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體驗問題定界方法、裝置以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1、管理數據分析(management?data?analytics,mda)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和/或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ml)技術,為網絡服務管理和編排帶來自動化和智能化,是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關鍵推動者。mda功能包括業(yè)務體驗分析(serviceexperience?analysis)、覆蓋率相關分析(coverage?related?analytics)等。其中,業(yè)務體驗分析用于體驗問題分析、體驗問題統(tǒng)計、體驗問題預測等。
2、體驗問題分析包括對體驗問題進行粗定界,比如體驗問題分析可以粗略地確定導致該體驗問題產生的通信域為核心網域和/或無線網域。在體驗問題分析包括對體驗問題進行粗定界的情況下,因定界的范圍過大且不具體,定界不到具體的根因問題對象,且定界分析范圍不完整,存在無法制定解決該體驗問題的優(yōu)化策略,無法提升用戶體驗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體驗問題定界方法、裝置以及系統(tǒng),以解決在體驗問題分析包括對體驗問題進行粗定界的情況下,因定界的范圍過大且不具體,定界不到具體的根因問題對象,且定界分析范圍不完整,存在無法制定解決該體驗問題的優(yōu)化策略,無法提升用戶體驗的問題。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體驗問題定界方法、裝置以及系統(tǒng),該方法可以由跨域管理數據分析服務(management?data?analytics?service,mdas)以及跨域mdas內的功能模塊或者芯片執(zhí)行,以跨域mdas執(zhí)行為例,所述方法包括:跨域mdas獲取用于指示體驗劣化事件的信息、業(yè)務訪問量、以及該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的第一信息,基于第一信息進行體驗問題定界,確定問題對象以及問題對象的根因;隨后,向訂閱消費者發(fā)送用于指示所述問題對象和/或所述問題對象的根因的分析報告。其中,體驗劣化事件包括通過當前運營商網絡進行業(yè)務訪問的事件中存在體驗問題的事件;體驗問題包括訪問體驗不滿足預設體驗要求;業(yè)務訪問量包括通過當前運營商網絡中與體驗劣化事件屬于同一業(yè)務的業(yè)務訪問總量;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用于指示用戶訪問體驗劣化事件時的通信網絡拓撲,通信網絡拓撲包括多個通信域,每個通信域包括至少一個通信節(jié)點。
4、基于第一方面所述方法,跨域mdas可以基于第一信息,確定導致體驗問題產生的通信域和/或通信節(jié)點,以及確定導致體驗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進一步,向訂閱消費者發(fā)送分析報告,指示導致體驗問題產生的通信域和/或通信節(jié)點,以及導致體驗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如此,訂閱消費者可以基于分析報告,制定解決該體驗問題的優(yōu)化策略,以達到提升用戶體驗的目標。
5、一種可能的設計中,跨域mdas基于第一信息進行體驗問題定界,確定問題對象以及問題對象的根因,包括:跨域mdas向單域mdas發(fā)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確定該問題對象的根因;跨域mdas基于單域mda發(fā)送的問題對象的根因,生成分析報告。
6、基于該可能設計,跨域mdas可以通過單域mdas確定該問題對象的根因,進一步,基于單域mdas確定該問題對象的根因,生成分析報告。生成的分析報告可以為訂閱消費者,制定解決該體驗問題的優(yōu)化策略,提供有效的支撐。
7、一種可能的設計中,跨域mdas獲取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包括:跨域mdas獲取第一信息;跨域mdas基于第一信息,以及管理的通信域和/或通信節(jié)點,獲取該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
8、基于該可能設計,跨域mdas實現獲取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的目的。同時,跨域mdas根據自身管理的通信域和/或通信節(jié)點,獲取該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不用由跨域mdas通過信令交互從單域mdas獲取該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降低跨域mdas的處理復雜度以及獲取該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的效率。
9、一種可能的設計中,跨域mdas獲取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包括:向數據源發(fā)送訂閱請求,該訂閱請求用于向該數據源請求第一信息;接收來自該數據源的訂閱響應,訂閱響應包括第一信息。
10、基于該可能設計,跨域mdas從數據源中直接獲取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為跨域mdas獲取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提供了一種可能性方案,提高了跨域mdas獲取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11、一種可能的設計中,體驗劣化事件的信息包括下列至少一項:體驗劣化事件所屬的業(yè)務類型、體驗劣化事件所在的網絡切片標識、體驗劣化事件對應的應用程序標識、發(fā)生體驗劣化事件的區(qū)域標識、發(fā)生體驗劣化事件的用戶標識、體驗劣化事件的業(yè)務拓撲節(jié)點、體驗劣化事件的事件類型。業(yè)務訪問量包括下列至少一項:業(yè)務類型、應用程序標識、區(qū)域標識、用戶標識、業(yè)務拓撲節(jié)點。單域管理數據分析服務包括下列至少一項:核心網域管理數據分析服務、或者無線網域管理數據分析服務。
12、基于該可能設計,跨域mdas可以獲取的體驗劣化事件的詳細信息、業(yè)務訪問量的詳細信息以及單域管理數據分析服務的詳細信息,便于后續(xù)跨域mdas確定體驗問題的問題對象和/或問題對象的根因。
13、一種可能的設計中,分析報告包括下列至少一項:問題域類型、所述問題對象、業(yè)務體驗仿真節(jié)點;其中,問題域類型用于指示問題對象所屬域的類型,包括終端側、傳輸側、服務提供商側、無線網側、核心網側中至少一項;業(yè)務體驗仿真節(jié)點,用于指示體驗問題解決后,用戶體驗的提升程度。
14、基于該可能設計,訂閱消費者可以基于分析報告包括的詳細信息,為解決該體驗問題提供支撐,以實現制定解決該體驗問題的優(yōu)化策略,達到提升用戶體驗的目標。
15、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體驗問題定界方法、裝置以及系統(tǒng),該方法可以由單域mdas以及單域mdas內的功能模塊或者芯片執(zhí)行,以單域mdas執(zhí)行為例,所述方法包括:單域mdas獲取第二信息,基于第二信息,確定問題對象的根因;隨后,向跨域mdas發(fā)送問題對象的根因。
16、基于第二方面所述方法,單域mdas可以基于獲取的第二信息,確定問題對象的根因,并將確定的問題對象的根因發(fā)送給跨域mdas。使得跨域mdas可以基于問題對象的根因,生成分析報告。
