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切邊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70210閱讀:278來源:國知局
切邊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切邊機構。



背景技術:

在工業(yè)生產中,經常需要對帶狀材料的邊緣進行切邊作業(yè),以使得所述帶狀材料符合工業(yè)要求。例如,可以采用切邊機構對瓦楞紙或者皮革的毛刺邊緣進行切割。所述切邊機構包括底座、切割刀以及切割把手。所述切割刀轉動地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切割把手的端部連接至所述切割刀上。實施切割作業(yè)時,先將帶狀材料放置于所述切割刀線,讓后用手按壓所述切割把手,使得所述切割把手帶動所述切割刀對帶狀材料進行切割。

然而,在切割過程中,需要采用人工來按壓所述切割把手,使得所述切邊機構的切割效率較低。另外,當帶狀材料偏移時,容易把帶狀材料的尺寸切得太小,從而造成帶狀材料的報廢。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切割效率高且切割精確度高的切邊機構。

一種切邊機構,包括支撐臺與切邊組件,所述支撐臺包括基體部以及凸伸于所述基體部一側的引導條,所述引導條的底部開設有條形引導槽,所述條形引導槽內設置有多個引導輪,所述切邊組件包括架體、驅動件、升降件以及切割輪,所述架體設置于所述基體部上并與所述條形引導槽相對設置,所述驅動件鄰近所述架體設置,所述升降件設置于所述架體上,所述切割輪設置于所述升降件上并與所述驅動件連接;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擋設條,所述擋設條與所述引導條平行間隔設置,所述擋設條與所述引導條之間形成有滑行通道,所述驅動件設置于所述擋設條遠離所述引導條的一側,所述切割輪凸設于所述滑行通道中,所述切邊組件還包括驅動輪、從動輪以及傳動帶,所述驅動輪設置于所述驅動件上,所述從動輪固定于所述切割輪上,所述傳動帶套設于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從動輪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件包括驅動本體以及設置于所述驅動本體上的轉動軸,所述驅動輪固定套設于所述轉動軸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輪的直徑為所述轉動軸的直徑的4倍。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輪的周面上凹設形成驅動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槽的底面設置有摩擦層,所述傳動帶套設于所述摩擦層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摩擦層的厚度為1毫米-1.5毫米。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輪的兩側分別凸設有摩擦肋。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摩擦肋上形成有摩擦面,所述驅動槽形成于所述兩個摩擦肋的摩擦面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摩擦面與所述摩擦層的表面之間形成有夾角。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夾角為120度-150度。

由于所述切邊機構采用所述升降件帶動所述切割輪上下移動以進行切割或者停止切割,進而可以更為精準地對帶狀材料進行切割。由于采用了所述驅動件來驅動所述切割件旋轉,因此可以提高切割效率。另外,由于所述引導條上開設有條形引導槽,因而可以利用所述條形引導槽對帶狀材料進行導向,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切割精準度。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切邊機構的端面視圖。

圖2為圖1中I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1中II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一實施例的切塊斗、加熱體、驅動組件、多個切塊組件以及回位組件的剖視圖。

圖5為圖4中V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一實施例的凸輪的仰視圖。

圖7為圖4中VI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fā)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發(fā)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切邊機構。所述切邊機構包括支撐臺與切邊組件,所述支撐臺包括基體部以及凸伸于所述基體部一側的引導條,所述引導條的底部開設有條形引導槽,所述條形引導槽內設置有多個引導輪。例如,所述切邊組件包括架體、驅動件、升降件以及切割輪,所述架體設置于所述基體部上并與所述條形引導槽相對設置,所述驅動件鄰近所述架體設置,所述升降件設置于所述架體上。例如,所述切割輪設置于所述升降件上并與所述驅動件連接;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擋設條,所述擋設條與所述引導條平行間隔設置,所述擋設條與所述引導條之間形成有滑行通道,所述驅動件設置于所述擋設條遠離所述引導條的一側,所述切割輪凸設于所述滑行通道中。例如,所述切邊組件還包括驅動輪、從動輪以及傳動帶,所述驅動輪設置于所述驅動件上,所述從動輪固定于所述切割輪上,所述傳動帶套設于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從動輪上。

請參閱圖1至圖3,一種切邊機構100,例如,可用于切割瓦楞紙板或者其他邊緣不平整的皮質材料等。所述切邊機構包括支撐臺10與切邊組件20,所述支撐臺包括基體部11以及凸伸于所述基體部一側的引導條12,所述引導條的底部開設有條形引導槽121,所述條形引導槽內設置有多個引導輪13,所述切邊組件包括架體21、驅動件22、升降件23以及切割輪24,所述架體設置于所述基體部上,并且所述架體與所述條形引導槽相對設置,所述驅動件鄰近所述架體設置,所述升降件設置于所述架體上,所述切割輪設置于所述升降件上并與所述驅動件連接。

