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車架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98148閱讀:29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車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車架裝置,特別是有關于一種用以供設置便攜式電子 裝置且設置于一承載體上,并具有連接單元以及套設單元的車架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便攜式電子裝置相當普及,人們身邊至少擁有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 但人們在駕駛車輛時,便攜式電子裝置在車輛內無一固定放置位置,當需要使 用便攜式電子裝置時不僅會相當不方便,且會影響行車安全,有鑒于此,是有 廠商開發(fā)出一種車架裝置,其可供使用者將便攜式電子裝置固定在駕駛車輛時 的可視范圍內,以讓使用者在不影響行車安全下方便地使用便攜式電子裝置。
如圖1所示,其是為已知技術中的一種車架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其中,底
座11是透過第二樞接部110與車架本體10的第一樞接部100樞接,于使用時,
使用者可透過該車架裝置1的底座11上所設置的吸持部111,將該車架裝置1
吸持于擋風玻璃上或車窗等承載體上,接續(xù)即可將便攜式電子裝置2設置于該 車架裝置1的車架本體10的承載部101上,以便于車輛行駛時使用該便攜式電 子裝置2,然,上述的車架裝置1的底座11與該車架本體10的樞接方式是透過 該車架本體10的第一樞接部100內所設置的若干卡鉤1000、 1001、 1002以及 1003 (如圖2所示)夾持所置入的該底座11的第二樞接部110,因此,該車架 裝置1容易因車輛的晃動(如車輛行駛時),造成該第二樞接部110脫離于該第 一樞接部100,進而使該底座11與該車架本體10相互分離,再者,此種車架裝 置1是容易因該底座11與該車架本體10的拆卸次數(shù)過于頻繁,而造成該第一 樞接部100內所設置的若干卡鉤1000、 1001、 1002以及1003斷裂,使得該等 卡鉤1000、 1001、 1002以及1003夾持力不足甚或無法夾持該第二樞接部110, 因而令該車架裝置l無法使用。

發(fā)明內容
鑒于上述已知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加車架的底 座與本體之間的樞接強度的車架裝置,解決行車中使用電子裝置不方便、不安
全的問題。 '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揭的車架,是—甩MJU殳置便攜式電子裝置且設 置于一承載體上,其包括本體,是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對該第一表面的第二 表面,且該第一表面設置有用以承載該便攜式電子裝置的承載部,該第二表面設置有第一卡合部;連接單元,是具有與開口相通的容置部,且于一端設置有 對應該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并于相對該第二卡合部的另一端對應該開口 處設置有夾持部,用以透過該第二卡合部卡合于該本體的第一卡合部,而固接 于該本體上;底座,是于一端設置有對應該容置部的樞接部,并于相對該樞接
部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以固設于該承載體上的固定部,用以透過該樞接部穿過該 開口并置入于該容置部內,而樞接于該連接單元上;以及套設單元,是用以對
應該連接單元的開口處套設于該夾持部上,以迫緊該夾持部,進而施予設置于 該連接單元的容置部內的該底座的樞接部一定的夾持力,俾使該底座的樞接部 可穩(wěn)固地樞接于該連接單元上。
本發(fā)明所揭的車架裝置主要是藉由連接單元的第一卡合部與本體的第二卡 合部相互卡合,且透過底座的樞接部置入連接單元的容置部,并將套設單元套 設于夾持部上,以迫緊夾持部,使夾持部施予設置于連接單元的容置部內的底 座的樞接部一定的夾持力,藉以增加車架的底座與本體之間的樞接強度。


圖1是為已知車架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為已知車架裝置的本體示意圖。 圖3是為本發(fā)明車架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為本發(fā)明車架裝置的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第3及4圖,如圖所示,是為本發(fā)明車架裝置的分解及組合示意圖。
本發(fā)明的車架裝置3是用以于供設置便攜式電子裝置4且設于一承載體(未 予圖示,于本發(fā)明中,其可實施為車輛的檔風玻璃、車窗或儀表板等)上。
該車架裝置3是包括本體30、連接單元31、底座32以及套設單元33。以 下即分別針對該車架裝置3的上揭各對象進行說明
本體30,是具有第一表面300以及相對該第一表面300的第二表面301, 且該第一表面300設置有用以承載該便攜式電子裝置4的承載部3000,該第二 表面301設置有第一卡合部3010。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卡合部3010是為具有 卡溝的槽體;該承載部3000是為至少二夾持臂,且該等夾持臂由本體30遠離 該第一表面300方向延伸;該等夾持臂相對表面是設置有用以夾持該便攜式電 子裝置4的夾持塊3001;該夾持臂外側面設置有撥動塊3002。
連接單元31,是具有與開口相通的容置部310,且于一端設置有對應該第 一卡合部3010的第二卡合部311,并于相對該第二卡合部311的另一端對應該 開口處設置有夾持部312,用以透過該第二卡合部311卡合于該本體30的第一 卡合部3010,而固接于本體30上。于本實施例中,該容置部310是為球狀容置空間;該第二卡合部311是為對應該本體30的第一卡合部3010(即槽體)的卡溝 的卡勾。
底座32,是于一端設置有對應該容置部310的樞接部320,并于相對該樞 接部320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以固設于該承載體上的固定部321,用以透過該樞接 部320穿過該開口并置入于該容置部310內,而樞接于該連接單元31上。于本 實施例中,該樞接部320是為對應該連接單元31的容置部310 (即球狀容置空間) 的球體;該固定部321是為吸持組件,如吸盤。
