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壓力變送器在線檢修方法及其在線檢修系統(tǒng)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03434閱讀:879來源:國知局
壓力變送器在線檢修方法及其在線檢修系統(tǒng)與制造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壓力變送器檢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力變送器在線檢修方法及其在線檢修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變送器檢修方法是在系統(tǒng)離線時拆除變送器儀表管線進行儀表校驗,然后在系統(tǒng)在線時再進行儀表沖水排氣工作,此種檢修方法一方面需要拆除儀表管線以及回裝儀表管線,會造成接頭磨損和松動,另一方面會產生大量廢水,廢水難以收集,并且由于部分介質含有放射性,極易造成人員沾污和設備以及周圍環(huán)境沾污。另外,當系統(tǒng)在線時,由于系統(tǒng)往往高溫高壓,此時由于變送器的相關充水排氣工作無法進行,如果重要的變送器出現故障時,需進行機組狀態(tài)調整來滿足校驗條件,這會給電站發(fā)電帶來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實現無泄漏校驗,安全且操作方便的壓力變送器在線檢修方法及實現該在線檢修方法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壓力變送器在線檢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正壓取壓管線將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正壓側接口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壓器的正壓側進行密封連接,通過負壓取壓管線將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負壓側接口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壓器的負壓側進行密封連接;

S2、打壓校驗:通過所述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打壓裝置對所述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進行加壓,同時所述打壓裝置接收并處理所述壓力變送器反饋的電信號,獲得對應的電流;在所述電流為預設電流±0.5%范圍時,完成打壓校驗;

S3、充水排氣:通過所述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充水排氣裝置將除鹽水從正壓側接口或負壓側接口泵至所述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至充滿所述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將所述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的空氣排回所述充水排氣裝置,完成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

優(yōu)選地,步驟S1包括:

S1.1、分別將兩組隔離堵頭組件安裝在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送器上端的正壓排氣堵頭孔和負壓排氣堵頭孔中;所述隔離堵頭組件包括設有中心通道的堵頭、用于設置在所述堵頭一端與正壓排氣堵頭孔或負壓排氣堵頭孔的底面之間的墊圈,所述中心通道與所述正壓排氣堵頭孔或負壓排氣堵頭孔相連通;

S1.2、將正壓取壓管線一端連接在所述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正壓側接口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堵頭孔的堵頭上;

將負壓取壓管線一端連接在所述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負壓側接口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變送器的負壓側堵頭孔的堵頭上。

優(yōu)選地,步驟S2包括:

S2.1、將所述打壓裝置、正壓側接口、正壓取壓管線和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依次連通起來;所述壓力變送器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和所述壓力變送器的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隔絕;

S2.2、所述打壓裝置啟動,通過所述正壓側接口和正壓取壓管線對所述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進行加壓。

優(yōu)選地,步驟S3之前,解除所述打壓裝置或將所述打壓裝置和充水排氣裝置隔絕;

步驟S3包括:

S3.1、將所述充水排氣裝置的除鹽水罐、正壓側接口、正壓取壓管線、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壓力變送器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壓力變送器的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壓力變送器的負壓側、負壓取壓管線、負壓側接口和所述充水排氣裝置的廢液罐依次連通起來,形成一個回路;

S3.2、所述充水排氣裝置的動力泵啟動,抽取所述除鹽水罐的除鹽水,所述除鹽水通過所述正壓側接口進入所述回路內,直至充滿所述回路,多余的除鹽水通過所述負壓取壓管線和負壓側接口排至所述廢液罐內;

S3.3、將所述正壓取壓管線和負壓取壓管線自所述壓力變送器上拆下,分別將所述壓力變送器的正壓排氣堵頭孔和負壓排氣堵頭孔封堵。

優(yōu)選地,步驟S1包括:

S1.1、將正壓取壓管線一端連接在所述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正壓側接口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送器的正壓排污堵頭上;

S1.2、將負壓取壓管線一端連接在所述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負壓側接口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送器的負壓排污堵頭上。

優(yōu)選地,步驟S2包括:

S2.1、將所述打壓裝置、正壓側接口、正壓取壓管線和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依次連通起來;所述壓力變送器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和所述壓力變送器的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隔絕;

S2.2、所述打壓裝置啟動,通過所述正壓側接口和正壓取壓管線對所述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進行加壓。

優(yōu)選地,步驟S3之前,解除所述打壓裝置或將所述打壓裝置和充水排氣裝置隔絕;

步驟S3包括:

S3.1、將所述充水排氣裝置的除鹽水罐、正壓側接口、正壓取壓管線、壓力變送器的正壓排污堵頭、壓力變送器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壓力變送器的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壓力變送器的負壓排污堵頭、負壓取壓管線、負壓側接口和所述充水排氣裝置的廢液罐依次連通起來,形成一個回路;

S3.2、所述充水排氣裝置的動力泵啟動,抽取所述除鹽水罐的除鹽水,所述除鹽水通過所述正壓側接口進入所述回路,直至充滿所述回路;

S3.3、擰開壓力變送器的正壓排氣堵頭和負壓排氣堵頭,除鹽水在所述回路內因負壓充滿至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和負壓側,直至所述正壓排氣堵頭和負壓排氣堵頭冒水無氣泡,擰緊所述正壓排氣堵頭和負壓排氣堵頭;

通過所述回路的多余的除鹽水通過所述負壓取壓管線和負壓側接口排至所述廢液罐內;

S3.4、分別將所述正壓取壓管線和負壓取壓管線自所述壓力變送器的正壓排污堵頭和負壓排污堵頭上拆下。

優(yōu)選地,所述在線檢修方法中,在步驟S2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充氣排水:將所述正壓取壓管線、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壓力變送器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壓力變送器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壓力變送器的負壓側和負壓取壓管線依次連通起來,形成一個回路;通過所述充水排氣裝置將空氣泵入所述回路,通過泵入的空氣將所述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的積水排至所述充水排氣裝置。

優(yōu)選地,步驟S2中,所述打壓裝置獲得的電流超出預設電流±0.5%范圍時,調整所述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送器的零點和量程后繼續(xù)加壓,直至所述打壓裝置獲得的電流在預設電流±0.5%范圍內。

優(yōu)選地,步驟S2中,還包括:通過所述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打壓裝置對所述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送器的負壓側進行加壓,同時所述打壓裝置接收并處理所述壓力變送器反饋的電信號,獲得對應的電流。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包括正壓側接口和負壓側接口、用于連接在所述正壓側接口與壓力變送器的正壓側之間的正壓取壓管線、用于連接在所述負壓側接口與壓力變送器的負壓側之間的負壓取壓管線、用于對壓力變送器進行打壓校驗的打壓裝置、充水排氣裝置;

所述充水排氣裝置包括用于裝除鹽水的除鹽水罐、廢液罐、將所述正壓側接口和負壓側接口與所述除鹽水罐和廢液罐連通的管道、以及設置在所述管道上的動力泵;所述管道上還設有用于連接所述打壓裝置的校驗接口。

優(yōu)選地,所述正壓側接口、負壓側接口、打壓裝置和充水排氣裝置集成在一個機架上。

優(yōu)選地,所述在線檢修系統(tǒng)還包括與所述正壓取壓管線和負壓取壓管線配合、用于安裝在壓力變壓器的正壓排氣堵頭孔或負壓排氣堵頭孔上的隔離堵頭組件。

優(yōu)選地,所述隔離堵頭組件包括設有中心通道的堵頭、用于設置在所述堵頭一端的墊圈。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不需拆卸壓力變送器上的儀表管線的情況下在線完成壓力變送器的打壓校驗,有效保證儀表管線的可靠性能,減少壓力變送器的故障率,避免了機組調整狀態(tài)滿足壓力變送器檢修情況的發(fā)生,提高了機組的發(fā)電性能,防止壓力變送器內的放射性介質向周圍環(huán)境泄露,消除了人員沾污、設備沾污、環(huán)境沾污的風險,減少了核廢料的產生,安全且操作方便,縮短了壓力變送器的檢修時間。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隔離堵頭組件在堵頭孔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充水排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壓力變送器在線檢修方法,用于在不拆卸壓力變送器的儀表管線情況下對壓力變送器進行在線校驗,達到無泄漏校驗的目的。

