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一種形體矯正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帶檔位伸縮式旋轉靠枕的形體棍,用于開肩美背、站姿形體矯正。
背景技術:
1、形體棍,又稱開背棍、站姿矯正棍等,其具有兩根十字交叉的棍子,使用者背靠豎向的棍子,兩手臂向后用肘部勾住橫向棍子,從而起到開肩美背、站姿形體矯正的作用。
2、如授權公告號為cn114396419b的發(fā)明專利所公開的身姿矯正器,包括連接器、第一棍子和第二棍子,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座、第二連接座和軸銷,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通過軸銷連接;第一棍子穿入第一連接座的第一通孔內(nèi),第二棍子穿入第二連接座的第二通孔內(nèi);軸銷依次徑向穿過第一棍子和第二棍子。將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拉開且相對轉動;可使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在兩種狀態(tài)下切換;第一狀態(tài)下,第一棍子和第二棍子相互平行;第二狀態(tài)下,第一棍子和第二棍子交錯呈十字架。
3、為進一步對脖頸部進行形體矯正,一些形體棍在豎向的棍子的上端增加頭枕或頸靠,如授權公告號為cn220736108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形體矯正訓練裝置,在第二形體棍上設置頸頭枕,使用者可以通過頸頭枕來防止訓練時歪頭,且舒緩脖子酸疼。
4、但是,設置了頭枕或頸靠后的形體棍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兩個問題:第一,第一棍子和第二棍子相互平行收納時,頭枕或頸靠相對收納后豎向的兩根棍子仍呈橫向,破壞了形體棍的收納和攜帶的便攜性;第二,不同使用者的身高不同,且一些使用者喜歡頸部貼靠,另一些使用者喜歡頭部貼靠,頭枕或頸靠不能相對棍子獨立、方便地調(diào)節(jié)高度,不能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鑒于現(xiàn)有的帶頭枕或頸靠的形體棍,帶頭枕或頸靠不能進行收納,也不能相對棍子獨立調(diào)節(jié)高度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檔位伸縮式旋轉靠枕的形體棍,其靠枕不僅能夠相對棍子旋轉收納,還能夠支持獨立相對棍子調(diào)節(jié)高度,并鎖定在不同檔位。
2、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帶檔位伸縮式旋轉靠枕的形體棍,包括第一棍子和第二棍子,所述第一棍子和所述第二棍子可在相互平行的第一狀態(tài)和相互垂直的第二狀態(tài)之間切換;
3、還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棍子端部的靠枕組件;所述靠枕組件包括靠枕、旋轉機構和檔位伸縮機構;所述旋轉機構用于使所述靠枕在使用位置和收納位置之間旋轉切換,所述檔位伸縮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所述靠枕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高度;
4、所述旋轉機構包括轉盤和至少一顆滾珠;所述轉盤具有旋轉表面,所述旋轉表面上凹設有至少兩個定位凹坑,包括第一定位凹坑和第二定位凹坑;所述旋轉表面上還凹設有貫通所述定位凹坑的滾珠軌道;
5、所述靠枕與所述轉盤可轉動連接,所述滾珠被保持在所述旋轉表面和所述靠枕之間;所述靠枕相對所述轉盤旋轉,所述滾珠在所述滾珠軌道內(nèi)滾動;所述滾珠進入所述第一定位凹坑內(nèi),以將所述靠枕鎖定在與所述第一棍子垂直的使用位置;所述滾珠進入所述第二定位凹坑內(nèi),以將所述靠枕鎖定在與所述第一棍子平行的收納位置;
6、所述檔位伸縮機構包括可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伸縮的伸縮管、檔位鎖定珠和解鎖套;所述伸縮管的側壁上沿伸縮方向排列有若干檔位孔;所述解鎖套套設于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以將所述檔位鎖定珠保持在所述伸縮管與所述第一棍子之間;
7、所述解鎖套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移動至鎖定位置,以將所述檔位鎖定珠推入一所述檔位孔,所述伸縮管被鎖定在該檔位對應的伸出長度;所述解鎖套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移動至解鎖位置,所述檔位鎖定珠離開所述檔位孔,所述伸縮管解鎖并可沿所述第一棍子延伸方向伸縮;
