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一種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705336閱讀:1165來源:國知局
一種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該制劑是由肉桂、珍珠、蓽茇、安息香、阿納其根、小豆蔻、中亞白及、丁香、花椒、干姜、乳香制成;具有補腎補腦和增強患者自然力,促進骨代謝及骨痂生長,加快骨折的愈合,臨床上用于骨折的治療。臨床研究表明,骨折復位成功、無其他異常情況后,口服本制劑治療尺橈骨骨折,其X線骨痂量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骨折愈合時間早于對照組,同時對前臂旋轉功能恢復快于對照組。實驗研究,在大鼠左側股骨骨折載體模型上口服本制劑,能增加大鼠骨小梁的密度,促進骨折的愈合。是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有補腎補腦和增強患者自然力,促進骨代謝及骨痂生長,加快骨 折的愈合,用于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骨折是一種不時可較見多的創(chuàng)傷,隨交通、工業(yè)的優(yōu)越化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其發(fā) 生率日益增多并損傷機制和類型復雜。骨折是屬于維醫(yī)結構破壞性疾病,有時可伴有局部 血管、神經受到損害,阻滯局部所需營養(yǎng)的提供。雖然其本身具有自我修復能力,但骨折愈 合所需時間較長。如何加速骨折愈合、增加外力承受力一直是醫(yī)學界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 之一,而骨折愈合是機體對創(chuàng)傷修復的復雜病理生理過程,影響骨折愈合的因素眾多。故無 論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均有可能導致骨折延遲愈合、骨不連或取除固定材料后再骨 折等后果。因此促進骨折愈合,減少遲遲愈合、不愈合的發(fā)生及改善骨質成為骨折治療研究 的熱點和難點。近年來雖然發(fā)現許多可以促進骨折愈合的方法,如各種誘導成骨因子、直流 電、磁場等,但均距人們所期望的愈合速度相差甚遠,尚需尋求更好的方法。
[0003] 骨再生起源于局部炎癥反應接著調動局部造血細胞和間充質干細胞來形成血管 網、軟組織、軟骨和骨,這是干細胞的有序增殖和分化并形成血管內皮細胞和成骨細胞的過 程。IL-10能使調節(jié)性T細胞分泌,對促炎細胞因子如TNF、IL-l、IL-6是一個強有力的抑制 劑。研究證實,骨折后大量骨生長因子和骨修復因子在組織修復的過程中對成骨細胞產生 積極的作用,這些細胞因子有多種,如骨形成蛋白、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等。研究發(fā)現:VEGF和BMP-2雙基因轉染在促進骨折方面具有協同效應,VEGF能通過促進血 管的生成來提高BMP-2成骨能力。骨組織中的IGF-I主要來自于成骨細胞、骨髓基質細胞分 泌和骨外組織。IGF-I以自分泌的方式刺激成骨細胞的復制和合成骨基質,受生長激素水平 的調控,它刺激骨骼細胞的有絲分裂,刺激工型膠原的合成,促進成骨細胞增殖。
[0004] 從醫(yī)學當今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在國內和國外在治療骨折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外 固定支架固定、髓內固定、石膏或夾板外固定等方法,但臨床上發(fā)生骨不連的概率依然不易 減少。手術治療中剝離骨膜,有損傷或感染周圍血管神經的可能性,并且日后還要再行第2 次手術取出內固定,實施過程手續(xù)繁瑣,費用昂貴,患者顧慮多,較難接受。
[0005]維吾爾醫(yī)學對骨折的診療歷史悠久,在各個歷史時期,均有新的發(fā)展,積累了豐富 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經驗。在復位、固定、功能鍛煉和藥物治療方面各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并在 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療效顯著、副作用低的藥物及復方藥物。本發(fā)明所設計的治 療骨折的□服制劑由肉桂、珍珠、蓽茇、安息香、阿納其根、小豆蔻、中亞白及、丁香、花椒、干 姜、乳香組成。我們通過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發(fā)現,該復方制劑促進骨折的愈合,對骨折的 治療作用顯著。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該制劑是由肉桂、珍珠、蓽茇、安 息香、阿納其根、小豆蔻、中亞白及、丁香、花椒、干姜、乳香制成,臨床資料表明:骨折患者復 位成功、無其他異常情況后,□服該制劑一次7g,一日3次,連續(xù)治療8周,通過X線檢查,觀察 骨痂生長、骨折愈合時間、前臂旋轉功能恢復情況等指標,觀察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配合口 服本制劑對骨折愈合的效果。結果,本制劑對骨折愈合的作用優(yōu)于對照組,未見副毒作用。
[0007] 本發(fā)明所述一種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其特征在于該制劑每1份各組份的含量為: 肉桂15-280克、珍珠5-75克、蓽茇25-230克、安息香20-380克、阿納其根30-180克、小豆蔻5-125克、中亞白及15-210克、丁香4-128克、花椒12-196克、干姜30-48克、乳香3-45克。
[0008] 所述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將肉桂15-280克、珍珠5-75克、蓽茇 25-230克、安息香20-380克、阿納其根30-180克、小豆蔻5-125克、中亞白及15-210克、丁香 4-128克、花椒12-196克、干姜30-48克、乳香3-45克混合,攪拌均勻,粉碎過100-200目篩,按 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等口服制劑;
