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主要涉及到工程機械中的混凝土轉運車領域,特指一種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瀝青混凝土轉運車是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施工的配套設備,穿插在瀝青混合料運輸車和攤鋪機之間,儲存、運輸和再拌和來自運輸卡車的瀝青混合料,達到改善瀝青混合料的溫度離析和骨料離析,降低路面空隙率,實現攤鋪機無干擾的連續(xù)施工作業(yè),從而提高路面攤鋪質量目的。
為了實現瀝青混合料能大流量無干擾輸送,目前國內外瀝青轉運車所采用皮帶輸送和刮板輸送兩種方式。其中,皮帶輸送的方式具有結構簡單、輸送功率小、輸送速度高等優(yōu)點,能無干擾、大流量輸送,但是因為皮帶容易受熱伸長,且具有易打滑、易老化、使用壽命短、更換困難等眾多缺陷,因此并不被廣泛使用;刮板輸送的方式具有效率高、易清理、使用壽命長、更換方便等優(yōu)點,國內外采用刮板輸送廠家大多采用下刮料、直線輸送方式,參見圖5所示,下刮料機構主要包括從動輪11、刮板鏈條12、托輪13和驅動輪14,所有部件均裝配在輸料臂上,驅動輪14驅動從動輪11逆時針運動,從進料斗7內取料,料從后、左、右三個方向進入,左右方向料由從動輪11兩側螺旋推料,刮板鏈條12位于刮板中間,刮板鏈條12在混合粒內運動,刮板取料時從上至下對料產生切割,回程鏈條由托輪13支撐,用來接放落料的底板9與刮板鏈條12的下部在同一高度上從而實現下刮式結構。這種下刮料方式的結構存在如下缺陷①由于該輸送方式采用下刮料,因此鏈條和鏈輪在混合料內運行,從而使鏈條和鏈輪易摩損、易卡料、鏈條和鏈輪易粘料,難于清理;②該輸送裝置的中間必須加裝托輪13,從而使得結構比較復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供料更平穩(wěn)、流量更大、輸送效率更高且能夠有效避免二次離析,延長整體使用壽命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的解決方案為一種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它包括張緊裝置、刮板鏈條和驅動裝置,張緊裝置和驅動裝置安裝于機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鏈條繞設于張緊裝置和驅動裝置上,張緊裝置位于轉運車的進料斗的正下方,驅動裝置位于出料口處,用來接放落料的底板與刮板鏈條的上部在同一高度上。
所述張緊裝置和驅動裝置之間設有光壓輪,并在刮板鏈條上部與光壓輪相對應位置處設有壓鏈輪,所述刮板鏈條繞設于張緊裝置、驅動裝置和光壓輪上并于光壓輪和壓鏈輪處向上傾斜,刮板鏈條上部在張緊裝置和壓鏈輪之間的一段與地面形成傾角A,刮板鏈條上部在壓鏈輪與驅動裝置之間的傾斜段與地面形成傾角B。
所述傾角A為-10°≤A≤10°。
所述傾角B為0<B≤6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1、本發(fā)明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采用上刮式的輸送方式,從而避免了鏈條和鏈輪在混合料內運行,且鏈條在導槽內運行,避免了混合料與鏈條、鏈輪直接接觸,減少了卡料機率和功率損耗,減輕了鏈條和鏈輪摩損,延長了整體裝置的使用壽命,提高了機構的可靠性,同時也使整個裝置清洗更加方便、快捷;2、本發(fā)明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采用上刮式的輸送方式,刮板取料過程中,料堆上部物料在運動方向上均勻落在底板上,達到初步混合目的,減輕物料的溫度離析;在輸料過程中,本裝置對物料的擾動小,避免了下刮料、直線輸送方式因刮板、鏈輪等裝置對混合料局部切割、擠壓、破碎擾動而產生的物料二次離析;3、本發(fā)明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工作時,刮板鏈條經過料斗時物料能夠均勻地落在底板上,輸送量由料門高度控制,因此可見本發(fā)明供料更平穩(wěn)、流量更大,輸送效率更高;4、本發(fā)明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輸送鏈條兩端張緊,調整方便,整個機構的結構更簡潔,維護保養(yǎng)更加方便快捷。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現有技術中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1、張緊裝置 2、刮板鏈條3、壓輪 4、壓鏈輪
