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設備的,特指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
背景技術:
1、在led燈杯注塑生產(chǎn)中,毛邊、披鋒問題較為常見,嚴重影響產(chǎn)品外觀和質量,其產(chǎn)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模具制造精度不足,配合間隙過大,導致塑料在注塑時溢出形成披鋒;二是注塑工藝參數(shù)設置不合理,如注塑壓力過高、速度過快、料溫過高或塑料流動性過強,都會使熔體更容易突入模具間隙;三是模具強度不足,長期使用后變形,也會導致披鋒。
2、在led燈杯注塑生產(chǎn)中,手工去除毛邊和披鋒雖然簡單易行,但手工去除效率低下,需要大量人力且耗時較長,難以滿足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需求,其次,手工操作對工人的技能要求較高,不同工人之間的操作水平差異可能導致產(chǎn)品質量不穩(wěn)定,此外,手工去除過程中容易對產(chǎn)品表面造成劃傷或損傷,影響產(chǎn)品良品率,長時間的手工操作還會導致工人疲勞,進一步降低工作效率和質量,而且,手工去除過程中使用砂紙、銼刀等工具,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劃傷操作人員。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該自動化修邊機通過輔助限位機構和旋轉機構的配合,能夠牢固地固定待加工工件,確保加工過程的穩(wěn)定性;通過切削機構配合可調節(jié)的刀具,能夠精準地對工件進行打磨切削,提高產(chǎn)品的良品率,同時,清潔機構在切削過程中同步清理工件表面,避免殘留物影響加工質量;上下料機構和頂出機構的協(xié)同工作,實現(xiàn)了工件的自動轉移和頂出,減少了人工干預,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吸料機構能夠及時吸取切削產(chǎn)生的余料,保持工作環(huán)境的整潔;輸送校正單元和出料單元的自動化設計,進一步提升了整個生產(chǎn)流程的連貫性和效率;通過切削清潔單元集成的輔助限位機構、切削機構、上下料機構、旋轉機構、清潔機構、頂出機構、吸料機構以及輸送校正單元和出料單元等多種功能模塊,實現(xiàn)了工件的毛邊和披鋒去除的全自動化操作,有效解決傳統(tǒng)手工去除毛邊和披鋒效率低、質量不穩(wěn)定、存在安全風險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至少一切削清潔單元,該切削清潔單元由一設于機架上的旋轉機構、一斜向設于旋轉機構其中一邊的切削機構、設于旋轉機構下方的頂出機構以及設于靠近切削機構處的清潔機構組成,該旋轉機構用以放置并轉動待加工工件,該切削機構用以對轉動的待加工工件邊緣進行切削,該頂出機構用以將切削完畢的工件從旋轉機構頂出,該清潔機構用以配合旋轉機構對工件表面進行清潔,該切削清潔單元兩邊分別設有輸送校正單元以及出料單元,該輸送校正單元用以向切削清潔單元輸送帶加工工件并預校正工件之加工工位,于該切削清潔單元上方通過一安裝架設有上下料機構,該安裝架頂部設有輔助限位機構,該輔助限位機構用以旋轉機構旋轉時對待加工工件進行輔助限位,該機架底部設有吸料機構,該吸料機構其中一端穿設于機架并延伸至旋轉機構下方。
4、所述旋轉機構包括一固定一通過軸承座連接于機架上的旋轉軸、設于旋轉軸其中一端的止動組件、設于止動組件上的定位柱以及通過聯(lián)軸器設于旋轉軸另一端的旋轉電機。
5、所述止動組件由一設于旋轉軸上的定位塊、通過固定件設于定位塊側面上的至少二止動塊以及設于止動塊和定位塊之間的復位彈簧組成,該止動塊用以配合復位彈簧對放置于定位柱上的待加工工件進行限位。
6、所述切削機構包括設于機架上的底座、通過調節(jié)底板與底座相連接的支撐件、設于支撐件上的切削氣缸以及通過刀座與切削氣缸相連接的刀具,于該支撐件與調節(jié)底板的連接處設于一角度鎖固件,該角度鎖固件用以對完成加工角度調節(jié)的刀具進行限位。
7、所述頂出機構由安裝于機架上的頂出氣缸、設于頂出氣缸輸出端的頂出板、通過推動板分別連接于兩端頂出板的頂出塊組成,該頂出塊用以配合頂出氣缸將放置于旋轉機構的工件頂出。
8、所述清潔機構包括固定座、設于固定座一端的清潔氣缸、安裝于清潔氣缸輸出端的安裝塊以及通過一壓塊固定于安裝塊上的毛刷,該毛刷用以配合清潔氣缸對切削作業(yè)時的工件表面進行清潔。
9、所述輸送校正單元包括一通過第一支撐架連接于機架其中一邊的進料組件、一設于進料組件一端上的校正底座、安裝于校正底座上的校正氣缸、通過固定板安裝于校正氣缸輸出端的校正擋板以及設于校正擋板上的至少一校正傳感器,該校正擋板用以配合進料組件對待加工工件進行加工工位預校正。
10、所述上下料機構由安裝架其中一內側的直線模組以及通過第一定滑板連接于直線模組上的至少二第一機械手組成,該二第一機械手用以配合直線模組對工件進行加工前的上料和加工完畢后的下料,當機架上設有至少二切削清潔單元時,該安裝架另一內側還設有直線導軌,該直線導軌通過第二定滑板與至少二第二機械手相連接,該二第二機械手用以配合直線模組對工件進行加工前的上料和加工完畢后的下料,其中,該第一定滑板和第二定滑板之間通過一牽動板聯(lián)動連接。
11、所述輔助限位機構包括連接于安裝架下方的輔助支架、固定于輔助支架上的限位氣缸、通過氣缸座連接于限位氣缸輸出端的旋轉支架、兩端通過軸承連接于旋轉支架上的壓緊軸以及設于壓緊軸下端的壓緊頭,該旋轉支架其中一面兩邊分別設有直線軸承,各該直線軸承分別通過軸承套與輔助支架滑動連接。
