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生產(chǎn)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鋼結構建筑越來越受到建筑師以及建筑商的青睞,其工期短,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較小,現(xiàn)有的剛結構建筑中,在外墻板上設置墻板時,通過采用adr法安裝nalc材料的外墻板,需要至少3個支點,即外墻板底部支托(最重要受力點),外墻內(nèi)側(cè)下低邊拉結節(jié)點,外墻內(nèi)側(cè)上頂邊拉結節(jié)點,按此類傳統(tǒng)做法,外墻內(nèi)側(cè)上頂邊拉結節(jié)點設置在墻板與鋼梁之間,操作上有一定困難,且樓承板兩次澆筑,第二次封邊澆筑僅靠牛皮紙作為邊模板,成形效果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目的: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很好的解決adr工法中現(xiàn)場施工操作空間收約束的問題,將相關節(jié)點零件盡量采用工廠預制,減少現(xiàn)場施工工作量,避免了傳統(tǒng)方法中的樓面邊緣混凝土二次澆注問題。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包括:外墻板和外掛墻板,其中,外墻板分為上層外墻板和下層外墻板,所述上層外墻板和下層外墻板之間設有托板,所述外掛墻板的一端設有預制埋件,且所述外掛墻板和上層外墻板之間通過第一角鋼組件連接,所述外掛墻板的下方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和下層外墻板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且,所述連接板的下方和下層外墻板之間通過第二角鋼組件固定連接。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一種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所述角鋼組合件通過螺栓對外墻板和外掛墻板進行固定連接,并在墻板的頂部和底部分別形成頂部拉結點和底部拉結點,不僅如此,墻板的頂部設有頂部角鋼,下方設有支撐架,能夠大大的提高兩者之間連接的穩(wěn)定性,在施工的過程中采用豎裝墻板搖擺工法對其進行安裝,讓墻板與外墻板形成穩(wěn)固連接,從而更進一步提高其連接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本發(fā)明中所述第一角鋼組件以及第二角鋼組件中均設有角鋼和固定件,所述角鋼垂直設于上層外墻板和外掛墻板之間或者連接板和下層外墻板之間,所述固定件一端卡于角鋼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于外墻板上。
本發(fā)明中所述角鋼組合件中的固定件通過螺栓對上層外墻板和下層外墻板進行固定,并在上層外墻板的底部和下層外墻板上的頂部分別形成底部拉結點和頂部拉結點。
本發(fā)明中所述外掛墻板采用加氣混凝土板。
本發(fā)明中所述外掛墻板的中設有預制埋件,所述預制埋件由兩個u字形埋件通過連接筋連接構成。
本發(fā)明中所述支撐架呈工字形,其由支撐梁和支撐柱構成,所述支撐梁與外掛墻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柱設于兩支撐梁之間,所述支撐架中遠離外掛墻板一端的支撐梁與連接板連接,大大的提高了其支撐性能。
本發(fā)明中所述托板呈l型,其與外墻板相匹配,提高上層外墻板和下層外墻板連接的穩(wěn)定性,大大的提高連接件與角鋼連接的緊密性和貼合性。
本發(fā)明中所述固定件呈s型,其與角鋼連接處呈楔形,且所述固定件與角鋼相匹配,。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一種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的施工工藝,具體的施工工藝如下:
(1):首先對建筑的主體結構進行驗收,讓施工過程中需要的材料進場,并對進場的材料進行檢查;
(2):待上一步驟中建筑的主體結構驗收合格后,根據(jù)施工的圖紙以及基準軸線和基準標高點為依據(jù)開始放線,并采用經(jīng)緯儀、水準儀以及拉線測量對放線進行檢測;
(3):待上一步驟中放線通過檢測后,開始在外掛墻板的一端設置預埋件,然后將其上豎裝外墻板,即:焊通過通長連接角鋼,根據(jù)彈線位置將角鋼就位,按焊接操作要求和設計要求先焊上部焊縫,再焊下部焊縫,交替焊接;
(4):待通長連接角鋼焊接完成后,將托板設于外墻板下層外墻板節(jié)點上,并將托板設于角鋼的背面;
(5):待托板位置調(diào)整好后,讓外墻板就位,即:用吊具將外墻板吊起,慢慢將外墻板擱在下層外墻板節(jié)點的托板上,如要調(diào)整位置應吊起重放,然后將再將外墻板頂部拉結點的固定件和通長角鋼作初步焊接,焊縫長≥30㎜,擰緊螺桿;
