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裝置及瑞克接收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861386閱讀:24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裝置及瑞克接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無線信道傳播環(huán)境中,無線信號從發(fā)射天線經過多個路徑到達接收天線的傳播現象被稱為多徑。由于受到多徑傳播的影響,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信號會經過不同的傳輸路徑到達基站。在碼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信系統(tǒng)中,利用各傳輸路徑不同的衰落和延遲,通過多徑合并的方法來提高系統(tǒng)性能。在CDMA通信系統(tǒng)中,信號傳輸路徑的精確定位決定著通信系統(tǒng)的性能?,F有技術中,為了降低計算量的開銷,一般采用下述兩種方法來對傳輸路徑進行
管理第一種方式采用多徑搜索的方式來確定多徑信息。通過本地存儲的參考信號與終端發(fā)來的參考信號進行相干和非相干累加計算,從而得到延遲功率(PDP,Power DelayProfile),然后根據PDP中的峰值來確定徑位置,最終得到徑信息輸出。但是在多徑搜索過程中,多徑搜索的過采倍數一般是2倍過采,當兩條徑相距很近時,會出現胖徑現象(即在延遲功率中選擇的峰值是兩條徑的中間某個位置,而不是兩條徑的真實徑位置),如果不對胖徑處理,則多徑搜索的結果可能與真實的徑位置最大有1/2碼片(chip)的偏差,因此確定出的徑信息的準確性較低。第二種方式采用多徑跟蹤的方式來確定多徑信息。多徑跟蹤是指對已有的徑進行跟蹤,根據跟蹤結果,確定徑的具體位置。多徑跟蹤的精度高(可以插值到l/8chip),當兩條徑相距很近時,兩條徑跟蹤的結果會合并到一條徑上。但是在多徑跟蹤過程中,強徑和次強徑跟蹤的結果可能均不正確,均需要按一定準則進行調整。如果多徑跟蹤之間沒有用校正方法,當多徑跟蹤超過一定范圍時就以多徑搜索的徑信息為準,這就導致很多次解擾解擴時都是以多徑搜索的結果為準,由于多徑搜索的誤差較大,所以導致徑跟蹤性能下降。由上述可知,采用多徑搜索的方式得到的結果是長期的統(tǒng)計結果,但由于是2倍過采,所以其徑位置附近存在徑的置信度高,但其精度差,得到的多徑信息的準確性較低。而采用多徑跟蹤的方式得到的結果精度高(可以插值到l/8chip),但由于統(tǒng)計時間短,容易受信道衰落,干擾和噪聲的影響,因此多徑跟蹤得到的多徑信息準確性也較低。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多徑信息確定方法得到的多徑信息準確性較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及裝置,能夠較好地提高確定多徑信息的準確性。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包括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和第二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徑信息集合是通過多徑跟蹤方式得到的第一徑信息構成的集合,第一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是多徑搜索的方式得到的第二徑信息構成的集合,第二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針對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的第一徑,按照預設順序依次執(zhí)行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三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將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作為確定出的多徑信息輸出。通過多徑跟蹤和多徑搜索的方式分別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和第二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徑信息集合是通過多徑跟蹤方式得到的第一徑信息構成的集合,第一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是多徑搜索的方式得到的第二徑信息構成的集合,第二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針對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的第一徑,按照預設順序依次執(zhí)行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三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將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作為確定出的多徑信息輸出。
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裝置,包括多徑跟蹤模塊,用于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通過多徑跟蹤的方式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信息,第一徑信息至少包含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多徑搜索模塊,用于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通過多徑搜索的方式獲得第二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第二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徑信息融合模塊,用于針對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的第一徑,按照預設順序依次執(zhí)行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三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以及將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作為確定出的多徑信息輸出。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對采用多徑跟蹤和多徑搜索方式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和第二徑信息集合進行優(yōu)化管理,對于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第一徑,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從而得到多徑信息輸出,從而能夠較好地實現利用多徑搜索和多徑跟蹤兩種不同方式的優(yōu)點,得到更為精準的多徑信息。