[0009] 或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25-230克、小豆蔻5-125克、中亞白及15-210克、花 椒12-196克、干姜30-48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3-20倍量的水或體積濃度為20-95% 的乙醇,煎煮0.5-3小時,共煎煮1 -3次,合并煎煮液濃縮,干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15-280克、珍珠5-75克、阿納其根30-180克、丁香4-128克、乳香3-45克、安息香20-380克藥材粉 碎過100-2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 毒,制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口服液等口服制劑。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fā)明術后第2周股骨X線片,其中A,B,C,D,E分別為五組;
[0011]圖2為本發(fā)明術后第4周股骨X線片,其中A,B,C,D,E分別為五組;
[0012] 圖3為本發(fā)明術后第6周股骨X線片,其中A,B,C,D,E分別為五組。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實施例1(以1份為基數制備片劑)
[0014] 將肉桂15克、珍珠5克、蓽茇25克、安息香20克、阿納其根30克、小豆蔻5克、中亞白 及15克、丁香4克、花椒12克、干姜30克、乳香3克混合,攪拌均勻,粉碎過100目篩,按常規(guī)制 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片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15]實施例2(以1份為基數制備膠囊劑)
[0016] 將肉桂100克、珍珠25克、蓽茇50克、安息香60克、阿納其根50克、小豆蔻50克、中亞 白及55克、丁香45克、花椒60克、干姜35克、乳香10克混合,攪拌均勾,粉碎過100目篩,按常 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膠囊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17]實施例3(以1份為基數制備顆粒劑)
[0018] 將肉桂280克、珍珠75克、蓽茇230克、安息香380克、阿納其根180克、小豆蔻125克、 中亞白及210克、丁香128克、花椒196克、干姜48克、乳香45克混合,攪拌均勻,粉碎過200目 篩,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顆粒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19]實施例4(以1份為基數制備丸劑)
[0020] 將肉桂150克、珍珠10克、蓽茇100克、安息香100克、阿納其根80克、小豆蔻75克、中 亞白及100克、丁香80克、花椒100克、干姜40克、乳香25克混合,攪拌均勻,粉碎過200目篩, 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丸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21]實施例5(以1份為基數制備片劑)
[0022]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230克、小豆蔻50克、中亞白及150克、花椒150克、干 姜30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3倍量的水,煎煮0.5小時,共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濃縮, 干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15克、珍珠5克、阿納其根30克、丁香4克、乳香3克、安息香20克 藥材粉碎過1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 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片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23]實施例6(以1份為基數制備片劑)
[0024]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150克、小豆蔻125克、中亞白及150克、花椒196克、干 姜48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體積濃度為20%的乙醇,煎煮1小時,共煎煮2次,合并煎 煮液濃縮,干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280克、珍珠75克、阿納其根180克、丁香128克、乳香 45克、安息香380克藥材粉碎過2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 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片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25]實施例7(以1份為基數制備膠囊劑)
[0026]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25克、小豆蔻15克、中亞白及50克、花椒40克、干姜30 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共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濃縮,干 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50克、珍珠25克、阿納其根60克、丁香40克、乳香10克、安息香60 克藥材粉碎過1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 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膠囊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27]實施例8(以1份為基數制備膠囊劑)
