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刺繡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便攜式刺繡架,涉及刺繡領域,包括底座、操作臺和連接部,操作臺和底座均為環(huán)形框架結構;操作臺包括第一插接桿和第一插接件,第一插接桿的一端與其中一個第一插接件插接,另一端與另外一個第一插接件插接,底座包括第二插接桿和第二插接件,第二插接桿的一端與其中一個第二插接件插接,另一端與另外一個第二插接件插接,連接部包括多根第三插接桿,第三插接桿位于操作臺和底座之間,第三插接桿的一端為第一插接端,另外一端為第二插接端,第一插接端與第一插接件插接,第二插接端與第二插接件插接,各插接件和插接桿相互插接,實現(xiàn)了刺繡架的實時組裝和拆卸,操作臺可以單獨分離出來使用,不限操作的地點,儲存和攜帶都非常方便。
【專利說明】
便攜式刺繡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刺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便攜式刺繡架。
【背景技術】
[0002]刺繡的工藝要求是:順、齊、平、勻、潔。而要實現(xiàn)這種工藝要求,則要依賴于刺繡架,現(xiàn)代化的機械刺繡雖然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其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美觀度和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是和手工刺繡無法比擬的,現(xiàn)有的刺繡架大多是采用傳統(tǒng)的固定結構,或者在傳統(tǒng)的架體上加設支腿,操作不便,并且由于傳統(tǒng)刺繡架體積較大,不管是使用還是攜帶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刺繡架,其是一種可以隨時組裝隨時拆卸的架體,不僅隨裝隨用,而且可以滿足不同大小刺繡布的使用要求。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便攜式刺繡架,包括底座、操作臺和連接部,所述操作臺和所述底座均為多根插接桿和多個插接件插接形成的環(huán)形框架結構。
[0006]上述操作臺的插接桿為第一插接桿,操作臺的插接件為第一插接件,第一插接桿的一端與其中一個第一插接件插接,第一插接桿的另一端與另外一個第一插接件插接,這種順序的插接,最終圍合成框架結構,至少設置兩根相對的第一插接桿,這里第一插接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根第一橫桿和連根相對設置的第二橫桿,操作臺上的插接件至少包含一個四通件,刺繡布直接設置在相對的兩根第一插接桿上,并且將刺繡布崩緊,便于操作者進行刺繡,而第一插接桿和第一插接件不易設置太多,插接桿和插接件的插接是一種可拆卸的連接,過多的接頭會導致整個架體的不穩(wěn)定。
[0007]上述底座的插接桿為第二插接桿,上述底座的插接件為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桿的二端與其中一個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所述第二插接桿的另一端與另外一個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同理這里的第二插接件和第二插接桿也不易設置過多,最好的方式,是與上述操作臺的第一插接桿和第一插接件的數(shù)量相對應。
[0008]上述連接部的插接桿為第三插接桿,所述第三插接桿位于所述操作臺和所述底座之間,所述第三插接桿的一端為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三插接桿的另外一端為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與所述操作臺的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所述第二插接端與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連接部的主要作用使將操作臺在空間上與操作者保持一個比較舒適的位置,也對整個架體起到一個立體支撐的作用,第三插接桿的數(shù)量可小于底座的第二插接件的數(shù)量,但最好是與底座的第二插接件的數(shù)量相等。
[0009]上述插接件上開設有至少兩個沉孔,所述插接桿插入所述沉孔內(nèi),所述沉孔的內(nèi)壁設有凹槽,所述插接桿設有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夠卡設于所述凹槽內(nèi);也可以是上述插接桿的兩端開設沉孔,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沉孔內(nèi),所述沉孔的內(nèi)壁設有凹槽,所述插接件設有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夠卡設于所述凹槽內(nèi),這樣的設置主要是使插接件和插接桿能夠穩(wěn)定的連接,也能夠更方便的對架體進行安裝和拆卸,實現(xiàn)刺繡架的“便攜式”。