當所述切邊機構工作時,先將帶狀材料鋪設于所述基體部上,并使帶狀材料的一側便于設置于所述條形引導槽中,將帶狀材料的另一側設置于所述切割輪的下方。然后,所述驅動件驅動所述切割輪旋轉。朝所述基體部的一端拉動所述帶狀材料,并使所述升降件帶動所述切割輪下降并切割所述帶狀材料的邊緣,從而使得所述帶狀材料的不平整的邊緣被切割平整。當需要停止作業(yè)時,所述升降件帶動所述切割輪上升以使所述切割輪脫離所述帶狀材料。由于所述切邊機構采用所述升降件帶動所述切割輪上下移動以進行切割或者停止切割,進而可以更為精準地對帶狀材料進行切割。由于采用了所述驅動件來驅動所述切割件旋轉,因此可以提高切割效率。另外,由于所述引導條上開設有條形引導槽,因而可以利用所述條形引導槽對帶狀材料進行導向,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切割精準度。

例如,為了便于引導所述帶狀材料,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擋設條14,所述擋設條與所述引導條平行設置,且所述擋設條與所述引導條間隔設置,所述擋設條與所述引導條之間形成有滑行通道15,所述驅動件設置于所述擋設條遠離所述引導條的一側,所述切割輪凸設于所述滑行通道中,所述切邊組件還包括驅動輪26、從動輪27以及傳動帶28,所述驅動輪設置于所述驅動件上,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驅動輪轉動,所述從動輪固定于所述切割輪上,所述從動輪用于與所述切割輪同步轉動,所述傳動帶套設于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從動輪上。即所述傳動帶的兩端分別包覆于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從動輪上,所述傳動帶用于在所述驅動輪轉動時帶動所述從動輪轉動,從而驅動所述切割輪轉動。由于所述擋設條與所述引導條之間形成有滑行通道,因此可以利用所述滑動通道對所述帶狀材料進行引導,提高了所述帶狀材料的滑動順暢度。

例如,為了便于驅動所述切割輪轉動,所述驅動件包括驅動本體221以及設置于所述驅動本體上的轉動軸222,所述驅動輪固定套設于所述轉動軸上。例如,所述驅動本體為氣缸本體;所述驅動輪的直徑為所述轉動軸的直徑的4倍。所述驅動輪的周面上凹設形成驅動槽,所述驅動槽環(huán)繞所述驅動輪的周緣設置。所述驅動槽的底面設置有摩擦層,所述傳動帶套設于所述摩擦層上。所述摩擦層的厚度為1毫米-1.5毫米,例如為1.2毫米。所述驅動輪的兩側分別凸設有摩擦肋。所述摩擦肋上形成有摩擦面,所述驅動槽形成于所述兩個摩擦肋的摩擦面之間。所述摩擦面與所述摩擦層的表面之間形成有夾角。所述夾角為120度-150度,例如為130度。由于所述驅動輪上形成有驅動槽,因此可以方便所述傳動帶的套設。

例如,為了實現拉料的自動化,所述支撐臺上還設置有拉料件30以及切刀組件40,所述拉料件設置于所述基體部的一端,所述切刀組件設置于所述引導條上并鄰近所述拉料件,所述切刀組件包括引入塊41以及切刀42,所述引入塊凸設于所述引導條上,所述切刀設置于所述引入塊上并朝向所述基體部延伸。由于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拉料件,因此無需采用人工拉料,僅需要利用拉料件進行拉持帶狀材料的一端以使所述帶狀材料移動即可,實現了切邊的自動化作業(yè),極大地提高了切邊效率。而由于所述引導條上設置了切刀組件,因此當所述帶狀材料的兩側均不平整時,可以利用所述切割輪與所述切刀分別對所述帶狀材料的兩側進行切邊作業(yè),使得所述切割作業(yè)的適應性較廣,既適應對一側不平整的帶狀材料進行切邊,也適應對兩側均不平整的帶狀材料進行切邊,進而提高了切邊的使用范圍。