[0028]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150克、小豆蔻75克、中亞白及150克、花椒120克、干 姜35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體積濃度為75%的乙醇,煎煮1小時,共煎煮2次,合并煎 煮液濃縮,干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150克、珍珠50克、阿納其根80克、丁香80克、乳香30 克、安息香120克藥材粉碎過2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規(guī) 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膠囊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29]實施例9(以1份為基數制備顆粒劑)
[0030]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200克、小豆蔻100克、中亞白及180克、花椒150克、干 姜45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15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共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濃縮,干 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180克、珍珠55克、阿納其根150克、丁香80克、乳香25克、安息香 250克藥材粉碎過1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 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顆粒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31] 實施例10(以1份為基數制備顆粒劑)
[0032] 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180克、小豆蔻105克、中亞白及185克、花椒120克、干 姜48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體積濃度為70%的乙醇,煎煮2小時,共煎煮2次,合并煎 煮液濃縮,干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250克、珍珠70克、阿納其根150克、丁香80克、乳香 40克、安息香300克藥材粉碎過1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 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顆粒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33]實施例11(以1份為基數制備丸劑)
[0034]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200克、小豆蔻95克、中亞白及150克、花椒96克、干姜 30克藥材放入容器中,加入20倍量的水,煎煮3小時,共煎煮1次,濃縮,干燥,得到混合物A, 再將肉桂250克、珍珠65克、阿納其根90克、丁香45克、乳香10克、安息香250克藥材粉碎過 1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 治療骨折的丸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35]實施例12(以1份為基數制備丸劑)
[0036]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205克、小豆蔻110克、中亞白及185克、花椒102克、干 姜38克藥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體積濃度為95%的乙醇,煎煮3小時,共煎煮1次,濃縮,干燥, 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115克、珍珠35克、阿納其根108克、丁香85克、乳香25克、安息香300 克藥材粉碎過1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 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丸劑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實施例13(以1份為基數制備顆粒 劑)
[0037]實施例13(以1份為基數制備口服液)
[0038]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230克、小豆蔻15克、中亞白及45克、花椒45克、干姜 30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2.5小時,共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濃縮,干 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125克、珍珠15克、阿納其根80克、丁香45克、乳香35克、安息香 120克藥材粉碎過2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 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口服液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39]實施例14 (以1份為基數制備口服液)
[0040]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85克、小豆蔻125克、中亞白及210克、花椒196克、干 姜48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體積濃度為75 %的乙醇,煎煮2.5小時,共煎煮3次,合并 煎煮液濃縮,干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250克、珍珠75克、阿納其根170克、丁香108克、乳 香45克、安息香350克藥材粉碎過2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 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治療骨折的口服液制劑,為每日3次,每次7克。
