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紡織清洗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市場上各種紡織產(chǎn)品不斷出現(xiàn),應用在各式各樣的服裝面料上,面料生產(chǎn)的另一個污染過程是后整理階段,這個階段對面料及環(huán)境污染相當厲害,傳統(tǒng)面料在這個過程中大量使用各類助劑,面料雖得到了表面改觀,但產(chǎn)生了大量污染物而且殘留物會對人體皮膚造成不適、過敏等癥狀,并且還有使許多天然材質的活化成份被滅殺,穿著或使用對起到保健皮膚和延長衣服的使用壽命均不理想。
授權公告號cn201620482682.9為的一篇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公開了供一種面料清洗機,面料從進布口進入到加濕室內(nèi),通過水霧噴頭進行面料預加濕,提高后續(xù)清洗效果;然后通過自動伸縮裝置上的清洗板對面料進行拍洗,清洗效果好;但是該設備存在以下問題:清洗的過程中不具備對面料先進行揉搓的功能,導致清洗不徹底,拍洗面料容易對面料造成損傷,此外該設備不具備對清洗產(chǎn)生的廢水進行及時處理的功能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通過設置兩個擠壓部為曲型的擠壓裝置對傳輸過程中的布料進行擠壓產(chǎn)生揉搓的效果并在完成擠壓后在復位的過程中對布料進行水洗而水洗產(chǎn)生的廢水則在下一次擠壓的過程中同步進行分離處理進而克服了布料揉搓效果差表面殘留漿料清洗不徹底,清洗效率低以及清洗的廢水得不到及時處理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包括擠壓清洗部分,所述擠壓清洗部分包括擠壓機構以及設置在擠壓機構內(nèi)的清洗機構,所述擠壓機構用于對傳輸經(jīng)過的紡織纖維進行橫向擠壓,所述清洗機構用于在擠壓機構完成擠壓并復位的過程中對擠壓好的紡織纖維表面進行噴水清洗;
廢水處理部分,所述廢水處理部分包括用于承接紡織纖維清洗后的廢水的接料斗以及設置在接料斗下方的用于對接料斗內(nèi)的廢水進行分離處理的分離機構。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擠壓機構包括設置在傳輸過程中的紡織纖維兩側的擠壓裝置a和擠壓裝置b。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清洗機構包括設置在擠壓裝置a內(nèi)的用于對紡織纖維的左側面進行清洗的清洗裝置a以及設置在擠壓裝置b內(nèi)的用于對紡織纖維的右側面進行清洗的清洗裝置b。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分離機構包括與所述接料斗的底部連通的料桶以及設置在料桶內(nèi)且沿料桶內(nèi)壁前后滑動的分離裝置。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擠壓裝置a包括擠壓件a和平推氣缸a,所述平推氣缸a通過支架推動擠壓件a前后移動,所述擠壓件a內(nèi)部開設有儲水空間a,其靠近擠壓裝置b的一側設置有擠壓部a,所述擠壓部a的表面開設有若干與所述儲水空間a連通的噴水孔a;
所述擠壓裝置b包括擠壓件b以及用于推動擠壓件b前后移動的平推氣缸b,所述擠壓件b內(nèi)部開設有儲水空間b,其靠近擠壓裝置a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擠壓部a配合的擠壓部b,所述擠壓部b的表面開設有若干與所述儲水空間b連通的噴水孔b,
所述擠壓件a和擠壓件b的上蓋板上均設置有進水口,所述進水口連接有供水管。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清洗裝置a和清洗裝置b均包括推壓板,所述推壓板通過固定桿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清洗裝置a和清洗裝置b的推壓板分別與儲水空間a和儲水空間b的內(nèi)壁配合滑動,所述固定桿與所述擠壓件a或擠壓件b側壁上開設的導孔配合滑動,