8、所述轉盤固定在所述伸縮管上,以將所述靠枕可轉動地固定在所述伸縮管上。
9、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滾珠為兩顆,且中心對稱地設置在所述靠枕的背側;所述定位凹坑為四個,包括中心對稱的兩個所述第一定位凹坑,和中心對稱的兩個所述第二定位凹坑;兩個所述第一定位凹坑所在的直線與兩個所述第二定位凹坑所在的直線正交;所述滾珠軌道為貫通四個所述定位凹坑的環(huán)形軌道;
10、所述靠枕的背側設有兩個滾珠保持柱,所述滾珠保持柱內(nèi)開設有彈簧倉,所述彈簧倉內(nèi)放置有彈簧;所述滾珠被保持在所述旋轉表面和所述滾珠保持柱之間,所述彈簧彈性作用于所述滾珠,以使?jié)L珠進出所述定位凹坑。
11、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轉盤的中心開設有旋轉孔,所述靠枕的背側設有固定孔,以固定栓穿過所述旋轉孔并與所述固定孔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栓可在所述旋轉孔內(nèi)轉動,以使所述靠枕與所述轉盤可轉動連接。
12、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固定有端套;所述端套的側壁開設有鎖定珠保持孔,且軸向開設有供所述伸縮管穿過的伸縮孔,所述伸縮孔與所述鎖定珠保持孔連通;
13、所述伸縮管穿過所述伸縮孔以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伸縮,所述解鎖套套設于所述端套的外周,所述檔位鎖定珠被保持在所述鎖定珠保持孔內(nèi)。
1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伸縮管的側壁沿伸縮方向設有第一平面,所述檔位孔排列于所述第一平面上;所述伸縮孔的內(nèi)壁設有與所述第一平面配合的第二平面,所述鎖定珠保持孔開設在所述第二平面上;
15、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配合以對所述伸縮管周向限制,使所述鎖定珠保持孔在所述伸縮管側壁的移動軌跡與所述檔位孔所在直線重合;
16、所述第一平面的底端設有限位凸塊,所述伸縮孔的內(nèi)壁凸設有限位壁;所述限位凸塊抵靠所述限位壁以限定所述伸縮管伸出所述第一棍子的最長距離。
17、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解鎖套的內(nèi)壁包括第一內(nèi)壁和第二內(nèi)壁,所述解鎖套套設于第一棍子的端部時,所述第一內(nèi)壁與所述伸縮管的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內(nèi)壁與所述伸縮管的側壁之間的距離;
18、所述解鎖套沿所述第一棍子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動至鎖定位置,所述第一內(nèi)壁將所述檔位鎖定珠推入一所述檔位孔;所述解鎖套沿所述第一棍子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動至解鎖位置,所述第二內(nèi)壁釋放所述檔位鎖定珠,所述檔位鎖定珠可離開所述檔位孔。
19、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為:帶檔位伸縮式旋轉靠枕的形體棍,包括第一棍子和第二棍子,所述第一棍子和所述第二棍子可在相互平行的第一狀態(tài)和相互垂直的第二狀態(tài)之間切換;
20、還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棍子端部的靠枕組件;所述靠枕組件包括靠枕、旋轉機構和檔位伸縮機構;所述旋轉機構用于使所述靠枕在使用位置和收納位置之間旋轉切換,所述檔位伸縮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所述靠枕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高度;
21、所述旋轉機構包括轉盤和兩顆滾珠;所述轉盤具有旋轉表面,所述旋轉表面上凹設有四個定位凹坑,包括中心對稱的兩個第一定位凹坑,和中心對稱的兩個第二定位凹坑;兩個所述第一定位凹坑所在的直線與兩個所述第二定位凹坑所在的直線正交;所述旋轉表面上還凹設有貫通四個所述定位凹坑的環(huán)形的滾珠軌道;
22、所述靠枕與所述轉盤可轉動連接,所述滾珠被保持在所述旋轉表面和所述靠枕之間;所述靠枕相對所述轉盤旋轉,所述滾珠在所述滾珠軌道內(nèi)滾動;所述滾珠進入所述第一定位凹坑內(nèi),以將所述靠枕鎖定在與所述第一棍子垂直的使用位置;所述滾珠進入所述第二定位凹坑內(nèi),以將所述靠枕鎖定在與所述第一棍子平行的收納位置;
23、所述靠枕的背側設有兩個滾珠保持柱,所述滾珠保持柱內(nèi)開設有彈簧倉,所述彈簧倉內(nèi)放置有彈簧;所述滾珠被保持在所述旋轉表面和所述滾珠保持柱之間,所述彈簧彈性作用于所述滾珠,以使?jié)L珠進出所述定位凹坑;