[0010]上述第一插接桿包括兩根相對設置的第一橫桿和兩根相對設置的第二橫桿,所述第一插接件的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第一插接件為四通件和/或三通件,每個所述第一插接件均分別插接有所述第一橫桿、所述第二橫桿和所述第三插接桿,同理,所述第二插接桿為兩根相對設置的第三橫桿和兩根相對設置的第四橫桿,所述第二插接件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第二插接件為四通件和/或三通件,每個所述第二插接件均分別插接有所述第三橫桿、所述第四橫桿和所述第三插接桿,這樣的設置主要是根據(jù)人體學的原理,使使用者更方便、舒適的進行操作,這里的相對設置,最好的方式為,兩者相互平行設置。
[0011 ]上述操作臺還包括兩個滾筒,其中一個所述滾筒套設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橫桿的外側,另外一個所述滾筒套設于另外一根所述第一橫桿的外側,所述滾筒的端部設有插銷槽,所述第一橫桿設有與所述插銷槽相匹配的插銷,所述插銷能夠插入所述插銷槽并且使所述滾筒固定,滾筒的設置,主要原因是使刺繡布的尺寸不再受刺繡架的限制。
[0012]上述操作臺還包括固定夾具,所述固定夾具夾持于所述滾筒且用于將刺繡布與所述滾筒相對固定。
[0013]上述操作臺還包括多個用于固定刺繡布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繩和用于夾持刺繡布的定位夾片,所述定位繩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橫桿固定連接,所述定位繩的另一端與所述定位夾片連接,這樣能夠保證刺繡布保持各個方向的平順,便于刺繡。
[0014]上述定位夾片包括兩塊相互磁性吸附的夾片,最好的方式是,將兩塊夾片設置為相互吸附的磁鐵,不但方便操作,而且可以將刺繡針放在磁鐵上,不易將刺繡針丟失。
[0015]上述操作臺還包括支架立桿、支架橫桿和彎頭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至少一個四通件,所述四通件分別與所述支架立桿、第三插接件和兩根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所述彎頭件分別與所述支架立桿和所述支架橫桿插接,所述支架橫桿上設有用于懸掛刺繡畫紙的掛鉤組件,主要是將刺繡的原稿或者創(chuàng)作掛在支架橫桿上,操作者可一邊刺繡一邊對照,方便實用。
[001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各插接件和插接桿的相互插接,實現(xiàn)了刺繡架的實時組裝和拆卸,而且,操作臺可以單獨分離出來使用,不限操作的地點,且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而且在操作臺上加設的滾筒結構,可以滿足不同大小的刺繡布的使用;不管是儲存還是攜帶都是非常的方便。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作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插銷槽和插銷結構放大圖;
[0020]圖3為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四通件結構示意圖;[0021 ]圖4為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三通件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彎頭件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
[0024]101-第三橫桿,102-第四橫桿,103-第二插接件,104-第二插接桿,201-第三插接桿,301-第一橫桿,302-第二橫桿,303-第一插接件,304-定位繩,305-定位夾片,306-固定夾具,307-插銷,308-插銷槽,309-第一插接桿,310-滾筒,311-刺繡布,401-支架立桿,402-彎頭件,403-支架橫桿,404-掛鉤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
[0025]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0026]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7]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相對”“外側”指示的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chǎn)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 “第三” “第四”等僅用于區(qū)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設置”、“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9]實施例:
[0030]如圖1-圖5所示,提供一種便攜式刺繡架,包括底座、操作臺和連接部,其中底座包括第二插接件103和第二插接桿104,操作臺包括第一插接件303和第一插接桿309,連接部包括多根第三插接桿201。
[0031 ]如圖1所示,便攜式刺繡架,通過各個插接桿和各個插接件的插接,組合成一個立體的框架結構,該結構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組裝和拆卸;刺繡布311鋪設在操作臺的操作面上,同時利用固定夾具306和夾持組件將刺繡布311平整的固定。
[0032]如圖1所示,連接部的第三插接桿201位于操作臺和底座之間,第三插接桿201的數(shù)量為4根,第三插接桿201的一端為第一插接端,第三插接桿201的另外一端為第二插接端,第一插接端與第一插接件303插接,第二插接端與第二插接件103插接。連接部主要作用就是將底座和操作臺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同時也起到將操作臺支撐的作用,這里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可以將第三插接桿201設置成能夠收縮和伸長的的桿件結構,類似于雨傘把手的設置方式,在使用的時候,根據(jù)使用者的體型不同對第三插接桿201的長短進行適時地調(diào)整,也可以是將第三插接桿201設置成若干連接段,每個連接段之間可拆卸的連接,使用的時候設置足夠的連接段或者是將多個連接段拆卸,以最合適的長度進行操作。
[0033]如圖1、圖3和圖4所示,操作臺上的第一插接桿309包括兩根第一橫桿301和兩根第二橫桿302,且操作臺上的第一插接件303的數(shù)量為四個,分別是三個三通件和一個四通件,每個第一插接件303均分別插接有第一橫桿301、第二橫桿302和第三插接桿201,在這里第一插接件303為四通件或三通件,或者是二者的組合,為了滿足美觀和成本的考慮,至少設置一個四通件,剩余三個插接件為三通件,在操作臺上設置一個四通件,主要是為后續(xù)設置支架立桿401預留連接部位。
[0034]如圖1、圖3和圖4所不,底座上的第二插接桿104為兩根相對設置的第三橫桿101和兩根相對設置的第四橫桿102,第二插接件104的數(shù)量為四個,第二插接件104為四通件和/或三通件,每個第二插接件104均分別插接有第三橫桿101、第四橫桿102和第三插接桿201,同樣,這里將第二插接件103設置為四個四通件,四個四通件除了將第三橫桿101、第四橫桿102和第三插接桿201連接在一起之外,四通件上另外一個未連接任何桿件的部位設置為實心的結構,兼做底座支撐腿,四個四通件有相同高度的支撐腿,可以使底座保持基本水平,或者說是整個架體保持基本水平;也可以是將第二插接件103設置為四個三通件,將三通件作為底座的支撐腿,雖然也達到了四通件的作用,但是這樣會造成三通件和第二插接件103的磨損,減少刺繡架的使用壽命。
[0035]上述方案是將操作臺設置成長方形,而連接部和底座是隨著操作臺的變化而變化,更多的方案是將操作臺設置成包括至少兩根平行且相對的第一插接桿309的環(huán)形框架,主要是為了使刺繡布311可以相對的固定在上述的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一插接桿309上,考慮到更加的操作方便和經(jīng)濟適用,再者是由于,插接件和插接桿是通過插接的方式連接的,設置過多的插接件和插接桿會使整個架體趨于不穩(wěn)定,所以應采用最佳的方案,既是設置四根第一插接桿309和四個第一插接件303,第一插接桿309和第一插接件303組合成長方形框架;
[0036]同時為了更加經(jīng)濟適用,上述所有構件均選用比較輕便的材料,即插接件的材質采用硬質的塑料或者薄壁不銹鋼,插接桿采用空心的不銹鋼或鋁合金材料與插接件配合使用,或者是插接桿的材料采用防腐木制成。
[0037]為實現(xiàn)上述的插接件和插接桿的插接,采用如下的方式進行設置:在插接件上開設有多個沉孔,有多少根插接桿與該插接件連接就開設多少個沉孔,插接桿插入沉孔內(nèi),沉孔的內(nèi)壁設有凹槽,這里的凹槽最好是通過沉孔由內(nèi)向外開設,而且為了使插接桿和插接件更加穩(wěn)固的連接,將凹槽設置成環(huán)形,并且設置多個環(huán)形凹槽,插接桿設有與凹槽相匹配的凸起,而這里的凸起最好是至少相對的兩個,保證插接桿不至于只有一側與插接件連接而向另一側偏移;反之,在插接桿的兩端開設沉孔,插接桿插入沉孔內(nèi),沉孔的內(nèi)壁設有凹槽,同樣的將凹槽設置成環(huán)形,并且設置多個環(huán)形凹槽,插接件設有與凹槽相匹配的凸起,凸起至少設置相對的兩個,凸起能夠卡設于所述凹槽內(nèi);
[0038]該凸起能夠卡設于凹槽內(nèi)使插接桿和插接件相對的固定,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使插接件和插接桿實現(xiàn)連接狀態(tài)的分離,這樣使得操作臺可以單獨的分離出來進行使用,因為刺繡需要操作者長時間的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而分離出來的操作臺使操作者可以隨時改變刺繡的地點和姿勢,非常的方便和人性化。
