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11088閱讀:38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電動車分為單輪和雙輪兩種。單輪車是根據(jù)倒立擺的原理,由車廂、搖桿、電機組成,利用陀螺儀與加速度傳感器來檢測車輛的傾斜角度,以此控制兩電機的力距大小。其優(yōu)點主要是操控靈活,通過駕駛者傾斜角度可實現(xiàn)前進、后退、懸停、通過搖桿控制原地轉向。但其安全性能差,駕駛者很容易摔倒,尤其是在高速駕駛和斷電的情況下。雙輪車由踏板、2個輪子、2個電機組成。車輛通過腳下的踏板來檢測駕駛者身體是向前傾斜或直立,當駕駛者身體向前傾斜時,車輛會快速向前移動狀態(tài);當駕駛者身體處于直立狀態(tài)時,車輛處于慢速移動狀態(tài);以產生保持駕駛者身體左右平衡的力矩。但其只適合平坦的路面,越野性能差,且電池容量不高,不適合長時間的行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使駕駛者對電動車的操控更加靈活,不但可實現(xiàn)人體感應前進、后退、懸停、通過搖桿控制原地轉向等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越野通過性,可以在冰雪、濕滑路面行駛;既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又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新奇等優(yōu)點。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包括車體,還包括:與車體連接的搖桿,及與搖桿連接的把手,及設于車體左右兩側的腳踏板,及設于腳踏板下面與車體相連接的左、右電機,及與分別與左、右電機相連接的減速箱,及設于所述腳踏板下面的感測裝置,及設于車體內的控制裝置和供電裝置;所述感測裝置與供電裝置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所述左、右電機分別軸接傳動輪,所述傳動輪上裝有履帶。進一步,所述感測裝置包括:電動腳架、加速度傳感器、角速率傳感器、蜂鳴器、設于搖桿底部的搖桿電位器以及設于電機轉軸上的左、右電機增量式編碼器;所述控制裝置包括:CPU,分別與CPU電聯(lián)的左、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左、右電機保護單元,轉向檢測單元,腳踏檢測單元,加速度檢測單元,角速率檢測單元,電量檢測及蜂鳴提醒單元,以及遙控鎖車單元;所述左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左電機保護單元相連;所述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右電機保護單元相連;所述左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所述左電機相連;所述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所述右電機相連;所述轉向檢測單元與所述搖桿電位器相連;所述腳踏檢測單元與所述電動腳架相連;所述加速度檢測單元與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相連;所述角速率檢測單元與角速度傳感器相連;所述電量檢測及蜂鳴提醒單元與電源電路和蜂鳴器相連;所述左、右電機增量式編碼器與所述CPU相連。進一步,所述左、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均包括調速控制單元和方向控制單元,所述調速控制單元和方向控制單元分別與CPU電聯(lián)。進一步,所述搖桿頂部還設有顯示面板,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電量顯示單元,所述顯示面板與所述電量顯示單元相連。進一步,所述角速率傳感器為陀螺儀。進一步,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為三軸加速度傳感器。進一步,還包括5個輔助輪;所述傳動輪上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與輔助輪軸接。進一步,所述電機為大功率電機。進一步,所述履帶上方設有擋板。進一步,所述供電裝置包括電源和電池;所述電源與電池互聯(lián);所述電源和電池均分別與所述左、右電機連接;所述電源與控制裝置連接。由上可見,應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技術進步性:1、本發(fā)明采用兩個履帶分布在車身兩側,由陀螺儀與加速度傳感器檢測車輛的傾斜角度,通過感應車輛傾斜角度大小控制兩電機的力距大小,可實現(xiàn)前進、后退、懸停、通過搖桿控制原地轉向等各種車輛狀態(tài)的改變,操控更加靈活。2、本發(fā)明由兩套履帶驅動,通過腳下的踏板來檢測駕駛者身體是向前傾斜或直立,可以使車輛根據(jù)前后傾斜幅度控制前進或后退速度,水平狀態(tài)下原地懸停等移動狀態(tài),以產生保持身休的左右平衡的力矩,實現(xiàn)車輛移動的方向和快慢。3、本發(fā)明設有左、右電機保護電路,通過檢測兩路電機上驅動電路的輸出電流,t匕較程序的控制狀態(tài),判斷電機是否處于與控制相符合的狀態(tài),否則將關閉電機輸出,以防止車輛處于不受控制狀態(tài),保證駕駛安全。4、本發(fā)明還設有超速保護裝置,通過光電編碼器(左、右電機增量式編碼器)檢測車輛行駛速度,當速度大于設定的保護速度時,蜂鳴器長響提示駕駛者減速,且搖桿將向駕駛者身體方向傾斜,使駕駛者繼續(xù)加速變得困難,如駕駛者繼續(xù)加速,搖桿將向駕駛者身體方向更大的角度傾斜,強迫駕駛者減速,保證駕駛安全。