[0041 ] 實施例15
[0042]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對骨析愈合影響的臨床研究 [0043] 1.臨床資料
[0044] 本研究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維吾爾醫(yī)醫(yī)院骨傷科就診的66例尺橈骨干骨折患者, 以維吾爾醫(yī)正骨法復位后,觀察組分33例,對照組分33例,觀察二組的綜合臨床療效,X線觀 察并骨痂網格量化評定、骨折愈合時間、安全性及術后第四個月前臂旋轉功能情況。
[0045] 2.研究人群
[0046] 2.1診斷標準
[0047] 2.1.1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高等醫(yī)藥學校統編教材《西醫(yī)外科學》(第8版)、 《骨放射學》(第5版)及岳貴興主編的《骨科學》診斷標準定制)。
[0048] 2.1.2維吾爾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維吾爾醫(yī)學高等本科學校教材維吾爾醫(yī)骨科學》 (本科試用教材),新疆維吾爾醫(yī)??茖W校編印,2009年3月?!吨袊t(yī)學百科全書維吾爾醫(yī)學 分卷》第四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1994年10月第一版)。
[0049] 2.2診斷要點:(1)臨床表現:①有明確外傷史,以間接暴力多見;②查體:骨折部 位腫脹、淤血、疼痛,外觀可有凹陷畸形,可觸及骨擦感。(2)X線確診為骨連續(xù)性破壞的四肢 骨折。
[0050] 2.3納入標準
[0051] 2.3.1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的尺橈骨干閉合性骨折。
[0052] 2.3.2符合維吾爾醫(yī)手法復位治療者。
[0053] 2.3.3病程不超過一周者。
[0054] 2.3.4 年齡6-60歲。
[0055] 2.3.5知情同意,志愿受試。
[0056] 2.4排除標準
[0057] 2.4.1除了閉合型尺橈骨干骨折外所有骨折。
[0058] 2.4.2以局部骨折端無移位及壓縮性骨折,嵌插骨折等。
[0059] 2.4.3過敏體質和對多種藥物過敏者。
[0060] 2.4.4合并心,肝、腎、造血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00611 2.4.5懷疑或確有酒精、藥物濫用病史。
[0062] 2.4.6病情危重,難以對維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確切評價者
[0063] 2.4.7近1個月內參加過其他藥物臨床試驗。
[0064] 2.5療效判定標準
[0065]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0]。痊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均完全消失,功能 活動均恢復至正常水平,經X線片檢查可見骨折骨性愈合;顯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均得 到明顯的改善,功能活動均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經X線片檢查可見骨折臨床愈合;控制:患 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功能活動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經X線片檢查可見骨 折遲緩愈合;無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較之治療前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功能活動未恢 復,經X線片檢查可見骨折遲緩愈合。
[0066] 有效率=(痊愈+顯效+控制)/nX100%
[0067] 3.治療方案 [0068] 3.1手法復位
[0069] 整復前仔細閱讀X線片,明確骨折移位方向和程度,制定詳細的整復方案。根據患 者年齡選擇是否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由麻醉醫(yī)師完成。整復時,置于患者復位床取仰臥,患 肩外展90°,屈肘90°,在C型臂X光機下,兩助手行拔伸牽引。上1/3骨折,前臂應置于旋后位; 中、下1/3骨折,則前臂應置于中立位進行拔伸,以矯正旋轉、成角和重疊移位。如骨折段互 相成角向軸心靠攏移位時,醫(yī)者可行擠捏分骨。橫或短斜骨折,有側方移位者,醫(yī)者一手捏 持住近骨折端,另一手捏持住移位的遠骨折端,將骨折突起處按捺平整,如重疊移位未獲改 善,可改作反折捺正手法。斜或螺旋骨折,有背向移位,醫(yī)者持住近骨折段旋轉使兩骨折面 接觸,再用擠捏法,使兩骨折面緊密吻合。如為兒童青枝骨折,有成角移位者,在拔矯枉稍過 正。
[0070] 3.2石膏外固定
[0071]復位完成后,在兩個助手維持穩(wěn)定牽引情況下,根據骨折塊移位的方向在折端移 位處加用壓墊,以免彈回再移位。若復位前橈、尺骨相互靠攏者,可用分骨墊放置在兩骨之 間;若骨折原有側方移位或成角移位。各墊放置妥當后,患肢從上臂中段至手心置一層薄棉 墊,以保護皮膚。將石膏繃帶泡于25攝氏度熱水,向心擠壓,先前臂行縛扎,根據骨折類型、 骨折塊移位的方向在折端移位處適當的縮形。然后屈肘90°,石膏繃帶包扎固定,前臂原則 上放置中立位,用三角巾懸吊于胸前。
[0072] 3.3整復時注意事項及后處理
[0073] 3.3.1整復時高度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保證正骨室空氣新鮮及氣流流暢。如果 出現緊急情況,立即運用急救措施。
[0074] 3.3.2整復固定時,注意棉墊均勻,石膏繃帶不緊不松。石膏固定結束后,檢查固 定是否妥善,即引導患者進行手指屈伸、握拳活動等功能鍛煉。
[0075] 3.3.3密切觀察患肢血運,皮膚感覺及手指活動情況,若出現肢端蒼白,青紫,麻 木,疼痛,可能為外固定過緊而致,應立即復診,防止Volklnarm缺血性肌攣縮的發(fā)生,術后7 天內囑患兒適當抬高患肢以利于消腫。
