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垃圾分類回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便于搬運的園林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垃圾分類回收,指按一定規(guī)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垃圾在分類儲存階段屬于公眾的私有品,垃圾經公眾分類投放后成為公眾所在小區(qū)或社區(qū)的區(qū)域性準公共資源,垃圾分類駁運到垃圾集中點或轉運站后成為沒有排除性的公共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jù)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的。
而目前所使用的園林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大多安裝固定,位置定在一處,垃圾不能分開處理,不方便園林垃圾的清理,搬運,給環(huán)衛(wèi)工人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利,垃圾過多的堆積也影響環(huán)境衛(wèi)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于搬運的園林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便于搬運的園林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左側面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兩個固定塊之間通過第一轉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的表面套接有滾筒,所述滾筒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軸,所述支撐軸的底部活動連接有滑輪,所述支撐軸的左側固定連接有螺紋桿套,所述支撐軸的表面對應螺紋桿套處開設有通孔,所述殼體的左側面對應通孔處開設有螺紋槽,所述殼體的內部分別開設有第一回收槽和第二回收槽,所述殼體的頂部對應第一回收槽和第二回收槽處均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體,所述第一回收槽頂部的兩個固定體和第二回收槽頂部的兩個固定體均通過第二轉軸固定連接,兩個第二轉軸的表面均套接有頂蓋,兩個頂蓋的右側均固定連接有卡柱,兩個卡柱遠離頂蓋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卡條,兩個卡條的表面均開設有卡孔,所述殼體的右側對應卡孔處固定連接有卡扣。
優(yōu)選的,所述殼體的底部開設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數(shù)量為四個,四個出水孔從左至右依次排列。
優(yōu)選的,所述殼體的左側面位于螺紋槽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環(huán)形塊。
優(yōu)選的,所述殼體的左側位于固定塊的上方固定連接有推手。
優(yōu)選的,所述殼體的外部設置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一端貫穿螺紋桿套并延伸至通孔殼體的外部設置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一端貫穿螺紋桿套并延伸至通孔的內部。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于搬運的園林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具備有益效果如下:通過殼體的左側面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兩個固定塊之間通過第一轉軸固定連接,第一轉軸的表面套接有滾筒,滾筒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軸,支撐軸的底部套接有滑輪,可以使該裝置便于搬運移動,極大的方便了垃圾的搬運清理,通過殼體的內部分別開設有第一回收槽和第二回收槽,可以使不同的垃圾不同的丟棄處理,降低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清掃壓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面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左視圖。
其中,1殼體、2固定塊、3螺紋桿、4第一轉軸、5滾筒、6支撐軸、7 滑輪、8螺紋桿套、9通孔、10螺紋槽、11第一回收槽、12第二回收槽、13 固定體、14第二轉軸、15頂蓋、16卡柱、17卡條、18卡孔、19卡扣、20出水孔、21環(huán)形塊、22推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搬運的園林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殼體1,殼體1的左側面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塊2,兩個固定塊2之間通過第一轉軸4固定連接,第一轉軸4的表面套接有滾筒5,滾筒 5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軸6,支撐軸6的底部活動連接有滑輪7,支撐軸6 的左側固定連接有螺紋桿套8,支撐軸6的表面對應螺紋桿套8處開設有通孔 9,殼體1的外部設置有螺紋桿3,螺紋桿3的一端貫穿螺紋桿套8并延伸至通孔9的內部,為了固定支撐軸6,更好的移動,殼體1的左側面對應通孔9 處開設有螺紋槽10,殼體1的左側面位于螺紋槽10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環(huán)形塊 21,更好的固定支撐軸6,殼體1的內部分別開設有第一回收槽11和第二回收槽12,殼體1的頂部對應第一回收槽11和第二回收槽12處均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體13,第一回收槽11頂部的兩個固定體13和第二回收槽12頂部的兩個固定體13均通過第二轉軸14固定連接,兩個第二轉軸14的表面均套接有頂蓋15,兩個頂蓋15的右側均固定連接有卡柱16,兩個卡柱16遠離頂蓋 15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卡條17,兩個卡條17的表面均開設有卡孔18,殼體 1的右側對應卡孔18處固定連接有卡扣19,殼體1的底部開設有出水孔20,出水孔20的數(shù)量為四個,四個出水孔20從左至右依次排列,方便雨水的流出,防止垃圾堆積變質,殼體1的左側位于固定塊2的上方固定連接有推手 22,方便對裝置的搬運移動。
使用時,通過殼體1的左側面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塊2,兩個固定塊2之間通過第一轉軸4固定連接,第一轉軸4的表面套接有滾筒5,滾筒5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軸6,支撐軸6的底部套接有滑輪7,移動支撐軸6,使其可以滑動,然后轉動螺紋桿3,通過螺紋桿套8,通孔9,,螺紋槽10和環(huán)形塊 21的配合固定支撐軸6。
綜上所述,該便于搬運的園林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裝置,通過殼體1的左側面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塊2,兩個固定塊2之間通過第一轉軸4固定連接,第一轉軸4的表面套接有滾筒5,滾筒5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軸6,支撐軸 6的底部套接有滑輪7,可以使該裝置便于搬運移動,極大的方便了垃圾的搬運清理,通過殼體1的內部分別開設有第一回收槽11和第二回收槽12,可以使不同的垃圾不同的丟棄處理,降低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清掃壓力。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