5、本發(fā)明車體設計結構合理,整體感覺體積小,攜帶方便,且由于采用履帶,造型新奇;本發(fā)明的控制系統(tǒng)考慮周全,有全面的安全保護措施,既保證車輛具有良好的越野通過性,可以在冰雪、濕滑路面行駛又具有非常高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的控制系統(tǒng)連接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遙控鎖車工作狀態(tài)轉換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在此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的結構示意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的控制系統(tǒng)連接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遙控鎖車工作狀態(tài)轉換示意圖。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包括車體I,還包括:與車體I連接的搖桿2,及與搖桿2連接的把手3,及設于車體I左右兩側的腳踏板4,及設于腳踏板4下面與車體I相連接的左電機和右電機6,及與分別與左電機和右電機6相連接的減速箱,及設于腳踏板4下面的感測裝置,及設于車體I內的控制裝置和供電裝置;感測裝置與供電裝置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左、右電機分別軸接傳動輪,傳動輪上裝有履帶,如圖1所示,右電機6通過軸7連接傳動輪8,傳動輪8上裝有履帶9。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本實施例中,履帶上方設有擋板11。作為更進一步的改進,本實施例中,每個傳動輪上均設有支撐架10,每個支撐架10上軸接有5個輔助輪12。感測裝置包括:電動腳架、加速度傳感器、角速率傳感器、蜂鳴器、設于搖桿底部的搖桿電位器以及設于電機轉軸上的左、右電機增量式編碼器??刂蒲b置包括:CPU,分別與CPU電聯(lián)的左、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左、右電機保護單元,轉向檢測單元,腳踏檢測單元,加速度檢測單元,角速率檢測單元,電量檢測及蜂鳴提醒單元,以及遙控鎖車單元;左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左電機保護單元相連;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右電機保護單元相連。如圖2所示,左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左電機相連;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右電機相連;轉向檢測單元與搖桿電位器相連;腳踏檢測單元與電動腳架相連;加速度檢測單元與加速度傳感器相連;角速率檢測單元與角速度傳感器相連;電量檢測及蜂鳴提醒單元與電源電路和蜂鳴器相連;左、右電機增量式編碼器與CPU相連。左、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均包括調速控制單元和方向控制單元,調速控制單元和方向控制單元分別與CPU電聯(lián)。本實施例中,角速率傳感器為陀螺儀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為三軸加速度傳感器,電機為大功率電機。另外,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優(yōu)選,如圖1所示,搖桿2頂部還設有顯示面板5 ;如圖2所示,控制裝置還包括電量顯示單元;顯示面板5與電量顯示單元相連。作為本實施例的另一種優(yōu)選,本發(fā)明電機采用雙供電系統(tǒng),供電裝置包括電源和電池;電源與電池互聯(lián);電源和電池均分別與左電機和右電機連接;電源與控制裝置連接。本實施例提供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工作原理為:主要由高速CPU對左右兩個電機進行PID(比例、積分、微分)運算并根據(jù)運算結果主要對車輛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控制:I)角度采集a.CPU的模數(shù)轉換口采集加速度傳感器與角速率傳感器的變化電壓,轉換為內部數(shù)值;b.根據(jù)傳感器的參數(shù),進行系數(shù)轉換;c.使用卡爾曼濾波算法對兩傳感器的數(shù)據(jù)進行融合計算出車輛的在靜止狀態(tài)及在高速運動狀態(tài)下的角度數(shù)值。2)電機控制
a.由CPU產生脈沖寬度調制信號控制電機的快慢;b.由一個輸出號產生電機正反轉信號,當車輛需向前行駛時需輸出向前信號,電機向正方向轉,車輛向前行,當車輛需向后行駛時輸出向后行駛信號,電機向反方向轉,車輛向后行。當車輛需要轉向時,分別向左右兩個電機輸出向前及向后信號,電機一個向前轉一個向后,實現(xiàn)原地轉向。3)轉向a.搖桿電位器的處于中點電壓在1.5V,當通過搖桿電位器左右擺動時,搖桿電位器的輸出電壓在0-3V之間變化;b.CPU通過模數(shù)轉換口采信搖桿電位器的電壓,轉換成為數(shù)值;c.通過數(shù)值的變化CPU就能知道駕駛人員需要車輛向左轉還是向轉。4)人體檢測兩邊踏板下各有一組檢測裝置,當人踏上時,CPU檢測信號就由高電位向低電位轉變,CPU就可知道車輛需由解鎖狀態(tài)轉變?yōu)轳{駛狀態(tài),當人離開時CPU檢測信號就由低電位轉變?yōu)楦唠娢?,CPU將車輛由駕駛狀態(tài)轉變?yōu)榻怄i狀態(tài)。5)超速保護通過光電編碼器檢測到行駛速度大于設定的保護速度,蜂鳴器長響,車輛將會使搖桿向駕駛都向體方面傾斜,使駕駛者向繼續(xù)加速變得困難,如駕駛者繼續(xù)加速,搖桿將會向駕駛者更加大的角度傾斜,強迫駕駛者減速。6)電動腳架控制車輛處于待機狀態(tài)或解鎖狀態(tài)時電動腳架自動落下,車輛轉變?yōu)轳{駛狀態(tài)時電動腳架自動升起。7)遙控鎖車功能如圖3所示,當車輛處于解鎖狀態(tài)下,按下遙控器的關車按鍵,車輛裝轉變到待機狀態(tài)。當車輛處于待機狀態(tài)下時按下遙控的開車按鍵,車輛轉變?yōu)榻怄i狀態(tài)。當車輛處于駕駛狀態(tài)時,為駕駛者的安全,此時按遙控不會做出反應。8)電池電量顯示及保護通過手柄上的電量顯示板顯示電池電量,當電池電量小于設定保護電壓時,蜂鳴器發(fā)出“嘀嘀”聲響,車輛處于鎖閉狀態(tài)駕駛都不能開動車輛。9)電機保護電路通過檢測兩路電機上驅動電路的輸出電流,比較程序的控制狀態(tài),判斷電機是否處于與控制相符合的狀態(tài),否則將關閉電機輸出,以防止車輛處于不受控制狀態(tài)。