圖I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提出的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流程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提出的確定多徑信息的裝置結構組成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提出的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流程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提出的多徑跟蹤管理方法流程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提出的多徑搜索管理方法流程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提出的徑信息融合管理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確定多徑信息時,準確性較低的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這里提出的技術方案,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對多徑搜索和多徑跟蹤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和第二徑信息集合進行融合管理,得到第三徑信息集合,從而得到多徑信息并輸出,較好地提高了確定多徑信息的準確性,提高徑定位的精度。下面將結合各個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技術方案的主要實現原理具體實施方式
及其對應能夠達到的有益效果進行詳細地闡述。實施例一本發(fā)明實施例一這里提出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如圖I所示,其具體流程如下步驟11,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根據早 中遲值(EOL, Early Ontime Late),通過多徑跟蹤的方式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徑信息集合是多徑跟蹤的方式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中包含的元素是至少一個第一徑信息,每個元素至少包含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較佳地,第一徑信息集合是非空集合。多徑跟蹤是對已有的徑進行跟蹤,進一步精確估計徑的位置所得到的各徑跟蹤結果即構成第一徑信息集合。其中,在多徑跟蹤過程中,可以用徑間干擾抵消的方法對當前徑測量的EOL進行修正當兩條相鄰徑距離f I. 5chip時,才認為當前徑的EOL估計受鄰徑的影響,并且只考慮與其相鄰的徑的影響,而不考慮其它徑對此徑的影響。例如假設當前徑τ !的早中遲的測量分別為Pontimel Platel,其右邊相近f I. 5chip時還有一條徑τ 2,其早
中遲的測量值分別為P /2 Ponttme2 Plare2則當前徑^的尸,值可以采用下述公式I進行修正h = Platel -Rp(τ2-T1 + 0.5Tc分—公式 I其中,是當前徑τ i修正后的遲路值,f 1是當前徑τ 修正前的遲路值,Rp是升余弦濾波器的系數,^是當前徑的延遲位置,12是當前徑的鄰徑的延遲位置,Τ。是碼片間隔時間,A , s是測量的鄰徑的中路值。同理,如果當前徑的左邊有徑時,也可以對iL(vl進行修正,修正后為^arfyl。首先通過下述公式2計算P = ^-二__公式 2
maxCI Pommel -Platel l,H—.ri - Pearfyi I)其中,之是對之,咖的修正值;4W1是對片&的修正值Anwifel是測量的當前徑的中路值,P是用來判斷當前徑是否漂移的一個變量值。根據公式2計算得到的結果,若P > Il1 (其中Il1是一個預設的閾值),則將當前的徑向右偏移;若P < - H1,則將當前的徑向左偏移;若-H1 < P < H1則當前的徑不偏移。一種較佳地實現方式,根據公式2計算得到的結果,若P > Ill(其中Il1是一個預設的閾值),則可以將當前的徑向右偏移l/8chip;若PC-Il1,則可以將當前的徑向左偏移l/8chip;若-Il1SPS H1則當前的徑不偏移。同理,對其它的徑跟蹤的結果也進行同樣的修正。具體地,通過多徑跟蹤得到徑位置信息(即本發(fā)明實施例一這里提及的第一徑信息集合)的具體實施方式
與現有技術中多徑跟蹤的方式相同,這里不再贅述。步驟12,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根據徑時延譜通過多徑搜索的方式獲得第二徑信息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是通過多徑搜索方式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中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每個元素至少包含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較佳地,第二徑信息集合為非空集合。具體地,終端發(fā)來的信號可以看做是一組序列表示,則通過本地存儲的參考序列與接收到的終端發(fā)來的序列做相干累加和非相干累加計算,從而得到rop,在rop中的峰值所對應的延遲點位置就可以認為是所需要的徑位置信息,然后將這些延遲按時間順序排序,排序后的結果作為多徑搜索得到的第二徑位置信息集合。較佳地,在峰值搜索過程中,要保證搜索到的各徑間的距離至少為I碼片(chip)。這是因為在瑞克接收機中,當不同路徑的信號延遲超過I個chip的時延時,可以在接收端將不同路徑的信號區(qū)分開來,經過時間(相位)對路徑合并在一起,可以實現增強接收信號的目的。具體地,通過多徑搜索得到徑位置信息(即本發(fā)明實施例一這里提及的第二徑信息集合)的具體實施方式
與現有技術中多徑搜索的方式相同,這里不再贅述。需要說明的是,圖I只是舉例說明,步驟11通過多徑跟蹤的方式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并非只能在步驟12之前執(zhí)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上述步驟11和步驟12之間并沒有嚴格的執(zhí)行順序,即也可以先執(zhí)行步驟12,再繼續(xù)執(zhí)行步驟11。步驟13,針對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的第一徑,按照預設順序依次執(zhí)行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三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其中,預設順序可以但不限于是徑延遲的時間順序或者徑對應的能量值大小。其中,若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小于預設第二閾值,將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第二徑對應的第二徑信息更新為第一徑對應的第一徑信息。若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大于預設第二閾值,則不更新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第二徑對應的第二徑信息,將更新后的第二徑信息集合作為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步驟14,將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作為確定出的多徑信息輸出。