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具,尤其是一種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臨床中,往往需要對患者體內的積液進行引流處理,患者多數(shù)時間躺在床上,而引流袋隨意放在床邊上,容易使積液倒流造成感染,或者患者翻身容易使引流管脫落而使引流袋中的液體流出而造成污染。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以更好的解決對患者引流時引流管及引流袋合理歸置以便更好的引流積液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致力于更好的解決對患者引流時引流管及引流袋合理歸置以便更好的引流積液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包括依次豎直連接的床鉤、稱重計及通過連接繩連接在稱重計下端的矩形掛布,其中,所述矩形掛布下端2/3區(qū)域覆蓋有網格袋;所述矩形掛布上端1/3區(qū)域固定設置有若干掛鉤及束線套。上述掛鉤豎直設置在束線套下方。上述掛鉤和束線套數(shù)量均為三個。上述矩形掛布的長高比為3: 2。上述矩形掛布的長度為30_50c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結構簡單,適應廣泛;同時,使用時只需掛在床邊并將引流袋及引流管分別放好即可,省時省力,也減少了逆流而感染的幾率。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裝置圖;其中,1-床鉤,2-稱重計,3-連接繩,4-矩形掛布,5-掛鉤,6_束線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解決對患者引流時引流管及引流袋合理歸置以便更好的引流積液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接下來具體說明該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裝置圖。該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包括依次豎直連接的床鉤1、稱重計2及通過連接繩3連接在稱重計2下端的矩形掛布4,其中,所述矩形掛布4下端2/3區(qū)域覆蓋有網格袋;所述矩形掛布4上端1/3區(qū)域固定設置有若干掛鉤5及束線套6,使用時,將床鉤I掛在病床邊緣,然后將引流袋裝入網格袋中并掛在掛鉤5上,引流管歸置到束線套6中即可,而稱重計2,可精確測量引流出的液體的量,利于醫(yī)務人員對患者病情的判斷。上述掛鉤I豎直設置在束線套6下方,即使用時使引流袋處于較低位置,可有效防止逆流而造成感染。上述掛鉤和束線套數(shù)量均為三個。上述矩形掛布的長高比為3: 2。上述矩形掛布的長度為30_50cm。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旨在說明具體實施方案的實現(xiàn)方式,不能理解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教導下,可以在詳述的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做出各種變體,這些變體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之內。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僅由所述的權利要求書進行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包括依次豎直連接的床鉤、稱重計及通過連接繩連接在稱重計下端的矩形掛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掛布下端2/3區(qū)域覆蓋有網格袋;所述矩形掛布上端1/3區(qū)域固定設置有若干掛鉤及束線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掛鉤豎直設置在束線套下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掛鉤和束線套數(shù)量均為三個。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掛布的長高比為3: 2。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掛布的長度為30-5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披露了一種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包括依次豎直連接的床鉤、稱重計及通過連接繩連接在稱重計下端的矩形掛布,其中,所述矩形掛布下端2/3區(qū)域覆蓋有網格袋;所述矩形掛布上端1/3區(qū)域固定設置有若干掛鉤及束線套。本實用新型內分泌科用輔助裝置結構簡單,適應廣泛;同時,使用時只需掛在床邊并將引流袋及引流管分別放好即可,省時省力,也減少了逆流而感染的幾率。
文檔編號A61M1/00GK202909169SQ20122064030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陳晶 申請人: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