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lte系統(tǒng)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
背景技術:
3gppts36.211協(xié)議中,lte定義上行prach信道隨機接入基帶信號為:
其中t表示時間,k0表示prach占用的rb起始位置,k表示占用帶寬內的rb索引,k表示隨機接入前導與上行數(shù)據(jù)之間的子載波間隔差別,βprach表示prach信號發(fā)射功率系數(shù),n表示zc序列索引,tcp表示循環(huán)前綴長度,fra表示隨機接入子載波間隔,
表1:
zc序列定義如下:
xu,v(n)=xu((n+cv)modnzc)
由基帶信號產(chǎn)生公式知,在產(chǎn)生基帶信號時,要對zc序列進行dft(傅里葉變換),設
對上述公式計算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使用線性調頻z變換算法(chirpz變換算法),另一種是將上述公式變形為
其中
然后計算xu(0)、kcv和p值。xu(0)的計算較為簡單,實現(xiàn)時可將事先計算好的xu(0)值存放在rom中;kcv也可通過遞歸計算,本發(fā)明不考慮該值的計算;對于p值的計算,也可將該值存放在rom中,或者直接根據(jù)公式計算,或者使用參考文獻中介紹的專利方法。
采用線性調頻z變換算法計算zc序列的dft變換,因為沒有利用zc序列特有性質,不僅需要大量乘法器,還需要3次fft/ifft計算,計算量大。而采用第二種方法計算dft明顯較第一種方法簡單,其復雜度主要集中在p值的計算上,采用rom存儲的方法計算p值需要消耗較多存儲資源;直接計算也需要消耗大量乘法、求模運算,甚至還會涉及到除法運算;參考文獻中介紹的專利方法通過p值規(guī)律性和對稱關系減少存儲量,但其計算仍較復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lte系統(tǒng)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lte系統(tǒng)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具體包括以下過程:步驟1、向rom1輸入?yún)?shù)k,所述k=0,1,2…nzc-1,其中nzc是zc序列的長度,讀取rom1輸出參數(shù)k′;向rom2輸入?yún)?shù)u,所述u=1,2…nzc-1,讀取rom2輸出參數(shù)u′;步驟2、輸出參數(shù)k′和輸出參數(shù)u′相加的值a再減去nzc-1獲取參數(shù)b;步驟3、將a和b輸入到第一選擇器,判斷b是否大于零,若大于零則第一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b,否則第一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a,將第一選擇器的輸出結果輸入到rom3;步驟4、讀取rom3的輸出數(shù)據(jù)在加上輸入?yún)?shù)k得到值c,值c減去nzc獲取參數(shù)d;步驟5、將c和d輸入到第二選擇器,判斷d是否大于等于零,若大于等于零則第二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d,否則第二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c;步驟6、第二選擇器的輸出結果進行除2取整后的值e加上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7的具體過程為:向rom4輸入p值并讀取輸出參數(shù)h,向rom5輸入?yún)?shù)u并讀取輸出參數(shù)i,將h乘以i獲取值j,將i和j輸入到第四選擇器,若k等于0則第四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i,若k不等于0,則第四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j,第四選擇器的輸出結果即為zc序列的dft算法結果。
進一步的,所述rom1、rom2、rom3、rom4和rom5的首地址分別為0、1、1、0、1。
進一步的,所述lte系統(tǒng)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中,所述rom1、rom2、rom3、rom4和rom5的zc序列的長度nzc相同,zc序列的長度nzc為839或者139。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中采用的旋轉因子指數(shù)p值的求解過程,不僅儲存量小,而且不需要大量的乘法器和除法器,求模過程也簡單,進而使zc序列的dft算法變得簡單高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以zc序列的長度nzc為839的實施例的lte系統(tǒng)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
針對nzc為839和139的dft算法方法相同。如圖1以nzc為839為例,一種lte系統(tǒng)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具體包括以下過程:步驟1、向rom1輸入?yún)?shù)k,所述k=0,1,2…nzc-1,此時nzc為839,k=0,1,2…838,此時讀取rom1輸出參數(shù)k′;向rom2輸入?yún)?shù)u,所述u=1,2…nzc-1,即u=1,2…838,讀取rom2輸出參數(shù)u′;步驟2、輸出參數(shù)k′和輸出參數(shù)u′相加的值a再減去nzc-1=838獲取參數(shù)b;步驟3、將a和b輸入到第一選擇器,判斷b是否大于零,若大于零則第一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b,否則第一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a,將第一選擇器的輸出結果輸入到rom3;步驟4、讀取rom3的輸出數(shù)據(jù)在加上輸入?yún)?shù)k得到值c,值c減去nzc=839獲取參數(shù)d;步驟5、將c和d輸入到第二選擇器,判斷d是否大于等于零,若大于等于零則第二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d,否則第二選擇器的輸出結果為c;步驟6、第二選擇器的輸出結果進行除2取整處理后的值e加上
所述步驟7的具體過程為:向rom4輸入p值并讀取輸出參數(shù)h,rom4的地址數(shù)據(jù)為
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發(fā)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如果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所做的非實質性改變或改進,都應該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