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壓防爆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泄壓防爆罐,包括罐體和罐底,所述罐體和罐底均為金屬材料,所述罐底外表面設有凹痕,所述凹痕包括等厚底部及與等厚底部兩側相連的第一弧面部和第二弧面部,所述第一弧面部的半徑和第二弧面部的半徑相等,所述等厚底部的厚度N小于罐底其他部位的厚度,且等厚底部的厚度N為0.05mm—0.12mm,所述罐底對應于第一弧面部的厚度以及罐底對應于第二弧面部的厚度從等厚底部兩側至凹痕開口處呈逐漸遞增。本發(fā)明的主要用途是為了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防爆效果良好,可防止冷劑或其他高壓液化氣體儲藏罐爆炸傷人,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安全隱患,加工簡單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大規(guī)模生產加工的泄壓防爆罐。
【專利說明】泄壓防爆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冷劑或其他高壓液化氣體儲藏罐的安全防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泄壓防爆罐。
【背景技術】
[0002]制冷劑或其他高壓液化氣體儲藏罐,其內部有液化氣時壓力很大,稍有操作不當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液化氣在20攝氏度壓力為0.8兆帕,40攝氏度的壓力可以達到1.59兆帕。高壓液化氣儲蓄罐內部介質分氣、液兩相,在受到如火災等外部熱源的侵入時,一方面內部壓力迅速升高,另一方面儲蓄罐壁與蒸汽接觸的部分(干壁)溫度急劇升高而強度大大降低。這兩方面的原因極易導致儲蓄罐部分失效或者發(fā)生沸騰液體膨脹蒸汽爆炸的事故。一旦發(fā)生這種極端的境況,就會造成非常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0003]目前,制冷劑或其他高壓液化氣體的儲藏罐采用簡單的防爆裝置又無法起到安全防爆的效果,而采用安全系數(shù)高的防爆裝置如泄壓安全閥裝置等裝置,就會導致成本高過高,無疑對大規(guī)模生產加工造成弊端。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制冷劑或其他高壓液化氣體儲藏罐的安全裝置結構復雜,不便于生產加工同時成本過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安全防爆效果良好,可防止制冷劑或其他高壓液化氣體儲藏罐爆炸傷人,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安全隱患,加工簡單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大規(guī)模生產加工的泄壓防爆罐。
[000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包括罐體和罐底,所述罐體和罐底均為金屬材料,所述罐底外表面設有凹痕,所述凹痕包括等厚底部及與等厚底部兩側相連的第一弧面部和第二弧面部,所述第一弧面部的半徑和第二弧面部的半徑相等,所述等厚底部的厚度N小于罐底其他部位的厚度,且等厚底部的厚度N為0.05mm—0.12mm,所述罐底對應于第一弧面部的厚度以及罐底對應于第二弧面部的厚度從等厚底部兩側至凹痕開口處呈逐漸遞增。其中,當罐內壓力超過罐體所能承載的最大壓力時,由于在罐底設有凹痕,且凹痕底部的厚度小于罐底其他部位的厚度,罐底將從凹痕處裂開,從而使罐內的制冷劑或其他高壓液化氣體從裂開處排出達到泄壓的目的。而將凹痕設置于罐體的底部,當它的作用力向上沖擊,而罐壁絕不撕裂,防止罐體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和碎片水平擴散,從而保護水平范圍內的人和建筑而有效的防止爆炸事件的發(fā)生。凹痕的截面與呈“V”相比,在凹痕的底部與罐底的內表面形成等厚底部,等厚底部的厚度小于罐底的厚度,當罐內壓力超過罐體所能承載的最大壓力時,就會從凹痕的等厚底部裂開泄壓。等厚底部的厚度在0.05mm — 0.12mm,等厚底部的厚度在該范圍能夠較好的起到泄壓防爆的效果同時又能保證罐體的密閉性能。罐底對應于第一弧面部的厚度以及罐底對應于第二弧面部的厚度從等厚底部兩側至凹痕開口處呈逐漸遞增,弧面所能承載的彎曲應力逐漸遞增,這就會使得在凹痕在開裂的時候更加的平緩,對罐體本身帶來的沖擊就降低,從而更加能提高安全系數(shù)。