24、所述檔位伸縮機構包括可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伸縮的伸縮管;所述轉盤固定在所述伸縮管上,以將所述靠枕可轉動地固定在所述伸縮管上。
2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為:所述檔位伸縮機構還包括檔位鎖定珠、解鎖套,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的端套;所述伸縮管的側壁上沿伸縮方向排列有若干檔位孔;
26、所述端套的側壁開設有鎖定珠保持孔,且軸向開設有供所述伸縮管穿過的伸縮孔,所述伸縮孔與所述鎖定珠保持孔連通;
27、所述伸縮管穿過所述伸縮孔以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伸縮,所述解鎖套套設于所述端套的外周,所述檔位鎖定珠被保持在所述鎖定珠保持孔內(nèi);
28、所述解鎖套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移動至鎖定位置,以將所述檔位鎖定珠推入一所述檔位孔,所述伸縮管被鎖定在該檔位對應的伸出長度;所述解鎖套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移動至解鎖位置,所述檔位鎖定珠離開所述檔位孔,所述伸縮管解鎖并可沿所述第一棍子延伸方向伸縮。
29、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為:所述伸縮管的側壁沿伸縮方向設有第一平面,所述檔位孔排列于所述第一平面上;所述伸縮孔的內(nèi)壁設有與所述第一平面配合的第二平面,所述鎖定珠保持孔開設在所述第二平面上;
30、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配合以對所述伸縮管周向限制,使所述鎖定珠保持孔在所述伸縮管側壁的移動軌跡與所述檔位孔所在直線重合;
31、所述第一平面的底端設有限位凸塊,所述伸縮孔的內(nèi)壁凸設有限位壁;所述限位凸塊抵靠所述限位壁以限定所述伸縮管伸出所述第一棍子的最長距離。
32、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為:所述解鎖套的內(nèi)壁包括第一內(nèi)壁和第二內(nèi)壁,所述解鎖套套設于第一棍子的端部時,所述第一內(nèi)壁與所述伸縮管的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內(nèi)壁與所述伸縮管的側壁之間的距離;
33、所述解鎖套沿所述第一棍子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動至鎖定位置,所述第一內(nèi)壁將所述檔位鎖定珠推入一所述檔位孔;所述解鎖套沿所述第一棍子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動至解鎖位置,所述第二內(nèi)壁釋放所述檔位鎖定珠,所述檔位鎖定珠可離開所述檔位孔;
34、所述端套的頂部凸設有限制沿,所述端套的周側壁上凸設有第一限制平臺,所述解鎖套的內(nèi)周壁凸設有第二限制平臺;所述解鎖套的頂端抵靠所述限制沿,以限制所述解鎖套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動的極限位置;所述第一限制平臺抵靠第二限制平臺,以限制所述解鎖套沿第一方向移動的極限位置。
3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為:帶檔位伸縮式旋轉靠枕的形體棍,包括第一棍子和第二棍子,所述第一棍子和所述第二棍子可在相互平行的第一狀態(tài)和相互垂直的第二狀態(tài)之間切換;
36、還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棍子端部的靠枕組件;所述靠枕組件包括靠枕、旋轉機構和檔位伸縮機構;所述旋轉機構用于使所述靠枕在使用位置和收納位置之間旋轉切換,所述檔位伸縮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所述靠枕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高度;
37、所述旋轉機構包括轉盤,所述靠枕與所述轉盤可轉動連接;所述靠枕相對所述轉盤旋轉,以在與所述第一棍子垂直的使用位置和與所述第一棍子平行的收納位置之間切換;
38、所述檔位伸縮機構包括可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伸縮的伸縮管、檔位鎖定珠、解鎖套,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的端套;所述伸縮管的側壁上沿伸縮方向排列有若干檔位孔;
39、所述端套的側壁開設有鎖定珠保持孔,且軸向開設有供所述伸縮管穿過的伸縮孔,所述伸縮孔與所述鎖定珠保持孔連通;
40、所述伸縮管穿過所述伸縮孔以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伸縮,所述解鎖套套設于所述端套的外周,所述檔位鎖定珠被保持在所述鎖定珠保持孔內(nèi);