所述推壓板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進水口打開或關閉的控制板。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擠壓部a和擠壓部b均設置為曲型,且所述擠壓部a和擠壓部b的下凹處均設置有導輥裝置,所述導輥裝置沿擠壓件a或擠壓件b的高度方向上設置,該導輥裝置包括固定在擠壓件a或擠壓件b上的轉動架以及可轉動設置在轉動架上的導輥。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分離裝置包括與所述料桶內(nèi)壁配合滑動的分離板以及一端與所述分離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分離板上開設有若干濾水孔。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料桶的側壁上開設有進料通道,所述分離板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進料通道開合的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固定件、與所述固定件滑動配合的活動件以及設置在活動件和固定件之間的用于驅動活動件復位的彈簧,所述活動件的端部設置有密封頭。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進料通道包括細口段和粗口段,所述細口段的直徑小于密封頭的直徑,所述粗口段的直徑大于密封頭的直徑
作為又一種優(yōu)選,所述料桶的一側設置有導水渠。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中通過設置擠壓機構,并且通過設置擠壓機構的擠壓部為曲型,使得擠壓機構對傳輸過程中的紡織布料進行擠壓時有一個揉搓的效果,將紡織布料上硬化的漿料松軟,并在擠壓機構復位時通過設置在其內(nèi)部的清洗機構,對完成擠壓的紡織布料進行噴水清洗,從而實現(xiàn)了能在同一裝置下對布料邊柔軟邊水洗的技術效果,柔軟效果好,并且柔軟和水洗緊密銜接,工作效率高,節(jié)省水資源,此外通過在擠壓機構下方設置分離機構并設置分離機構和擠壓機構聯(lián)動,實現(xiàn)了在柔軟水洗的同時又對水洗產(chǎn)生的污水進行及時的處理,設備結構緊湊,功能多。
(2)本發(fā)明中通過在擠壓件上設置進水口,并且在推壓板上設置配合進水口開關的控制板,使得在擠壓狀態(tài)下,控制板打開進水口,供水管自動注水至儲水空間內(nèi),完成揉搓后,在擠壓裝置復位時,控制板關閉進水口,由于推壓板是固定的隨著擠壓件移動儲水空間的空間被壓縮,水從噴水孔噴出,利用兩側同時對紡織布料進行噴水清洗,使得清洗更加徹底。
(3)本發(fā)明中通過設置料桶承接水洗后產(chǎn)生的污水,并通過在該料桶內(nèi)設置分離裝置使得污水隨著揉搓水洗工作的進行而同步被及時處理,在分離板擠壓污水進行分離時通過設置的控制裝置控制進料通道關閉,使得擠壓時污水不會回流到接料斗,并通過設置該控制裝置為可伸縮的以及設置進料通道包括細口段和粗口段,使得盡可能地增大了分離板壓縮料桶空間的行程,保證分離側底。
(4)本發(fā)明中通過設置導輥裝置,使得在紡織布料揉搓的過程中,不影響傳輸工作,始終能保持較緩慢地傳輸,從而使得在牽引作用下,紡織布料不會卡死,并且拉扯布,造成布的損壞。
綜上所述,該設備具有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結構緊湊功能多的優(yōu)點,尤其適用于紡織清洗設備技術領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的正視示意圖。
圖3為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的擠壓機構打開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4為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的部分剖切俯視示意圖。
圖5為清洗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擠壓件a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分離機構非工作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圖8為分離機構工作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圖9為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說明。
