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fā)明涉及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水臭氧高級氧化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臭氧(o3)污水處理技術于1905年應用于水處理,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臭氧化法成本的降低,被普遍認為是很有發(fā)展前景的水處理方法。臭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其氧化作用機理目前尚無肯定的研究結(jié)論,通常認為主要來自臭氧離解的oh自由基,它是發(fā)生在水中的已知氧化劑中最活潑的氧化劑,它很容易通過基型反應將各種類型的有機物氧化。oh自由基還可與其他物質(zhì)如苯衍生物等形成二次氧化基,它還能將碳酸鹽或重碳酸鹽離子氧化成可起三次氧化劑作用的碳酸根或重碳酸根。對于大規(guī)模的污水處理,如何在兼顧經(jīng)濟可行的前提下,提高臭氧的處理效率、保證污水的處理質(zhì)量,這是一項關系企業(yè)長期運營的一項重大課題。技術實現(xiàn)要素: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去除率高、經(jīng)濟可行的污水處理技術。本發(fā)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污水臭氧高級氧化處理工藝,該工藝包括向待處理水體通入臭氧和h2o2;其中臭氧和h2o2的摩爾比為0.5-0.75:1;臭氧與待處理體水體的cod的重量比為3-5:1。作為優(yōu)選,臭氧的濃度為5-10wt%。作為優(yōu)選,h2o2的濃度為0.5-2wt%。作為優(yōu)選,臭氧在待處理水體中的停留時間為40-80min。相比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提供的污水處理工藝,探討了最佳的臭氧雙氧水比例、臭氧濃度以及hco3-對水體處理過程的影響,尋求到了一種去除率高、經(jīng)濟可行的臭氧-雙氧水協(xié)同性的作用的污水處理技術。附圖說明圖1為處理試劑與toc降解率的曲線圖;圖2為雙氧水與臭氧的摩爾比與toc去除率的曲線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jié)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以下具體實施例中,均采用國標重鉻酸鉀法測定水樣的cod,使用toc分析儀測定toc。以下具體實施例中,待處理水體的指標如下表所示:表1待處理水體的指標toc(mg/l)cod(mg/l)phhco3-(mol/l)54607.2115.625以下具體實施例中,采用臭氧發(fā)生器制備臭氧,其供氣為純氧,出氣為濃度為5-10wt%的氧氣-臭氧混合氣。實施例1:向700ml待處理水體中在40min內(nèi)通入如下表所示量的o3,水體總cod為42mg,試驗開始時,水體的ph為8.05,水體的toc值為49.45mg/l,2.5h后測水體的toc值。o3通入量和水體中的toc和toc降解率如下表所示:表2o3通入量與cod的關系試驗由表2可知,單獨的臭氧在2.5h反應后,水體中的toc值仍難達50%的降解率,也未平衡。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在40min內(nèi)滴加1wt%的h2o2,使得h2o2與o3的摩爾比為0.6:1,試驗開始時,水體總cod為42mg,水體的ph為7.83。o3和h2o2的通入量和水體中的toc和toc降解率如下表所示:表3o3的量與水體總cod的比值影響試驗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對toc的去除率如圖1所示,由實施例1與實施例2的比較可知o3較佳的投加量與cod總量的重量比為4:1時較佳,且通入h2o2能有效提高對toc的去除率。實施例3:向700ml待處理水體中在40min內(nèi)滴加1wt%的h2o2,使得h2o2與o3的摩爾比滿足0.25:1、0.5:1、0.75:1、1:1、1.25:1和1.5:1,連續(xù)通入總量為168mg的o3,水體起始的toc值以及各時間段的toc值如下表所示,toc的去除率如下表所示:表4h2o2與o3的比值對toc去除率的影響試驗從上表可以看出,加了雙氧水的toc去除率都要高于單獨臭氧的,隨著雙氧水量的增加,時間對去除率曲線的斜率先是增大,在h2o2:o3=0.5-0.75:1時最大,超過該比值后,斜率基本上保持恒定。所以,最佳h2o2的投加量為h2o2:o3(摩爾比)=0.5-0.75:1。實施例4:實施例4a中,向700ml,ph=7.19待處理水體中以2.8mg/min的流量通入o3,保持o3通入60min;實施例4b中,在通入o3前,先用鹽酸將水體的ph調(diào)至2,吹氮氣2h,再使用naoh溶液將ph回調(diào)至7.19。實施例4c中,在實施例4a的基礎上,同時滴加47mg的雙氧水;實施例4d中,在實施例4b的基礎上,同時滴加47mg的雙氧水;其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表5hco3-存在對去除率的影響試驗雙氧水存在下,hco3-增加了toc去除效率。相同條件,單獨臭氧催化下,hco3-去除后toc去除率也沒有升高,可能由于hco3-的存在影響了水體的ph值,從而影響了臭氧的效率,后續(xù)需要進一步驗證這一結(jié)論。hco3-的濃度對本發(fā)明提供的雙氧水-臭氧反應沒有影響。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jù)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