(6):然后將支撐架設于外掛墻板的指定位置,并對為進行固定;
(7):待支撐架固定好后,通過連接板將支撐架中遠離外掛墻板的一端的支撐梁與下層外墻板連接;
(8):然后將角鋼設于連接板和下層外墻板之間,通過固定件對角鋼和下層外墻板進行固定,并通過螺栓對固定件和下層外墻板進行固定連接即可,并對雙面對接焊縫和貼角焊縫;
(9):然后對外墻板的板縫進行處理,在外墻板的外側(cè)放置pe棒,然后對各個板縫進行打膠勾縫處理;
(10):待上一步驟中板縫處理好后,安裝外墻板內(nèi)側(cè)襯墻,保證與外界厚度不小于200mm;
(11):待步驟(10)中內(nèi)側(cè)襯墻安裝好后,同樣對內(nèi)側(cè)襯墻進行打膠勾縫處理;
(12):最后對整個鋼結構進行防銹處理即可。
本發(fā)明中外墻板就位的具體步驟如下:
a、檢查層高,檢查外墻板的板長,要求板長短于層高,否則應切除調(diào)整;
b、在板兩端插入管板都安裝好后此板才能就位,如板就位后再擰管板亦可,但必須有專人負責;
c、板底鋪一層聚合物水泥砂漿,再用專用工具將板就位或抬扶就位;
d、用線錘吊板的垂直度,用靠尺檢查板的平整度,要求板縫高低差、平整度誤差、垂直度誤差均小于規(guī)范要求,否則用橡皮錘敲擊和專用寬邊撬棍調(diào)整誤差;
e、板面完全平直后用兩對對敲木楔從上部楔緊臨時固定。
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中所述的一種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所述角鋼組合件通過螺栓對外墻板和墻板進行固定連接,并在在墻板的頂部和底部分別形成頂部拉結點和底部拉結點,不僅如此,墻板的頂部設有頂部角鋼,下方設有支撐架,能夠大大的提高兩者之間連接的穩(wěn)定性,在施工的過程中采用改進后的豎裝墻板搖擺工法對其進行安裝,讓墻板與外墻板形成穩(wěn)固連接,從而更進一步提高其連接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2、本發(fā)明所述外墻板采用加氣混凝土板,其能夠預制后再到現(xiàn)場施工,現(xiàn)場施工操作空間收約束的問題,將相關節(jié)點零件盡量采用工廠預制,減少現(xiàn)場施工工作量,避免了傳統(tǒng)方法中的樓面邊緣混凝土二次澆注問題。
3、本發(fā)明中所述墻板的中設有預制埋件,所述預制埋件由兩個u字形埋件通過連接筋連接構成,能夠大大的提高使用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所述的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外墻板-1、上層外墻板-11、下層外墻板-12、外掛墻板-2、第一角鋼組件-31、第二角鋼組件-32、角鋼-33、固定件-34、頂部拉結點-4、底部拉結點-5、托板-6、支撐架-7、支撐梁-71、支撐柱-72、連接板-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fā)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一種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包括:外墻板1和外掛墻板2,其中,外墻板1分為上層外墻板11和下層外墻板12,所述上層外墻板11和下層外墻板12之間設有托板6,所述外掛墻板2的一端設有預制埋件21,且所述外掛墻板2和上層外墻板11之間通過第一角鋼組件31連接,所述外掛墻板2的下方設有支撐架7,所述支撐架7和下層外墻板12之間通過連接板8連接,且,所述連接板8的下方和下層外墻板12之間通過第二角鋼組件32固定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角鋼組件31以及第二角鋼組件32中均設有角鋼33和固定件34,所述角鋼33垂直設于上層外墻板11和外掛墻板2之間或者連接板8和下層外墻板12之間,所述固定件34一端卡于角鋼33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于外墻板1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角鋼組合件3中的固定件34通過螺栓對上層外墻板11和下層外墻板12進行固定,并在上層外墻板11的底部和下層外墻板12上的頂部分別形成底部拉結點5和頂部拉結點4。
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掛墻板2采用加氣混凝土板。
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掛墻板2的中設有預制埋件21,所述預制埋件21由兩個u字形埋件通過連接筋連接構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7呈工字形,其由支撐梁71和支撐柱72構成,所述支撐梁71與外掛墻板2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柱72設于兩支撐梁71之間,所述支撐架7中遠離外掛墻板2一端的支撐梁71與連接板8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托板6呈l型,其與外墻板1相匹配。
