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包括預燒爐,在所述預燒爐的入口處一側設置有承載板以及推板,所述推板與驅動裝置連接,在所述承載板的一側設置有排列板,所述排列板靠近所述承載板一側的離地高度小于所述排列板遠離所述承載板一側的離地高度。在所述承載板上設置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為圓形的一部分,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所在的圓形的直徑小于或者等于待加工的鎢電極坯條的橫截面直徑。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絲杠以及與絲杠配合的絲杠螺母以及與所述絲杠的一端通過簧片式聯(lián)軸器連接的電機。這種結構的坯條預燒裝置能夠在前一根鎢電極坯條預燒完畢后自動切換到下一根,大大提高了鎢電極坯條預燒加工的效率。
【專利說明】—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預燒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由于鎢的特性,熔點高(3683°C ±20°C ),電子發(fā)射能力強,彈性模量高,蒸氣壓低,故很早就被用作熱電子發(fā)射材料。鎢由于還具有熔點高,耐腐蝕,高密度,良好的導熱和導電性,所以用鎢做成的鎢電極被廣泛用于焊接,它尤其適合用于TIG焊接以及其它類似這種工作的電極材料。純金屬鎢極的發(fā)射效率很低,且在高溫下再結晶形成等軸狀晶粒組織而使鎢絲下垂、斷裂。為克服上述缺點,適應現(xiàn)代工業(yè)新技術、新工藝的發(fā)展,各國材料工作者正致力于研究和開發(fā)各種新型電極材料。以鎢為基摻雜一些電子逸出功低的稀土氧化物,既能提高再結晶溫度,又能激活電子發(fā)射。稀土金屬氧化物具有優(yōu)良的熱電子發(fā)射能力,稀土鎢電極材料一直是替代傳統(tǒng)放射性釷鎢電極材料的開發(fā)方向。在金屬鎢中添加稀土氧化物來刺激它的電子逸出功,使得鎢電極的焊接性能得以改善:電極的起弧性能更好,弧柱的穩(wěn)定性更高,電極燒損率更小。通常的稀土添加劑有氧化鈰、氧化鑭、氧化鋯、氧化釔和氧化釷等。電極端的形狀對TIG而言是一項重要因素,當使用DCSP (直流正接)時,電極端需磨成尖狀,且其尖端角度隨著應用范圍,電極直徑,和焊接電流來改變,窄的接頭需要一較小的尖端角,當焊接非常薄的材料時,需以低電流,似針狀的最小電極來進行,以穩(wěn)定電弧,而適當?shù)慕拥仉姌O可確保容易引弧,良好的電弧穩(wěn)定度及適當?shù)暮傅缹挾?。當以AC電源來焊接時,不必磨電極端,因為使用適當?shù)暮附与娏鲿r,電極端會形成一半球狀,假如增加焊接電流,則電極端會變?yōu)闊襞轄罴翱赡苋刍廴救劢稹fu電極在加工生產過程中有一道鎢電極坯條預燒工序,該工序可以通過燃燒或高溫分解去除鎢電極坯條中含有的有機添加劑或粘結劑?,F(xiàn)在通常的做法是由操作人員將鎢電極坯條放置在預燒爐中進行預燒,這種方法由于自動化程度不高而導致效率較低?,F(xiàn)在亟需一種加工效率較高的預燒裝置。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工效率較高的鎢電極坯條預燒裝置。
[0004]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包括預燒爐,其關鍵是:在所述預燒爐的入口處一側設置有承載板以及推板,所述推板與驅動裝置連接,在所述承載板的一側設置有排列板,所述排列板靠近所述承載板一側的離地高度小于所述排列板遠離所述承載板一側的離地高度。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一,在所述排列板靠近所述承載板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擋塊。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所述擋塊遠離所述承載板一側的排列板上設置有壓緊機構,所述壓緊機構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兩個擋塊附近。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壓緊機構包括氣缸以及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連接的壓頭,所述壓頭的橫截面積小于待加工的鎢電極坯條的橫截面積。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二,在所述承載板上設置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為圓形的一部分,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所在的圓形的直徑小于或者等于待加工的鎢電極坯條的橫截面直徑。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絲杠以及與絲杠配合的絲杠螺母,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絲杠的一端連接的電機。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絲杠通過簧片式聯(lián)軸器與所述電機連接。
[0011]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0012]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包括預燒爐,在所述預燒爐的入口處一側設置有承載板以及推板,所述推板與驅動裝置連接,在所述承載板的一側設置有排列板,所述排列板靠近所述承載板一側的離地高度小于所述排列板遠離所述承載板一側的離地高度。在一根鎢電極坯條預燒完成后,排列在所述排列板上的鎢電極坯條會滾動到所述承載板上,然后由與驅動裝置連接的推板推動完成對鎢電極坯條各個部位的預燒,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搬運,能夠自動完成,這大大提高了鎢電極坯條預燒工序的加工效率。