17、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可以為跨域mdas或者跨域mdas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統(tǒng),還可以為跨域mdas中用于實現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塊。該通信裝置可以實現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設計中跨域mdas所執(zhí)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過硬件執(zhí)行相應的軟件實現。所述硬件或軟件包括一個或多個上述功能相應的模塊。如:所述通信裝置可以包括處理單元以及收發(fā)單元。其中,
18、處理單元,用于獲取第一信息,以及基于第一信息進行體驗問題定界,確定問題對象以及該問題對象的根因;
19、收發(fā)單元,用于向訂閱消費者發(fā)送分析報告,該分析報告用于指示所述問題對象和/或所述問題對象的根因。
20、具體的,第一信息、問題對象、問題對象的根因、以及分析報告的相關描述可參照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同時,該通信裝置各個單元的執(zhí)行動作可參照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所述,不予贅述。
21、第四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可以為跨域mdas或者跨域mdas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統(tǒng)。該通信裝置可以實現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設計中跨域mdas所執(zhí)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過硬件實現。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通信裝置包括處理器和通信接口。其中,處理器和通信接口用于支持通信裝置執(zhí)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的體驗問題定界方法。在又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存儲器,存儲器,用于保存通信裝置必要的計算機執(zhí)行指令和數據。當該通信裝置運行時,該處理器執(zhí)行該存儲器存儲的該計算機執(zhí)行指令,以使該通信裝置執(zhí)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所述的體驗問題定界方法。
22、第五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可以為單域mdas或者單域mdas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統(tǒng),還可以為單域mdas中用于實現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塊。該通信裝置可以實現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設計中單域mdas所執(zhí)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過硬件執(zhí)行相應的軟件實現。所述硬件或軟件包括一個或多個上述功能相應的模塊。如:所述通信裝置可以包括處理單元以及收發(fā)單元。其中,
23、處理單元,用于獲取第二信息,以及基于第二信息,確定問題對象的根因;
24、收發(fā)單元,用于向跨域管理數據分析服務發(fā)送該問題對象的根因。
25、具體的,第二信息、問題對象的根因的相關描述可參照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同時,該通信裝置各個單元的執(zhí)行動作可參照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所述,不予贅述。
26、第六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可以為單域mdas或者單域mdas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統(tǒng)。該通信裝置可以實現上述各方面或者各可能的設計中單域mdas所執(zhí)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過硬件實現。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通信裝置包括處理器和通信接口。其中,處理器和通信接口用于支持通信裝置執(zhí)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的體驗問題定界方法。在又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存儲器,存儲器,用于保存通信裝置必要的計算機執(zhí)行指令和數據。當該通信裝置運行時,該處理器執(zhí)行該存儲器存儲的該計算機執(zhí)行指令,以使該通信裝置執(zhí)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所述的體驗問題定界方法。
27、第七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通信系統(tǒng),該通信系統(tǒng)包括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提供的通信裝置,或者,該通信系統(tǒng)包括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提供的通信裝置。
28、第八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計算機指令,當計算機指令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計算機執(zhí)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的體驗問題定界方法;或者,使得計算機執(zhí)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的體驗問題定界方法。
29、第九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該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指令,當計算機指令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計算機執(zhí)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的體驗問題定界方法;或者,使得計算機執(zhí)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設計中的體驗問題定界方法。
30、其中,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種設計方式所帶來的技術效果可參見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種可能的設計所帶來的技術效果,不再贅述。第五方面、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設計方式所帶來的技術效果可參見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種可能的設計所帶來的技術效果,不再贅述。第七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意一種設計方式所帶來的技術效果可參見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種可能的設計所帶來的技術效果,或者,第七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意一種設計方式所帶來的技術效果可參見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種可能的設計所帶來的技術效果,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