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套裝門的生產(chǎn)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套裝門的粗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套裝門,一般是指以實木作為主材,外壓貼中密度板作為平衡層,以國產(chǎn)或進口天然木皮作為飾面,經(jīng)過高溫熱壓后制成,外噴飾高檔環(huán)保木器漆的復合門,木料在裁剪后,裁剪處往往毛刺較多,需要打磨光滑,打磨好的木料則涂上粘膠壓制成型,實際操作過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打磨,然后再將木料轉移至壓制臺進行壓制成型,操作繁雜,且在運輸木料時浪費大量的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套裝門的粗打磨裝置,板材容易固定,打磨平穩(wěn),自動控制,打磨效率大大提高,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套裝門的粗打磨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下表面四角設有腳座,所述工作臺的前側邊緣設有控制器,所述工作臺的右側面設有電動伸縮桿,所述工作臺后側面的左右兩端均設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中部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導向柱后側的工作臺上設有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的前側面設有驅動塊,所述驅動塊與滑塊的后側面相連,所述滑塊的絲杠孔內(nèi)設有絲杠,所述絲杠的左端部通過聯(lián)軸器與固定在滑塊左側面步進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所述絲杠的中部螺紋連接有滑動座,所述滑塊通過定位桿相連,所述定位桿穿過滑塊的定位孔,所述滑塊的后側面固定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步進電機、驅動氣缸和電動伸縮桿的輸入端分別與控制器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控制器的輸入端與外部電源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工作臺的上表面左端設有兩個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內(nèi)設有螺紋軸,所述螺紋軸的上端面設有定擋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定擋板為“L”形板,所述定擋板下端的工作臺上設有方形通孔,所述定擋板與工作臺之間的螺紋軸中部套接有壓縮彈簧,所述工作臺下側的螺紋軸上設有螺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工作臺的上表面設有兩個卡位槽,所述卡位槽內(nèi)設有活動擋板,兩個活動擋板通過連接板相連,所述連接板的中部與電動伸縮桿的左端部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滑塊的前側面設有臂桿,所述臂桿的軸孔內(nèi)設有端部穿過滑塊安裝孔的轉軸,所述轉軸的后側端部通過聯(lián)軸器與伺服電機電連接,所述轉軸的中部設有打磨輪。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電動伸縮桿帶動活動擋板與定擋板配合對工作臺上的板材進行固定夾持,工作中不易產(chǎn)生晃動,提高了打磨的穩(wěn)定性,定擋板的高度可通過螺母調(diào)整,使得板材的邊緣也能得到打磨,驅動氣缸帶動滑塊及滑動座沿導向柱上下位移,步進電機帶動滑動座在定位桿上左右位移進行打磨,伺服電機帶動打磨輪轉動對板材面進行打磨,自動化程度較高,降低了打磨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工作臺;2、腳座;3、控制器;4、螺紋軸;5、定擋板;6、壓縮彈簧;7、活動擋板;8、連接板;9、電動伸縮桿;10、導向柱;11、滑塊;12、驅動氣缸;13、驅動塊;14、絲杠;15、步進電機;16、滑動座;17、伺服電機;18、臂桿;19、轉軸;20、打磨輪;21、定位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套裝門的粗打磨裝置,包括工作臺1,工作臺1的下表面四角設有腳座2,工作臺1的前側邊緣設有控制器3,工作臺1的上表面左端設有兩個定位孔,定位孔內(nèi)設有螺紋軸4,螺紋軸4的上端面設有定擋板5,定擋板5為“L”形板,定擋板5下端的工作臺1上設有方形通孔,定擋板5與工作臺1之間的螺紋軸4中部套接有壓縮彈簧6,工作臺1下側的螺紋軸4上設有螺母,工作臺1的上表面設有兩個卡位槽,卡位槽內(nèi)設有活動擋板7,兩個活動擋板7通過連接板8相連,連接板8的中部與電動伸縮桿9的左端部相連,通過電動伸縮桿9帶動活動擋板7與定擋板5配合對工作臺1上的板材進行固定夾持,工作中不易產(chǎn)生晃動,提高了打磨的穩(wěn)定性,定擋板5的高度可通過螺母調(diào)整,使得板材的邊緣也能得到打磨,工作臺1的右側面設有電動伸縮桿9,工作臺1后側面的左右兩端均設有導向柱10,導向柱10的中部滑動連接有滑塊11,導向柱10后側的工作臺1上設有驅動氣缸12,驅動氣缸12的前側面設有驅動塊13,驅動塊13與滑塊11的后側面相連,滑塊11的絲杠孔內(nèi)設有絲杠14,絲杠14的左端部通過聯(lián)軸器與固定在滑塊11左側面步進電機15的輸出軸相連,絲杠14的中部螺紋連接有滑動座16,滑塊11通過定位桿21相連,定位桿21穿過滑塊11的定位孔,滑塊11的后側面固定有伺服電機17,滑塊11的前側面設有臂桿18,臂桿18的軸孔內(nèi)設有端部穿過滑塊11安裝孔的轉軸19,轉軸19的后側端部通過聯(lián)軸器與伺服電機17電連接,轉軸19的中部設有打磨輪20,伺服電機17、步進電機15、驅動氣缸12和電動伸縮桿9的輸入端分別與控制器3的輸出端電連接,控制器3的輸入端與外部電源電連接,驅動氣缸12帶動滑塊11及滑動座16沿導向柱10上下位移,步進電機15帶動滑動16座在定位桿21上左右位移進行打磨,伺服電機17帶動打磨輪20轉動對板材面進行打磨,自動化程度較高,降低了打磨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本實用新型通過定擋板5和活動擋板7的配合實現(xiàn)對板材的夾持,對板材規(guī)格的適應性較強,定擋板5的高度可調(diào)整,方便了打磨輪20對板材邊緣位置的打磨,打磨過程平穩(wěn),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打磨效率。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