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一種立式液壓支架立柱拆裝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28353閱讀:587來源:國知局
一種立式液壓支架立柱拆裝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電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立式液壓支架立柱拆裝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液壓支架被廣泛使用,但是液壓支架的組裝和拆解大多還停留在人手工拆裝的階段,立柱的缸徑,質量,體積都非常大,人工效率很低,而且容易出安全事故。

在組裝過程中,對于工件的垂直度和同心度要求較高,而且容易造成密封圈等零件的損壞,組裝質量難以得到保證,雖然市面上已經有較為簡單的機器,但因為結構簡單,工藝性不強,設備性能難以滿足多種規(guī)格,復雜結構的設備拆裝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立式液壓支架立柱拆裝裝置。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立式液壓支架立柱拆裝裝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面設置有剪式扶柱裝置、部件暫存裝置、頂部拆裝裝置、左豎直導向裝置、右豎直導向裝置,所述底座前面安裝有底座拆卸裝置,所述剪式扶柱裝置安裝于底座的上部,所述左豎直導向裝置安裝在底座的左側,所述右豎直導向裝置安裝在底座的右側,所述部件暫存裝置位于剪式扶柱裝置的上方,所述部件暫存裝置還安裝于左豎直導向裝置和右豎直導向裝置上,所述頂部拆裝裝置于部件暫存裝置的上方,所述頂部拆裝裝置還安裝于左豎直導向裝置和右豎直導向裝置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頂部拆裝裝置與部件暫存裝置距離一定。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底座拆卸裝置包括電機Ⅰ,所述電機Ⅰ上連接有蝸桿,所述蝸桿與渦輪嚙合,所述渦輪上安裝有底部三爪卡盤。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剪式扶柱裝置包括電機Ⅱ,所述電機Ⅱ上連接有絲杠,所述絲杠與滑塊配合,所述滑塊上安裝有左連桿、右連桿,所述左連桿與左卡鉗用銷連接,所述右連桿與右卡鉗用銷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部件暫存裝置包括減速電機,所述減速電機軸上固結有撥盤,所述撥盤前端安裝有固定銷,所述固定銷與槽輪連接,所述槽輪安裝于導向支架底部中間,所述導向支架上部安裝有收集盤,所述收集盤上固結有導向套收集槽、活柱收集槽、密封圈收集槽、防塵圈收集槽。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頂部拆裝裝置包括左導向板、右導向板,所述左導向板與左搖桿一用銷連接,所述左導向板與左搖桿二用銷連接,所述右導向板與右搖桿一用銷連接,所述右導向板與右搖桿二用銷連接,所述左搖桿一與運動執(zhí)行臂上部左端用銷連接,所述右搖桿一與運動執(zhí)行臂上部右端用銷連接,所述左搖桿二與運動執(zhí)行臂下部左端用銷連接,所述右搖桿二與運動執(zhí)行臂下部右端用銷連接,所述右搖桿二與電機Ⅲ的軸固接,所述運動執(zhí)行臂底端連接有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軸端連接有頂部三爪卡盤。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左豎直導向裝置包括左上頂板,所述左上頂板左端安裝有豎直導桿A,所述左上頂板中部安裝有左豎直絲杠,所述左豎直絲杠與電機Ⅳ的軸連接,所述左上頂板右端安裝有豎直導桿B,所述左上頂板與左下底板于豎直導桿A的中部對稱安裝。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右豎直導向裝置包括右上頂板,所述右上頂板左端安裝有豎直導桿C,所述右上頂板中部安裝有右豎直絲杠,所述右豎直絲杠與電機Ⅴ的軸連接,所述右上頂板右端安裝有豎直導桿D,所述右上頂板與右下底板于豎直導桿C的中部對稱安裝。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剪式扶柱裝置,有助于夾緊直徑不同的立柱,通過設置利用電機驅動絲杠的豎直導向裝置,有助于頂部拆裝裝置的頂部三爪卡盤抓取不同高度的部件,通過設置雙搖桿機構的頂部拆裝裝置,有助于拆卸的部件保持豎直的轉移到部件暫存裝置,通過設置帶有槽輪機構的部件暫存裝置,有助于將頂部拆裝裝置拆卸的部件精確收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02處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03處的俯視圖;

圖4為圖1中04處的結構圖;

圖5為圖1中04處的俯視圖;

圖6為圖1中05處的結構圖;

圖7為圖1中061處的結構圖;

圖8為圖1中062處的結構圖。

圖中:01、底座;02、底座拆卸裝置;021、電機Ⅰ;022、蝸桿;023、渦輪;024、底部三爪卡盤;03、剪式扶柱裝置;031、電機Ⅱ;032、絲杠;033、滑塊;034、左連桿;035、右連桿;036、左卡鉗;037、右卡鉗;04、部件暫存裝置;040、減速電機;041、撥盤;042、固定銷;043、槽輪;044、導向支架;045、收集盤;046、導向套收集槽;047、活柱收集槽;048、密封圈收集槽;049、防塵圈收集槽;05、頂部拆裝裝置;511、左導向板;512、右導向板;521、左搖桿一;522、右搖桿一;531、左搖桿二;532、右搖桿二;054、運動執(zhí)行臂;055、電機Ⅲ;056、液壓馬達;057、頂部三爪卡盤;061、左豎直導向裝置;062、右豎直導向裝置;621、左上頂板;622、右上頂板,631、豎直導桿A,632、豎直導桿C,641、左豎直絲杠;642、右豎直絲杠;651、豎直導桿B;652、豎直導桿D;661、左下底板;662、右下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和圖8,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02處的俯視圖,圖3為圖1中03處的俯視圖,圖4為圖1中04處的結構圖,圖5為圖1中04處的俯視圖,圖6為圖1中05處的結構圖,圖7為圖1中061處的結構圖,圖8為圖1中062處的結構圖。