如圖1、4所示,該壓力變送器在線檢修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正壓取壓管線2將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正壓側接口4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進行密封連接,通過負壓取壓管線3將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的負壓側接口5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進行密封連接。

S2、打壓校驗:通過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打壓裝置20對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進行加壓,同時打壓裝置20接收并處理壓力變送器10反饋的電信號,獲得對應的電流;在電流為預設電流±0.5%范圍時,完成打壓校驗。

打壓裝置20獲得的電流超出預設電流±0.5%范圍時,調整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中壓力變送器10的零點和量程后繼續(xù)加壓,直至打壓裝置20獲得的電流在預設電流±0.5%范圍內。例如,壓力變送器10輸出的對應電流是4-20mA,量程為16mA;對壓力變送器10加壓100Kpa時,根據壓力變送器10對應的預設電流是20mA,而打壓裝置20接收并處理壓力變送器10反饋的電信號,獲得對應的電為19.92-20.08mA時,則說明校驗合格,若低于19.92mA或高于20.08mA時,則需要重新加壓。

另外,根據校驗需要,打壓校驗步驟還包括:通過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打壓裝置20對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進行加壓,同時打壓裝置20接收并處理壓力變送器10反饋的電信號,獲得對應的電流。對負壓側進行加壓的校驗標準參照正壓側的校驗標準。

S3、充水排氣:通過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充水排氣裝置30將除鹽水從正壓側接口4或負壓側接口5泵至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至充滿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的空氣排回充水排氣裝置30,完成在線檢修。

通常,如圖1所示,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包括壓力變送器10、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高壓側)和負壓側(低壓側)分別通過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與需測壓系統(tǒng)(包括任何需要測壓、液位等系統(tǒng))連接,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與需測壓系統(tǒng)連接的一端分別設有二次隔離閥111、121,以控制壓力變送器10和需測壓系統(tǒng)之間的通斷;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之間還通過平衡閥13實現通斷。平衡閥13位于二次隔離閥111、121遠離需測壓系統(tǒng)的一側。壓力變送器10的上端還設有分別與其內部的正壓腔室和負壓腔室連通的正壓排氣堵頭孔14和負壓排氣堵頭孔15,堵頭孔上分別通過排氣堵頭密封;壓力變送器10的下端接有分別與其內部的正壓腔室和負壓腔室連通的正壓排污堵頭16和負壓排污堵頭17。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氣堵頭孔14、正壓腔室和正壓排污堵頭16依次連通形成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排氣堵頭孔15、負壓腔室和負壓排污堵頭17依次連通形成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

上述的在線檢修方法中,為了確保打壓校驗的準確性,在打壓校驗前還需對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進行充氣排水,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的積水排出。

充氣排水步驟可包括:將正壓取壓管線2、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壓力變送器10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11、壓力變送器10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12、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和負壓取壓管線3依次連通起來,形成一個回路;通過充水排氣裝置30將空氣泵入回路,通過泵入的空氣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的積水排至充水排氣裝置30。

正壓取壓管線2可通過連接在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氣堵頭或正壓排污堵頭16上與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連通。同樣地,負壓取壓管線3可通過連接在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排氣堵頭或負壓排污堵頭17上與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連通。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壓力變壓器在線檢修方法的一個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正壓取壓管線2將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正壓側接口4與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進行密封連接,通過負壓取壓管線3將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負壓側接口5與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進行密封連接。

連接管線前,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的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上的二次隔離閥111、121關閉;打開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之間的平衡閥13。

具體地,步驟S1包括:

