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變壓器的生產線領域技術,尤其是公開一種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包括有線圈輸送裝置和沿該線圈輸送裝置之線圈輸送方向依次設置的線圈上治具裝置、第一裝磁芯裝置、治具旋轉裝置、第二裝磁芯裝置和裝輔助夾裝置,其中,該第一裝磁芯裝置與第二裝磁芯裝置均包括有依次連接的磁芯進料機構、磁芯上膠機構和插磁芯機構。其利用沿該線圈輸送裝置之線圈輸送方向依次設置的線圈上治具裝置、第一裝磁芯裝置、治具旋轉裝置、第二裝磁芯裝置和裝輔助夾裝置,實現(xiàn)對于線圈、兩磁芯和輔助夾的自動化生產組裝,取代了傳統(tǒng)的人工組裝方式,大大提高了變壓器的生產組裝效率,并可大幅降低產品不良率,以及避免人工管理所帶來的諸多困擾。
【專利說明】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變壓器的生產線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變壓器的自動組裝線的前段設備。
【背景技術】
[0002]變壓器是當前各種消費類電子產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之一,變壓器是一種利用電磁互感應,變換電壓、電流和阻抗的器件。變壓器的功能主要有電壓變換、電流變換、阻抗變換、隔離(隔離變壓器)、穩(wěn)壓(磁飽和變壓器)等。
[0003]變壓器由線圈繞組(浸漆線圈,起電流通路作用)、磁芯(為磁通通路,起降低漏磁作用,形狀一般有E型、C型、XED型、ED型和CD型)、阻燃骨架、外殼(起屏蔽和固定作用)等組成。變壓器的工作原理:當初級線圈加上交復信號后,初級線圈將產生交變磁場;交變磁場通過磁芯感應到次級線圈上,于是在次級線圈中產生感應電壓;該感應電壓的頻率與初級外加信號相同,而電壓值則取決于次級線圈的匝數(shù)多少。輸出功率則決定于外接負載和初級輸入信號的功率;因此,正確的設計初、次級線圈的圈數(shù)比即可得到需要的次級輸出電壓值。
[0004]如圖1和圖2所示,為一種專適用于汽車倒車雷達的電子產品使用的變壓器,其主要包括有外殼101、線圈繞組102和兩磁芯103,線圈繞組102設置有橫向貫穿線圈的軸孔104,兩磁芯103彼此對向套裝于線圈繞組102外,磁芯103的中心柱105插入線圈繞組102的軸孔104中,再由外殼101緊包覆住線圈繞組102和兩磁芯103。
[0005]目前,市面上還沒有針對前述變壓器的自動組裝設備,主要采用的還是勞動密集型的純手工組裝生產線,一條生產線所需要的勞動人數(shù)眾多,不但成本高、生產效率低下、品質不良率居高不下,而且?guī)砩a管理上的諸多困擾。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可以將線圈繞組和兩磁芯自動組裝在一起,完成變壓器生產組裝之燒烤前的前段工序,減少人力。
[0007]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0008]一種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包括有線圈輸送裝置和沿該線圈輸送裝置之線圈輸送方向依次設置的線圈上治具裝置、第一裝磁芯裝置、治具旋轉裝置、第二裝磁芯裝置和裝輔助夾裝置,其中,該第一裝磁芯裝置與第二裝磁芯裝置均包括有依次連接的磁芯進料機構、磁芯上膠機構和插磁芯機構。
[0009]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線圈上治具裝置包括有線圈方向檢測器和線圈旋轉機構。
[0010]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磁芯進料裝置包括有磁芯料盒、移磁芯機械手、磁芯移位機構,其中,該磁芯料盒和磁芯移位機構分別位于線圈輸送裝置的兩側,該移磁芯機械手橫跨線圈輸送裝置,連接于磁芯料盒和磁芯移位機構之間;并第一裝磁芯裝置之磁芯料盒與第二裝磁芯裝置的磁芯料盒位于線圈輸送裝置的同一側,第一裝磁芯裝置的磁芯移位機構與第二裝磁芯裝置的磁芯移位機構位于線圈輸送裝置的同一另側。
[0011]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磁芯上膠機構為移印式上膠機構。
[0012]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插磁芯機構為90度旋轉式插磁芯機構。
[0013]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裝輔助夾裝置包括有依次連接的輔助夾進料機構和裝輔助夾機構。
[0014]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還包括有摩磁芯裝置,該摩磁芯裝置設置于第二裝磁芯裝置之后,裝輔助夾裝置之前。
[0015]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還包括有產品檢測裝置,該產品檢測裝置依線圈輸送方向設置于裝輔助夾裝置的后側。