[0039]如圖1和圖2所示,操作臺上還設置有兩個滾筒310,其中一個滾筒310套設于其中一根第一橫桿301的外側,另外一個滾筒310套設于另外一根第一橫桿301的外側,滾筒310的端部設有插銷槽308,第一橫桿301設有與插銷槽308相匹配的插銷307,插銷307能夠插入插銷槽308并且使?jié)L筒310固定,刺繡布311包裹在滾筒310上,為了使刺繡布311與滾筒310的連接更加穩(wěn)固,再加入固定夾具306將刺繡布311夾持在滾筒310上,并且將插銷307插入插銷槽308,操作者在刺繡布311上操作時,刺繡布311與滾筒310始終保持相對的固定,一段刺繡布311繡完后,將插銷307與插銷槽308分離,除去固定夾具306,滾動滾筒310使新的刺繡布311傳動至操作臺的中間,再用前述方法通過固定夾具306和夾持組件將刺繡布311與滾筒310固定,也可以只設置一個滾筒310,該滾筒310套置在任意一根第一橫桿301外側,最好的方式是在刺繡布311行進方向的后面一根第一橫桿301外側套設滾筒310,與其相對的另一根第一橫桿301則不設置滾筒310,原因是,當需要將新的刺繡布311轉入操作臺時,只需要在未設置滾筒310的第一橫桿301上往外拉扯刺繡布即可;
[0040]由于滾筒310是套設在第一橫桿301的外側的,滾筒310在滾動的時候會和第一橫桿301產(chǎn)生較大的摩擦力,這里在滾筒310和第一橫桿301之間加設多個滾輪,滾輪套設在第一橫桿301上,滾筒310則是套設在滾輪上,;也可以直接將第一橫桿301拆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固定,并在固定部分位于第一橫桿的兩端,另一部分活動,活動部分位于兩個固定部分的中間,在兩個固定部分相對的端部各設置一根圓形連接軸,活動部分套設在連接桿上,并且活動部分可以繞著連接軸轉動,這樣的設置既是將第一橫桿301的活動部分視為滾筒310,也可以實現(xiàn)滾筒310的滾動;同時插銷307與插銷槽308的位置也可以進行調(diào)換,即在第一橫桿301上設置插銷槽308,在滾筒310上設置與插銷槽308相匹配的插銷307,插銷307可以插入插銷槽308內(nèi)。
[0041]如圖1所示,操作臺還包括多個用于固定刺繡布311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定位繩304和用于夾持刺繡布311的定位夾片305,一個定位件包括兩根定位繩304,兩根定位繩304的一端連接定位夾片305上的同一點,定位繩304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橫桿302上水平方向上的兩個點,定位件對稱設置在兩根第二橫桿302上,定位繩304采用具有彈性的材料制成,如橡膠繩,定位夾片305包括兩塊相互磁性吸附的夾片,可以是由兩塊相互吸附的磁鐵組成,也可以是由一塊磁鐵和一塊金屬片組成,定位件與滾筒310的配合使刺繡布311保持一個比較平順的操作面,而將定位夾片305設置成相互吸附的結構,主要是方便使用和增加夾片的使用壽命,同時帶有磁性的定位夾片305可以將刺繡針臨時吸附在上面,即不容易丟失,也方便使用。
[0042]如圖1、圖3和圖5所示,操作臺還包括支架立桿401、支架橫桿403和彎頭件402,這里的支架立桿401插件在操作臺的四通件上,四通件分別與支架立桿401、第三插接桿201、第一橫桿301和第二橫桿302插接,這里設置一個彎頭件,彎頭件分別與支架立桿401和支架橫桿403插接,支架橫桿403上設有用于懸掛刺繡畫紙的掛鉤組件404,現(xiàn)有的刺繡架基本都未考慮如設置一個可以懸掛刺繡原畫或者刺繡素材的支架,此結構不但實現(xiàn)了這個目的,而且非常的實用,更進一步的,支架立桿401與四通件的插接是可轉動的結構,使用的時候掛鉤組件404上懸掛著刺繡原畫或者刺繡素材,為方便操作者參照刺繡原畫或者刺繡素材,可以轉動支架立桿401,將支架橫桿403轉動到方便操作者刺繡的位置。
[0043]更進一步的,為了方便操作者夜間刺繡,可在支架橫桿403上加設照明設備,因為支架橫桿403可以通過支架立桿的轉動改變方向,這里的照明設備也可以通過支架立桿的轉動,從各個方向對刺繡布進行照明。
[004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操作臺和連接部,所述操作臺和所述底座均為多根插接桿和多個插接件插接形成的環(huán)形框架結構; 所述操作臺的所述插接桿為第一插接桿,所述操作臺的所述插接件為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桿的一端與其中一個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所述第一插接桿的另一端與另外一個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 