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柜安裝托架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載用機柜,特別是一種機柜安裝托架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大多外形尺寸大,質量重。當整車在要求減重以及車內安裝空間有限的時候,傳統(tǒng)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就很難滿足自身的安裝要求。
[0003]CN 203968545 U公開了一種快速卡接機柜托架,所述托架、托架垂直面上的卡爪;其中,所述托架為單段式結構;所述卡爪為沖壓成型;上下卡爪之間的間距為標準U值的N倍,N為大于或等于一的整數;所述標準U制安裝桿上有安裝方孔;所述卡爪寬度小于安裝方孔寬度;所述卡爪的槽寬大于或等于標準U制安裝桿的材料厚度。然而該托架為豎向安裝,不適于放入車內,因為車的高度不一定滿足托架的高度,且豎向安裝占據空間大,當整車在要求減重以及車內安裝空間有限時,不適于安裝該托架;另外該托架孔較多,加工量大,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重量輕,加工量少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包括固定槽和滑動槽,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設有限位軸,所述滑動槽的一端設有與所述限位軸卡緊的U型缺口,所述滑動槽的另一端與固定槽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滑動槽通過自制螺母連接機柜的機架。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至少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07](1)僅通過將固定槽和滑動槽組合就能實現機柜的有效可靠安裝,在能滿足機架自身重量和大小的同時,也能滿足對機柜的安裝和固定要求;
[0008](2)固定槽和滑動槽的占地面積小,重量輕,能夠滿足當整車在要求減重以及車內安裝空間有限時的安裝要求;
[0009](3)結構簡單,整體結構加工量少,僅通過數個螺釘螺母就可實現安全可靠的固定。
[0010]進一步,所述限位軸設于固定槽一端的中部,限位軸呈階梯狀,限位軸的橫向尺寸從下到上依次遞增。階梯狀的設計便于將滑動槽定位,且拆裝方便,相對于用螺栓組件安裝而言,省去了擰螺栓等步驟,省時省力。
[0011]進一步,所述限位軸為由底層軸、中層軸和頂層軸所構成的三階階梯狀限位軸。三階階梯狀限位軸剛好能將滑動槽緊固,底層軸用于連接固定槽,中層軸用于卡接滑動槽的U型缺口,頂層軸用于限位滑動槽,且滑動槽的U型缺口寬度與中層軸的長度相適配,結構簡單。
[0012]進一步,所述滑動槽的U型缺口卡在限位軸的中層軸上,通過頂層軸限定。
[0013]進一步,所述滑動槽的另一端中部設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內部設有內螺紋。固定套一方面可加強滑動槽與固定槽連接的穩(wěn)固性,另一方面可提高滑動槽的使用壽命。
[0014]進一步,所述固定槽的另一端下側設有固定塊,所述滑動槽的固定套通過不脫螺釘連接固定槽,不脫螺釘穿過所述固定塊的中部。固定塊可加強滑動槽與固定槽連接的穩(wěn)固性,使得不脫螺釘不會產生松動;不脫螺釘為優(yōu)選方案,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不脫螺釘,不脫螺釘具有便于鎖緊,省時省力,且不易松脫,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
[0015]進一步,所述自制螺母由螺帽與柱體組成,所述螺帽與柱體的中部開設有內螺紋。
[0016]進一步,所述機架的下側安裝有機架異形件,所述自制螺母的內螺紋螺接有第一沉頭螺釘,所述機架異形件通過自制螺母固定于滑動槽上。
[0017]進一步,所述機架異形件有兩個,機架異形件為一根鋼板經兩次彎折90度形成的“Z”形結構;所述兩個機架異形件卡入自制螺母的螺帽與柱體之間。
[0018]進一步,所述固定槽通過第二沉頭螺釘固定于車內地板上。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槽和滑動槽一端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槽和滑動槽另一端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槽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圖4所示實施例A-A向的放大剖視圖;
[0024]圖6為圖4所示實施例B-B向的放大剖視圖;
[0025]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滑動槽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8為圖7所示實施例A-A向的放大剖視圖;
[0027]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自制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詳細結構作進一步描述。
[0029]如圖1所示:一種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包括固定槽1和滑動槽2,固定槽1的一端設有限位軸11,滑動槽2的一端設有與限位軸11卡緊的U型缺口 21,滑動槽2的另一端與固定槽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滑動槽2通過自制螺母3連接機柜的機架4。
