲以伸入不同方向的腔道內,并且還需要進行推動插入,因此需要手持整個裝置進行轉向和推動的操作,而手動操作不夠精準,容易抖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操作難度。
4、因此,臨床上亟需一種將器械和內鏡集成于一體并能夠進行適應性彎曲,且可穩(wěn)定轉向至不同方向以及軸向推入的小尺度手術內窺鏡系統(tǒng),用于狹窄骨性腔道的手術,來提高手術效率,減少為了暴露術野而產生的額外創(chuàng)傷,提高內鏡手術的微創(chuàng)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體式可彎曲內窺鏡手術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體式可彎曲內窺鏡手術裝置,包括內窺鏡隨動系統(tǒng)、可更換手術工具系統(tǒng)和彎曲控制系統(tǒng),所述內窺鏡隨動系統(tǒng)由主機及其連接的內窺鏡組成,所述可更換手術工具系統(tǒng)包括耳鉗、抽吸器和消融管,且可更換手術工具系統(tǒng)具備可彎曲性能,所述彎曲控制系統(tǒng)包括變向套管和驅動變向套管軸向移動的軸向驅動座,所述變向套管用于穿入內窺鏡和可更換手術工具系統(tǒng),所述軸向驅動座上還設有安裝變向套管并驅動變向套管彎曲和轉動的轉向驅動機構,所述變向套管具有韌性,且變向套管遠離轉向驅動機構的一端側面并列開設有若干缺口,所述轉向驅動機構通過推拉變向套管端部使缺口部分變形以使變向套管彎曲;
3、所述轉向驅動機構包括一對支架,所述變向套管轉動貫穿一對支架,所述變向套管外部且位于一對支架之間軸向滑動套設有撥輪,所述撥輪延伸至變向套管內的部分與變向套管彎曲端內壁之間固定有彈性頂桿,通過轉動撥輪以帶動變向套管轉動,且通過軸向滑動撥輪使彈性頂桿推拉變向套管端部以使變向套管端部彎曲。
4、優(yōu)選的,一對所述支架之間共同貫穿轉動有限位套,且限位套固定套設在變向套管外部,所述撥輪的內側設置有貫穿限位套和變向套管的滑鍵,且彈性頂桿一端與滑鍵固定,所述限位套和變向套管的表面均開設有與滑鍵適配的通槽,通過通槽限制撥輪的滑動范圍。
5、優(yōu)選的,所述軸向驅動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絲桿,且絲桿與變向套管的軸線平行,所述絲桿的外部螺紋連接有移動座,且支架固定連接于移動座頂部,所述絲桿一端延伸至底座外部且固定連接有旋帽,所述底座遠離旋帽一端的頂部還設有用于軸向引導變向套管的導管。
6、優(yōu)選的,所述移動座的底部轉動連接有多個滾珠,所述移動座通過滾珠與底座內表面底部滾動連接。
7、優(yōu)選的,所述撥輪位于一對支架內側中間位置時變向套管處于伸直狀態(tài),且撥輪兩側設置有限制撥輪居中的彈簧,所述移動座的頂部設有彈性壓緊撥輪以固定撥輪位置的定位結構,所述彈簧兩端分別抵接撥輪和支架,且兩側彈簧規(guī)格一致以使撥輪居中。
8、優(yōu)選的,所述定位結構為彈性金屬片,所述彈性金屬片一端卡合于移動座頂部,且彈性金屬片頂部粘貼有防滑膠墊,所述撥輪表面設置有防滑結構,所述彈性金屬片帶動防滑膠墊彈性壓緊撥輪表面,所述移動座的側面設置有限制彈性金屬片位置的限位結構。
9、優(yōu)選的,所述限位結構包括上下兩列開設于移動座側面的凹槽,所述彈性金屬片的另一端向下折彎且彎曲成拱形,所述彈性金屬片的拱形部分別卡合在上下兩列凹槽內時,分別保持彈性金屬片和防滑膠墊壓緊撥輪以及脫離撥輪。
10、優(yōu)選的,所述變向套管靠近轉向驅動機構的一端固定套設有引導斗,所述引導斗用于引導內窺鏡和可更換手術工具系統(tǒng)插入變向套管內部,所述引導斗上設置有延伸至變向套管內的鎖定件,通過按壓轉動方式操作鎖定件以快速鎖緊內窺鏡,使內窺鏡與變向套管隨動,所述引導斗的中間部分扁平設置,使可更換手術工具系統(tǒng)和內窺鏡上下錯位插入,并使鎖定件壓緊鎖定下層的內窺鏡。
