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攪拌設備中的部件,尤其是指一種復合攪拌葉。
背景技術:
涂料攪拌機是涂料生產設備的組成部分之一,即攪拌系統,涂料攪拌機對涂料進行粉碎、分散、乳化、混合,通過分散盤上下劇齒的高速運轉的新型高效攪拌設備,對物料進行高速的強烈的剪切、撞擊、粉碎、分散,達到迅速混合、溶解、分散、細化的功能。是涂料等固體進行攪拌、分散、溶解的高效設備。除油漆分散機外,油漆生產設備還包含進料系統、研磨系統、調漆系統、出料及過濾系統、灌裝系統、控制系統、操作平臺、色漿生產部分組成。其中復合攪拌葉對于涂料的攪拌最為重要,涂料反應是否合理,成品是否均勻都與其有著密切的關系,而現有都復合攪拌葉中通常是三片的,猶如電扇葉,雖然這類復合攪拌葉能夠起到攪拌的作用,但是它攪拌時導致相應的設備的幅度大,振動過強,導致噪音大,其自身受到的壓力也較大,導致使用壽命不長,另外該類攪拌效率不高,無法實現事半功倍等效果,只能通過延長攪拌時間來實現良好的攪拌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噪音小,保證相應設備,攪拌效果好的復合攪拌葉。
為達到上述目的,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復合攪拌葉,包括本體,所述的本體上設有與轉動桿連接的連接孔,所述的本體端面呈圓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邊沿和連接孔之間設有若干個攪拌葉,所述的攪拌葉為梯形,且與本體連接處設有倒圓角,攪拌葉前端設有刃口,所述的攪拌葉體積為本體體積的1/20-1/10;所述的本體邊沿上沿其沿周方向均勻鉸接有若干個攪拌棒。
在上述的一種復合攪拌葉中,所述的相鄰的攪拌葉之間分別朝上和朝下依次錯開。
在上述的一種復合攪拌葉中,所述的攪拌葉與本體成110°-130°夾角。
在上述的一種復合攪拌葉中,所述的攪拌葉和本體采用不銹鋼制造。
在上述的一種復合攪拌葉中,所述的連接孔上設有若干個沿連接孔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定位塊。
所述的攪拌棒上設有若干個攪拌孔,所述的攪拌孔之間設有連通孔,連通孔內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凸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攪拌葉體積為本體體積的1/20-1/10,該特征在攪拌時能夠起到減少攪拌過程中震動過大的弊端,攪拌葉之間分別朝上和朝下依次錯開便于實現攪拌均勻,刃口能夠起到切割固體粉碎集結在一起的物質,實現攪拌加速。工作時通過攪拌葉攪拌的同時在配合攪拌棒攪拌,能夠起到攪拌更加高效等效果。攪拌棒的結構能夠使得進入其孔內的液體在離心的作用下混合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對將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示意圖。
圖2為攪拌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使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趯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復合攪拌葉,包括本體1,所述的本體上設有與轉動桿連接的連接孔2,連接孔上設有若干個沿連接孔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定位塊3。所述的本體端面呈圓形,所述的本體邊沿和連接孔之間設有若干個攪拌葉4,所述的相鄰的攪拌葉之間分別朝上和朝下依次錯開;便于實現攪拌均勻。攪拌葉與本體成110°-130°夾角,通常選用120°較為合適,它能夠實現攪拌葉承受壓力最大化且能夠實現需要攪拌的物體在其表面上自動下落,不粘在攪拌葉上。所述的攪拌葉為梯形,且與本體連接處設有倒圓角,攪拌葉為梯形便于攪拌葉受理穩(wěn)定,保證結構緊湊。攪拌葉前端設有刃口5,刃口能夠起到切割固體粉碎集結在一起的物質,實現攪拌加速。所述的攪拌葉體積為本體體積的1/20-1/10。該特征在攪拌時能夠起到減少攪拌過程中震動過大的弊端,所述的攪拌葉和本體采用不銹鋼制造。所述的本體邊沿上沿其沿周方向均勻鉸接有若干個攪拌棒6,通過攪拌棒與攪拌葉配合起到更加良好攪拌的效果。所述的攪拌棒6上設有若干個攪拌孔7,所述的攪拌孔之間設有連通孔8,連通孔內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凸塊9。攪拌棒的結構能夠使得進入連通孔8的液體在離心的作用下具有對外沖的作用,使得攪拌棒軸向的液體被攪拌的更加均勻。
以上所述僅為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實用新型,凡在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