較佳地,在上述步驟11之后,還可以對通過多徑跟蹤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進行優(yōu)化管理,具體為針對第一信息集合中包含的所有元素,分別執(zhí)行按照預設順序在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中選擇相鄰的第一徑信息對應的兩條徑,然后確定選擇出的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和兩徑對應的能量值,根據兩條經對應的時延差值和能量值,確定是否需要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其中,根據所述時延差值和能量值,確定是否需要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包括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大于等于預設第一門限值,則可以不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二門限值,則可以對相鄰兩徑中能量值小的徑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三門限值,則可以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小于等于預設第四門限值,則可以將相鄰兩徑的能量值小的徑刪除。較佳地,在上述步驟12之后,還可以對通過多徑搜索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進行優(yōu)化管理,具體為按照預設準則對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元素進行分組,得到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分組;針對包含的元素的數量大于I的每一第二徑信息分組,在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信息對應的最強徑,在確定出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時,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具體地,可以采用下述方式確定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在所述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確定所述最強徑對 應的能量值和所述次強徑對應的能量值的比值是否小于預設第一閾值,如果是,確定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如果否,確定所述最強徑未發(fā)生徑漂移。具體地,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可以包括在所述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確定最強徑和次強徑的位置信息,根據確定出的位置信息,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其中,根據確定出的位置信息,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包括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左邊,則將該第一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左偏移預設第一數值;以及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右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右偏移預設第一數值。相應地,本發(fā)明實施例一這里還提出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裝置,如圖2所示,包括多徑跟蹤模塊201,用于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通過多徑跟蹤的方式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信息,第一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多徑搜索模塊202,用于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通過多徑搜索的方式獲得第二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第二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徑信息融合模塊203,用于針對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的第一徑,按照預設順序依次執(zhí)行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三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以及將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作為確定出的多徑信息輸出。具體地,上述徑信息融合模塊203,具體用于若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小于預設第二閾值,將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第二徑對應的第二徑信息更新為第一徑對應的第一徑信息;若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大于預設第二閾值,則不更新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第二徑對應的第二徑信息;將更新后的第二徑信息集合作為得到的第三信徑息集合。
其中上述裝置還包括多徑跟蹤管理模塊204,用于針對第一信息集合中包含的所有元素,分別執(zhí)行按照預設順序在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中選擇相鄰的第一徑信息對應的兩條徑;確定選擇出的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和兩徑對應的能量值;根據所述時延差值和能量值,確定是否需要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具體地,上述多徑跟蹤管理模塊204,具體用于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大于等于預設第一門限值,則不對相鄰兩徑 的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二門限值,則對相鄰兩徑中能量值小的徑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三門限值,則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小于等于預設第四門限值,則將相鄰兩徑的能量值小的徑刪除。