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機械領域,特別是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
背景技術: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生產活動,是各類建筑物的建造過程,也可以說是把設計圖紙上的各種線條,在指定的地點,變成實物的過程。它包括基礎工程施工、主體結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裝飾工程施工等。施工作業(yè)的場所稱為"建筑施工現(xiàn)場"或叫"施工現(xiàn)場",也叫工地。
而在建筑工地,很多勞動工人往往使用手推車進行物料的運輸,在推運的途中,可能會遇到上坡路或者凹凸地面,這樣推起來就很費力,給勞動工人增加勞動力,所以有必要設計一種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
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包括主體框架,所述主體框架外部呈矩形結構,所述主體框架外壁設置角度調節(jié)機構,所述角度調節(jié)機構上設置控制機構,所述主體框架底面設置助力機構和移動機構,所述主體框架上設置倒料機構,所述移動機構是由安裝在主體框架上;且分別位于四角處的一號支撐柱、開在一號支撐柱外壁靠近底端面的外螺紋,設置在一號支撐柱下方的二號支撐柱,開在二號支撐柱內部靠近上端面的內螺紋、固定在二號支撐柱底面的圓盤,開在圓盤端面的配合孔、開在配合孔內的內螺紋和通過外螺紋嚙合在配合孔內的承重柱、設置在承重柱下方的車輪架、開在車輪架上端面的嵌裝口、插裝在車輪架上的轉軸和安裝在轉軸上的走向輪共同構成的,所述助力機構是由安裝在主體框架下方的電機架、安裝在電機架上的驅動件、安裝在驅動件上的主動齒輪和安裝在轉軸上的從動齒輪共同構成的,所述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
所述角度調節(jié)機構是由設置在主體框架外側表面的支撐架、開在支撐架支腿端面的開口,插裝在開口內伸縮桿、固定在伸縮桿另一端橫梁、套裝在橫梁上的一號防滑套、固定在主體邊框外壁;且位于支撐架下方的一對門型把手共同構成的。
所述控制機構是由安裝在橫梁上的底板、開在底板上的簧槽、固定在簧槽內的墊片、設置在墊片彈簧、固定在彈簧上的按柄、設置在按柄上的一號接觸片和設置在底板上的二號接觸片共同構成的,所述一號接觸片與二號接觸片配合。
所述倒料機構是由安裝在主體框架上的物料架、設置在物料架底面上的一對滑軌、安裝在一對滑軌上的滑件、固定在滑件上的承載板、開在物料架外壁上的出料口、開在出料口相對內壁上插裝孔、固定在插裝孔之間的轉桿、固定在轉桿上的擋門、固定在承載板上的一對配合件、活動安裝在配合件上活動桿和固定在配合件端面的鎖定螺母共同構成的,所述活動桿另一端與擋門兩端面固定連接。
所述底板與按柄之間設置伸縮保護殼。
所述伸縮保護殼是由固定在底板上的一號中空盒和插裝在一號中空盒內的二號中空盒共同組成的。
所述支撐架為龍門架。
所述驅動件為旋轉電機。
所述一號支撐柱直徑小于二號支撐柱的直徑。
所述門型把手上設置二號防滑套。
利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制作的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本技術方案中,將手推車設計成具有機械助力的手推車,在使用者推動的時候,遇到破路,可通過控制機構來使助力機構進行助力,大大減輕勞動工人的工作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所述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所述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的俯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所述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本發(fā)明所述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本發(fā)明所述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主體框架;2、一號支撐柱;3、二號支撐柱;4、圓盤;5、承重柱;6、車輪架;7、轉軸;8、走向輪;9、電機架;10、驅動件;11、主動齒輪;12、從動齒輪;13、支撐架;14、伸縮桿;15、橫梁;16、一號防滑套;17、門型把手;18、底板;19、墊片彈簧;20、按柄;21、一號接觸片;22、二號接觸片;23、物料架;24、滑軌;25、滑件;26、承載板;27、轉桿;28、擋門;29、配合件;30、活動桿;31、伸縮保護殼;32、二號防滑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6所示,一種建筑施工用具有助力功能的手推車,包括主體框架1,所述主體框架1外部呈矩形結構,所述主體框架1外壁設置角度調節(jié)機構,所述角度調節(jié)機構上設置控制機構,所述主體框架1底面設置助力機構和移動機構,所述主體框架1上設置倒料機構,所述移動機構是由安裝在主體框架1上;且分別位于四角處的一號支撐柱2