5、驅動裝置 6、機架7、進料斗 9、底板10、出料口 11、從動輪12、刮板鏈條13、托輪14、驅動輪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包括張緊裝置1、刮板鏈條2和驅動裝置5,張緊裝置1和驅動裝置5安裝于機架6上,刮板鏈條2繞設于張緊裝置1和驅動裝置5上,張緊裝置1位于轉運車的進料斗7的正下方,驅動裝置5位于出料口10處,用來接放落料的底板9與刮板鏈條2的上部在同一高度上從而形成上刮式結構,該驅動裝置5由動力裝置驅動。
工作原理當輸送車將混合料倒入轉運車接料斗,刮板鏈條2從轉運車的進料斗7處經過,從進料斗7內料堆底部刮取物料,料堆上部物料在運動方向上均勻落到底板9上,使混合料各部分物料達到初步混合,改善物料溫度離析;物料從驅動裝置處倒入攪拌料斗,完成物料輸送。刮板系統(tǒng)由馬達帶動驅動裝置5作順時針方向運動。
實施例2如圖3和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包括張緊裝置1、刮板鏈條2、壓鏈輪4、光壓輪3和驅動裝置5,張緊裝置1和驅動裝置5安裝于機架6上,該驅動裝置5動力裝置驅動,張緊裝置1和驅動裝置5之間設有光壓輪3,并在刮板鏈條2上部與光壓輪3相對應位置處設有壓鏈輪4,刮板鏈條2繞設于張緊裝置1、驅動裝置5和光壓輪3上并于光壓輪3和壓鏈輪4處向上傾斜,刮板鏈條2上部在張緊裝置1和壓鏈輪4之間的一段與地面形成傾角A,刮板鏈條2上部在壓鏈輪4與驅動裝置5之間的傾斜段與地面形成傾角B,在較佳方案中傾角A為-10°≤A≤10°,傾角B為0<B≤60°。用來接放落料的底板9與刮板鏈條2的上部在同一高度上從而形成上刮式結構。
工作原理當輸送車將混合料倒入轉運車接料斗,刮板鏈條2水平段從轉運車的進料斗7經過,從進料斗7內料堆底部刮取物料,料堆上部物料在運動方向上均勻落到底板9上,使混合料各部分物料達到初步混合,改善物料溫度離析;然后以一定角度無擾動向上輸送,物料從驅動裝置5處倒入攪拌料斗,完成物料輸送。刮板系統(tǒng)由馬達帶動驅動裝置5作順時針方向運動。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它包括張緊裝置(1)、刮板鏈條(2)和驅動裝置(5),張緊裝置(1)和驅動裝置(5)安裝于機架(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鏈條(2)繞設于張緊裝置(1)和驅動裝置(5)上,張緊裝置(1)位于轉運車的進料斗(7)的正下方,驅動裝置(5)位于出料口(10)處,用來接放落料的底板(9)與刮板鏈條(2)的上部在同一高度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裝置(1)和驅動裝置(5)之間設有光壓輪(3),并在刮板鏈條(2)上部與光壓輪(3)相對應位置處設有壓鏈輪(4),所述刮板鏈條(2)繞設于張緊裝置(1)、驅動裝置(5)和光壓輪(3)上并于光壓輪(3)和壓鏈輪(4)處向上傾斜,刮板鏈條(2)上部在張緊裝置(1)和壓鏈輪(4)之間的一段與地面形成傾角A,刮板鏈條(2)上部在壓鏈輪(4)與驅動裝置(5)之間的傾斜段與地面形成傾角B。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傾角A為-10°≤A≤1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傾角B為0<B≤6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傾角B為0<B≤6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它包括張緊裝置、刮板鏈條和驅動裝置,張緊裝置和驅動裝置安裝于機架上,所述刮板鏈條繞設于張緊裝置和驅動裝置上,張緊裝置位于轉運車的進料斗的正下方,驅動裝置位于出料口處,用來接放落料的底板與刮板鏈條的上部在同一高度上形成上刮式結構。本發(fā)明是一種供料更平穩(wěn)、流量更大、輸送效率更高且能夠有效避免二次離析,延長整體使用壽命的混凝土轉運車物料輸送裝置。
文檔編號B28C7/00GK1803434SQ20061003118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月23日
發(fā)明者張勁, 宋開宇, 劉之安, 黃柯, 龍由輝 申請人:長沙中聯(lián)重工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