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池包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模組。
背景技術:
1、電池模組的性能(如容量、輸出功率、循環(huán)壽命)直接受到工作溫度的影響。高溫可能導致電池老化加速、容量衰退,并可能引起熱失控;低溫則會降低電池的放電能力。因此,精確的溫度監(jiān)測是保障電池安全和效率的基礎。在大型電池模組中,由于電流分布不均、散熱條件差異等因素,不同位置的電池單元可能經(jīng)歷不同的溫度變化,這要求溫度檢測裝置不僅要準確,還要具備多點監(jiān)測能力,以便捕捉到模組內的溫度梯度。
2、早期的電池模組的溫度檢測依賴于簡單的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如熱敏電阻(ntc)或熱電偶。如今大多數(shù)電池模組的溫度檢測采用非接觸式紅外溫度傳感器、光纖溫度傳感器以及集成在電池內部的微型傳感器等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池模組的溫度檢測的準確性,但現(xiàn)有技術仍然存在電池模組的溫度檢測不準確以及成本過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模組,至少可以解決電池模組溫度采集不夠準確以及成本過高的問題。
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池模組,包括:
3、電芯組件,所述電芯組件包括至少一塊電芯;
4、檢測元件,所述檢測元件設置于所述電芯組件以檢測所述電芯的溫度;
5、電路板,所述電路板設置于所述電芯組件,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導電連接部,所述導電連接部與所述電路板一體成型并與所述檢測元件電連接。
6、進一步地,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懸空部,所述懸空部朝向所述電路板的外邊緣翻折形成所述導電連接部。
7、進一步地,所述電路板的邊緣設置有縫隙,所述縫隙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縫隙段和與所述第一縫隙段連接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縫隙段,位于所述電路板邊緣且由所述第一縫隙段和所述第二縫隙段圍設的區(qū)域形成所述懸空部,所述懸空部朝向所述電路板的外邊緣翻折并凸出于所述電路板的外邊緣以形成所述導電連接部。
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縫隙段的寬度為0.5毫米至1.5毫米。
9、進一步地,所述懸空部的翻折處與所述第二縫隙段遠離所述第一縫隙段的一端之間具有預定距離。
10、進一步地,所述預定距離的長度為2毫米至5毫米。
11、進一步地,所述導電連接部上設置有定位孔,所述電芯上設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穿設于所述定位孔內。
12、進一步地,所述定位件與所述定位孔之間為間隙配合。
13、進一步地,所述電池模組還包括匯流排,所述匯流排與所述電芯的極耳電連接,所述檢測元件塑封在所述匯流排上并與所述導電連接部電連接。
14、進一步地,所述電芯組件包括多個所述電芯,多個所述電芯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導電連接部和所述檢測元件均為多個,且所述導電連接部和所述檢測元件一一對應地設置;
15、其中,一個所述電芯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檢測元件。
16、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至少具備如下效果:電芯組件可以包括一個電芯也可以包括多個電芯。在本實施例中,電芯組件由多個電芯組成,將多個電芯按照預先設定的形狀進行排列好并進行捆扎固定。檢測元件設置在電芯組件上以對電芯組件的溫度進行實時的檢測。為了保證本實用新型的電芯組件的溫度檢測更準確,因此在電芯組件上安裝多個檢測元件以對電芯組件工作時的溫度進行多方位的檢測以供后續(xù)為電芯組件進行相應的降溫。電路板設置于電芯組件上并通過與電路板一體成型的導電連接部與檢測元件電連接在一起,檢測元件采集的電芯組件的溫度數(shù)據(jù)可以通過電路板傳輸至相應的裝置以供分析,為后續(xù)電池模組的散熱和維護提供確切的數(shù)據(jù)。
17、也即是說,相對于現(xiàn)有的電池模組而言,使用本申請的電池模組時,因為導電連接部與電路板采用一體成型的方式,無需設置其他導電結構或者連接結構來連接檢測元件,大大節(jié)約了電池模組的生產(chǎn)制造成本。此外,一體成型設置在電路板上的導電連接部能夠實時傳輸檢測元件檢測得到的信號,相對于額外設置其他導電結構傳遞信號的方式而言,本實施例中的連接方式在信號傳遞方面更加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能夠保證檢測元件檢測的精確性。
1.一種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30)上設置有懸空部,所述懸空部朝向所述電路板(30)的外邊緣翻折形成所述導電連接部(31)。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30)的邊緣設置有縫隙(32),所述縫隙(32)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縫隙段(321)和與所述第一縫隙段(321)連接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縫隙段(322),位于所述電路板(30)邊緣且由所述第一縫隙段(321)和所述第二縫隙段(322)圍設的區(qū)域形成所述懸空部,所述懸空部朝向所述電路板(30)的外邊緣翻折并凸出于所述電路板(30)的外邊緣以形成所述導電連接部(31)。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縫隙段(322)的寬度為0.5毫米至1.5毫米。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懸空部的翻折處與所述第二縫隙段(322)遠離所述第一縫隙段(321)的一端之間具有預定距離。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距離的長度為2毫米至5毫米。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連接部(31)上設置有定位孔(33),所述電芯(11)上設置有定位件(12),所述定位件(12)穿設于所述定位孔(33)內。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2)與所述定位孔(33)之間為間隙配合。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模組還包括匯流排(40),所述匯流排(40)與所述電芯(11)的極耳電連接,所述檢測元件(20)塑封在所述匯流排(40)上并與所述導電連接部(31)電連接。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芯組件(10)包括多個所述電芯(11),多個所述電芯(11)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導電連接部(31)和所述檢測元件(20)均為多個,且所述導電連接部(31)和所述檢測元件(20)一一對應地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