S1.1、分別將兩組隔離堵頭組件6安裝在壓力變送器10上端的正壓排氣堵頭孔14和負壓排氣堵頭孔15中。

如圖1、2所示,為隔離堵頭組件6在任一個堵頭孔(正壓排氣堵頭孔14或負壓排氣堵頭孔15)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隔離堵頭組件6包括設有中心通道60的堵頭61、用于設置在堵頭61一端與堵頭孔(正壓排氣堵頭孔14或負壓排氣堵頭孔15)的底面之間的墊圈62,中心通道60與正壓排氣堵頭孔14或負壓排氣堵頭孔15相連通。通過墊圈62將堵頭61一端的四周與堵頭孔底面之間進行密封,確保堵頭61內的中心通道60與堵頭孔之間的密封連通,也避免堵頭孔側面的排氣孔與隔離堵頭組件6的堵頭61中心通道60連通。堵頭61外周可通過螺紋與堵頭孔內螺紋配合。墊圈62優(yōu)選為銅墊圈,具有一定的強度,能承受一定的壓力。

步驟S1.1之前,將原先封閉在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氣堵頭孔14和負壓排氣堵頭孔15中的堵頭拆下。

S1.2、將正壓取壓管線2一端連接在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正壓側接口4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堵頭孔14的堵頭61(隔離堵頭組件6的堵頭61)上;將負壓取壓管線3一端連接在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負壓側接口5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堵頭孔15的堵頭61上,從而實現壓力變送器10和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連接。

結合圖1、3,步驟S1還包括:

S1.3、充氣排水,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的積水排出,可通過充水排氣裝置30實現。

具體地,充氣排水操作如下:充水排氣裝置30連通大氣,將負壓側接口5、負壓取壓管線3、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負壓儀表管線12、正壓儀表管線11、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正壓取壓管線2和正壓側接口4依次連通起來,形成一個充氣排水回路;充水排氣裝置30的動力泵啟動33,泵取大氣,大氣通過負壓側接口5進入充氣排水回路中,沿著充氣排水回路從正壓側接口4返回充水排氣裝置30中,經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的積水排入充水排氣裝置30的廢液罐32內。

S2、打壓校驗。

具體地,步驟S2可包括:

S2.1、將打壓裝置20、正壓側接口4、正壓取壓管線2和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依次連通起來。

通過將平衡閥13關閉使壓力變送器10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12隔絕。此外,確保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正壓側接口4和負壓側接口5之間斷開,不連通。

S2.2、打壓裝置20啟動,通過正壓側接口4和正壓取壓管線2對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進行加壓。加壓的壓力大小根據對應的壓力變送器10進行調整。加壓主要由打壓裝置20的打壓計實現。

加壓時,壓力變送器10反饋的電信號給打壓裝置20,打壓裝置20通過其萬能表將處理獲得的電流顯示出來。根據顯示的電流與預設電流進行比較,判斷此次加壓的校驗是否合格;若不合格,調整壓力變送器10的零點和量程后繼續(xù)加壓,直至打壓裝置20獲得的電流在預設電流±0.5%范圍內。

進一步地,步驟S2還包括對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加壓校驗。操作如下:將打壓裝置20、負壓側接口5連通起來,將打壓裝置20與正壓側接口4斷開,負壓側接口5與正壓側接口4斷開;打壓裝置20啟動,通過負壓側接口5和負壓取壓管線3對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進行加壓。

打壓校驗完成后,解除打壓裝置20或將打壓裝置20和充水排氣裝置30隔絕,以進行后續(xù)的充水排氣步驟。

S3、充水排氣。

具體地,步驟S3可包括:

S3.1、將充水排氣裝置30的除鹽水罐31、正壓側接口4、正壓取壓管線2、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壓力變送器10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11、壓力變送器10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12、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負壓取壓管線3、負壓側接口5和充水排氣裝置30的廢液罐32依次連通起來,形成一個回路。

除鹽水罐31內的除鹽水可在動力泵33驅動下進入回路,在其中流通后返回廢液罐32。

S3.2、充水排氣裝置30的動力泵33啟動,抽取除鹽水罐31的除鹽水,除鹽水通過正壓側接口4進入回路內,直至充滿回路,多余的除鹽水通過負壓取壓管線3和負壓側接口5排至廢液罐32內。