例如,為了簡化所述切邊組件的結構,所述引入塊相對于所述基體部傾斜設置。所述引入塊的底面形成有引入面。所述引入面與所述基體部之間形成有引入槽43,所述切刀凸設于所述引入槽中。所述切刀包括兩個連接部以及設置于所述兩個連接部之間的刃部44,所述兩個連接部分別連接于所述引入塊與所述基體部上。所述刃部朝遠離所述拉料件的一側延伸。所述拉料件包括拉動部以及連接于所述拉動部上的兩個夾持部,所述拉動部設置于所述基體部上。所述夾持部上設置有柔性層。例如,所述夾持部上朝向另一夾持部的位置處設置有所述柔性層;例如,所述柔性層的厚度為1毫米-2毫米,例如為1.5毫米。例如,所述拉動部為氣缸。由于所述切刀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引入塊與所述基體部上,因此使得所述切刀的設置較為方便,而所述帶狀材料的邊緣能夠在所述條形引導槽及所述引入塊的引導下,從所述引入塊的下側經過,進而被所述切刀的刃部所切開,提高了切割的精準度。

例如,為了便于驅動所述切割輪升降,所述升降件包括氣缸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氣缸體上的伸縮桿,所述切割輪轉動地設置于所述伸縮桿上,例如,所述切割輪軸接于所述伸縮桿上;所述架體包括凸設于所述基體部一側的安裝凸臺以及設置于所述安裝凸臺上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氣缸體設置于所述安裝槽中。例如,所述安裝凸臺位于所述擋設條遠離所述引導條的一側。由于基體部上開設有安裝槽,而所述升降件的氣缸體設置于所述安裝槽中,因此方便所述升降件的安裝。而且可以避免所述升降件對帶狀材料造成擋設,方便所述切割輪對帶狀材料的切割。

例如,為了便于安裝所述升降件,所述安裝槽的底面開設有多個螺釘孔,所述氣缸體通過所述多個螺釘孔螺接安裝于所述安裝槽中。所述安裝槽中還設置有散熱層,所述多個螺釘孔貫穿所述散熱層。所述散熱層上設置有多個散熱凸點,所述多個散熱凸點抵接于所述氣缸體的側壁上,從而可以為所述氣缸體提供較大的散熱空間。所述散熱層上開設有多個散熱孔。所述多個散熱孔均勻分布于所述散熱層上。所述散熱孔為圓形孔。所述安裝槽為矩形槽,所述安裝槽的周緣設置有圍繞凸條以方便所述氣缸體的安裝。由于所述安裝槽中開設有螺釘孔,依次便于將所述氣缸體固定于所述安裝槽中,而所述散熱層的設置,則有助于所述驅動件的散熱。

例如,為了便于對切邊留下的邊角料進行加工,將切下來的帶狀材料進行切塊作業(yè)以實現廢物利用,例如用于填埋或者塞入某些機構件的絕緣部位以起到隔絕或者裝入電子設備以起到緩沖作用,所述切邊機構還包括切塊斗、加熱體、驅動組件以及多個切塊組件。所述支撐臺的一端還設置有安裝塊,所述切塊斗轉動地設置于所述安裝塊底部并對準所述基體部的一端,所述驅動組件設置于所述安裝塊的頂部。所述多個切塊組件相互間隔設置,每個切塊組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切塊斗中并與所述驅動組件連接,所述安裝塊的底部設置有凸伸部,所述凸伸部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加熱體安裝于所述安裝槽中。所述安裝槽的底面形成有散熱層,所述散熱層的厚度為2-3厘米,例如所述散熱層的厚度為2、2.5或3厘米,所述切塊斗為圓錐筒狀,所述切塊斗的底部設置有擋設橫板,所述擋設橫板貼設于所述加熱體上,所述加熱體包括基體以及鋪設于所述基體上的發(fā)熱網格。所述擋設橫板中設置有發(fā)熱層,所述發(fā)熱層為金屬網格,所述擋設橫板的底部形成有導電部,所述導電部與所述金屬網格電性連接。所述基體上凹設有連接槽,所述發(fā)熱網格凸伸于所述連接槽中,所述擋設橫板的導電部凸伸并配合于所述連接槽中,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旋轉驅動件以及凸輪,所述旋轉驅動件設置于所述安裝塊上,所述凸輪連接于所述旋轉驅動件上,所述凸輪的包括旋轉部與兩個推抵部,所述兩個推抵部分別設置于所述旋轉部的兩側,所述兩個推抵部之間形成有兩個凹陷部,所述兩個凹陷部相對設置,每個凹陷部位于所述兩個推抵部之間,所述推抵部朝向所述切塊斗的一側均形成有推抵斜面,所述推抵斜面與所述凸輪的頂面之間的距離沿所述凸輪的周向方向逐漸減小。所述切塊斗的側緣設置有多個導向件,所述多個導向件相互間隔設置,所述多個切塊組件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導向件上,所述切塊組件包括聯動桿、驅動球以及切斷刀,所述驅動球與所述切斷刀分別設置于所述聯動桿的兩端,所述聯動桿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導向件上,并相對所述導向件傾斜設置,所述驅動球鄰近所述凸輪設置,所述切斷刀設置于所述切塊斗中,并鄰近所述擋設橫板。所述切斷刀為矩形框狀,所述切斷刀的周緣形成有切斷刃,所述擋設橫桿上開設有與所述多個切斷刀配合的多個切斷狹槽,所述切斷狹槽為矩形狹槽,所述安裝塊上還有氣壓件,所述氣壓件上設置有通氣管,所述通氣管的兩端分別連通所述氣壓件與所述聯動桿,所述聯動桿能夠向所述切斷刀的內側導風,所述切塊斗的側壁上開設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與所述切塊斗的內部空間相通。所述聯動桿中形成有出風通道,所述切斷刀的內側形成有出風槽,所述出風通道與所述出風槽相通。所述切塊斗的側壁上設置有吹風泵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驅動件及所述吹風泵電性連接。所述導向件包括導向主體以及凸伸于所述導向主體上的兩個導向塊,所述兩個導向塊相互間隔設置,每個導向塊上均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兩個導向塊的導向槽共同形成導向通道,所述聯動桿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導向通道中,所述兩個導向塊之間還設置有回位組件,所述回位組件包括第一拉簧、連接叉以及第二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兩個導向塊,所述連接叉設置于所述第一拉簧的中部,所述第二拉簧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連接叉與所述聯動桿上。所述切塊斗能夠收容切除下來的帶狀材料并對帶狀材料進行加熱,所述驅動組件能夠利用凸輪逐次地驅動所述切塊組件進行切塊作業(yè),而所述吹風泵則能夠及時地將切塊后的材料排出所述切塊斗外,從而使得帶狀材料能夠快速地被切成塊狀,有利于后續(xù)的再次利用。