[0076] 3.3.4整復固定后,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復位情況,若復位不理想,可再行矯正。
[0077] 3.3.5石膏外固定術后,避免外力致石膏折斷而失去固定作用,應及時修補或更 換。
[0078] 3.3.6整復后3-4周,根據復查骨折愈合情況,先解除肘關節(jié)固定,雞蛋清夾板固 定。4-8周去除包扎物,并指導患者積極進行前臂旋轉及肘腕關節(jié)屈伸功能的恢復訓練。
[0079] 3.4維藥口服復位成功、無其他異常情況后,觀察組:本制劑,口服一次7g,一日3 次;對照組:接骨七厘片,口服一次1.5g,一日3次,連續(xù)3周。全部8周為一療程。住院治療 (14±7)天,定期復查6周。分別在骨折復位前和復位后的第1、21、35和42天拍片,觀察骨痂 生長并記錄骨折愈合時間。復位術后第120±7天隨訪,觀察前臂旋轉功能恢復。
[0080] 4.觀測指標
[0081] 4.1安全性觀測指標
[0082] 安全性觀測指標包括患者一般情況和肝功能以1^^51'、了811^^1^、丫-61')、腎功能 (BUN,Cr)等有關檢查。以上項目于入組前3天內和藥物治療結束后各檢測1次。治療前正常 而治療后異常,或治療前異常而治療后異常加重者應當即復查確診,復查確認異常者應為 本制劑對肝、腎功能有影響者。
[0083] 4.2療效性觀測指標
[0084] 4.2.1臨床觀測指標:骨折臨床愈合標準
[0085] ①局部無壓痛及縱向叩擊痛;
[0086]②局部無異常活動;
[0087]③X線片顯示骨折處有連續(xù)性骨痂,骨折線已模糊;
[0088]④拆除外固定后,能向前平舉Ikg重物持續(xù)達1分鐘。
[0089]⑤連續(xù)觀察2周骨折處不變形。
[0090] 4.2.2 X線檢查:
[0091] 術后第3、5、7周,對骨折愈合情況進行評分,評分根據骨折愈合的相關標準進行, 根據骨折斷端的邊緣變化情況、骨痂密度、骨痂量與骨痂的邊緣情況評定相應的分數,計算 總得分。根據骨挪形成情況觀察不同時間點骨折端骨痂生長情況并進行評分。
[0092]表1-1骨痂量評分標準 LUU?M」4.3前臂屁轉功能評足
[0095]美國特種外科醫(yī)院(HSS)改良肘關節(jié)功能評價法(只采用旋轉度和日常動作的評 價)。
[0096]表1-2前臂旋轉度和日常動作評分表(總40分)
[0099] 得分36分以上為優(yōu),26~35分為良,11~25分為可,10分以下為差 [0100] 5.統計方法
[0101] 運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根據觀察指標和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 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0102] 6.結果
[0103] 6.1安全性觀測指標對實驗組患者給藥前、后,檢測肝、腎功能指標,經配對資料 t檢驗,均P>0.05,具體如下。
[0104]表1-3治療組組骨折患者給藥前、后安全性檢測(Z±s)
[0106] 經配對樣本t檢驗,P均大于0.05。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0107] 6.2骨折X線評分
[0108] 兩組治療后3、5、7周的骨折愈合過程中X線評分比較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 0.05 ),提示觀察組骨折愈合程度高于對照組。
[0109] 表1-4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骨折愈合X線評分(
[0111] 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第3、5周P〈0.01,第7周P〈0.05。
[0112] 6.3骨折臨床愈合時間比較
[0113] 兩組前臂雙骨折患者經上述兩種方法治療后骨折全部愈合,兩組愈合時間經卡方 檢驗,觀察組與對照組愈合時間之間比較P〈〇.05,有顯著性差異。
[0114] 表1-5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
[0116] 經Pearson卡方檢驗,x2 = 10 · 38,Ρ = 0 · 034(P〈0 · 05) 〇
[0117] 6.4 HSS旋轉度和日常動作評價比較
[0118] 整復后120 ± 7天,對兩組患者骨折愈合后根據HSS旋轉度和日常動作評價標準評 定,優(yōu)良率分別為:觀察組87.8%,對照組72.7%。經卡方檢驗觀察組組療效優(yōu)于實驗組,P〈 0.05,有顯著性差異。
[0119] 表1-6兩組患者HSS旋轉度和日常動作評價
[0121] 經卡方檢驗,x2 = 6.145,P = 0.046(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0122] 7.小結
[0123] 本方法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配合本制劑口服制劑治療尺橈骨骨折,經過兩組尺橈 骨患者不同時間點X線骨痂量評分,骨折臨床愈合時間,前臂旋轉功能恢復等比較兩組組患 者的綜合臨床療效,66例患者全愈合,痊愈率100%。觀察組X線骨痂量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兩組平均愈合時間:觀察組5.52± 1.093 周,對照組6.24± 1.091周。觀察組前臂旋轉功能恢復快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均好于接 骨七厘片組,能增加骨小梁的密度,促進骨折的愈合?;颊呓o藥前、后的肝腎功能相關指標 發(fā)現,此藥對患者肝腎功能未明顯的影響。
[0124] 實施例16
[0125] 本發(fā)明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對骨析愈合影響的實驗研究
[0126] 1.試驗方法
[0127] 1.1實驗動物及骨折模型的制備
[0128] 1.1.1實驗動物
[0129] 選取營養(yǎng)狀況良好的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80只,年齡4月,平均體 重250 士 20g。所有大鼠均由新疆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整個實驗過程均遵循動物保 護和應用委員會的相關文件。
[0130] 1.1.2骨折模型的制備