在所述排列板靠近所述承載板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擋塊,在所述擋塊遠離所述承載板一側的排列板上設置有壓緊機構,所述壓緊機構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兩個擋塊附近,所述壓緊機構包括氣缸以及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連接的壓頭,所述壓頭的橫截面積小于待加工的鎢電極坯條的橫截面積。壓緊機構與擋塊配合動作能夠保證每次只有一根鎢電極坯條被轉移到承載板上以完成預燒工序。在所述承載板上設置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為圓形的一部分,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所在的圓形的直徑小于或者等于待加工的鎢電極坯條的橫截面直徑?;瑒硬鄱沤^了鎢電極坯條在移動的過程中發(fā)生翻滾,保證預燒工序能夠順利進行。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絲杠以及與絲杠配合的絲杠螺母,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絲杠的一端連接的電機,絲杠傳動方式能夠保證鎢電極坯條在預燒過程中每次移動距離的精確性,保證預燒的質量。所述絲杠通過簧片式聯(lián)軸器與所述電機連接,簧片時聯(lián)軸器能夠保證推板在移動過程中被卡住時能夠保護電機不受到損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包括預燒爐10,在所述預燒爐10的入口處一側設置有承載板21以及推板22,所述推板22與驅動裝置30連接,在所述承載板21的一側設置有排列板23,所述排列板23靠近所述承載板21 —側的離地高度小于所述排列板23遠離所述承載板21 —側的離地高度。在所述承載板21上設置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為圓形的一部分,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所在的圓形的直徑小于或者等于待加工的鎢電極坯條40的橫截面直徑。所述驅動裝置30包括絲杠31、與絲杠31配合的絲杠螺母32以及與所述絲杠31的一端通過簧片式聯(lián)軸器34連接的電機33。在所述排列板23靠近所述承載板21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擋塊24,在所述擋塊24遠離所述承載板21 —側的排列板23上設置有兩個壓緊機構50,兩個壓緊機構50分別設置在所述兩個擋塊24附近。所述壓緊機構50包括氣缸51以及與所述氣缸51的活塞桿511連接的壓頭52,所述壓頭52的橫截面積小于待加工的鎢電極坯條40的橫截面積。
[0015]必須指出,上述實施例只是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的一些非限定性舉例說明。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會理解,在沒有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宗旨和范圍下,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修改、替換和變更,這些修改、替換和變更仍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包括預燒爐(10),其特征是:在所述預燒爐(10)的入口處一側設置有承載板(21)以及推板(22),所述推板(22)與驅動裝置(30)連接,在所述承載板(21)的一側設置有排列板(23),所述排列板(23)靠近所述承載板(21)—側的離地高度小于所述排列板(23)遠離所述承載板(21) —側的離地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承載板(21)上設置有滑動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為圓形的一部分,所述滑動槽的橫截面所在的圓形的直徑小于或者等于待加工的鎢電極坯條(40)的橫截面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驅動裝置(30 )包括絲杠(31)以及與絲杠(31)配合的絲杠螺母(32 )。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驅動裝置(30 )還包括與所述絲杠(31)的一端連接的電機(33 )。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絲杠(31)通過簧片式聯(lián)軸器(34)與所述電機(33)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項所述的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排列板(23)靠近所述承載板(21)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擋塊(2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擋塊(24)遠離所述承載板(21) —側的排列板(23)上設置有壓緊機構(5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壓緊機構(50)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兩個擋塊(24)附近。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新型鎢電極加工用坯條預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壓緊機構(50)包括氣缸(51)以及與所述氣缸(51)的活塞桿(511)連接的壓頭(52),所述壓頭(52)的橫截面積小于待加工的鎢電極坯條(40)的橫截面積。
【文檔編號】F27B9/30GK203561192SQ201320742114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fā)明者】顧進躍, 徐玄, 袁克艷, 馮孝初 申請人:深圳市威勒達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