例如,進一步描述所述切塊斗、加熱體、驅動組件、多個切塊組件以及回位組件的詳細結構及有益效果,請參閱圖4及圖5,所述切邊機構還包括切塊斗45、加熱體46、驅動組件50以及多個切塊組件60。所述支撐臺的一端還設置有安裝塊,所述切塊斗轉動地設置于所述安裝塊底部并對準所述基體部的一端,所述切塊斗用于承接從上方掉下來的帶狀材料。當接收完畢后,所述切塊斗能夠旋轉并偏離所述基體部的端部,從而對準所述多個切塊組件,以便于進行后續(xù)切塊作業(yè)。所述加熱體設置于所述切塊斗的下側,用于對所述切塊斗進行加熱,以使得所述切塊斗中的帶狀材料變得更為柔軟以利于切塊作業(yè)。所述驅動組件設置于所述安裝塊的頂部。所述多個切塊組件相互間隔設置,每個切塊組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切塊斗中并與所述驅動組件連接,所述多個切塊組件能夠在所述驅動組件的驅動下切斷所述切塊斗中的帶狀材料,從而將所述帶狀材料切割成多個小塊。所述加熱體用于加熱所述切塊斗,使從上方掉入所述切塊斗中的帶狀材料軟化,進而便于所述多個切塊組件對帶狀材料的切塊。例如,為了便于安裝所述加熱體,所述安裝塊的底部設置有凸伸部47,所述凸伸部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加熱體安裝于所述安裝槽中。所述安裝槽的底面形成有散熱層,所述散熱層的厚度為2-3厘米,例如為2.5厘米。所述散熱層能夠導出所述加熱體的熱量,以防止加熱體對所述凸伸部的熱損傷。例如,所述切塊斗為圓錐筒狀,所述切塊斗的底部設置有擋設橫板451,所述擋設橫板貼設于所述加熱體上,所述加熱體包括基體461以及鋪設于所述基體上的發(fā)熱網格462。所述擋設橫板中設置有發(fā)熱層452,所述發(fā)熱層為金屬網格,所述擋設橫板的底部形成有導電部453,所述導電部與所述金屬網格電性連接。所述基體上凹設有連接槽,所述發(fā)熱網格凸伸于所述連接槽中,所述擋設橫板的導電部凸伸并配合于所述連接槽中,從而使得所述發(fā)熱網格與所述金屬網格電性連接。由于所述發(fā)熱網格與所述金屬網格電性連接,因此使得所述擋設橫板能夠在接收所述發(fā)熱體的熱量的同時,利用自身的金屬網格進行發(fā)熱。

