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消防滅火設施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控啟動閥及使用該閥的霧化噴頭。
背景技術:
1、目前,霧化噴頭在消防滅火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現有霧化噴頭中大多為開式噴頭,或僅采用感溫玻璃球自動啟動一種被動啟動方式,啟動方式單一且不可靠,噴頭啟動完全依靠防護區(qū)內溫度的上升,不能將火災撲滅在萌芽狀態(tài),往往是火勢已經很大噴頭才啟動滅火,造成無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和事故,而采用閥門的閉式噴頭,又存在容易閥容易泄漏,在閉合時泄漏增加人工運維成本,在啟動時泄漏則降低滅火劑的噴施壓力,降低噴頭的滅火效率,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申請。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控啟動閥,它包括閥體、閥芯、下支撐架、堵頭和啟動器,所述閥體為內部具有貫通通道的管狀結構,所述貫通通道分別在閥體兩端形成進液口和下接口,閥體側壁上開設有與貫通通道連通的出液口,所述閥芯為設置在貫通通道內的柱狀實體,且與貫通通道間隙配合,形成能夠在貫通通道伸縮滑動且能夠擋住或打開出液口的活塞機構,所述下支撐架可拆卸地安裝在下接口處,下支撐架上設有堵頭能夠塞入的缺口,和沿缺口朝向延伸設置的架體,所述堵頭塞于缺口處堵塞貫通通道,與支撐架共同形成閥體下接口的封蓋結構,且堵頭位于閥芯在的行程路徑上,形成對閥芯個運動的阻擋件,所述啟動器設于堵頭與架體端部之間,且分別二者抵接形成支撐堵頭固定位置的承力結構。
2、具體的,所述閥芯包括芯柱和閥芯主體,所述芯柱分別設置于閥芯主體的兩端部,且直徑小于閥芯主體,形成兩端細中間粗的階梯軸結構,所述閥芯主體與貫通通道間隙配合,閥芯主體兩端與芯柱的銜接處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與貫通通道緊密貼合。
3、具體的,所述芯柱朝向堵頭的一端端部為減縮狀,且端面設有盲孔,所述堵頭為柱狀塞體,且朝向貫通通道方向的端部為減縮狀,且端面上設有凸出的錐釘,所述錐釘與盲孔配合,形成能夠插入盲孔的定位結構。
4、具體的,所述進液口的孔徑小于貫通通道的內徑,且進液口與貫通通道的銜接處為階梯狀結構,所述芯柱與進液口間隙配合,形成密封圈能夠與階梯狀結構接觸的壓緊密封結構。
5、具體的,所述閥芯主體上沿周向方向通長開設有環(huán)槽,所述環(huán)槽內套設有密封圈二,密封圈二與貫通通道緊密貼合。
6、具體的,所述架體上設有螺紋口,所述螺紋口處螺紋連接有調節(jié)螺釘,調節(jié)螺釘的端頭朝向啟動器,且具有供啟動器抵接的座槽,通過擰動調節(jié)螺釘形成能夠推進啟動器朝向堵頭運動,聯動芯柱向進液口靠近且在階梯狀結構上壓緊密封圈的密封調節(jié)機構。
7、具體的,所述啟動器包括啟動玻璃球、電熱件、隔熱層、外殼和導線,所述電熱件為卡環(huán)結構,且位于卡環(huán)開口的兩端分別與導線連接,電熱件的內環(huán)與啟動玻璃球套接,所述隔熱層覆于電熱件外環(huán)的表面,所述外殼呈側邊具有開口的換套結構,且開口方向與電熱件的卡環(huán)開口反向設置套于隔熱層外圍,形成對電熱件的加緊結構,所述導線夾于隔熱層于外殼之間,且由外殼的開口處穿出。
8、具體的,所述出液口連接有彎頭管,所述彎頭管通過出液口與閥體的貫通通道連通形成延長出液的通道。
9、進一步的,一種使用啟動閥的霧化噴頭,它包括噴頭主體和旋芯,所述噴頭主體內具有霧化腔,所述霧化腔兩端分別設有與外部連通的流體進口和噴出口,所述流體進口與彎頭管的出口連通形成供液管路,所述旋芯固定設置在霧化腔內靠近流體進口的位置,旋芯上設有至少兩條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的出口朝向霧化腔的側壁設置。
10、具體的,所述噴出口沿噴液方向呈漸擴形狀,形成能夠增加霧化噴出直徑的喇叭口結構。
11、優(yōu)點效果
12、通過使用階梯軸結構的閥芯,并在軸肩位置設置的密封圈,提升氣動閥的密封效果,并且通過滅火劑的壓力還能在啟動時增加氣動閥的密封效果,保證滅火劑的噴施壓力不會降低;通過使用啟動器,能夠實現爆燃產熱、電氣自動、電氣手動啟動三種啟動方式,實現快速精準滅火,防止火勢增加,通過使用旋芯,使滅火劑在噴頭噴出前就已經實現霧化效果,提升滅火效率。