其中,上述裝置還可以包括多徑搜索管理模塊205,用于按照預設順序對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元素進行分組,得到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分組;針對包含的元素的數量大于I的每一第二徑信息分組,在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信息對應的最強徑,在確定出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時,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具體地,上述多徑搜索管理模塊205,具體用于采用下述方式確定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在所述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確定所述最強徑對應的能量值和所述次強徑對應的能量值的比值是否小于預設第一閾值;如果是,確定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如果否,確定所述最強徑未發(fā)生徑漂移。具體地,上述多徑搜索管理模塊205,具體用于在所述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確定最強徑和次強徑的位置信息;根據確定出的位置信息,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具體地,上述多徑搜索管理模塊205,具體用于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左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左偏移預設第一數值;以及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右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右偏移預設第一數值。相應地,本發(fā)明實施例這里還提出一種瑞克接收機,該瑞克接收機包括上述確定多徑信息的裝置。應當理解,以上裝置包括的模塊僅為根據該裝置實現的功能進行的邏輯劃分,實際應用中,可以進行上述模塊的疊加或拆分。并且該實施例提供的裝置所實現的功能與上述方法實施例提供的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流程一一對應,對于該裝置所實現的更為詳細的處理流程,在上述方法實施例中已做詳細描述,此處不再詳細描述。實施例二進一步地,在上述實施例一的基礎之上,基于圖2所示的確定多徑信息的裝置結構圖,本發(fā)明實施例二這里舉一實例詳細闡述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如圖3所示步驟31,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多徑跟蹤模塊根據EOL過多徑跟蹤的方式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并將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發(fā)送給多徑跟蹤管理模塊。其中,采用多徑跟蹤的方式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的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上述實施例一中步驟11中的詳細闡述,這里不再贅述。步驟32,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多徑跟蹤管理模塊對通過多徑跟蹤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進行優(yōu)化管理。其中,如圖4所示,對通過多徑跟蹤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進行優(yōu)化管理的方法如下步驟401,輸入多徑跟蹤模塊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步驟402,針對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中包含的所有元素,按照預設順序,在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中選擇相鄰的第一徑信息對應的兩條徑,即選擇多徑跟蹤后相鄰的兩徑。較佳地,預設順序可以但不限于是按照時間順序選擇相鄰的兩徑,也可以是按照能量順序選擇相鄰的兩徑。步驟403,確定選擇出的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和兩徑對應的能量值,并將時延差值 標記為data,將能量值大的徑標記為強徑,其能量值為E1,將能量值小的徑標記為弱徑,其能量值為E2。根據兩條經對應的時延差值和能量值,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根據判斷結果,依次執(zhí)行步驟404 407。其中,上述能量值可以用早中遲估計中的中路值來代替。步驟404,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大于等于預設第一門限值,則執(zhí)行步驟408。較佳地,可以將第一門限值設置為lchip。步驟405,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二門限值,則執(zhí)行步驟409。較佳地,可以將第二門限值設置為7/8chip。步驟406,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三門限值,則執(zhí)行步驟410。較佳地,可以將第三門限值設置為6/8chip。步驟407,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小于等于預設第四門限值,則執(zhí)行步驟411。較佳地,可以將第四門限值設置為5/8chip。步驟408,可以不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并輸出到步驟412。步驟409,可以對相鄰兩徑中能量值小的徑位置進行校正,并輸出到步驟412。較佳地,可以將弱徑移動,遠離強徑l/8chip。步驟410,可以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并輸出到步驟412。較佳地,可以將強徑和弱徑均移動,遠離對方l/8chip。步驟411,則可以將相鄰兩徑的能量值小的徑刪除,并輸出到步驟412。步驟412,對當前的兩徑的延遲位置進行相應的更新。步驟413,判斷第一徑信息集合中是否還存在沒有經過比較判斷處理的相鄰兩徑,如果存在,則返回執(zhí)行步驟402,反之,執(zhí)行步驟414。步驟414,將最終修正過的多徑跟蹤結果輸出。一種較佳地實現方式,上述步驟40Γ步驟411中,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用data標記,貝1J若data>=lchip,可以不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若data=7/8chip,可以將弱徑移動,遠離強徑l/8chip。若data=6/8chip,可以將強徑和弱徑均移動,遠離對l/8chip。若data〈=5/8chip,則可以將相鄰兩徑的能量值小的徑刪除。由于多徑跟蹤得到的徑信息的精度高(可以插值到l/8chip),當兩條徑相距很近時,兩條徑跟蹤的結果會合并到一條徑上。如果單純采用徑間干擾抵消方法,該種方法在抵消其它徑對此徑的干擾時,假設其它徑是沒有偏移的,并且該種方法的徑偏移判決條件未考慮到噪聲的影響,是一個有偏的估計值,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兩條徑跟蹤到同一條徑上的現象。如果在進行多徑跟蹤處理后,采用由強徑控制次強徑位置的方法來對多徑跟蹤的結果進行優(yōu)化,強徑位置需要不改變。