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曲軸連桿式液壓馬達通常包括有殼體、通油盤、配油盤、柱塞缸和曲軸組 件,其中,曲軸組件由曲軸、軸承套和位于軸承套內的多排滾柱組成,柱塞缸為奇數(shù)個,分別 放射狀地均勻分布在曲軸的圓周上,柱塞缸內的柱塞與連桿球頭相球鉸接連接,連桿底部 的圓柱面與軸承套相接觸,曲軸通過軸承支承在殼體與封蓋中,曲軸的一端通過雙頭鍵與 配油盤相連,另一端則用來帶動負載。使用時,當壓力油由通油盤經配油盤、殼體進入到柱 塞缸時,壓力油產生的液壓力作用于柱塞頂部,該液壓力分解成沿著連桿中心線指向曲軸 的曲拐中心的力和對柱塞缸內壁產生的側向力,前者的切向力對曲軸的旋轉中心產生扭 矩,使曲軸繞曲軸旋轉中心旋轉,從而實現(xiàn)將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為工作機輸出轉速和扭 矩的目的。如一專利號為ZL03231170. 2(公告號為C擬622454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曲軸 連桿式液壓馬達》,及一專利號為ZL98224223.9(公告號為CN2336123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 利《端面補償配油曲軸連桿式液壓馬達》就披露了這樣一種類似的液壓馬達結構。根據(jù)實際使用的需要,很多情況下需要測出液壓馬達的輸出軸正反轉速,然而現(xiàn) 有的曲軸連桿式液壓馬達均不具有測試輸出軸正反轉速的功能。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現(xiàn)狀而提供一種具有正反 測速功能的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 包括有通油盤及設置在通油盤內由曲軸帶動旋轉的配油盤,通油盤后部內具有后內腔,其 特征在于所述通油盤后部依次設有前密封盤和后密封盤,所述后密封盤、前密封盤和通油 盤緊固在一起,前密封盤與通油盤之間及后密封盤和前密封盤之間均為液密封,且前密封 盤和后密封盤之間形成腔體,有一測速桿件依次穿過后密封盤和前密封盤后與配油盤的后 部連接,以使測速桿件能隨配油盤一起旋轉,所述測速桿件的外端露出后密封盤的后端面 而用以連接測速部件。作為改進,上述測速桿件由前測速桿和后測速桿組成,所述前測速桿位于通油盤 的后內腔內,所述后測速桿通過推力軸承安裝在腔體內,前測速桿的前端與配油盤的后部 連接而隨配油盤一起旋轉,前測速桿的后端穿過前密封盤后與后測速桿連接而能帶動后測 速桿一起旋轉,后測速桿的外端露出后密封盤的后端面而用以連接測速部件。將測速桿件 設有由前測速桿和后測速桿兩部分組成的結構,具有組裝方便,且易于加工前測速桿和后 測速桿。當然測速桿件也可以為一體結構的桿件。上述后測速桿的前端外周面與腔體的內壁之間設有柱塞環(huán)和密封圈密封,后測速桿的后端外周面與腔體的內壁之間設有油封進行密封。上述前測速桿的前端具有截面呈長方形的前插入部,前測速桿的后端具有截面呈 長方形的后插入部;所述配油盤的后端面具有外形與前插入部相配的前插槽,所述后測速 桿的內端面具有外形與后插入部相配的后插槽;所述前插入部插設在前插槽內,后插入部 插設在后插槽內。該結構方便將前測速桿與配油盤和后測速桿進行連接,還能保證前測速 桿和后測速桿能隨配油盤一起旋轉,當然插入部和插槽的外形也可為多邊形、半圓形或其 它非圓形。上述露出通油盤的后測速桿周壁上設有供測速部件連接的鍵槽。進一步改進,上述通油盤和前密封盤上開有與所述腔體連通的回油通道。在使用 一段時間后,不可避免的會有少量液壓油從通油盤的后內腔進入后密封盤和前密封盤之間 的腔體內,而設置回油通道后,可將進入腔體內的液壓油排入到馬達殼體內進行二次利用, 同時還能保證內腔中不集油,確保后測速桿轉動順暢。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其在通油盤的后部穿設有能隨配油盤 一起旋轉的測速桿件,這樣便可在測速桿上安裝測速部件,通過測速部件便可對配油盤的 轉速進行檢測,而配油盤的轉速與液壓馬達中的曲軸轉速相同,最終實現(xiàn)對液壓馬達的轉 速進行檢測;另外前密封盤和通油盤之間形成良好的密封,且前密封盤和后密封盤與通油 盤牢靠固定在一起,故即使在通油盤的后內腔中通高壓油,也不易漏油,同時也不會影響測 速桿件的轉動,而在通油盤的后內腔中通低壓油就更沒有問題,因此無論配油盤正轉還是 反轉均能測出配油盤的轉速,實現(xiàn)雙向測速。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向視圖;圖3為圖1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2、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一種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包括有通油盤1及設置在通油盤1內由曲軸帶動 旋轉的配油盤2,通油盤1后部內具有后內腔11,一般來說后內腔11作為低壓腔使用, 配油盤2的結構,及配油盤2安裝在通油盤1內的方式可參考現(xiàn)有技術,如專利號為 ZL03231170. 2(公告號為C擬622454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曲軸連桿式液壓馬達》,或專 利號為ZL982M223. 9(公告號為CN2336123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端面補償配油曲軸連 桿式液壓馬達》中披露的液壓馬達結構。