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一種扣具,尤其涉及一種供鞋上的鞋帶穿設并可快速調節(jié)鞋帶松緊的扣具。
背景技術:
1、現(xiàn)有鞋子經(jīng)常使用鞋帶來系緊鞋身,在鞋帶穿繞完鞋身后,使用者能用繩結的方式整理鞋帶過多的部分。然而,在使用者欲脫下鞋子時,必須先解開繩結來增加穿脫空間,而在穿上鞋子后,又得重新系出繩結,使用上多有不便。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扣具,以解決上述至少一個問題。
2、本公開提供一種扣具,包括:第一扣件,具有第一操作部、限位臂、卡扣槽及第一穿槽,該限位臂自該第一操作部朝外延伸形成,該卡扣槽由該第一操作部及該限位臂圍繞界定,該第一穿槽貫通形成于該第一操作部,并供第一繩體穿設;以及第二扣件,具有第二操作部、基部、卡扣塊及第二穿槽,該基部自該第二操作部朝外延伸形成,該卡扣塊由該基部朝外延伸形成并與該第二操作部相間隔,該第二穿槽貫通形成于該第二操作部,并供第二繩體穿設;其中,當該第一扣件與該第二扣件相互組配時,該卡扣塊匹配地容設于該卡扣槽,且該限位臂部分限位于該第二操作部及該卡扣塊之間,此時該第一繩體及該第二繩體分別于該第一扣件及該第二扣件所產生的拉力方向為相反,借此該第一扣件及該第二扣件不會彼此脫離。
3、如前述的扣具中,該卡扣塊由該基部朝外延伸的方向是面向該第二操作部并與該基部之間夾設一銳角。
4、如前述的扣具中,當該第一扣件與該第二扣件相互組配時,該第一穿槽及該第二穿槽沿第一方向分別貫通形成于該第一操作部及該第二操作部,該限位臂及該基部沿第二方向分別自該第一操作部及該第二操作部朝外延伸形成,且該第一方向垂直于該第二方向。
5、如前述的扣具中,該限位臂具有二翼部及一臂部,所述翼部分別自該第一操作部的相對兩側朝外延伸形成且彼此相間隔,該臂部形成于所述翼部的末端,當該第一扣件與該第二扣件相互組配時,該臂部限位于該第二操作部及該卡扣塊之間。
6、如前述的扣具中,該臂部具有一第一傾斜面,該第一操作部具有一第一抵貼面,該卡扣塊具有一第二傾斜面,該第二操作部具有一第二抵貼面,當該第一扣件與該第二扣件相互組配時,該第一傾斜面、該第一抵貼面、該第二傾斜面及該第二抵貼面彼此相互平行,且該第一傾斜面鄰近該第二抵貼面,該第二傾斜面鄰近該第一抵貼面。
7、如前述的扣具中,該第一扣件還具有一對位槽,該對位槽凹陷形成于該第一操作部,該第二扣件還具有一對位部,該對位部自該基部朝外延伸形成,當該第一扣件與該第二扣件相互組配時,該對位部匹配地容設于該對位槽。
8、如前述的扣具中,該卡扣槽在該第一方向上的長度為該第一操作部在該第一方向上的長度的1/2至3/4之間。
9、如前述的扣具中,該銳角為40至60度之間。
10、如前述的扣具中,該限位臂的厚度大于該基部的厚度。
11、如前述的扣具中,該第一穿槽及該第二穿槽的截面為水滴形或梯形。
12、綜上所述,本公開扣具可借由第一扣件及第二扣件是否相互組配來快速調節(jié)繩體的松緊程度,借此形成或限制鞋的穿脫空間,使用者可不需要重復綁鞋帶,使用便利且整體成本低。
1.一種扣具,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中,該卡扣塊由該基部朝外延伸的方向是面向該第二操作部并與該基部之間夾設一銳角。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扣具,其中,當該第一扣件與該第二扣件相互組配時,該第一穿槽及該第二穿槽沿第一方向分別貫通形成于該第一操作部及該第二操作部,該限位臂及該基部沿第二方向分別自該第一操作部及該第二操作部朝外延伸形成,且該第一方向垂直于該第二方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扣具,其中,該限位臂具有二翼部及一臂部,所述翼部分別自該第一操作部的相對兩側朝外延伸形成且彼此相間隔,該臂部形成于所述翼部的末端,當該第一扣件與該第二扣件相互組配時,該臂部限位于該第二操作部及該卡扣塊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扣具,其中,該臂部具有一第一傾斜面,該第一操作部具有一第一抵貼面,該卡扣塊具有一第二傾斜面,該第二操作部具有一第二抵貼面,當該第一扣件與該第二扣件相互組配時,該第一傾斜面、該第一抵貼面、該第二傾斜面及該第二抵貼面彼此相互平行,且該第一傾斜面鄰近該第二抵貼面,該第二傾斜面鄰近該第一抵貼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扣具,其中,該第一扣件還具有一對位槽,該對位槽凹陷形成于該第一操作部,該第二扣件還具有一對位部,該對位部自該基部朝外延伸形成,當該第一扣件與該第二扣件相互組配時,該對位部匹配地容設于該對位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扣具,其中,該卡扣槽在該第一方向上的長度為該第一操作部在該第一方向上的長度的1/2至3/4之間。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扣具,其中,該銳角為40至60度之間。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中,該限位臂的厚度大于該基部的厚度。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中,該第一穿槽及該第二穿槽的截面為水滴形或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