1.一種電控啟動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閥體(1)、閥芯(2)、下支撐架(3)、堵頭(4)和啟動器(5),所述閥體(1)為內部具有貫通通道的管狀結構,所述貫通通道分別在閥體(1)兩端形成進液口(11)和下接口(12),閥體(1)側壁上開設有與貫通通道連通的出液口(13),所述閥芯(2)為設置在貫通通道內的柱狀實體,且與貫通通道間隙配合,形成能夠在貫通通道伸縮滑動且能夠擋住或打開出液口(13)的活塞機構,所述下支撐架(3)可拆卸地安裝在下接口(12)處,下支撐架(3)上設有堵頭(4)能夠塞入的缺口(31),和沿缺口(31)朝向延伸設置的架體(32),所述堵頭(4)塞于缺口(31)處堵塞貫通通道,與支撐架(3)共同形成閥體(1)下接口(12)的封蓋結構,且堵頭(4)位于閥芯(2)在的行程路徑上,形成對閥芯個(2)運動的阻擋件,所述啟動器(5)設于堵頭(4)與架體(32)端部之間,且分別二者抵接形成支撐堵頭(4)固定位置的承力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控啟動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2)包括芯柱(21)和閥芯主體(22),所述芯柱(21)分別設置于閥芯主體(22)的兩端部,且直徑小于閥芯主體(22),形成兩端細中間粗的階梯軸結構,所述閥芯主體(22)與貫通通道間隙配合,閥芯主體(22)兩端與芯柱(21)的銜接處設置有密封圈(23),所述密封圈(23)與貫通通道緊密貼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控啟動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21)朝向堵頭(4)的一端端部為減縮狀,且端面設有盲孔(24),所述堵頭(4)為柱狀塞體,且朝向貫通通道方向的端部為減縮狀,且端面上設有凸出的錐釘(41),所述錐釘(41)與盲孔(24)配合,形成能夠插入盲孔(24)的定位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控啟動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口(11)的孔徑小于貫通通道的內徑,且進液口(11)與貫通通道的銜接處為階梯狀結構,所述芯柱(21)與進液口(11)間隙配合,形成密封圈(23)能夠與階梯狀結構接觸的壓緊密封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控啟動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主體(22)上沿周向方向通長開設有環(huán)槽(25),所述環(huán)槽(25)內套設有密封圈二(26),密封圈二(26)與貫通通道緊密貼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控啟動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32)上設有螺紋口(321),所述螺紋口(321)處螺紋連接有調節(jié)螺釘(322),調節(jié)螺釘(322)的端頭朝向啟動器(5),且具有供啟動器(5)抵接的座槽(323),通過擰動調節(jié)螺釘(232)形成能夠推進啟動器(5)朝向堵頭(4)運動,聯動芯柱(21)向進液口(11)靠近且在階梯狀結構上壓緊密封圈(23)的密封調節(jié)機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控啟動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動器(5)包括啟動玻璃球(51)、電熱件(52)、隔熱層(53)、外殼(54)和導線(55),所述電熱件(52)為卡環(huán)結構,且位于卡環(huán)開口的兩端分別與導線(55)連接,電熱件(52)的內環(huán)與啟動玻璃球(51)套接,所述隔熱層(53)覆于電熱件(52)外環(huán)的表面,所述外殼(54)呈側邊具有開口的換套結構,且開口方向與電熱件(52)的卡環(huán)開口反向設置套于隔熱層(53)外圍,形成對電熱件(52)的加緊結構,所述導線(55)夾于隔熱層(53)于外殼之間,且由外殼(54)的開口處穿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控啟動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13)連接有彎頭管(6),所述彎頭管(6)通過出液口(13)與閥體(1)的貫通通道連通形成延長出液的通道。
9.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電控啟動閥的霧化噴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噴頭主體(7)和旋芯(8),所述噴頭主體(7)內具有霧化腔(71),所述霧化腔(71)兩端分別設有與外部連通的流體進口(72)和噴出口(73),所述流體進口(72)與彎頭管(6)的出口連通形成供液管路,所述旋芯(8)固定設置在霧化腔(71)內靠近流體進口(72)的位置,旋芯(8)上設有至少兩條螺旋流道(81),所述螺旋流道(81)的出口朝向霧化腔(71)的側壁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霧化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出口(73)沿噴液方向呈漸擴形狀,形成能夠增加霧化噴出直徑的喇叭口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