41、所述解鎖套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移動至鎖定位置,以將所述檔位鎖定珠推入一所述檔位孔,所述伸縮管被鎖定在該檔位對應的伸出長度;所述解鎖套相對所述第一棍子的端部移動至解鎖位置,所述檔位鎖定珠離開所述檔位孔,所述伸縮管解鎖并可沿所述第一棍子延伸方向伸縮;
42、所述轉盤固定在所述伸縮管上,以將所述靠枕可轉動地固定在所述伸縮管上。
43、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為:所述旋轉機構還包括兩顆滾珠;所述轉盤具有旋轉表面,所述旋轉表面上凹設有四個定位凹坑,包括中心對稱的兩個第一定位凹坑,和中心對稱的兩個第二定位凹坑;兩個所述第一定位凹坑所在的直線與兩個所述第二定位凹坑所在的直線正交;所述旋轉表面上還凹設有貫通四個所述定位凹坑的環(huán)形的滾珠軌道;
44、所述靠枕與所述轉盤可轉動連接,所述滾珠被保持在所述旋轉表面和所述靠枕之間;所述靠枕相對所述轉盤旋轉,所述滾珠在所述滾珠軌道內(nèi)滾動;所述滾珠進入所述第一定位凹坑內(nèi),以將所述靠枕鎖定在與所述第一棍子垂直的使用位置;所述滾珠進入所述第二定位凹坑內(nèi),以將所述靠枕鎖定在與所述第一棍子平行的收納位置;
45、所述靠枕的背側設有兩個滾珠保持柱,所述滾珠保持柱內(nèi)開設有彈簧倉,所述彈簧倉內(nèi)放置有彈簧;所述滾珠被保持在所述旋轉表面和所述滾珠保持柱之間,所述彈簧彈性作用于所述滾珠,以使?jié)L珠進出所述定位凹坑。
4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為:所述伸縮管的側壁沿伸縮方向設有第一平面,所述檔位孔排列于所述第一平面上;所述伸縮孔的內(nèi)壁設有與所述第一平面配合的第二平面,所述鎖定珠保持孔開設在所述第二平面上;
47、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配合以對所述伸縮管周向限制,使所述鎖定珠保持孔在所述伸縮管側壁的移動軌跡與所述檔位孔所在直線重合;
48、所述第一平面的底端設有限位凸塊,所述伸縮孔的內(nèi)壁凸設有限位壁;所述限位凸塊抵靠所述限位壁以限定所述伸縮管伸出所述第一棍子的最長距離。
49、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為:所述解鎖套的內(nèi)壁包括第一內(nèi)壁和第二內(nèi)壁,所述解鎖套套設于第一棍子的端部時,所述第一內(nèi)壁與所述伸縮管的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內(nèi)壁與所述伸縮管的側壁之間的距離;
50、所述解鎖套沿所述第一棍子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動至鎖定位置,所述第一內(nèi)壁將所述檔位鎖定珠推入一所述檔位孔;所述解鎖套沿所述第一棍子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動至解鎖位置,所述第二內(nèi)壁釋放所述檔位鎖定珠,所述檔位鎖定珠可離開所述檔位孔;
51、所述端套的頂部凸設有限制沿,所述端套的周側壁上凸設有第一限制平臺,所述解鎖套的內(nèi)周壁凸設有第二限制平臺;所述解鎖套的頂端抵靠所述限制沿,以限制所述解鎖套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動的極限位置;所述第一限制平臺抵靠第二限制平臺,以限制所述解鎖套沿第一方向移動的極限位置。
5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
53、第一,當?shù)谝还髯雍偷诙髯犹幱谙嗷ゴ怪钡牡诙顟B(tài)時,可將靠枕旋轉至與第一棍子垂直的使用位置,使用者可以將帶檔位伸縮式旋轉靠枕的形體棍背在身后,背部抵靠第一棍子,兩手臂向后,手肘勾住第二棍子,后腦勺或者頸部后側抵靠靠枕,以對整個后背、頸椎、頭部進行形體矯正,起到開肩美背的效果。
54、當?shù)谝还髯雍偷诙髯犹幱谙嗷テ叫械牡谝粻顟B(tài)時,將靠枕旋轉至與第一棍子平行的收納位置,進而將靠枕連同整個帶檔位伸縮式旋轉靠枕的形體棍收納成束狀,方便攜帶,節(jié)省收納空間。
55、進一步地,在靠枕相對轉盤旋轉的過程中,滾珠在旋轉表面滾動以減少摩擦力,使旋轉過程更順滑,滾珠軌道對滾珠的滾動起到引導作用。滾珠進入到定位凹坑內(nèi),對靠枕的相對位置起到鎖定作用。整個旋轉、鎖定的過程輕松、干脆。
56、第二,通過解鎖套相對第一棍子的端部移動至鎖定位置或解鎖位置,檔位鎖定珠被推入或離開檔位孔,使用者能夠快速輕松地將靠枕調(diào)節(jié)到適宜的高度,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身高和身材特征,也可以方便靠枕在頭枕與頸靠功能之間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