圖1為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的正視示意圖,圖3為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的擠壓機構打開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4為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的部分剖切俯視示意圖,圖5為清洗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為擠壓件a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分離機構非工作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圖8為分離機構工作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圖9為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和圖9所示,一種紡織布料快速清洗設備,包括擠壓清洗部分1,所述擠壓清洗部分1包括擠壓機構11以及設置在擠壓機構11內(nèi)的清洗機構12,所述擠壓機構11用于對傳輸經(jīng)過的紡織纖維進行橫向擠壓,所述清洗機構12用于在擠壓機構11完成擠壓并復位的過程中對擠壓好的紡織纖維表面進行噴水清洗;
廢水處理部分2,所述廢水處理部分2包括用于承接紡織纖維清洗后的廢水的接料斗21以及設置在接料斗21下方的用于對接料斗21內(nèi)的廢水進行分離處理的分離機構22。
進一步,所述擠壓機構11包括設置在傳輸過程中的紡織纖維兩側的擠壓裝置a111和擠壓裝置b112。
進一步,所述清洗機構12包括設置在擠壓裝置a111內(nèi)的用于對紡織纖維的左側面進行清洗的清洗裝置a121以及設置在擠壓裝置b112內(nèi)的用于對紡織纖維的右側面進行清洗的清洗裝置b122。
進一步,所述分離機構22包括與所述接料斗21的底部連通的料桶221以及設置在料桶221內(nèi)且沿料桶221內(nèi)壁前后滑動的分離裝置222。
通過設置擠壓機構11,并且通過設置擠壓機構11的擠壓部為曲型,使得擠壓機構11對傳輸過程中的紡織布料進行擠壓時有一個揉搓的效果,將紡織布料上硬化的漿料松軟,并在擠壓機構11復位時通過設置在其內(nèi)部的清洗機構12,對完成擠壓的紡織布料進行噴水清洗,從而實現(xiàn)了能在同一裝置下對布料邊柔軟邊水洗的技術效果,柔軟效果好,并且柔軟和水洗緊密銜接,工作效率高,節(jié)省水資源,此外通過在擠壓機構11下方設置分離機構22并設置分離機構22和擠壓機構11聯(lián)動,實現(xiàn)了在柔軟水洗的同時又對水洗產(chǎn)生的污水進行及時的處理,設備結構緊湊,功能多。
進一步,如圖3所示,所述擠壓裝置a111包括擠壓件a1111和平推氣缸a1112,所述平推氣缸a1112通過支架1113推動擠壓件a1111前后移動,所述擠壓件a1111內(nèi)部開設有儲水空間a1114,其靠近擠壓裝置b112的一側設置有擠壓部a1115,所述擠壓部a1115的表面開設有若干與所述儲水空間a1114連通的噴水孔a1116;
所述擠壓裝置b112包括擠壓件b1121以及用于推動擠壓件b1121前后移動的平推氣缸b1122,所述擠壓件b1121內(nèi)部開設有儲水空間b1123,其靠近擠壓裝置a111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擠壓部a1115配合的擠壓部b1124,所述擠壓部b1124的表面開設有若干與所述儲水空間b1123連通的噴水孔b1125,
所述擠壓件a1111和擠壓件b1121的上蓋板上均設置有進水口3,所述進水口3連接有供水管4。
進一步,如圖4所示,所述清洗裝置a121和清洗裝置b122均包括推壓板1211,所述推壓板1211通過固定桿1212固定在固定座1213上,所述清洗裝置a121和清洗裝置b122的推壓板1211分別與儲水空間a1114和儲水空間b1123的內(nèi)壁配合滑動,所述固定桿1212與所述擠壓件a1111或擠壓件b1121側壁上開設的導孔8配合滑動,所述推壓板1211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進水口3打開或關閉的控制板1214。
通過在擠壓件a1111和擠壓件b1121上設置進水口3,并且在推壓板1211上設置配合進水口3開關的控制板1214,使得在擠壓狀態(tài)下,控制板1214打開進水口3,供水管4自動注水至儲水空間a1114和儲水空間b1123內(nèi),完成揉搓后,在擠壓裝置復位時,控制板1214關閉進水口3,由于推壓板1211是固定的隨著擠壓件a1111和擠壓件b1121移動儲水空間a1114和儲水空間b1123的空間被壓縮,水從噴水孔a1116和噴水孔b1125噴出,利用兩側同時對紡織布料進行噴水清洗,使得清洗更加徹底。
進一步,所述擠壓部a1115和擠壓部b1124均設置為曲型。