需要說明的是,實施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可實現(xiàn)如下功能,駕駛更加靈活,且具有非常高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I)可以使車輛根據(jù)前后傾斜幅度控制前進或后退速度,水平狀態(tài)下原地懸停。2)通過搖桿作用可以原地360度轉向,轉彎半徑為O米。3)高速轉向下車輛自動減速后轉向。4)速度保護,當車輛速度超出設定的車速情況下,搖桿向身體方向傾斜并且蜂鳴器長響提示駕駛者減速。以上所述的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該技術方案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實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該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包括車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車體連接的搖桿,及與搖桿連接的把手,及設于車體左右兩側的腳踏板,及設于腳踏板下面與車體相連接的左、右電機,及與分別與左、右電機相連接的減速箱,及設于所述腳踏板下面的感測裝置,及設于車體內的控制裝置和供電裝置; 所述感測裝置與供電裝置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 所述左、右電機均軸接傳動輪,所述傳動輪上裝有履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測裝置包括:電動腳架、加速度傳感器、角速率傳感器、蜂鳴器、設于搖桿底部的搖桿電位器以及設于電機轉軸上的左、右電機增量式編碼器; 所述控制裝置包括:CPU,分別與CPU電聯(lián)的左、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左、右電機保護單元,轉向檢測單元,腳踏檢測單元,加速度檢測單元,角速率檢測單元,電量檢測及蜂鳴提醒單元,以及遙控鎖車單元;所述左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左電機保護單元相連;所述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右電機保護單元相連; 所述左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所述左電機相連;所述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與所述右電機相連;所述轉向檢測單元與所述搖桿電位器相連;所述腳踏檢測單元與所述電動腳架相連;所述加速度檢測單元與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相連;所述角速率檢測單元與角速度傳感器相連;所述電量檢測及蜂鳴提醒單元與電源電路和蜂鳴器相連;所述左、右電機增量式編碼器與所述CPU相連。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電機全橋驅動單元均包括調速控制單元和方向控制單元,所述調速控制單元和方向控制單元分別與CPU電聯(lián)。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搖桿頂部還設有顯示面板,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電量顯示單元,所述顯示面板與所述電量顯示單元相連。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率傳感器為陀螺儀。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為三軸加速度傳感器。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輔助輪;所述傳動輪上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與輔助輪軸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為大功率電機。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上方設有擋板。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裝置包括電源和電池;所述電源與電池互聯(lián);所述電源和電池均分別與所述左、右電機連接;所述電源與控制裝置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機電領域,公開了一種自平衡電動雙履帶車,包括與車體連接的搖桿,及與搖桿連接的把手,及設于車體左右兩側的腳踏板,及設于腳踏板下面與車體相連接的左、右電機,及設于所述腳踏板下面的感測裝置,及設于車體內的控制裝置和供電裝置;所述感測裝置與供電裝置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所述左、右電機分別軸接傳動輪,所述傳動輪上裝有履帶。采用本發(fā)明,對電動車的操控更加靈活,不但可實現(xiàn)人體感應前進、后退、懸停、通過搖桿控制原地轉向等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越野通過性,可以在冰雪、濕滑路面行駛;既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又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新奇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B62D55/00GK103112509SQ20131007134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fā)明者何志波, 朱淑娟 申請人:何志波, 朱淑娟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