套設單元33,是用以對應該連接單元31的開口處套設于該夾持部312上, 以迫緊該夾持部312,進而施予設置于該連接單元31的容置部310內的底座32 的樞接部320 —定夾持力,俾使該底座32的樞接部320可穩(wěn)固地樞接于該連接 單元31上。于本實施例中,該套設單元33是為彈性鋼線圈。
承上述,當上述所有對象組裝完成后,使用者即可透過連接單元31與底座 32之間的樞接關系,相應地調整便攜式電子裝置4的可視角度,而由于本發(fā)明 的車架裝置3是透過連接單元31與套設單元33的配合,使得夾持部312可適 當?shù)膴A持住設置于該連接單元31的容置部310內的底座32的樞接部320,俾不 會因車輛的晃動(如車輛行駛時),造成該底座32的樞接部320脫離于該連接單 元31的容置部310,進而使該底座32與該本體30相互分離,再者,本發(fā)明的 車架裝置3亦可避免已知技術的車架裝置容易因底座與車架本體的拆卸次數(shù)過 于頻繁,而造成樞接部內所設置的若干卡鉤斷裂,使得該等卡鉤夾持力不足甚 或無法夾持該樞接部的情事。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所揭的車架裝置主要是藉由連接單元的第一卡合部與本 體的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且透過底座的樞接部置入連接單元的容置部,并將 套設單元套設于夾持部上,以迫緊夾持部,使夾持部施予設置于連接單元的容 置部內的底座的樞接部一定的夾持力,藉以增加車架的底座與本體之間的樞接 強度。
權利要求
1. 一種車架裝置,是用以供設置便攜式電子裝置且設置于一承載體上,其特征在于,該車架裝置是包括本體,是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對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且該第一表面設置有用以承載該便攜式電子裝置的承載部,該第二表面設置有第一卡合部;連接單元,是具有與開口相通的容置部,且于一端設置有對應該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并于相對該第二卡合部的另一端對應該開口處設置有夾持部,用以透過該第二卡合部卡合于該本體的第一卡合部,而固接于該本體上;底座,是于一端設置有對應該容置部的樞接部,并于相對該樞接部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以固設于該承載體上的固定部,用以透過該樞接部穿過該開口并置入于該容置部內,而樞接于該連接單元上;套設單元,是用以對應該連接單元的開口處套設于該夾持部上,以迫緊該夾持部,進而施予設置于該連接單元的容置部內的該底座的樞接部一定的夾持力,使該底座的樞接部可穩(wěn)固地樞接于該連接單元上。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車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卡合部是為具有卡溝 的槽體,該第二卡合部是為對應該卡溝的卡勾。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車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承載部是為至少二夾持臂, 且該等夾持臂由該本體遠離該第一表面方向延伸。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車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等夾持臂相對表面是設置 有用以夾持該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夾持塊。
5. 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車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夾持臂外側面設置有撥動塊。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車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容置部是為球狀容置空間, 該樞接部是為對應該球狀容置空間的球體。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車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固定部是為吸持組件。
8. 根據(jù)權利要求7的車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吸持組件是為吸盤。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車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套設單元是為彈性鋼線圈。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車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承載體是為車輛的檔風玻 璃、車窗以及儀表板的其中之一。
全文摘要
一種車架裝置,其是用以供設置便攜式電子裝置,該車架裝置是包括本體,用以承載該便攜式電子裝置的承載部,且設置有第一卡合部;連接單元,具有與開口相通的容置部,且于一端設置有第二卡合部,并于另一端對應該開口處設置有夾持部,用以透過該第二卡合部卡合于該第一卡合部,而固接于本體上;底座,于一端設置有樞接部,并于另一端設置有用以固設于該承載體上的固定部,用以透過該樞接部穿過該開口并置入于該容置部內,而樞接于該連接單元上;以及套設單元,用以對應該連接單元的開口處套設于該夾持部上,進而施予設置于該容置部內的該樞接部一定的夾持力,使該底座的樞接部可穩(wěn)固地樞接于該連接單元上,以增加上述底座與本體之間的樞接強度。
文檔編號F16M11/14GK101482214SQ20081002572
公開日2009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月10日
發(fā)明者邱俊超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qū)順達電腦廠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