一種立式液壓支架立柱拆裝裝置,包括底座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01上面設置有剪式扶柱裝置03、部件暫存裝置04、頂部拆裝裝置05、左豎直導向裝置061、右豎直導向裝置062,所述底座01前面安裝有底座拆卸裝置02,所述剪式扶柱裝置03安裝于底座01的上部,所述左豎直導向裝置061安裝在底座01的左側,所述右豎直導向裝置062安裝在底座01的右側,所述部件暫存裝置04位于剪式扶柱裝置03的上方,所述部件暫存裝置04還安裝于左豎直導向裝置061和右豎直導向裝置062上,所述頂部拆裝裝置05位于部件暫存裝置04的上方,所述頂部拆裝裝置05還安裝于左豎直導向裝置061和右豎直導向裝置062上。

所述頂部拆裝裝置05與部件暫存裝置04距離一定。

所述底座拆卸裝置02包括電機Ⅰ 021,所述電機Ⅰ 021上連接有蝸桿022,所述蝸桿022與渦輪023嚙合,所述渦輪023上安裝有底部三爪卡盤024。

所述剪式扶柱裝置03包括電機Ⅱ 031,所述電機Ⅱ 031上連接有絲杠032,所述絲杠032與滑塊033配合,所述滑塊033上安裝有左連桿034、右連桿035,所述左連桿034與左卡鉗036用銷連接,所述右連桿035與右卡鉗037用銷連接。

所述部件暫存裝置04包括減速電機040,所述減速電機040軸上固結有撥盤041,所述撥盤041前端安裝有固定銷042,所述固定銷042與槽輪043連接,所述槽輪043安裝于導向支架044底部中間,所述導向支架044上部安裝有收集盤045,所述收集盤045上固結有導向套收集槽046、活柱收集槽047、密封圈收集槽048、防塵圈收集槽049。

所述頂部拆裝裝置05包括左導向板511、右導向板512,所述左導向板511與左搖桿一521用銷連接,所述左導向板511與左搖桿二531用銷連接,所述右導向板512與右搖桿一522用銷連接,所述右導向板512與右搖桿二532用銷連接,所述左搖桿一521與運動執(zhí)行臂054上部左端用銷連接,所述右搖桿一522與運動執(zhí)行臂054上部右端用銷連接,所述左搖桿二531與運動執(zhí)行臂054下部左端用銷連接,所述右搖桿二532與運動執(zhí)行臂054下部右端用銷連接,所述右搖桿二532與電機Ⅲ 055的軸固接,所述運動執(zhí)行臂054底端連接有液壓馬達056,所述液壓馬達056軸端連接有頂部三爪卡盤057。

所述左豎直導向裝置061包括左上頂板621,所述左上頂板621左端安裝有豎直導桿A 631,所述左上頂板621中部安裝有左豎直絲杠641,所述左豎直絲杠641與電機Ⅳ 611的軸連接,所述左上頂板621右端安裝有豎直導桿B 651,所述左上頂板621與左下底板661于豎直導桿A 631的中部對稱安裝。

所述右豎直導向裝置062包括右上頂板622,所述右上頂板622左端安裝有豎直導桿C 632,所述右上頂板622中部安裝有右豎直絲杠642,所述右豎直絲杠642與電機Ⅴ 612的軸連接,所述右上頂板622右端安裝有豎直導桿D 652,所述右上頂板622與右下底板662于豎直導桿C 632的中部對稱安裝。

現場使用時,利用起重設備將液壓支架立柱的底座安裝在底座拆卸裝置02的底部三爪卡盤024上,同時剪式扶柱裝置03的左卡鉗036和右卡鉗037將液壓支架扶穩(wěn),電機Ⅰ 021驅動蝸桿022轉動,蝸桿022驅動渦輪023轉動,帶動立柱底座旋轉至松動,左豎直導向裝置061和右豎直導向裝置062中的電機Ⅳ 611和電機Ⅴ 612分別驅動左豎直絲杠641和右豎直絲杠642,使得頂部拆卸裝置05和部件暫存裝置04的高度改變,頂部拆卸裝置05的頂部三爪卡盤057首先將液壓支架的導向套取出,并放置在部件暫存裝置04的導向套收集槽046中,接著部件暫存裝置04中的減速電機040驅動撥盤041轉動,驅動撥盤041上安裝的固定銷042帶動槽輪043轉動,收集盤045上的導向套收集槽046,防塵圈收集槽049、密封圈收集槽048、活柱收集槽047也相應轉動到相應位置上,接著頂部三爪卡盤057依次將防塵圈、密封圈、活柱取出,并放到防塵圈收集槽049、密封圈收集槽048、活柱收集槽047中。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