其中,當除鹽水充滿回路時,回路內的空氣被排至廢液罐32,至廢液罐32不再冒氣泡,說明排氣完畢。

S3.3、將正壓取壓管線2和負壓取壓管線3自壓力變送器10上拆下,分別將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氣堵頭孔14和負壓排氣堵頭孔15封堵,完成充水排氣。

進一步地,當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的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連接需測壓系統(tǒng)的一端與二次隔離閥111、121之間的管段存在空氣時,同樣需要進行充水排氣,該充水排氣操作在步驟S3.3之前進行。該充水排氣操作可通過需測壓系統(tǒng)向該管段進行排水以排氣,也可以通過在線檢修系統(tǒng)1進行充水排氣。

通過在線檢修系統(tǒng)1對正壓儀表管線11的管段進行充水排氣,操作如下:正壓側接口4通過正壓取壓管線2與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正壓儀表管線11依次連通,打開正壓儀表管線11上的二次隔離閥111,連通正壓儀表管線11與需測壓系統(tǒng);充水排氣裝置30的動力泵啟動,抽取除鹽水,除鹽水經動力泵33流經正壓取壓管線2、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和正壓儀表管線11,通過正壓儀表管線11上的二次隔離閥111進入需測壓系統(tǒng),從而將正壓儀表管線11內的氣泡排入需測壓系統(tǒng)內部。

通過在線檢修系統(tǒng)1對負壓儀表管線12的管段進行充水排氣,可參照正壓儀表管線11的管段的充水排氣操作,使除鹽水流經負壓取壓管線3、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和負壓儀表管線12,通過負壓儀表管線12上的二次隔離閥121進入需測壓系統(tǒng),將負壓儀表管線12內的氣泡排入需測壓系統(tǒng)內部。

當系統(tǒng)不容許進入空氣的情況下,需要從需測壓系統(tǒng)中排水至在線檢修系統(tǒng)1,以排出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內的空氣。操作如下:打開正壓儀表管線11上的二次隔離閥111,使需測壓系統(tǒng)內的水流經正壓儀表管線11、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正壓取壓管線2和正壓側接口4進入充水排氣裝置30的廢液罐32內;打開負壓儀表管線12上的二次隔離閥121,使需測壓系統(tǒng)內的水流經負壓儀表管線12、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負壓取壓管線3和負壓側接口5進入充水排氣裝置30的廢液罐32內。

如圖3所示,本發(fā)明的壓力變壓器在線檢修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正壓取壓管線2將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正壓側接口4與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進行密封連接,通過負壓取壓管線3將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負壓側接口5與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進行密封連接。

連接管線前,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的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上的二次隔離閥111、121關閉;打開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之間的平衡閥13。

具體地,步驟S1包括:

S1.1、將正壓取壓管線2一端連接在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正壓側接口4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污堵頭16上;正壓取壓管線2通過正壓排污堵頭16與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儀表管線11連通。

S1.2、將負壓取壓管線3一端連接在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負壓側接口5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排污堵頭17上;負壓取壓管線3通過負壓排污堵頭17與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儀表管線12連通。

該步驟S1.1和S1.2先后進行的順序不限,實現壓力變送器10和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連接。

步驟S1還包括:

S1.3、充氣排水,將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的積水排出,可通過充水排氣裝置30實現。

具體地,充氣排水操作如下:充水排氣裝置30連通大氣,將負壓側接口5、負壓取壓管線3、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排污堵頭17、負壓儀表管線12、正壓儀表管線11、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污堵頭16、正壓取壓管線2和正壓側接口4依次連通起來,形成一個充氣排水回路;充水排氣裝置30的動力泵33啟動,泵取大氣,大氣通過負壓側接口5進入充氣排水回路中,沿著充氣排水回路從正壓側接口4返回充水排氣裝置30中,經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內的積水排入充水排氣裝置30的廢液罐32內。

對于壓力變送器10內的正壓腔室和負壓腔室的排水,可分別松開壓力變送器10上端的正壓排氣堵頭18和負壓排氣堵頭19,使得正壓腔室和負壓腔室的積水排出。

S2、打壓校驗。

具體地,步驟S2可包括:

S2.1、將打壓裝置20、正壓側接口4、正壓取壓管線2和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依次連通起來;通過將平衡閥13關閉使壓力變送器10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12隔絕。此外,確保在線檢修系統(tǒng)1的正壓側接口4和負壓側接口5之間斷開,不連通。

S2.2、打壓裝置20啟動,通過正壓側接口4和正壓取壓管線2對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進行加壓。加壓的壓力大小根據對應的壓力變送器10進行調整。

加壓時,壓力變送器10反饋的電信號給打壓裝置20,打壓裝置20通過其萬能表將處理獲得的電流顯示出來。根據顯示的電流與預設電流進行比較,判斷此次加壓的校驗是否合格;若不合格,調整壓力變送器10的零點和量程后繼續(xù)加壓,直至打壓裝置20獲得的電流在預設電流±0.5%范圍內。

進一步地,步驟S2還包括對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加壓校驗。操作如下:將打壓裝置20、負壓側接口5連通起來,將打壓裝置20與正壓側接口4斷開,負壓側接口5與正壓側接口4斷開;打壓裝置20啟動,通過負壓側接口5和負壓取壓管線3對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進行加壓。

打壓校驗完成后,解除打壓裝置20或將打壓裝置20和充水排氣裝置30隔絕,以進行后續(xù)的充水排氣步驟。

S3、充水排氣。

具體地,步驟S3可包括:

S3.1、將充水排氣裝置30的除鹽水罐31、正壓側接口4、正壓取壓管線2、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污堵頭16、壓力變送器10正壓側上連接的正壓儀表管線11、壓力變送器10負壓側上連接的負壓儀表管線12、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排污堵頭17、負壓取壓管線3、負壓側接口5和充水排氣裝置30的廢液罐32依次連通起來,形成一個回路。

除鹽水罐31內的除鹽水可在動力泵33驅動下進入回路,在其中流通后返回廢液罐32。

S3.2、充水排氣裝置30的動力泵33啟動,抽取除鹽水罐31的除鹽水,除鹽水通過正壓側接口4進入回路,直至充滿回路。

S3.3、擰開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氣堵頭18和負壓排氣堵頭19,除鹽水在回路內因負壓充滿至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和負壓側,直至正壓排氣堵頭18和負壓排氣堵頭19冒水無氣泡,擰緊正壓排氣堵頭18和負壓排氣堵頭19。

通過回路的多余的除鹽水通過負壓取壓管線3和負壓側接口5排至廢液罐32內。當廢液罐32不再冒氣泡,說明排氣完畢。

S3.4、分別將正壓取壓管線2和負壓取壓管線3自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污堵頭16和負壓排污堵頭17上拆下,完成充水排氣。

進一步地,當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的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連接需測壓系統(tǒng)的一端與二次隔離閥111、121之間的管段存在空氣時,同樣需要進行充水排氣,該充水排氣操作在步驟S3.3之前進行。該充水排氣操作可通過需測壓系統(tǒng)向該管段進行排水以排氣,也可以通過在線檢修系統(tǒng)1進行充水排氣。

通過在線檢修系統(tǒng)1對正壓儀表管線11的管段進行充水排氣,操作如下:正壓側接口4通過正壓取壓管線2與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污堵頭16、正壓儀表管線11依次連通,打開正壓儀表管線11上的二次隔離閥111,連通正壓儀表管線11與需測壓系統(tǒng);充水排氣裝置30的動力泵33啟動,抽取除鹽水,除鹽水經動力泵33流經正壓取壓管線2、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污堵頭16和正壓儀表管線11,通過正壓儀表管線11上的二次隔離閥111進入需測壓系統(tǒng),從而將正壓儀表管線11內的氣泡排入需測壓系統(tǒng)內部。

通過在線檢修系統(tǒng)1對負壓儀表管線12的管段進行充水排氣,可參照正壓儀表管線11的管段的充水排氣操作,使除鹽水流經負壓取壓管線3、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排污堵頭17和負壓儀表管線12,通過負壓儀表管線12上的二次隔離閥121進入需測壓系統(tǒng),將負壓儀表管線12內的氣泡排入需測壓系統(tǒng)內部。