請一并參閱圖6,為了便于驅動所述多個切塊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旋轉驅動件51以及凸輪52,所述旋轉驅動件設置于所述安裝塊上,所述凸輪連接于所述旋轉驅動件上,所述旋轉驅動件能夠驅動所述凸輪旋轉,所述凸輪依次推抵所述多個切塊組件移動,使得所述切塊組件朝向所述切塊斗往復移動,并切斷所述切塊斗中的帶狀材料。例如,所述凸輪的包括旋轉部與兩個推抵部53,所述兩個推抵部分別設置于所述旋轉部的兩側,所述兩個推抵部之間形成有兩個凹陷部54,所述兩個凹陷部相對設置,每個凹陷部位于所述兩個推抵部之間,所述推抵部朝向所述切塊斗的一側均形成有推抵斜面531,所述推抵斜面與所述凸輪的頂面之間的距離沿所述凸輪的周向方向逐漸減小。當所述旋轉驅動件帶動所述凸輪旋轉時,所述凸輪的兩個推抵部的推抵斜面能夠依次推抵所述多個切塊組件移動。調整所述旋轉驅動件的驅動速度,則能夠改變所述多個切塊組件的移動頻率,進而加快或者減慢對帶狀材料的切塊速率。所述切塊斗的側緣設置有多個導向件64,所述多個導向件相互間隔設置,所述多個切塊組件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導向件上,請一并參閱圖7,所述切塊組件包括聯動桿61、驅動球62以及切斷刀63,所述驅動球與所述切斷刀分別設置于所述聯動桿的兩端,所述聯動桿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導向件上,并相對所述導向件傾斜設置,所述驅動球鄰近所述凸輪設置,用于與所述凸輪的推抵斜面配合。所述切斷刀設置于所述切塊斗中,并鄰近所述擋設橫板。當所述凸輪旋轉時,所述凸輪的推抵斜面能夠推抵所述驅動球,所述驅動球帶動所述聯動桿上下移動,從而利用所述聯動桿上的切斷刀切斷所述切塊斗中的帶狀材料。由于所述驅動球與所述推抵斜面配合,因此可以減少所述驅動球相對于所述推抵斜面的摩擦力,從而使得所述凸輪能夠較為順暢地推抵所述多個驅動球,而不會橫向推倒所述多個聯動桿。

例如,所述切斷刀為矩形框狀,所述切斷刀的周緣形成有切斷刃,所述擋設橫桿上開設有與所述多個切斷刀配合的多個切斷狹槽,所述切斷狹槽為矩形狹槽,用于與所述切斷刀配合。所述切斷刀壓入所述切斷狹槽中,從而將所述切斷狹槽中上的帶狀材料切割成塊狀。例如,為了便于所述切斷刀中的塊狀材料從所述切斷刀中掉落,所述安裝塊上還有氣壓件,所述氣壓件上設置有通氣管,所述通氣管的兩端分別連通所述氣壓件與所述聯動桿,所述聯動桿能夠向所述切斷刀的內側導風,從而使得所述切斷刀中的塊狀材料掉落。例如,為了便于及時移除所述切塊斗中的塊狀材料,所述切塊斗的側壁上開設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與所述切塊斗的內部空間相通。所述切斷刀切斷帶狀材料后在上升的過程中,能夠利用風流將塊狀材料吹走,而且將所述塊狀材料吹入所述出料槽,以待下一次切塊作業(yè)。例如,所述聯動桿中形成有出風通道,所述切斷刀的內側形成有出風槽,所述出風通道與所述出風槽相通。例如,為了進一步吹走所述切塊斗中的塊狀材料,所述切塊斗的側壁上設置有吹風泵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驅動件及所述吹風泵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驅動件的驅動頻率,控制所述吹風泵的吹風頻率。因此,所述吹風泵能夠保證精確地吹走已經切塊的帶狀材料。

例如,為了便于所述切塊組件的回位,所述導向件包括導向主體641以及凸伸于所述導向主體上的兩個導向塊642,所述兩個導向塊相互間隔設置,每個導向塊上均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兩個導向塊的導向槽共同形成導向通道,所述聯動桿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導向通道中,所述兩個導向塊之間還設置有回位組件70,所述回位組件包括第一拉簧71、連接叉72以及第二拉簧73。所述第一拉簧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兩個導向塊,所述連接叉設置于所述第一拉簧的中部,所述第二拉簧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連接叉與所述聯動桿上。當所述凸輪釋放所述切塊組件時,所述聯動桿能夠在所述第二拉簧的拉動下回復原位。由于所述兩個導向塊之間有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因此能夠極大地提升所述聯動桿的回位彈性,以便于所述聯動桿及所述切斷刀的回位。

本發(fā)明的其它實施例還包括上述各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相互組合所形成的能夠實施的技術方案。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