[0006]作為優(yōu)選,所述凹痕開口處至罐底的下底面形成等寬部。其中,設置等寬部,便于加工凹痕,同時凹痕開口處與等寬部上端形成接點,便于等厚底部及其兩側的弧面在開裂泄壓的過程中與罐體脫落從而提高泄壓的效果。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弧面部和第二弧面部沿等厚底部的水平中心面呈水平對稱。其中,第一弧面部和第二弧面部沿等厚底部的水平中心面呈水平對稱,便于加工,同時又能夠使得在泄壓防爆的時候對罐體的沖擊更加平緩,從而使得安全系數(shù)更高。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等厚底部的寬度L為8mm—15mm。其中,等厚底部的寬度L最優(yōu)選取10mm,開裂泄壓更加的迅速,過程更加平緩對罐體的沖擊較小。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弧面部和第二弧面部的弧面半徑在27mm — 30mm。其中,弧面半徑最優(yōu)選取27_,所起到的防爆泄壓的效果最好。
[0010]作為優(yōu)選,所述凹痕為通過沖壓或刻劃形成的刻痕。其中,凹痕采用沖壓或刻劃加工較為方便,降低成本,同時凹痕也可以采用腐蝕加工或者沖壓加工等其他加工方法。
[0011]作為優(yōu)選,所述凹痕在罐底表面整體呈不封閉的若干線狀結構。其中,凹痕采用不封閉的若干線狀結構可以保證凹痕處裂開時罐底無脫落部分,以防止傷人,進一步提高了本發(fā)明的安全性。
[0012]作為優(yōu)選,所述凹痕整體由若干同心的圓弧線結構構成。
[0013]作為優(yōu)選,所述凹痕整體為十字交叉結構。
[0014]作為優(yōu)選,所述凹痕整體為單一的弧線結構或單一的曲線結構。
[0015]因此,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安全防爆效果良好,可防止制冷劑或其他高壓液化氣體儲藏罐爆炸傷人,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安全隱患,加工簡單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大規(guī)模生產加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罐底凹痕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罐底凹痕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罐底凹痕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罐底凹痕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罐底凹痕裂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罐體1、罐底2、凹痕3、等厚底部31、第一弧面部321、第二弧面部322、等寬部33。【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0018]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泄壓防爆罐,包括罐體I和罐底2,罐底2呈內凹陷結構,如圖2所示,罐體I和罐底2分別各由一片金屬材料制成,罐身的下端面邊緣與罐底2的圓周邊緣相互層疊后卷繞連接在一起。
[0019]如圖6所示,凹痕3包括等厚底部31及與等厚底部31兩側相連的第一弧面部321和第二弧面部322,第一弧面部321的半徑和第二弧面部322的半徑相等,等厚底部31的厚度N小于罐底其他部位的厚度M,且等厚底部的厚度N為0.05mm—0.12mm,罐底對應于第一弧面部的厚度以及罐底對應于第二弧面部的厚度從等厚底部兩側至凹痕開口處呈逐漸遞增。
[0020]如圖3所示,凹痕3整體由四段同心的圓弧線結構構成。其中,如圖6、圖7所示,當罐內壓力超過罐體I所能承載的最大壓力時,由于在罐底2設有凹痕3,且凹痕3底部等厚底部31的厚度N小于罐底2其他部位的厚度M,罐底2將從凹痕3處裂開,從而使罐內的制冷劑或其他高壓液化氣體從裂開處排出達到泄壓的目的。而將凹痕3設置于罐體I的底部,當它的作用力向上沖擊,而罐壁絕不撕裂,防止罐體I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和碎片水平擴散,從而保護水平范圍內的人和建筑而有效的防止爆炸事件的發(fā)生。凹痕3的截面與呈“V”相比,在凹痕3的底部與罐底2的內表面形成等厚底部31,等厚底部31的厚度小于罐底2的厚度,當iil內壓力超過iiS體I所能承載的最大壓力時,就會從凹痕3的等厚底部31裂開泄壓。等厚底部31的厚度在0.05mm—0.12mm,等厚底部31的厚度在該范圍能夠較好的起到泄壓防爆的效果同時又能保證罐體I的密閉性能。罐底2對應于第一弧面部321的厚度以及罐底I對應于第二弧面部322的厚度從等厚底部31兩側至凹痕3開口處呈逐漸遞增,弧面結構所能承載的彎曲應力逐漸遞增,這就會使得在凹痕3在開裂的時候更加的平緩,對罐體I本身帶來的沖擊就降低,從而更加能提高安全系數(shù)。所述第一弧面部321和第二弧面部322沿等厚底部31的水平中心面呈水平對稱。其中,第一弧面部321和第二弧面部322沿等厚底部31的水平中心面呈水平對稱,便于加工,同時又能夠使得在泄壓防爆的時候對罐體I的沖擊更加平緩,從而使得安全系數(shù)更高。