通油盤1后部連接有前密封盤3,前密封盤3和通油盤1之間設有密封圈而形成 液密封,前密封盤3的后部設有后密封盤4,后密封盤4和前密封盤3之間設有密封圈形成 液密封,后密封盤4、前密封盤3和通油盤1之間通過五個螺釘13固定在一起,且前密封盤 3和后密封盤4之間形成腔體31,通油盤1和前密封盤3上開有與腔體31連通的回油通道 8。有一測速桿件依次穿過腔體31和后內腔11后與配油盤2的后部連接,以使測速桿件能隨配油盤2 —起旋轉,測速桿件的外端露出后密封盤4的后端面而用以連接測速部件。前述的測速桿件由前測速桿6和后測速桿7組成,前測速桿6位于通油盤的后內 腔11內,后測速桿7通過推力軸承8安裝在腔體31內,后測速桿7的前端外周面與腔體31 的內壁之間設有柱塞環(huán)9和密封圈10密封,后測速桿7的后端外周面與腔體31的內壁之間 設有油封12進行密封,露出通油盤1的后測速桿7周壁上設有供測速部件連接的鍵槽72。前測速桿6的前端具有截面呈長方形的前插入部61,前測速桿6的后端具有截面 呈長方形的后插入部62 ;配油盤2的后端面具有外形與前插入部61相配的前插槽21,后測 速桿7的內端面具有外形與后插入部62相配的后插槽71 ;前插入部61插設在前插槽21 內,后插入部62插設在后插槽71內;因此配油盤2的旋轉能同時帶動前測速桿6和后測速 桿7—起旋轉。前測速桿6和后測速桿7同步隨配油盤2 —起旋轉,帶動后測速桿7上的測試部 件旋轉,以完成對配油盤2轉速的檢測,而配油盤2的轉速與液壓馬達中的曲軸轉速相同, 最終實現(xiàn)對液壓馬達的轉速進行檢測;另外前密封盤3和通油盤1之間形成良好的密封,且 前密封盤3和后密封盤4與通油盤1牢靠固定在一起,故即使在通油盤的后內腔11中通高 壓油,不易漏油,同時也不會影響測速桿件的轉動,而在通油盤的后內腔中通低壓油就更沒 有問題,因此無論配油盤正轉還是反轉均能測出配油盤的轉速,實現(xiàn)雙向測速。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包括有通油盤(1)及設置在通油盤(1)內由曲軸帶動旋 轉的配油盤0),通油盤(1)后部內具有后內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盤(1)后部依 次設有前密封盤C3)和后密封盤G),所述后密封盤G)、前密封盤C3)和通油盤(1)緊固 在一起,前密封盤C3)與通油盤(1)之間及后密封盤(4)和前密封盤C3)之間均為液密封, 且前密封盤C3)和后密封盤(4)之間形成腔體(31),有一測速桿件依次穿過后密封盤(4) 和前密封盤C3)后與配油盤( 的后部連接,以使測速桿件能隨配油盤( 一起旋轉,所述 測速桿件的外端露出后密封盤的后端面而用以連接測速部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速桿件由前測速 桿(6)和后測速桿(7)組成,所述前測速桿(6)位于通油盤的后內腔(11)內,所述后測速 桿(7)通過推力軸承(8)安裝在腔體(31)內,前測速桿(6)的前端與配油盤O)的后部連 接而隨配油盤( 一起旋轉,前測速桿(6)的后端穿過前密封盤C3)后與后測速桿(7)連 接而能帶動后測速桿(7) —起旋轉,后測速桿(7)的外端露出后密封盤的后端面而用 以連接測速部件。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測速桿(7)的前 端外周面與腔體(31)的內壁之間設有柱塞環(huán)(9)和密封圈(10)密封,后測速桿(7)的后 端外周面與腔體(31)的內壁之間設有油封(1 進行密封。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測速桿(6)的前 端具有截面呈長方形的前插入部(61),前測速桿(6)的后端具有截面呈長方形的后插入部 (62);所述配油盤O)的后端面具有外形與前插入部(61)相配的前插槽(21),所述后測速 桿(7)的內端面具有外形與后插入部(6 相配的后插槽(71);所述前插入部(61)插設在 前插槽內,后插入部(6 插設在后插槽(71)內。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出通油盤(1)的 后測速桿(7)周壁上設有供測速部件連接的鍵槽(72)。
6.根據(jù)權利要求1 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通油盤(1)和前密封盤C3)上開有與所述腔體(31)連通的回油通道(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馬達的配油裝置,包括通油盤及配油盤,通油盤后部內具有后內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盤后部依次設有前密封盤和后密封盤,后密封盤、前密封盤和通油盤緊固在一起,前密封盤和后密封盤之間形成腔體,有一測速桿件依次穿過后密封盤和前密封盤后與配油盤的后部連接,測速桿件的外端露出后密封盤的后端面而用以連接測速部件。前密封盤和通油盤之間形成良好也密封,前密封盤和后密封盤與通油盤牢靠固定在一起,故即使在通油盤的后內腔中通高壓油,不易漏油,也不會影響測速桿件的轉動,而在通油盤的后內腔中通低壓油就更沒有問題,無論配油盤正轉還是反轉均能測出配油盤的轉速,實現(xiàn)雙向測速。
文檔編號F03C1/00GK201916111SQ201020677569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13日
發(fā)明者黃孝正 申請人:寧波歐易液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