所述底座的所述插接桿為第二插接桿,所述底座的所述插接件為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桿的一端與其中一個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所述第二插接桿的另一端與另外一個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 所述連接部的所述插接桿為第三插接桿,所述第三插接桿位于所述操作臺和所述底座之間,所述第三插接桿的一端為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三插接桿的另外一端為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與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所述第二插接端與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上開設有至少兩個沉孔,所述插接桿插入所述沉孔內(nèi),所述沉孔的內(nèi)壁設有凹槽,所述插接桿設有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夠卡設于所述凹槽內(nèi)。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桿的兩端開設有沉孔,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沉孔內(nèi),所述沉孔的內(nèi)壁設有凹槽,所述插接件設有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夠卡設于所述凹槽內(nèi)。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桿包括兩根相對設置的第一橫桿和兩根相對設置的第二橫桿,所述第一插接件的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第一插接件為四通件和/或三通件,每個所述第一插接件均分別插接有所述第一橫桿、所述第二橫桿和所述第三插接桿。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桿為兩根相對設置的第三橫桿和兩根相對設置的第四橫桿,所述第二插接件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第二插接件為四通件和/或三通件,每個所述第二插接件均分別插接有所述第三橫桿、所述第四橫桿和所述第三插接桿。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臺還包括兩個滾筒,其中一個所述滾筒套設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橫桿的外側,另外一個所述滾筒套設于另外一根所述第一橫桿的外側,所述滾筒的端部設有插銷槽,所述第一橫桿設有與所述插銷槽相匹配的插銷,所述插銷能夠插入所述插銷槽并且使所述滾筒固定。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臺還包括固定夾具,所述固定夾具夾持于所述滾筒且用于將刺繡布與所述滾筒相對固定。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臺還包括多個用于固定刺繡布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繩和用于夾持刺繡布的定位夾片,所述定位繩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橫桿固定連接,所述定位繩的另一端與所述定位夾片連接。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夾片包括兩塊相互磁性吸附的夾片。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刺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臺還包括支架立桿、支架橫桿和彎頭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至少一個四通件,所述四通件分別與所述支架立桿、第三插接件和兩根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所述彎頭件分別與所述支架立桿和所述支架橫桿 插接,所述支架橫桿上設有用于懸掛刺繡畫紙的掛鉤組件。
【文檔編號】D05C1/02GK205688172SQ201620644101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公開號201620644101.7, CN 201620644101, CN 205688172 U, CN 205688172U, CN-U-205688172, CN201620644101, CN201620644101.7, CN205688172 U, CN205688172U
【發(fā)明人】李婕
【申請人】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