進一步,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分離裝置222包括與所述料桶221內(nèi)壁配合滑動的分離板2221以及一端與所述分離板2221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支架1113固定連接,所述分離板2221上開設有若干濾水孔2222。
進一步,所述料桶221的側壁上開設有進料通道6,所述分離板2221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進料通道6開合的控制裝置7,所述控制裝置7包括固定件71、與所述固定件71滑動配合的活動件72以及設置在活動件72和固定件71之間的用于驅動活動件72復位的彈簧73,所述活動件72的端部設置有密封頭74。
進一步,所述進料通道6包括細口段61和粗口段62,所述細口段61的直徑小于密封頭74的直徑,所述粗口段62的直徑大于密封頭74的直徑。
通過設置料桶221承接水洗后產(chǎn)生的污水,并通過在該料桶221內(nèi)設置分離裝置222使得污水隨著揉搓水洗工作的進行而同步被及時處理,在分離板2221擠壓污水進行分離時通過設置的控制裝置7控制進料通道6關閉,使得擠壓時污水不會回流到接料斗21,并通過設置該控制裝置7為可伸縮的以及設置進料通道6包括細口段61和粗口段62,使得盡可能地增大了分離板2221壓縮料桶221空間的行程,保證分離側底。
更進一步,所述料桶221的一側設置有導水渠7,料桶221的側邊設置有倉門9。
實施例二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和圖9所示,其中與實施例一中相同或相應的部件采用與實施例一相應的附圖標記,為簡便起見,下文僅描述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點。該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擠壓部a1115和擠壓部b1124的下凹處均設置有導輥裝置5,所述導輥裝置5沿擠壓件a1111或擠壓件b1121的高度方向上設置,該導輥裝置5包括固定在擠壓件a1111或擠壓件b1121上的轉動架51以及可轉動設置在轉動架51上的導輥52。
通過設置導輥裝置5,使得在紡織布料揉搓的過程中,不影響傳輸工作,始終能保持較緩慢地傳輸,從而使得在牽引作用下,紡織布料不會卡死,并且拉扯布,造成布的損壞。
工作過程:首先紡織布料從一側傳輸進入擠壓裝置a111和擠壓裝置b112之間,平推氣缸a1112和平推氣缸b1122分別同時推動擠壓件a1111和擠壓件b1121向紡織布料方向移動,當擠壓件a1111和擠壓件b1121與紡織布料接觸時,由于擠壓件a1111和擠壓件b1121的擠壓部均設置為曲型,使得紡織布料也被擠壓成曲型,在此過程中面料上硬化的漿料受到揉搓的效果而變得松軟,在擠壓狀態(tài)下時,控制板1214打開進水口3,供水管4自動注水至儲水空間a1114和儲水空間b1123內(nèi),完成揉搓后,在擠壓裝置復位時,控制板1214關閉進水口3,隨著儲水空間a1114和儲水空間b1123空間被擠壓水從噴水孔a1116和噴水孔b1125噴出,對布料的兩個面進行清洗工作,通過設置導輥裝置5,使得紡織布料揉搓的過程中能緩慢傳輸,清洗產(chǎn)生的廢水落到接料斗21內(nèi),接料斗21內(nèi)的廢水再經(jīng)進料通道6導入到料桶221內(nèi),當擠壓件a1111和擠壓件b1121開始對下一段布料進行揉搓時,平推氣缸a1112通過支架1113同步推動分離板2221朝進料通道6的方向移動,移動至一定距離時控制裝置7的密封頭74堵住進料通道6,繼續(xù)一定分離板2221擠壓料桶221內(nèi)的廢水,由于進料通道6被堵住,水則從分離板2221上開設的濾水孔2222流出并經(jīng)導水渠7導出,而雜物則留在了料桶221內(nèi),帶雜物達到一定量時打開倉門9進行清理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部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發(fā)明的限制。
當然在本技術方案中,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術語“一”應理解為“至少一個”或“一個或多個”,即在一個實施例中,一個元件的數(shù)量可以為一個,而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該元件的數(shù)量可以為多個,術語“一”不能理解為對數(shù)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提示下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