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光伏組件,尤其涉及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
背景技術:
1、目前光伏接線盒線纜的公母連接頭插接后,公母連接頭拔出分離比較困難,需要使用專用的工具才能拔出,對于日常光伏組件公母頭插拔或沒有專用工具的情況下組件維修非常不方便,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2、如圖4所示的常規(guī)的母連接插頭,母連接頭主體邊緣與套件邊緣固定連接,將公頭卡接固定槽封閉在內,公連接插頭插入后,卡接塊卡入公頭卡接固定槽內,不方便卡接塊與公頭卡接固定槽分離,對于沒有攜帶專用拔出工具的情況下,不方便的將公母連接插頭分離,使用有局限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2、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包括母連接頭主體,母連接頭主體通過連接件與套件固定連接,套件兩側均設有擠壓結構。
3、進一步,所述擠壓結構包括支撐臂和擠壓塊,支撐臂一端與擠壓塊一端固定,支撐臂另一端與套件固定。
4、進一步,所述支撐臂與套件連接處設有公頭卡接固定槽。
5、進一步,所述支撐臂采用薄壁設計,厚度在0.5~1mm之間,長度在1~2mm之間,并具有彈性。
6、進一步,所述擠壓塊采用厚壁設計,厚度在2~3mm之間。
7、進一步,所述擠壓塊內側設有滑動臂一,滑動臂一采用圓弧設計。
8、進一步,所述擠壓塊與母連接頭主體之間設有形變口。
9、進一步,所述套件端部設有彈性橡膠墊片。
10、進一步,所述母連接頭主體與公連接件主體滑動配合連接,連接件和套件均與公連接件主體滑動配合連接。
11、進一步,所述公連接件主體兩側設有卡接塊,卡接塊具有彈性,卡接塊卡接在公頭卡接固定槽內,卡接塊上設有滑動臂二,滑動臂二與滑動臂一貼合。
12、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13、1.按壓兩個擠壓結構,兩個擠壓結構相向移動,將卡接在母連接插頭內的公連接插頭擠壓分離,方便公母連接插頭的分離拔出,對于沒有攜帶專用拔出工具的情況下,能夠快速、方便的將公母插頭分離,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和沒有局限性;
14、2.支撐臂主要作用為對擠壓塊起到支撐作用,同時該支撐臂采用薄壁設計,支撐臂的厚度相對于擠壓塊比較薄,能保證本身的強度外,也具有一定的彈性功能;當公連接插頭插入母連接插頭時,擠壓擠壓塊向外移動,帶動支撐臂能夠向外發(fā)生一定的彈性形變,公連接插頭上的卡接塊卡接進公頭卡接固定槽后,支撐臂恢復原狀,不影響公母頭卡接固定的牢靠度;
15、3.該滑動臂一的壁面采用圓弧設計,主要作用在公連接插頭插入時,滑動臂一與卡接塊上設置的滑動臂二發(fā)生滑動,起到很好的自然過渡作用,更加方便公連接插頭的快速插入和拔出,弧度大小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
1.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母連接頭主體(6),母連接頭主體(6)通過連接件(7)與套件(8)固定連接,套件(8)兩側均設有擠壓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結構包括支撐臂(2)和擠壓塊(4),支撐臂(2)一端與擠壓塊(4)一端固定,支撐臂(2)另一端與套件(8)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臂(2)與套件(8)連接處設有公頭卡接固定槽(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臂(2)采用薄壁設計,厚度在0.5~1mm之間,長度在1~2mm之間,并具有彈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塊(4)采用厚壁設計,厚度在2~3mm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擠壓塊(4)的內側均設有滑動臂一(3),滑動臂一(3)采用圓弧設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塊(4)與母連接頭主體(6)之間設有形變口(5),形變口(5)的寬度在0.5~1mm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8)端部設有彈性橡膠墊片。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連接頭主體(6)與公連接件主體(9)滑動配合連接,連接件(7)和套件(8)均與公連接件主體(9)滑動配合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便于插拔的光伏線纜母連接插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連接件主體(9)兩側設有卡接塊(10),卡接塊(10)具有彈性,卡接塊(10)卡接在公頭卡接固定槽(1)內,卡接塊(10)上設有滑動臂二(11),滑動臂二(11)與滑動臂一(3)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