[0016]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還包括有排不良機構,該排不良機構依線圈輸送方向設置于產品檢測裝置的后側。
[0017]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還包括有產品出料機械手,該產品出料機械手依線圈輸送方向設置于產品檢測裝置的后側。
[0018]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利用沿該線圈輸送裝置之線圈輸送方向依次設置的線圈上治具裝置、第一裝磁芯裝置、治具旋轉裝置、第二裝磁芯裝置和裝輔助夾裝置,實現(xiàn)對于線圈、兩磁芯和輔助夾的自動化生產組裝,取代了傳統(tǒng)的人工組裝方式,大大提高了變壓器的生產組裝效率,并可大幅降低產品不良率,以及避免人工管理所帶來的諸多困擾。進一步將第一裝磁芯裝置之磁芯料盒與第二裝磁芯裝置的磁芯料盒位于線圈輸送裝置的同一側,第一裝磁芯裝置的磁芯移位機構與第二裝磁芯裝置的磁芯移位機構位于線圈輸送裝置的同一另側,結合治具旋轉裝置的使用,可使設備整體布局合理,保持結構緊湊性,占地面積少,也加大了磁芯料盒的空間體積。以及,利用摩磁芯裝置帶動兩磁芯相對微量擺動,使其緊貼面摩擦,從而達到兩磁芯的貼合平面充分接觸的功效,保證產品磁性工作性能。
[0019]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技術手段及其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和功能,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一種需要被生產組裝之變壓器的組裝立體示意圖。
[0021]圖2是該種需要被生產組裝之變壓器的分解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設備所組裝之產品組件的分解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設備所組裝之產品組件的組裝圖。
[0025]附圖標識說明:
[0026]10、機架20、線圈輸送裝置 30、線圈上治具裝置
[0027]40、第一裝磁芯裝置41、磁芯進料機構 411、磁芯料盒
[0028]412、移磁芯 機械手 413、磁芯移位機構 42、磁芯上膠機構
[0029]43、插磁芯機構 50、治具旋轉裝置 60、第二裝磁芯裝置[0030]61、磁芯進料機構611、磁芯料盒612、移磁芯機械手
[0031]613磁芯移位機構 62、磁芯上膠機構63、插磁芯機構
[0032]70、摩磁芯裝置80、裝輔助夾裝置81、輔助夾進料機構
[0033]82、裝輔助夾機構91、產品檢測裝置92、排不良機構
[0034]93、產品出料機械手94、產品料盤95、料盤移位機構
[0035]101、外殼102、線圈繞組103、磁芯
[0036]104、軸孔105、中心柱106、凹槽
[0037]107、輔助夾
【具體實施方式】
[0038]請參照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該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包括有機架10和設置于機架10上的線圈輸送裝置20,以及沿該線圈輸送裝置20之線圈輸送方向依次設置有線圈上治具裝置30、第一裝磁芯裝置40、治具旋轉裝置50、第二裝磁芯裝置60、摩磁芯裝置70、裝輔助夾裝置80、產品檢測裝置91、排不良機構92、產品出料機械手93和產品料盤94。
[0039]其中,所述線圈 輸送裝置20用于自動將線圈向前輸送,線圈輸送裝置20包括有線圈輸送帶21和治具輸送帶22,治具輸送帶22上設置有用于置放線圈的治具,利用該治具的定位作用使線圈102可以在線圈輸送裝置20上平穩(wěn)地輸送和與其它部件正確地組裝。
[0040]所述線圈上治具裝置30用于將線圈102正確地置放于前述線圈輸送裝置上的治具上,線圈上治具裝置30最好包括有線圈方向檢測器和線圈旋轉機構,由于線圈102兩側引腳的數(shù)量不同,因此該線圈方向檢測器可以通過檢測線圈一側之引腳的數(shù)量來準確判斷線圈的方向,如果線圈方向不正確,則控制線圈旋轉機構將線圈旋轉180度再放置于治具上。