[0131] 建立大鼠骨折模型:造模前天對大鼠左側大腿手術區(qū)進行剃毛備皮。采用5%戊巴 比妥鈉和0.9%生理鹽水混合稀釋為0.3%的戊巴比妥鈉稀釋液后腹腔注射lml/100g,麻醉 起效后將大鼠置于手術臺上,左側大腿常規(guī)消毒、鋪巾。沿骸骨內側做一長約Icm的切口,切 開內側支持帶后向外翻轉骸骨,暴露股骨骸,在股骨骸間偏前用直徑1.2_的尖銳利克氏針 開口,再采用直徑同樣的克氏針一沿著開口逆行插入髓腔直至觸及股骨大轉子。固定牢固 后,貼著關節(jié)面剪斷克氏針。取股骨外側中段做一長約2cm切口,沿著肌間隔鈍性分離暴露 股骨,以鋒利骨剪于中下段處橫行剪斷股骨,逐層縫合切口。術后送至影像中心行X線透視, 剔除非中段橫行骨折模型大鼠。
[0132] 1.2實驗分組及干預措施
[0133] 將150只所有己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隨機方法分為A,B,C,及E五組,單籠飼養(yǎng)。觀 察3天無傷口感染后,實驗組給予本制劑。灌胃時,按IOg/次喂服,每日3次,按千克體重計 算,高、中、低劑量三組每次灌胃劑量分別為8g/Kg,4/Kg,2g/Kg。陽性對照組給予接骨七厘 片,將臨床用藥劑量換為大鼠劑量,其灌胃時2.32g/Kg??瞻讓φ战M灌胃生理鹽水15ml/Kg。 每只灌胃體積〇 · 2ml /1 OOg,1次/日。
[0134] 空白對照組:30只,生理鹽水15ml/Kg灌胃2周;
[0135] 陽性對照組:30只,接骨七厘片2.32g/Kg灌胃2周;
[0136] 低劑量組:30只,本制劑2g/Kg灌胃2周;
[0137] 中劑量組:30只,本制劑4g/Kg灌胃2周;
[0138] 高劑量組:30只,本制劑8g/Kg灌胃2周。
[0139] 術后讓其在籠內自由活動,常規(guī)使用碘伏對切口進行擦拭消毒,定期更換墊料并 進行消毒,所有大鼠均在自治區(qū)維吾爾醫(yī)藥研究所GLP實驗中心飼養(yǎng)。
[0140] 2.觀察指標
[0141] 2.1 -般情況
[0142] 術后觀察大鼠的生命征、手術切口愈合情況及肢體活動情況,記錄造模失敗及數 據缺損的資料。
[0143] 2.2安全性檢測
[0144] 術后2,4,6周,在處死動物前取各組動物外周血,送本所檢驗科離心分離血清,離 心速度為3000次/分鐘,測定血生化指標含量并進行比較,觀察不同劑量組之間的差異。
[0145] 2.3影像學檢查
[0146] 術后第2,4,6周將全部大鼠按照同一條件(體位要求:仰臥位,右側股骨保持屈髖 屈膝成角90°。曝光條件:52KV,間隔12.5ms,250mA,進行X線攝片,根據X線影像學資料對骨 折愈合情況進行評估。參考Garrett等[16]提出的X線評分系統作為骨折愈合評分指標。采 用盲法及隨機方法評分,對所得的結果進行分析。
[0147] 表 2-1 Garrett 評分系統
[0149] 2.3骨生長因子和炎癥因子的測定
[0150] 分別在術后2,4,6周,在處死動物前取各組動物外周血,送本所檢驗科離心分離血 清,離心速度為3000次/分鐘。離心后分別裝入1.5ml的EP管,檢測前將血清置-80°C低溫冰 箱中待測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BMP-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IGF-I)、腫瘤壞死因子-a(TNF-a)以及白介素-IO(IL-IO)等指標含量并進行比較。操作步 驟嚴格按照"大鼠 BMP-2、VEGF、IGF-1、IL-10和TNF-a檢測ELISA試劑盒說明書,應用 MultiskanFC型酶標儀試驗機檢測。
[0151] 3.統計學分析
[0152] 所有數據采用計學處理。數據以SPSS17.0統計軟件包(SPSS Inc, 17.0版本)進行 統計學處理。數據以s表示,各組間數據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及方差齊性分析,在滿足正態(tài)性 檢驗的前提下,若方差齊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齊采用非參數檢驗法檢驗 (Nemenyi),Ρ〈0· 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0153] 4.結果
[0154] 4.1安全性檢測
[0155] 術后對不同劑量組檢測肝腎功能指標,采用方差分析進行數據統計。同一個指標 在不同干預組之間無差別,Ρ>〇.05。本制劑對肝腎功能無明顯的損害。
[0156] 表2-2不同干預組之間肝、腎功能相關指標(1土&)

[0159] 經過多組間方差分析比較,均P>0.05,各組間無統計學差異。
[0160] 4.2影像學檢查
[0161] 術后2周:劑低量組部分骨折線稍微模糊,骨折斷端可見連續(xù)骨痂生成;中劑量組 骨折線模糊,骨折斷端可見顯著得骨痂生成;高劑量組骨折線較清晰,骨折斷端可見少量原 始骨痂生成;陽性對照組部分骨折線模糊,并骨折斷端原始骨痂生成;空白對照組骨折線清 晰,骨折斷端無明顯骨痂生成。
[0162] 術后4周:低劑量組可見骨折線兩側骨痂連接增生,一側均骨橋生成,骨折線較模 糊;中劑量組可見大量連續(xù)骨痂生成,一側均骨橋生成,骨折線即將消失;高劑量組可見部 分骨折線兩側骨痂連接增生及一側均骨橋生成,骨折線較模糊;陽性對照組可見骨折線一 側骨痂連續(xù)增生,兩側均無骨橋生成,骨折線較模糊;空白對照組可見一側皮質有骨橋,骨 折斷端周圍有顯著的骨痂形成。
[0163] 術后6周:低劑量組可見雙側骨皮質均有清晰骨橋,未見骨折線,骨痂部分塑型;中 劑量組可見雙側骨皮質均有清晰骨橋,未見骨折線,并且骨痂塑型;高劑量組可見一側骨皮 質有清晰骨橋,可見部分骨折線較清晰;陽性對照組可見雙側骨皮質均有骨橋,骨痂開始部 分塑型;空白對照組可見一側骨皮質有清晰骨橋,骨折線較模糊。參見圖片中A、B、C、D、E圖 分別為空白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和莎拉吉提蜜膏低、中、高劑量組X線片圖。
[0164] 表2-3不同時間點大鼠骨折愈合影像學Garrett評分(i±s:)