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4呈s型,其與角鋼33連接處呈楔形,且所述固定件與角鋼相匹配。
實施例2
如圖所示的一種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包括:外墻板1和外掛墻板2,其中,外墻板1分為上層外墻板11和下層外墻板12,所述上層外墻板11和下層外墻板12之間設有托板6,所述外掛墻板2的一端設有預制埋件21,且所述外掛墻板2和上層外墻板11之間通過第一角鋼組件31連接,所述外掛墻板2的下方設有支撐架7,所述支撐架7和下層外墻板12之間通過連接板8連接,且,所述連接板8的下方和下層外墻板12之間通過第二角鋼組件32固定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角鋼組件31以及第二角鋼組件32中均設有角鋼33和固定件34,所述角鋼33垂直設于上層外墻板11和外掛墻板2之間或者連接板8和下層外墻板12之間,所述固定件34一端卡于角鋼33上,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于外墻板1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角鋼組合件3中的固定件34通過螺栓對上層外墻板11和下層外墻板12進行固定,并在上層外墻板11的底部和下層外墻板12上的頂部分別形成底部拉結點5和頂部拉結點4。
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掛墻板2采用加氣混凝土板。
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掛墻板2的中設有預制埋件21,所述預制埋件21由兩個u字形埋件通過連接筋連接構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7呈工字形,其由支撐梁71和支撐柱72構成,所述支撐梁71與外掛墻板2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柱72設于兩支撐梁71之間,所述支撐架7中遠離外掛墻板2一端的支撐梁71與連接板8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托板6呈l型,其與外墻板1相匹配。
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4呈s型,其與角鋼33連接處呈楔形,且所述固定件與角鋼相匹配。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一種便于安裝、成型的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墻板節(jié)點的施工工藝,具體的施工工藝如下:
(1):首先對建筑的主體結構進行驗收,讓施工過程中需要的材料進場,并對進場的材料進行檢查;
(2):待上一步驟中建筑的主體結構驗收合格后,根據(jù)施工的圖紙以及基準軸線和基準標高點為依據(jù)開始放線,并采用經(jīng)緯儀、水準儀以及拉線測量對放線進行檢測;
(3):待上一步驟中放線通過檢測后,開始在外掛墻板2的一端設置預埋件21,然后將其上豎裝外墻板1,即:焊通過通長連接角鋼33,根據(jù)彈線位置將角鋼33就位,按焊接操作要求和設計要求先焊上部焊縫,再焊下部焊縫,交替焊接;
(4):待通長連接角鋼33焊接完成后,將托板6設于外墻板1下層外墻板節(jié)點上,并將托板6設于角鋼33的背面;
(5):待托板6位置調(diào)整好后,讓外墻板1就位,即:用吊具將外墻板1吊起,慢慢將外墻板1擱在下層外墻板節(jié)點的托板6上,如要調(diào)整位置應吊起重放,然后將再將外墻板頂部拉結點4的固定件34和通長角鋼作初步焊接,焊縫長≥30㎜,擰緊螺桿;
(6):然后將支撐架7設于外掛墻板2的指定位置,并對為進行固定;
(7):待支撐架7固定好后,通過連接板8將支撐架7中遠離外掛墻板2的一端的支撐梁71與下層外墻板連接;
(8):然后將角鋼33設于連接板8和下層外墻板之間,通過固定件22對角鋼33和下層外墻板1進行固定,并通過螺栓對固定件22和下層外墻板1進行固定連接即可,并對雙面對接焊縫和貼角焊縫;
(9):然后對外墻板1的板縫進行處理,對各個板縫進行打膠勾縫處理,處理好板縫后,在外墻板1的外側(cè)放置pe棒;
(10):待上一步驟中板縫處理好后,安裝外墻板1內(nèi)側(cè)襯墻,保證與外界厚度不小于200mm;
(11):待步驟10中內(nèi)側(cè)襯墻安裝好后,同樣對內(nèi)側(cè)襯墻進行打膠勾縫處理;
(12):最后對整個鋼結構進行防銹處理即可。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