11、優(yōu)選的,所述鎖定件包括固定于引導斗上的鎖定管,且鎖定管的內部軸向滑動設置有金屬塊,所述金屬塊的一端連接有阻尼膠塊,所述金屬塊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壓桿,所述鎖定管的螺紋套設有磁吸蓋,所述磁吸蓋用于磁吸金屬塊脫離變向套管,所述壓桿一端延伸至磁吸蓋外部且固定連接有壓蓋,所述金屬塊的內部徑向貫穿有定位軸,所述鎖定管內壁兩側軸對稱開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由一條軸向分布的長槽及其側面連通的多列環(huán)槽構成,所述定位軸位于長槽內時金屬塊可軸向滑動,所述定位軸位于環(huán)槽內時金屬塊不可軸向滑動。
12、優(yōu)選的,所述可更換手術工具系統(tǒng)包括耳鉗、抽吸器和消融管,所述耳鉗包括相互轉動連接的固定柄和轉動柄,所述固定柄和轉動柄一端均為供手指插入的圓環(huán),所述固定柄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彈性條,且彈性條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夾爪,所述固定夾爪的頂部轉動連接有轉動夾爪,所述彈性條的外部套設有切槽圓管,所述切槽圓管具有彈性并通過表面切槽進行彎曲,所述切槽圓管兩端分別連接轉動夾爪和轉動柄,通過捏合轉動柄并利用切槽圓管傳遞推力使轉動夾爪轉動靠攏固定夾爪。
13、本發(fā)明提供了一體式可彎曲內窺鏡手術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4、1、該一體式可彎曲內窺鏡手術裝置,軸向驅動座可通過額外設置支架進行穩(wěn)定安裝,無需手持操作,而軸向驅動座可通過轉動方式推動變向套管的軸向伸縮移動,而軸向驅動座上的轉向驅動機構可通過轉動和滑動撥輪的操作,實現(xiàn)變向套管彎曲和轉向的效果,使變向套管具有6個自由度,且多個操作結構接近,可單手握持并用手指分別且同時進行不同自由度的操作,空出的手可操作內窺鏡,結構集成度高,且轉向更靈活方便,便于在體內腔道中更靈活的移動;該裝置尺寸和參數(shù)設置匹配外中耳和鼻腔鼻竇的骨性腔道結構特點,可以用于耳內鏡手術和鼻內鏡手術場景,并使得內窺鏡系統(tǒng)前端可自由彎曲且曲度可控,剛度可變,彎曲后能轉為較高剛度以保持穩(wěn)定性。在一體式內窺鏡裝置中,集成的器械不占用手術通道,也可以配合獨立的手術器械(如內鏡集成吸引器配合咬切鉗)進行“三手”操作。
15、2、該一體式可彎曲內窺鏡手術裝置,通過兩側彈簧的推力作用,可使撥輪處于中間位置,進而在自然狀態(tài)下保持變向套管的伸直狀態(tài),無需手動拉直,也方便在體內穿插。
16、3、該一體式可彎曲內窺鏡手術裝置,通過設置彈性金屬片,利用其彈性將撥輪表面防滑結構壓緊,可將撥輪位置限制住,進而抵消彈簧的彈力作用,保持變向套管的彎曲度,可在穿插內窺鏡時影響變向套管的彎曲度,維持效果好,便于內窺鏡順利的彎曲穿插,而兩列凹槽的設置,可將彈性金屬片限制在壓緊或松脫的兩個狀態(tài),結構簡單實用。
17、4、該一體式可彎曲內窺鏡手術裝置,引導斗的喇叭口設置,便于內窺鏡快速對準插入變向套管,而引導斗上鎖定件的設置,可在推動變向套管時快速鎖定內窺鏡,使變向套管推動時同步帶動內窺鏡移動,維持持續(xù)的內窺效果,而無需分別手持操作;且定位槽與定位軸的配合,可通過簡單的按壓和轉動操作實現(xiàn)對內窺鏡的壓緊鎖定,在回轉以解開鎖定時,還可利用磁吸效果使金屬塊自動復位,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