[0166] 注:a表示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b表示與陽性對照組比較,P〈0.05; ^表示與低 劑量組比較,P〈〇. 05;d表示與中劑量組比較,P〈0.05; 6表示與高劑量組比較,P〈0.05 [0167] 表2-3是根據Garrett評分標準得出來的五組術后2、4、6周不同時間點X線檢查評 分結果。多組間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進行數據統計。同一時間點高、中、低劑量組分別與 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比較,低、中劑量組與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統計學差異 有顯著性意義(P〈0.05),高劑量組分別與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統計學差異不明顯 (P>0.05 ),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Garrett評分優(yōu)于其他三組,高劑量組Garrett評分低于陽 性對照組,與空白對照組相等;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分別與高劑量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 (P〈0.05 ),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Garrett評分優(yōu)于高劑量組,低劑量組與中劑量組兩組比較 無統計學意義(P>〇.05),表明兩組Garrett評無差異,但中劑量組Garrett評分高于低劑量 組??梢哉J為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的骨折愈合評分高于其他三組,而低劑量組骨折愈合程 度低于陽性對照組,與空白對照組相同。
[0168] 4.3骨生長因子和炎癥因子的測定
[0169] 將五組大鼠術后2、4、6周采外周血,以ELISA法酶標儀檢測血清BMP-2、IGF-I、VEGF 等骨生長因子以及IL-10、TNF-a等炎癥有關因子的表達。多組間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進 行數據統計。同一時間點高、中、低劑量組分別與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比較。
[0170] 4.3.1骨生長因子的檢測
[0171] 4.3.1.1 BMP-2的檢測:根據表2-4大鼠血清中BMP-2的表達術后第2周最明顯,中 劑量組與低劑量、陽性對照和空白對照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〇.05),高劑量組分別與陽 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組之間統計學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〇.05),低劑量組與陽性對照和 空白對照組之間,高劑量組與中劑量組之間統計學差異不明顯(P>〇.05),表明大鼠血清中 劑量組BMP-2的表達最高,優(yōu)于其他四組,高劑量組的表達優(yōu)于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和空 白對照組;術后第6周,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的表達呈現下降趨勢,各組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0172] 表2-4不同時間點大鼠血清中BMP-2的表達(?土s)
[0174] 注:a表示與空白對照組比較,Ρ〈0.05;b表示與陽性對照組比較,Ρ〈0.05; ^表示與低 劑量組比較,Ρ〈〇. 05;d表示與中劑量組比較,Ρ〈0.05; 6表示與高劑量組比較,Ρ〈0.05
[0175] 4.3.1.2 IGF-I的檢測:根據表2-5的結果,術后第4周,大鼠血清中IGF-I的表達最 明顯,第6周呈現下降趨勢。中劑量組與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并高劑量 組與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統計學差異有顯著性意義(Ρ〈〇.05),低劑量組與陽性對 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統計學差異不明顯(Ρ>〇.05),表明大鼠血清中劑量組IGF-I的表達 最高,優(yōu)于其他四組,高劑量組的表達優(yōu)于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
[0176] 表2-5不同時間點大鼠血清中IGF-I的表達(X土s)
[0178] 注:a表示與空白對照組比較,Ρ〈0.05;b表示與陽性對照組比較,Ρ〈0.05; ^表示與低 劑量組比較,P〈〇. 05;d表示與中劑量組比較,P〈0.05; 6表示與高劑量組比較,P〈0.05 [0179] 4.3.1.3 VEGF的檢測:根據表2-6隨時間血清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呈現下 降趨勢。術后第2周,大鼠血清中VEGF的表達最明顯,中劑量組與低劑量組間無顯著性差異 (P>0.05),中劑量組合低劑量租分別與其他三組之間統計學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高劑量別與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統計學差異不明顯(P>〇.05);術后第6周,高劑量 組與其他四組組之間統計學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〇.05),高劑量組表達均低于其他四組, 其他四組間無統計學差異(P>〇. 05)。表明大鼠血清中中劑量組和低劑量組VEGF的表達優(yōu)于 其他三組,中劑量組的表達略高于低劑量組。 「η?κη? 券9-R不同R計問占十if rfn詰由VP「TT7的券!女f
[0182] 注:a表示與空白對照組比較,Ρ〈0.05;b表示與陽性對照組比較,Ρ〈0.05; ^表示與低 劑量組比較,Ρ〈〇. 05;d表示與中劑量組比較,Ρ〈0.05; 6表示與高劑量組比較,Ρ〈0.05
[0183] 4.3.2炎癥因子的檢測
[0184] 4.3.2.1 IL-10的檢測:根據表2-7大鼠血清中IL-10的表達呈現下降趨勢。中劑量 組和低劑量組與其他三組之間統計學差異有顯著性意義(Ρ〈〇.05),高劑量組分別與陽性對 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統計學差異不明顯(Ρ>〇.05),中劑量組與低劑量組之間統計學差異 不明顯(PX). 05 ),表明大鼠血清中中劑量組和低劑量組IL-10的表達高于其他三組;術后第 6周,中劑量組其他四組之間并低劑量組與中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之間統 計學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〇.05),高劑量組與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組之間統計學差異 不明顯(P>0.05 ),表明中劑量組IL-10的表達最高,優(yōu)于其他四組,高劑量組的表達最低,低 于其他四組。