[0021]如圖6所示,凹痕3開口處至罐底2的下底面形成等寬部33。其中,設置等寬部33,便于加工凹痕3,同時凹痕3開口處與等寬部33上端形成接點,便于等厚底部31及其兩側的第一弧面部321和第二弧面部322在開裂泄壓的過程中與罐體I脫落從而提高泄壓的效果。等厚底部31的厚度在0.05mm — 0.12mm。其中,等厚底部31的厚度在該范圍能夠較好的起到泄壓防爆的效果同時又能保證罐體I的密閉性能。等厚底部31的寬度L在8_—15mm。其中,等厚底部31的寬度最優(yōu)選取10mm,開裂泄壓更加的迅速,過程更加平緩對罐體I的沖擊較小。第一弧面部321和第二弧面部322的半徑在27_ — 30_。其中,弧面半徑最優(yōu)選取27mm,所起到的防爆泄壓的效果最好。凹痕3為通過刻劃形成的刻痕。其中,凹痕3采用刻劃加工較為方便,降低成本,同時凹痕3也可以采用腐蝕加工或者沖壓加工等其他加工方法。
[0022]實施例2:如圖1所示,一種泄壓防爆罐,包括罐體I和罐底2,罐底2呈內凹陷結構,如圖2所示,罐體I和罐底2分別各由一片金屬材料制成,罐身的下端面邊緣與罐底2的圓周邊緣相互層疊后卷繞連接在一起。
[0023]如圖6所示,凹痕3包括等厚底部31及與等厚底部31兩側相連的第一弧面部321和第二弧面部322,第一弧面部321的半徑和第二弧面部322的半徑相等,等厚底部31的厚度N小于罐底其他部位的厚度M,且等厚底部的厚度N為0.05mm—0.12mm,罐底對應于第一弧面部的厚度以及罐底對應于第二弧面部的厚度從等厚底部兩側至凹痕開口處呈逐漸遞增。如圖4所示,凹痕3整體為一段弧線結構。其他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
[0024]實施例3:如圖1所示,一種泄壓防爆罐,包括罐體I和罐底2,罐底2呈內凹陷結構,如圖2所示,罐體I和罐底2分別各由一片金屬材料制成,罐身的下端面邊緣與罐底2的圓周邊緣相互層疊后卷繞連接在一起。
[0025] 如圖6所示,凹痕3包括等厚底部31及與等厚底部31兩側相連的第一弧面部321和第二弧面部322,第一弧面部321的半徑和第二弧面部322的半徑相等,等厚底部31的厚度N小于罐底其他部位的厚度M,且等厚底部的厚度N為0.05mm—0.12mm,罐底對應于第一弧面部的厚度以及罐底對應于第二弧面部的厚度從等厚底部兩側至凹痕開口處呈逐漸遞增。如圖5所示,凹痕3整體為十字交叉結構。其他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泄壓防爆罐,包括罐體和罐底,所述罐體和罐底均為金屬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外表面設有凹痕,所述凹痕包括等厚底部及與等厚底部兩側相連的第一弧面部和第二弧面部,所述第一弧面部的半徑和第二弧面部的半徑相等,所述等厚底部的厚度N小于罐底其他部位的厚度,且等厚底部的厚度N為0.05mm—0.12mm,所述罐底對應于第一弧面部的厚度以及罐底對應于第二弧面部的厚度從等厚底部兩側至凹痕開口處呈逐漸遞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開口處形成有等寬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部和第二弧面部沿等厚底部的水平中心面呈水平對稱。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厚底部的寬度L為8mm——15mm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部和第二弧面部的弧面半徑在27mm—3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為通過沖壓或刻劃形成的刻痕。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在罐底表面整體呈不封閉的若干線狀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整體由若干同心的圓弧線結構構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整體為十字交叉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泄壓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整體為單一的弧線結構或單一的曲線結構。
【文檔編號】F17C1/00GK103697320SQ201310695024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fā)明者】王青, 王健 申請人: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