、開在一號支撐柱2外壁靠近底端面的外螺紋,設置在一號支撐柱2下方的二號支撐柱3,開在二號支撐柱3內部靠近上端面的內螺紋、固定在二號支撐柱3底面的圓盤4,開在圓盤4端面的配合孔、開在配合孔內的內螺紋和通過外螺紋嚙合在配合孔內的承重柱5、設置在承重柱5下方的車輪架6、開在車輪架6上端面的嵌裝口、插裝在車輪架6上的轉軸7和安裝在轉軸7上的走向輪8共同構成的,所述助力機構是由安裝在主體框架1下方的電機架9、安裝在電機架9上的驅動件10、安裝在驅動件10上的主動齒輪11和安裝在轉軸7上的從動齒輪12共同構成的,所述從動齒輪12與主動齒輪11嚙合;所述角度調節(jié)機構是由設置在主體框架12外側表面的支撐架13、開在支撐架13支腿端面的開口,插裝在開口內伸縮桿14、固定在伸縮桿14另一端橫梁15、套裝在橫梁15上的一號防滑套16、固定在主體邊框1外壁;且位于支撐架13下方的一對門型把手17共同構成的;所述控制機構是由安裝在橫梁15上的底板18、開在底板18上的簧槽、固定在簧槽內的墊片、設置在墊片彈簧19、固定在彈簧19上的按柄20、設置在按柄20上的一號接觸片21和設置在底板18上的二號接觸片22共同構成的,所述一號接觸片21與二號接觸片22配合;所述倒料機構是由安裝在主體框架12上的物料架23、設置在物料架23底面上的一對滑軌24、安裝在一對滑軌24上的滑件25、固定在滑件25上的承載板26、開在物料架23外壁上的出料口、開在出料口相對內壁上插裝孔、固定在插裝孔之間的轉桿27、固定在轉桿27上的擋門28、固定在承載板26上的一對配合件29、活動安裝在配合件29上活動桿30和固定在配合件29端面的鎖定螺母共同構成的,所述活動桿30另一端與擋門28兩端面固定連接;所述底板18與按柄20之間設置伸縮保護殼31;所述伸縮保護殼31是由固定在底板18上的一號中空盒和插裝在一號中空盒內的二號中空盒共同組成的;所述支撐架13為龍門架;所述驅動件10為旋轉電機;所述一號支撐柱2直徑小于二號支撐柱3的直徑;所述門型把手17上設置二號防滑套32。
本實施方案的特點為,主體框架外部呈矩形結構,主體框架外壁設置角度調節(jié)機構,角度調節(jié)機構上設置控制機構,主體框架底面設置助力機構和移動機構,主體框架上設置倒料機構,移動機構是由安裝在主體框架上;且分別位于四角處的一號支撐柱、開在一號支撐柱外壁靠近底端面的外螺紋,設置在一號支撐柱下方的二號支撐柱,開在二號支撐柱內部靠近上端面的內螺紋、固定在二號支撐柱底面的圓盤,開在圓盤端面的配合孔、開在配合孔內的內螺紋和通過外螺紋嚙合在配合孔內的承重柱、設置在承重柱下方的車輪架、開在車輪架上端面的嵌裝口、插裝在車輪架上的轉軸和安裝在轉軸上的走向輪共同構成的,助力機構是由安裝在主體框架下方的電機架、安裝在電機架上的驅動件、安裝在驅動件上的主動齒輪和安裝在轉軸上的從動齒輪共同構成的,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本技術方案中,將手推車設計成具有機械助力的手推車,在使用者推動的時候,遇到破路,可通過控制機構來使助力機構進行助力,大大減輕勞動工人的工作量。
在本實施方案中,首先應該在主體邊框1下方安裝蓄電池,將蓄電池的、驅動件10和控制機構中的一號接觸片21和二號接觸片22的接線端連接,具體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主體框架1外側表面安裝了支撐架13,在支撐架13的一對支腿端面加工開口,在開口內固定伸縮桿14,同時在一對伸縮桿14另一端固定橫梁15,在橫梁15上套裝一號防滑套16,支撐架13的支腿向下彎曲,所以拉動伸縮桿14的時候,就可以調節(jié)橫梁15的位置了,這樣就做到了適應不同身高的勞動者,同時為了更好的適應不同勞動者的身高,還在主體框架1側表面安裝了一對門型把手17,此把手為萬用把手,在其上套裝了二號防滑套32,用于增加摩擦力,并且一號支撐柱2上加工外螺紋,在二號支撐柱3上加工內螺紋,使一號支撐柱2與二號支撐柱3嚙合在一起后,可通過外螺紋與內螺紋的配合有效的進行整體高度的調節(jié),同時在二號支撐柱3底面固定圓盤4,固定方式采用焊接方式,同時在圓盤4加工了配合孔,通過內外螺紋嚙合有承重柱5,在承重柱5的另一端固定在車輪架6上,在左右相對車輪架6上插裝轉軸7、并且在轉軸7上安裝走向輪8,就這就可以推動整體裝置了,同時為了在使用者推運過程中,能得到相應的機械助力,在橫梁15上安裝了控制機構,其工作原理為:通過人工按下按柄20,二號接觸片22會與一號接觸片21進行接觸通電,然后位于電機架9上的驅動件10驅動主動齒輪11,主動齒輪11與從動齒輪12進行嚙合后,轉軸7旋轉,那么位于轉軸7上的走向輪8也會進行旋轉,就這樣得以助力,為了保證控制機構不會進行水,形成短路,在其上安裝了伸縮外殼,其是由一號中空盒和二號中空盒構成的,并且將一號中空盒的開口邊緣與底板18固定,將二號中空盒的開口邊緣與按柄20進行固定,為了方便勞動工人倒出物料,可傾斜主體邊框1,那么位于物料架23底面上的滑件25會帶著承載板26向由滑軌24上向下滑動,承載板26移動后,由于承載板26上連接了活動桿30、活動桿30的另一端連接擋門28,擋門28的一端通過轉桿27活動安裝在出料口上,所以當承載板26向前運動的時候,擋門28會向下打開。
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xiàn)了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xiàn)了本發(fā)明的原理,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