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管道分接鉆孔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管道分接鉆孔裝置技術(shù)領(lǐng)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連接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是管道的鉆孔連接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分支管道的連接,一般是在主管道中預留接頭,或是切斷主管道加裝三通接頭。對 于運行中管道的連接、分接,一般需要停止管道的運行,甚至需要釋放出管道中的流體;在 連接過程中,容易使管道中流體的外泄,造成污染或浪費。還有些情況下,三通接頭安裝難 度大,成本高。同時,這些連接方式的工作效率比較低,同時影響了管道的運行,對使用者造 成很多不便。發(fā)明內(nèi)容[0003]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在不停止管道運行的情況下防止泄露的鉆 孔裝置。[0004]本實用新型管道分接鉆孔裝置包括,閥門,密封管套和鉆頭,閥門和密封管套固定 連接且保持密封,鉆頭裝于密封管套內(nèi)。[0005]本實用新型的密封管套包括管體、上蓋和活塞,活塞上端可通過上蓋,活塞下端與 鉆頭連接,活塞上裝有密封圈,與管體保持密封。[0006]本實用新型的活塞中部具有突起的臺階,臺階上裝有密封圈。[0007]本實用新型的活塞上端與驅(qū)動裝置連接,可在密封管套內(nèi)往復運動和轉(zhuǎn)動,使鉆 頭沿密封管套和閥門軸向運動和轉(zhuǎn)動,實施鉆孔。[0008]管道分接時,閥門密封固定連接于管道上,密封管套與閥門密封連接后,閥門處于 完全開啟狀態(tài),鉆頭穿過閥門對管道進行鉆孔,密封管套管體與活塞之間保持密封,管道內(nèi) 的流體不會因鉆孔溢出。鉆孔完成后,鉆頭退出閥門,關(guān)閉閥門,卸下密封管套和鉆頭后,即 可連接管道分支。[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0010]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管道的分接不影響主管道的正常運行,降低了成本;[0011]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簡單,操作方便;[0012]鉆孔完成后,密封管套和鉆頭易于拆取,提高了效率。
[0013]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14]圖2密封圈安裝于密封管套上蓋的示意圖[0015]圖中,管道1,閥門2,鉆頭3,密封管套4,密封圈5,上蓋6,臺階7,活塞8。
具體實施方式
[0016]見圖1,管道分接時,首先將閥門2通過焊接固定連接于管道I上,鉆頭3裝入密封管套4內(nèi)的活塞8上,密封管套4通過螺紋或法蘭等與閥門2密封連接,完全開啟閥門2, 鉆頭3穿過閥門2對管道進行鉆孔;因為活塞8的臺階7裝有密封圈5,密封管套4管壁與 活塞8之間保持密封,管道內(nèi)的流體不會因鉆孔溢出。鉆孔完成后,鉆頭3退出閥門2,關(guān)閉 閥門2,防止流體外泄。卸下密封管套4和鉆頭3后,在閥門2上連接管道分支。[0017]見圖2,密封圈5也可安封裝于密封管套4的上蓋6,使密封管套4與活塞8之間 保持密封。
權(quán)利要求1.管道分接鉆孔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閥門,密封管套和鉆頭,閥門和密封管套固定連接且保持密封,鉆頭裝于密封管套內(nèi)。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分接鉆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套包括管體、上蓋和活塞,活塞上端可通過上蓋,活塞下端與鉆頭連接,活塞上裝有密封圈。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分接鉆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中部具有突起的臺階,臺階上裝有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管道分接鉆孔裝置,包括,閥門,密封管套和鉆頭,閥門和密封管套固定連接且保持密封,鉆頭裝于密封管套內(nèi)。管道分接時,閥門密封固定連接于管道上,密封管套與閥門密封連接后,閥門處于完全開啟狀態(tài),鉆頭穿過閥門對管道進行鉆孔,密封管套與鉆頭之間保持密封,管道內(nèi)的流體不會因鉆孔溢出。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管道的分接不影響主管道的正常運行,降低了成本;結(jié)構(gòu)簡單,操作方便;鉆孔完成后,密封管套和鉆頭易于拆取,提高了效率。
文檔編號B23B41/08GK202845843SQ20122044008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8月31日
發(fā)明者游中厚, 胡光蓉 申請人: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