12、所述吸料機構由設于機架內側的風機、與風機之進風口相連接的密封桶以及設于密封桶上的吸氣管組成,該吸氣管一端穿設于機架并朝旋轉機構下方延伸。
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輔助限位機構與旋轉機構配合,能夠牢固且精準地固定待加工工件,確保加工過程的穩(wěn)定性;切削機構配備可調節(jié)的刀具,能夠根據(jù)不同的加工需求進行精準打磨切削,提高產(chǎn)品的良品率;上下料機構和頂出機構的協(xié)同工作,實現(xiàn)工件的自動轉移和頂出,減少人工干預,提高生產(chǎn)效率;清潔機構在切削過程中同步清理工件表面,避免殘留物影響加工質量;吸料機構能夠及時吸取切削產(chǎn)生的余料,保持工作環(huán)境的整潔;輸送校正單元和出料單元的自動化設計,進一步提升整個生產(chǎn)流程的連貫性和效率;該自動化修邊機不僅提高生產(chǎn)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還通過集成輔助限位機構、切削機構、上下料機構、旋轉機構、清潔機構、頂出機構、吸料機構、輸送校正單元和出料單元等多種功能模塊,實現(xiàn)了工件的毛邊和披鋒去除的全自動化操作,有效解決傳統(tǒng)手工去除毛邊和披鋒效率低、質量不穩(wěn)定、存在安全風險的問題。
1.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有至少一切削清潔單元,該切削清潔單元由一設于機架上的旋轉機構、一斜向設于旋轉機構其中一邊的切削機構、設于旋轉機構下方的頂出機構以及設于靠近切削機構處的清潔機構組成,該旋轉機構用以放置并轉動待加工工件,該切削機構用以對轉動的待加工工件邊緣進行切削,該頂出機構用以將切削完畢的工件從旋轉機構頂出,該清潔機構用以配合旋轉機構對工件表面進行清潔,該切削清潔單元兩邊分別設有輸送校正單元以及出料單元,該輸送校正單元用以向切削清潔單元輸送帶加工工件并預校正工件之加工工位,于該切削清潔單元上方通過一安裝架設有上下料機構,該安裝架頂部設有輔助限位機構,該輔助限位機構用以旋轉機構旋轉時對待加工工件進行輔助限位,該機架底部設有吸料機構,該吸料機構其中一端穿設于機架并延伸至旋轉機構下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一固定一通過軸承座連接于機架上的旋轉軸、設于旋轉軸其中一端的止動組件、設于止動組件上的定位柱以及通過聯(lián)軸器設于旋轉軸另一端的旋轉電機。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組件由一設于旋轉軸上的定位塊、通過固定件設于定位塊側面上的至少二止動塊以及設于止動塊和定位塊之間的復位彈簧組成,該止動塊用以配合復位彈簧對放置于定位柱上的待加工工件進行限位。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機構包括設于機架上的底座、通過調節(jié)底板與底座相連接的支撐件、設于支撐件上的切削氣缸以及通過刀座與切削氣缸相連接的刀具,于該支撐件與調節(jié)底板的連接處設于一角度鎖固件,該角度鎖固件用以對完成加工角度調節(jié)的刀具進行限位。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出機構由安裝于機架上的頂出氣缸、設于頂出氣缸輸出端的頂出板、通過推動板分別連接于兩端頂出板的頂出塊組成,該頂出塊用以配合頂出氣缸將放置于旋轉機構的工件頂出。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機構包括固定座、設于固定座一端的清潔氣缸、安裝于清潔氣缸輸出端的安裝塊以及通過一壓塊固定于安裝塊上的毛刷,該毛刷用以配合清潔氣缸對切削作業(yè)時的工件表面進行清潔。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校正單元包括一通過第一支撐架連接于機架其中一邊的進料組件、一設于進料組件一端上的校正底座、安裝于校正底座上的校正氣缸、通過固定板安裝于校正氣缸輸出端的校正擋板以及設于校正擋板上的至少一校正傳感器,該校正擋板用以配合進料組件對待加工工件進行加工工位預校正。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機構由安裝架其中一內側的直線模組以及通過第一定滑板連接于直線模組上的至少二第一機械手組成,該二第一機械手用以配合直線模組對工件進行加工前的上料和加工完畢后的下料,當機架上設有至少二切削清潔單元時,該安裝架另一內側還設有直線導軌,該直線導軌通過第二定滑板與至少二第二機械手相連接,該二第二機械手用以配合直線模組對工件進行加工前的上料和加工完畢后的下料,其中,該第一定滑板和第二定滑板之間通過一牽動板聯(lián)動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限位機構包括連接于安裝架下方的輔助支架、固定于輔助支架上的限位氣缸、通過氣缸座連接于限位氣缸輸出端的旋轉支架、兩端通過軸承連接于旋轉支架上的壓緊軸以及設于壓緊軸下端的壓緊頭,該旋轉支架其中一面兩邊分別設有直線軸承,各該直線軸承分別通過軸承套與輔助支架滑動連接。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燈杯自動修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機構由設于機架內側的風機、與風機之進風口相連接的密封桶以及設于密封桶上的吸氣管組成,該吸氣管一端穿設于機架并朝旋轉機構下方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