[0185] 表2-7不同時間點大鼠血清中IL-10的表達(i±s)
[0187] 注:a表示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b表示與陽性對照組比較,P〈0.05; ^表示與低 劑量組比較,P〈〇. 05;d表示與中劑量組比較,P〈0.05; 6表示與高劑量組比較,P〈0.05。
[0188] 4.3.2.2 TNF-α的檢測:表2-8術后第2周TNF-α表達最高,隨時間呈下降趨勢,中劑 量組和低劑量組分別與其他三組之間統計學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〇.05),高劑量組與陽性 對照組之間并且中劑量組與低劑量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P>〇.05);術后第6周,中劑量組與 其他四組之間組之間統計學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〇.05),其他四組相互之間無統計學差異 (P>0.05),表明血清中中劑量組TNF-α的表達低于其他四組。
[0189] 表2-8不同時間點大鼠血清中TNF-a的表達(5土 s)
[0191] 注:a表示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b表示與陽性對照組比較,P〈0.05; ^表示與低 劑量組比較,P〈〇. 05;d表示與中劑量組比較,P〈0.05; 6表示與高劑量組比較,P〈0.05
[0192] 5.小結
[0193] 5.1大鼠骨折模型的固定方法克氏針內固定,其容易操作、創(chuàng)傷較小;缺點是軸向 及旋轉穩(wěn)定性差,容易脫出。本研究所選克氏針與大鼠髓腔直徑相近,這樣會增加其固定的 穩(wěn)定性。正式實驗前精煉造模方法,造模失敗率控制20 %以內。
[0194] 5.2 X線檢查骨折愈合Carrett評分,同一時間點,低、中、高劑量組分別與陽性對 照組和空白對照組比較,低、中劑量組與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統計學差異有顯著 性意義(P〈0.05),高劑量組分別與陽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之間統計學差異不明顯(P> 0.05),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Garrett評分優(yōu)于其他三組,高劑量組Garrett評分低于陽性對 照組,與空白對照組相等。可以認為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的骨折愈合評分高于其他三組,而 低劑量組骨折愈合程度低于陽性對照組,與空白對照組相同。
[0195] 5.3術后2、4、6周腹主動脈采血,以ELISA法檢測血清中BMP-2、IGF-I、VEGF、IL-10 及TNF-α的表達。血清BMP-2、IGF-I、VEGF和IL-10中劑量組的表達與空白對照組和陽性對照 組差異明顯(均P〈〇. 05),高劑量組的表達低于陽性對照(P〈0.05),高劑量組與空白對照組 無明顯的差異(均P>〇.05),IGF-I中劑量組的表達與空白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差異明顯(均 P〈0.05),高劑量組的表達高于陽性對照(P〈0.05);而TNF-a的表達中劑量組的表達低于高 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及空白對照組(P〈〇. 05),高劑量組的表達高于中劑量組和低劑量組(P〈 0.05),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無明顯的差異(P>0.05)。本制劑能增加骨小梁的密度,促進骨折 的愈合。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其特征在于該制劑每1份各組份的含量為:肉桂15-280 克、珍珠5-75克、蓽茇25-230克、安息香20-380克、阿納其根30-180克、小豆蔻5-125克、中 亞白及15-210克、丁香4-128克、花椒12-196克、干姜30-48克、乳香3-45克。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骨折的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將肉桂 15-280克、珍珠5-75克、蓽茇25-230克、安息香20-380克、阿納其根30-180克、小豆蔻5-125克、中亞白及15-210克、丁香4-128克、花椒12-196克、干姜30-48克、乳香3-45克混合,攪 拌均勻,粉碎過100-200目篩,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毒,制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 口服制劑; 或按常規(guī)提取方法,分別將蓽茇25-230克、小豆蔻5-125克、中亞白及15-210克、花椒 12-196克、干姜30-48克藥材放入容器中,每次加入3-20倍量的水或體積濃度為20-95%的乙 醇,煎煮〇 . 5-3小時,共煎煮1-3次,合并煎煮液濃縮,干燥,得到混合物A,再將肉桂15-280 克、珍珠5-75克、阿納其根30-180克、丁香4-128克、乳香3-45克、安息香20-380克藥材粉碎 過100-200目篩,得到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勻后,按常規(guī)制藥方法經滅菌消 毒,制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口服液口服制劑。
【文檔編號】A61K9/00GK106075376SQ201610705323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23日
【發(fā)明人】斯拉甫·艾白, 李治建
【申請人】斯拉甫·艾白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