[0041]所述第一裝磁芯裝置40用于將第一個磁芯103插裝于線圈102上,第二裝磁芯裝置60用于將第二個磁芯103插裝于線圈102的另一側,該第一裝磁芯裝置40與第二裝磁芯裝置60結構相同,均包括有依次連接的磁芯進料機構41 (61)、磁芯上膠機構42 (62)和插磁芯機構43 (63)。該磁芯進料裝置41 (61)包括有磁芯料盒411 (611)、移磁芯機械手412 (612)和磁芯移位機構413 (613),針對磁芯料盒設置有料盒移位裝置,其中,該磁芯料盒411 (611)和磁芯移位機構413 (613)分別位于線圈輸送裝置20的兩側,并第一裝磁芯裝置40之磁芯料盒411與第二裝磁芯裝置60的磁芯料盒611位于線圈輸送裝置20的同一偵1J,第一裝磁芯裝置40的磁芯移位機構413與第二裝磁芯裝置60的磁芯移位機構613位于線圈輸送裝置20的同一另側,使設備整體布局合理,保持結構緊湊性,占地面積少,也加大了磁芯料盒411 (611)的空間體積。該移磁芯機械手412 (612)橫跨線圈輸送裝置20,連接于磁芯料盒411 (611)和磁芯移位機構413 (613)之間。由移磁芯機械手412 (612)將磁芯103從磁芯料盒411 (611)中吸取后,再轉移動磁芯移位機構413 (613)端,由磁芯移位機構413 (613)將磁芯103推送至磁芯上膠機構42 (62)中;該磁芯上膠機構42 (62)可以采用移印式上膠機構,磁芯上膠機構42 (62)用于將膠液注入磁芯103之環(huán)繞中心柱105的凹槽106中,當磁芯103與線圈102套裝后,該膠液可以與線圈102側面接觸,而將線圈102與磁芯103牢固粘結在一起。所述插磁芯機構43 (63)可以采用直線推移式插磁芯機構,也或以采用90度旋轉式插磁芯機構。
[0042]所述治具旋轉裝置50設置于前述第一裝磁芯裝置40和第二裝磁芯裝置60之間,用于將裝有線圈102和第一磁芯103的治具旋轉180度,使線圈102未安裝磁芯的軸孔開口面向第二裝磁芯裝置60之插磁芯機構63,便于第二磁芯103的安裝作業(yè)。
[0043]所述摩磁芯裝置70用于將兩磁芯103緊貼,并帶動兩磁芯103相對微量擺動,使其緊貼面摩擦,從而達到兩磁芯103的貼合平面充分接觸的功效。
[0044]結合圖4和圖5所示,所述裝輔助夾裝置80用于將輔助夾107安裝于前述已安裝兩磁芯103的組件上,利用該輔助夾107以緊夾持住兩磁芯103固定于線圈102上,以在后續(xù)的燒烤工序中保持不松動,從而保證產品品質。該裝輔助夾裝置80包括有依次連接的輔助夾進料機構81和裝輔助夾機構82,該輔助夾進料機構81可以采用震動盤自動進料機構,裝輔助夾機構82可以采用直推式自動裝輔助夾機構。
[0045]產品檢測裝置91用于檢測產品功能和性能參數(shù),排不良機構92用于推出前述產品檢測裝置91所檢出的不良品,該產品檢測裝置91依線圈輸送方向設置于裝輔助夾裝置92的后側。產品出料機械手93用于將通過檢測的產品置放于產品料盤94上,針對該產品料盤94還設置料盤移位裝置95,以配合出料機械手93使用,便于將產品整齊排列置放于產品料盤94中。
[004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線圈輸送裝置和沿該線圈輸送裝置之線圈輸送方向依次設置的線圈上治具裝置、第一裝磁芯裝置、治具旋轉裝置、第二裝磁芯裝置和裝輔助夾裝置,其中,該第一裝磁芯裝置與第二裝磁芯裝置均包括有依次連接的磁芯進料機構、磁芯上膠機構和插磁芯機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上治具裝置包括有線圈方向檢測器和線圈旋轉機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進料裝置包括有磁芯料盒、移磁芯機械手、磁芯移位機構,其中,該磁芯料盒和磁芯移位機構分別位于線圈輸送裝置的兩側,該移磁芯機械手橫跨線圈輸送裝置,連接于磁芯料盒和磁芯移位機構之間;并第一裝磁芯裝置之磁芯料盒與第二裝磁芯裝置的磁芯料盒位于線圈輸送裝置的同一側,第一裝磁芯裝置的磁芯移位機構與第二裝磁芯裝置的磁芯移位機構位于線圈輸送裝置的同一另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上膠機構為移印式上膠機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磁芯機構為90度旋轉式插磁芯機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裝輔助夾裝置包括有依次連接的輔助夾進料機構和裝輔助夾機構。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摩磁芯裝置,該摩磁芯裝置設置于第二裝磁芯裝置之后,裝輔助夾裝置之前。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產品檢測裝置,該產品檢測裝置依線圈輸送方向設置于裝輔助夾裝置的后側。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排不良機構,該排不良機構依線圈輸送方向設置于產品檢測裝置的后側。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變壓器自動組裝前段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產品出料機械手,該產品出料機械手依線圈輸送方向設置于產品檢測裝置的后側。
【文檔編號】H01F41/00GK203617122SQ201320736843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fā)明者】吳章榮 申請人:東莞市康賽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