但是,在實際通信環(huán)境中,強徑和次強徑跟蹤的結果可能均不正確,均需要按一定準則進行調整。在調整是,可以通過測量當前徑的能量是否低于同一跟蹤周期內最強徑能量的某一閾值,從而判斷此徑是否失鎖,此種方法受信道衰落和噪聲影響比較大,所以不穩(wěn)定,并且不能消除多條徑跟蹤到同一條徑的現象。在本發(fā)明實施例這里提出的多徑跟蹤管 理模塊中,考慮到了胖徑的問題,給出了根據徑位置與能量大小來調整徑位置的方法。從而較好地提高了多徑跟蹤結果的精確性。步驟33,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多徑搜索模塊根據徑時延譜通過多徑搜索的方式獲得第二徑信息集合,并將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發(fā)送給多徑搜索管理模塊。其中,采用多徑搜索的方式獲得第二徑信息集合的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上述實施例一中步驟12中的詳細闡述,這里不再贅述。步驟34,多徑搜索管理模塊對通過多徑搜索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進行優(yōu)化管理。其中,如圖5所示,對通過多徑搜索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進行優(yōu)化管理的方法如下步驟501,輸入多徑搜索模塊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步驟502,對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元素進行分組,得到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分組。其中,分組的準則可以是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包含的徑信息對應的徑中,若相鄰兩徑的距離等于Ichip,則將此兩徑歸為一組,否則,新建一個組,依次類推,對其余的徑進行分組。例如,假設第二徑信息集合中一共有5個多徑搜索得到的元素,分別是Af A5,則比較徑Al和徑A2之間的距離是否等于Ichip,假設等于Ichip,將徑Al和徑A2歸類為第二徑信息分組,再比較徑A2和徑A3之間的距離是否等于Ichip,假設等于Ichip,則將A3歸入到第二徑信息分組中,此時,第二徑信息分組中有三個元素,分別是徑Af A3,接下來,比較徑A3和徑A4之間的距離是否等于Ichip,假設大于Ichip,則為徑A4新建一個第二徑信息分組,再接著比較徑A4和徑A5之間的距離是否等于Ichip,其比較方式和分組方式與徑Af A4相同,這里不再贅述。步驟503,依次對得到的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分組中包含的元素的個數進行判斷,確定得到的第二徑信息分組中包含的元素的數量是否大于1,如果判斷結果為是,則執(zhí)行步驟504,反之,執(zhí)行步驟510。步驟504,若該得到的第二徑信息分組中的元素的數量大于1,則在此第二徑信息分組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信息對應的最強徑,設其能量值為El。步驟505,在選擇出該第二徑信息分組中最強徑之后,在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設其能量是為E2。例如,假設第二徑信息分組中包含5個元素,分別是徑Af A5,假設選擇出的最強徑為A4,其左右相鄰徑假設為徑A3和徑A5,此時比較徑A3和徑A5的能量值,選擇能量值大的徑A3 (假設徑A3的能量值大于徑A5的能量值)作為次強徑。
其中,步驟505中,僅以一個包含的元素的數量大于I的第二徑信息分組為例來進行詳細闡述,針對其他包含的元素數量大于I的第二徑信息分組執(zhí)行相同的處理,這里不再贅述。步驟506,根據選擇出的最強徑和次強徑,判斷該第二徑信息分組中的最強徑是否發(fā)生徑漂移。如果判斷結果為是,執(zhí)行步驟507,反之執(zhí)行步驟508。其中,可以通過確定所述選擇出的最強徑對應的能量值和所述次強徑對應的能量值的比值是否小于預設第一閾值,來判斷最強徑是否發(fā)生徑漂移。若小于,則確定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其他情況下,確定最強徑未發(fā)生徑漂移。例如,本發(fā)明實施例這里假設第一閾值為Q,則若E1/E2〈Q,則確定最強徑發(fā)生了徑漂移,需要進行修正,執(zhí)行步驟507,若E1/E2>=Q,則確定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最強徑沒有發(fā)生徑漂移,執(zhí)行步驟510。步驟507,若確定出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則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 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左邊,執(zhí)行步驟508,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右邊,執(zhí)行步驟509。其中,在所述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確定最強徑和次強徑的位置信息,根據確定出的位置信息,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步驟508,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左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左偏移預設第一數值。步驟509,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右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右偏移預設第一數值。一種較佳地實現方式,上述步驟508 步驟509中,預設第一數值可以取值為l/2chip,即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左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左偏移l/2chip。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右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右偏移l/2chip。步驟510,將每次對每個第二徑信息分組內處理后的徑信息輸出。步驟511,判斷是否還存在沒有處理的第二徑信息分組,如果存在,則返回執(zhí)行步驟503,如果不存在,即全部第二徑信息分組均處理結束,則對多徑搜索結果的管理結束。其中,在多徑搜索模塊中,多徑搜索的過采倍數經常是2倍過采,當兩條徑相距很近時,會出現胖徑現象(即在延遲功率中選擇的峰值是兩條徑的中間某個位置,而不是兩條徑的真實徑位置),如果不對胖徑處理,則多徑搜索的結果可能與真實的徑位置最大有l(wèi)/2chip偏差。由于考慮到了胖徑的影響,并考慮到強徑偏移不僅對其鄰徑定位造成影響,而且對其他徑的定位也產生影響,基于此,本發(fā)明實施例這里提出的技術方案,對多徑搜索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進行優(yōu)化管理,先對徑進行分組,然后對組內的徑進行整體平移的處理胖徑的方法。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這里提出的對多徑搜索得到的結果進行優(yōu)化管理,使得徑定位的結果更加準確。