[0030]具體地,如圖2~圖8所示:限位軸11設于固定槽1 一端的中部,限位軸11呈階梯狀,限位軸11的橫向尺寸從下到上依次遞增。階梯狀的設計便于將滑動槽2定位,且拆裝方便,相對于用螺栓組件安裝而言,省去了擰螺栓等步驟,省時省力。限位軸11為由底層軸111、中層軸112和頂層軸113所構成的三階階梯狀限位軸。三階階梯狀限位軸剛好能將滑動槽2緊固,底層軸111用于連接固定槽1,中層軸112用于卡接滑動槽2的U型缺口 21,使得中層軸112的長度與滑動槽2的U型缺口 21的寬度相適配,頂層軸113用于限位滑動槽2,使得滑動槽2不會在固定槽1上產生移位。
[0031 ] 本實施例中,滑動槽2的另一端中部設有固定套22,固定套22的內部設有內螺紋。固定槽1的另一端下側設有固定塊12,滑動槽2的固定套22通過不脫螺釘23連接固定槽1,不脫螺釘23穿過固定塊12的中部。本實施例中的固定套22 —方面可加強滑動槽2與固定槽1連接的穩(wěn)固性;另一方面,不脫螺釘23不是直接穿過滑動槽2,而是通過固定套22作為中間件進行過渡,從而提高了滑動槽2的使用壽命。本實施例中的固定塊12可進一步加強滑動槽2與固定槽1連接的穩(wěn)固性,使得不脫螺釘23不會產生松動。不脫螺釘23具有便于鎖緊,省時省力,且不易松脫,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固定套22的內部適配于不脫螺釘23的內螺紋相對于其它螺釘便于加工,大大縮短加工時間,減少加工量。
[0032]如圖9所示:自制螺母3由螺帽31與柱體32組成,螺帽31與柱體32的中部開設有內螺紋33。機架4的下側安裝有機架異形件41,自制螺母3的內螺紋33螺接有第一沉頭螺釘34,機架異形件41通過自制螺母3固定于滑動槽2上。其中機架異形件41作為機架4的過渡件,機架異形件4有兩個,機架異形件4為一根鋼板經兩次彎折90度形成的“Z”形結構;兩個機架異形件4卡入自制螺母3的螺帽31與柱體32之間,使得機架異形件4不會產生移位,固定可靠,進而使得機架4牢固可靠的固定于滑動槽2上,實現了機柜的有效可靠安裝。固定槽1通過第二沉頭螺釘51固定于車內地板5上。
[0033]本實施例一方面僅通過將固定槽1和滑動槽2組合就能實現機柜的有效可靠安裝,在能滿足機架4自身重量和大小的同時,也能滿足對機柜的安裝和固定要求;另一方面,固定槽1和滑動槽2的占地面積小,重量輕,能夠滿足當整車在要求減重以及車內安裝空間有限時的安裝要求;且結構簡單,整體結構加工量少,僅通過數個螺釘螺母就可實現安全可靠的固定。
【主權項】
1.一種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槽和滑動槽,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設有限位軸,所述滑動槽的一端設有與所述限位軸卡緊的U型缺口,所述滑動槽的另一端與固定槽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滑動槽通過自制螺母連接機柜的機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軸設于固定槽一端的中部,限位軸呈階梯狀,限位軸的橫向尺寸從下到上依次遞增。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軸為由底層軸、中層軸和頂層軸所構成的三階階梯狀限位軸。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槽的U型缺口卡在限位軸的中層軸上,通過頂層軸限定。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槽的另一端中部設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內部設有內螺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另一端下側設有固定塊,所述滑動槽的固定套通過不脫螺釘連接固定槽,不脫螺釘穿過所述固定塊的中部。7.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螺母由螺帽與柱體組成,所述螺帽與柱體的中部開設有內螺紋。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下側安裝有機架異形件,所述自制螺母的內螺紋螺接有第一沉頭螺釘,所述機架異形件通過自制螺母固定于滑動槽上。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異形件有兩個,機架異形件為一根鋼板經兩次彎折90度形成的“Z”形結構;所述兩個機架異形件卡入自制螺母的螺帽與柱體之間。10.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通過第二沉頭螺釘固定于車內地板上。
【專利摘要】一種機柜安裝托架機構,包括固定槽和滑動槽,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設有限位軸,所述滑動槽的一端設有與所述限位軸卡緊的U型缺口,所述滑動槽的另一端與固定槽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滑動槽通過自制螺母連接機柜的機架。本實用新型一方面能夠實現機柜的有效可靠安裝,在能滿足機架自身重量和大小的同時,也能滿足對機柜的安裝和固定要求;另一方面占地面積小,重量輕,能夠滿足當整車在要求減重以及車內安裝空間有限時的安裝要求;且結構簡單,整體結構加工量少。
【IPC分類】H05K7/14
【公開號】CN20501775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715276
【發(fā)明人】劉明, 鄧玉劍, 胡志堅
【申請人】衡陽泰豪通信車輛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6日