當系統(tǒng)不容許進入空氣的情況下,需要從需測壓系統(tǒng)中排水至在線檢修系統(tǒng)1,以排出正壓儀表管線11和負壓儀表管線12內的空氣。操作如下:打開正壓儀表管線11上的二次隔離閥111,使需測壓系統(tǒng)內的水流經正壓儀表管線11、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污堵頭16、正壓取壓管線2和正壓側接口4進入充水排氣裝置30的廢液罐32內;打開負壓儀表管線12上的二次隔離閥121,使需測壓系統(tǒng)內的水流經負壓儀表管線12、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排污堵頭17、負壓取壓管線3和負壓側接口5進入充水排氣裝置30的廢液罐32內。

本發(fā)明的壓力變送器的在線檢修系統(tǒng),可用于實現上述的壓力變送器在線檢修。結合圖1、4及圖3所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在線檢修系統(tǒng)1包括正壓側接口4和負壓側接口5、用于連接在正壓側接口4與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側之間的正壓取壓管線2、用于連接在負壓側接口5與壓力變送器10的負壓側之間的負壓取壓管線3、用于對壓力變送器10進行打壓校驗的打壓裝置20、充水排氣裝置30。

其中,充水排氣裝置30包括用于裝除鹽水的除鹽水罐31、廢液罐32、將正壓側接口4和負壓側接口5與除鹽水罐31和廢液罐32連通的管道、以及設置在管道上的動力泵33。

管道上還設有用于連接打壓裝置20的校驗接口34。管道上還設有與外界大氣連通的大氣接口35,并在大氣接口35處設有隔離閥控制管道與外界大氣的通斷。

此外,管道上還分布有數個隔離閥,分別實現正壓側接口4與負壓側接口5之間、正壓側接口4與校驗接口之間、負壓側接口5與校驗接口之間、動力泵與正壓側接口4之間、動力泵與負壓側接口5之間等處的通斷。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在線檢修系統(tǒng)1還包括與正壓取壓管線2和負壓取壓管線3配合的隔離堵頭組件6,用于安裝在壓力變送器10的正壓排氣堵頭孔14和負壓排氣堵頭孔15中,分別實現正壓取壓管線2和壓力變送器10正壓側的連通,以及負壓取壓管線3和壓力變送器10負壓側的連通。

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隔離堵頭組件6包括設有中心通道60的堵頭61、用于設置在堵頭61一端的墊圈62。在堵頭孔(正壓排氣堵頭孔14或負壓排氣堵頭孔15)上時,堵頭61緊密配合在堵頭孔中,墊圈62設置在堵頭孔底面和堵頭61一端之間,將堵頭61一端的四周與堵頭孔底面之間進行密封,確保堵頭61內的中心通道60與堵頭孔之間的密封連通,以及避免堵頭孔側面的排氣孔通過堵頭孔與中心通道60連通。

堵頭61外周可通過螺紋與堵頭孔內螺紋配合。墊圈62優(yōu)選為銅墊圈,具有一定的強度,能承受一定的壓力。

優(yōu)選地,正壓側接口4、負壓側接口5、打壓裝置20和充水排氣裝置30集成在一個機架上,形成一個整體的設備,一體實現對壓力變送器10的打壓校驗和壓力變送器10所在的壓力變送器系統(tǒng)的充水排氣。

綜上,本發(fā)明的壓力變送器在線檢修方法及在線檢修系統(tǒng),可在不需拆卸壓力變送器上的儀表管線的情況下對壓力變送器進行打壓校驗,有效保證儀表管線的可靠性能,減少壓力變送器的故障率,避免了機組調整狀態(tài)滿足壓力變送器檢修情況的發(fā)生,提高了機組的發(fā)電性能,防止壓力變送器內的放射性介質向周圍環(huán)境泄露,消除了人員沾污、設備沾污、環(huán)境沾污的風險,減少了核廢料的產生,安全且操作方便,縮短了壓力變送器的檢修時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