步驟35,徑信息融合模塊根據步驟32和步驟34中得到的優(yōu)化后的第一徑信息集合和第二徑信息集合進行徑信息融合,得到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徑信息融合模塊針對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的第一徑,按照預設順序依次執(zhí)行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三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具體地,如圖6所示,獲得第三徑信息集合的處理過程如下述 步驟601,徑信息融合模塊獲得多徑跟蹤管理模塊輸出的第一徑信息集合。假設第一徑信息結合為{AJ。步驟602,徑信息融合模塊獲得多徑搜索管理模塊輸出的第二徑信息集合。假設第一徑信息結合為{Bj}。需要說明的是,圖6給出的是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步驟601和步驟602之間并沒有絕對的時序性,具體實施中,也可以先獲得第二徑信息集合。步驟603,按照某一順序{AJ中選擇第i條徑Pi進行處理,此順序可以但不限于 是按照徑延遲的時間順序,也可以是按能量大小的順序。步驟604,在{B」}中選擇與徑Pi距離最小的徑Pj,然后計算此二徑間的距離detal。其中,在搜索P,」時,可以通過Pi在{AJ中的位置關系,在{B」}中的相應位置附近開始對P ^進行搜索。步驟605,判斷detal的大小,如果detal ( l/4chip,則執(zhí)行步驟606。反之,則執(zhí)行步驟607。步驟606,用Pi替換{B」}中的P' JO步驟607,如果deta>l/4chip,判斷在{AJ中是否存在還沒有參加比較的徑,如果存在,則返回執(zhí)行步驟603 ;如果不存在,則徑信息融合處理過程結束。通過對多徑跟蹤和多徑管理得到的徑信息進行融合,多徑跟蹤管理不僅起到對多徑跟蹤管理監(jiān)測的作用,而且還有監(jiān)測新徑的作用,同時,多徑跟蹤管理模塊也能向多徑跟蹤管理模塊提供高精度的徑信息,從而能夠較好地提高確定徑信息的準確性。步驟36,將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作為確定出的多徑信息輸出。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這里提出的技術方案,通過對多徑跟蹤和多徑跟蹤得到的徑信息集合進行優(yōu)化,從而將最終得到的徑信息輸出,能夠較好地提高確定徑信息的精準性。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和第二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徑信息集合是通過多徑跟蹤方式得到的第一徑信息構成的集合,第一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是多徑搜索的方式得到的第二徑信息構成的集合,第二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 針對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的第一徑,按照預設順序依次執(zhí)行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三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 將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作為確定出的多徑信息輸出。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第一徑信息集合之后,還包括 針對第一信息集合中包含的所有元素,分別執(zhí)行按照預設順序在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中選擇相鄰的第一徑信息對應的兩條徑; 確定選擇出的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和兩徑對應的能量值; 根據所述時延差值和能量值,確定是否需要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時延差值和能量值,確定是否需要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包括 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大于等于預設第一門限值,則不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二門限值,則對相鄰兩徑中能量值小的徑位置進行校正; 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三門限值,則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 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小于等于預設第四門限值,則將相鄰兩徑的能量值小的徑刪除。
4.如權利要求f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第二徑信息集合之后,還包括 按照預設準則對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元素進行分組,得到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分組; 針對包含的元素的數量大于I的每一第二徑信息分組,在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信息對應的最強徑,在確定出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時,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式確定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 在所述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 確定所述最強徑對應的能量值和所述次強徑對應的能量值的比值是否小于預設第一閾值; 如果是,確定所述最強徑發(fā)成徑漂移; 如果否,確定所述最強徑未發(fā)生徑漂移。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包括 在所述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確定最強徑和次強徑的位置信息; 根據確定出的位置信息,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確定出的位置信息,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包括 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左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左偏移預設第一數值;以及 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右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右偏移預設第一數值。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包括 若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小于預設第二閾值,將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第二徑對應的第二徑信息更新為第一徑對應的第一徑信息; 若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大于預設第二閾值,則不更新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第二徑對應的第二徑信息; 將更新后的第二徑信息集合作為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順序包括 徑延遲的時間順序;或者 徑對應的能量值大小。
10.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徑跟蹤模塊,用于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通過多徑跟蹤的方式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信息,第一徑信息至少包含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 多徑搜索模塊,用于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通過多徑搜索的方式獲得第二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第二徑信息包含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 徑信息融合模塊,用于針對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的第一徑,按照預設順序依次執(zhí)行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三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以及將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作為確定出的多徑信息輸出。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多徑跟蹤管理模塊,用于針對第一信息集合中包含的所有元素,分別執(zhí)行按照預設順序在得到的第一徑信息集合中選擇相鄰的第一徑信息對應的兩條徑;確定選擇出的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和兩徑對應的能量值;根據所述時延差值和能量值,確定是否需要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徑跟蹤管理模塊,具體用于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大于等于預設第一門限值,則不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二門限值,則對相鄰兩徑中能量值小的徑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等于預設第三門限值,則對相鄰兩徑的位置進行校正;若相鄰兩徑的時延差值小于等于預設第四門限值,則將相鄰兩徑的能量值小的徑刪除。
13.如權利要求1(Γ12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多徑搜索管理模塊,用于按照預設順序對得到的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元素進行分組,得到至少一個第二徑信息分組;針對包含的元素的數量大于I的每一第二徑信息分組,在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信息對應的最強徑,在確定出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時,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徑搜索管理模塊,具體用于采用下述方式確定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在所述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確定所述最強徑對應的能量值和所述次強徑對應的能量值的比值是否小于預設第一閾值;如果是,確定所述最強徑發(fā)生徑漂移;如果否,確定所述最強徑未發(fā)生徑漂移。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徑搜索管理模塊,具體用于在所述最強徑的左右鄰徑中選擇能量值最大的徑作為次強徑;確定最強徑和次強徑的位置信息;根據確定出的位置信息,對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徑信息對應的徑的徑位置進行校正。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徑搜索管理模塊,具體用于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左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左偏移預設第一數值;以及若最強徑在次強徑的右邊,則將該第二徑信息分組內的全部徑信息對應的徑的位置向右偏移預設第一數值。
17.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徑信息融合模塊,具體用于若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小于預設第二閾值,將所述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第二徑對應的第二徑信息更新為第一徑對應的第一徑信息;若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大于預設第二閾值,則不更新第二徑信息集合中的第二徑對應的第二徑信息;將更新后的第二徑信息集合作為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
18.一種瑞克接收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Γ17任一所述的確定多徑信息的>j-U ρ α裝直。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確定多徑信息的方法、裝置及瑞克接收機,該方法包括根據接收的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通過多個路徑傳輸的無線信號,獲得第一徑信息集合和第二徑信息集合,針對第一徑信息集合中的每個第一徑信息對應的第一徑,按照預設順序依次執(zhí)行在第二徑信息集合中選擇與該第一徑距離最小的第二徑;根據第一徑和第二徑之間的距離,確定第三徑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三徑信息集合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徑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徑位置信息;將得到的第三徑信息集合作為確定出的多徑信息輸出。從而可以較好地提高確定多徑信息的精準性。
文檔編號H04B1/7113GK102904605SQ20121036175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付磊, 施英, 崔玲, 劉武當 申請人:京信通信系統(tǒng)(中國)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